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 行動支付翻倍成長

後疫情時代市府推動行動支付,統計去年全年行動支付繳納公共費用前一年成長逾一倍。(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為便利民眾繳納公共稅費,加上因應疫情,市府推動多元支付,市府財政稅務局表示,統計去年全年行動支付繳納公共費用約三百十九萬餘件,較前一年成長逾一倍,今年截至二月底,使用行動支付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五十七%。

財稅局說,推動行動支付,在公共服務與民生消費已有相當成果。公共繳費服務方面,停車費、交通違規罰鍰、地方稅、學雜費、戶政及地政規費、六大古蹟景點(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安平古堡、赤嵌樓、一六六一臺灣船園區、左鎮化石園區)、南瀛科學教育館、虎頭埤園區、德元埤荷蘭村、市立美術館、博物館(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奇美博物館)、環保局藏金閣都可以接受行動支付。

民生消費部分,市府亦積極輔導商圈店家、觀光工廠、市場、夜市及旅宿等導入行動支付,營造便利消費環境,目前已有一千零六十六家商圈、二十家觀光工廠、十四家農會超市、八十八家旅宿業、虎尾寮市場、花園夜市及孔廟商圈府中街假日市集,都可提供無現金支付服務。

此外,四月使用牌照稅繳稅,市府也提供更多電子支付管道,除台灣行動支付、LINE Pay Money、嗶嗶繳、ezPay簡單付等繳稅管道外,也將新增悠遊付及橘子支付,民眾在家使用手機App,即可輕鬆繳納地方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