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照片提供 阿爽
剛吃完午飯,正想收拾食具: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速敲門聲…
我從落地玻璃窗看到外面來了一男一女,認得他們是後院隔著籬笆而居的毛利裔夫婦,但因平時甚少來往;心中一陣疑惑,馬上開門迎接。
男士Michael滿臉憂傷道明來意,告知他家的狼狗「Tahi」最近不適,昨晚半夜裡因肚瀉不止;今早他們還來不及送牠就醫診治,便去世了。Michael臨走前還鄭重多謝我過去多年一直照顧著「Tahi」…
Tahi是一隻十分溫馴的雌性德國牧羊犬,完全不像一般狼狗般兇狠。牠家主人Michael給牠取名Tahi,這是毛利語「第一」的意思,我姑且將之音譯成中文「泰喜」。
說也奇怪,自從那年「泰喜」隨著主人搬來與我家鄰居後,每當我到後院澆花、除草幹活時,牠便歡天喜地跑出來與我隔著籬笆木縫互望,自此,我每天到後院的時間也不自覺增多了。只要聽到我的腳步聲,泰喜便會迫不及待直奔草坪;隔著籬笆靜靜坐下陪伴著我除草、修花,我知
道泰喜不會跑過來傷害我;就很安心幹活,而十多年來也就不知不覺地與牠漸漸建立起一段若即若離的人狗情誼。
記得去年初因新冠病毒疫情嚴重,總理下令全國封城,影響所及我也因禁足而花多了時間在園藝上。那期間,出入後院時再也不見泰喜前來歡迎,我幹活時竟提不起勁來,若有所失常喃喃自語:「泰喜啊,你躲到哪去了」?
大約七月底吧,疫情稍為穩定,政府解除禁足令後,牠才再次隱隱約約出現在籬笆那邊,當時我驚喜萬分,竟情不自禁地隔著籬笆,對坐在那邊的牠輕輕地說:「泰喜,別來無恙吧,你還好嗎?真高興又見到你啊!」如今回想起來,那情景對於從小懼狗的我而言,的確有點匪夷所思!難怪有人說過:不曾養過狗的人,很難想像與狗一起生活是甚麼樣子,而養過狗的人,則無法想像沒有狗的日子該怎麼過。
記得小時候住在香港,曾有一次在公園被一隻兇猛大狼狗嚇倒,從此對狗便敬而遠之;遇到家裏養狗的朋友更是敬謝不敏,也從不敢登門造訪。直至移居紐西蘭後,三十多年來每天晨運時總會遇見遛狗的路人。有次看到一頭虎視眈眈的大狼狗,不禁引發童年陰影的惶恐;幸虧牠由一位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牽著走。又有次遇見一位優雅的銀髮洋婦遛狗,走在她前面的卻是一隻嬌小玲瓏、全身白毛茸茸的日本銀狐;我不禁暗暗竊笑,果真是「狗似主人型」啊!
認識幾位朋友都為了滿足子女要求而養了寵物狗,有一位媽媽勉強答應後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愛狗尤甚于愛女兒,還經常抱著小狗親嘴,甚至大被同眠;自己每天再忙也抽身為女兒代勞照顧;並以遛狗為己任。另一位朋友卻說她後悔答應兒子養了狗,令她放不下心出遠門。最近又得知一位小姑居處尚無郎的忘年交因心愛的芝娃娃早逝,傷心得如喪考妣,發誓再也不養寵物…看著這些愛狗如命的朋友,實在令我啼笑皆非!
曾讀過詩人拜倫為逝去的愛犬所寫的讚美詩:「埋在這片土地下的遺體,生前美麗卻不虛榮,強壯卻不傲慢,勇敢卻不凶殘,具備人類的一切美德,卻毫無人類的缺點」。
話說回來,我衷心銘感這對鄰居夫婦,泰喜去世後,他們鄭重其事登門相告;還那麼有禮貌向我致謝,教我好不感動啊!他們可能想到往後我到後院做園藝時不見泰喜出來相伴,一定會覺得奇怪並感到失落,因此,第一時間即時通知我,足以證明他們也十分珍惜我與泰喜這段人狗奇緣!
感傷泰喜去世,向一位有經驗的養狗朋友請教,據他說:一般狗大約只有十年到十五年壽命;至於狼狗,因多年近親繁殖, 故壽命更短。他還說狗的智商約兩歲的兒童呢!如今,隨著歲月增長,我對狗的恐懼感日漸遞減,也不抗拒造訪家有寵物狗的好朋友;對於那些溫馴狗兒「嗅足舔手」的見面禮也慢慢適應了!
都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以前我不太相信,但這次泰喜不幸離世,我深有感觸;心中更難免一陣傷感,特撰漢俳哀悼:
悲泰喜折夭
難忘多年慰寂聊
人狗情未了
作者註:本應慰寂「寥」,但我常與泰喜隔著離笆私「聊」,因此故意用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