賴在家社交退縮 大學生變繭居族

父母若發現孩子有「繭居」問題,醫師建議應積極鼓勵就醫。
(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一名個性內向的大學生,因為無法適應團體生活而休學在家,整天鬱鬱寡歡,除了看影片與打電動,對於復學或工作一點想法也沒有,對人際互動也越來越排斥,媽媽看了非常擔心,只好帶他到衛福部新營醫院精神科看診。醫師建議父母若發現孩子有「繭居」問題,應積極鼓勵孩子來醫院就醫,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幫助孩子處理當前的困境。

這名大學生已經休學兩年,在此期間幾乎整天都待在家裡看影片、打電動,作息日夜顛倒,睡眠時間也變得很長。雖然一直處於「休息」的狀態,但整個人還是無精打采、鬱鬱寡歡,對於復學或工作一點想法也沒有,對人際互動也越來越排斥。媽媽跟他為了生涯規劃大吵一架,這名大學生哭著說自己對未來沒有計劃,如果不能維持現況就「不想活了」,讓媽媽非常擔心。

衛福部新營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周忻薇表示,這名大學生的狀況類似於日本厚生勞動省所定義的「繭居族」,特徵是一個人拒絕就學、就業,不願參與社交活動,且幾乎沒有親近的朋友,有超過6個月的時間都處於社交退縮的生活型態中。

家人有時會誤將繭居視為是好吃懶做、不負責任,但實際上繭居族往往承受了極大的心理痛苦,對於自己的現況感到失望、挫折、罪惡卻無能為力,長期下來可能進一步發展出憂鬱症、社交焦慮症或其他心理問題,父母應積極鼓勵孩子來醫院就醫。

若孩子不願意,父母也可以先來接受衛教和諮詢,學習更適合的互動方式來幫助孩子打開心門,增加後續接受治療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