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一名女子有甲狀腺腫瘤病史,長期在奇美中醫部門診調養,她易緊張常感覺燥熱、舌紅裂且脈數,就診表示近1週長了許多大顆色紅的疔瘡,且睡眠不穩一直作夢,經詢問是吃養生大補鍋後出現的症狀。總醫師梁祐爾提醒民眾,盲目進補招失眠、口腔潰瘍上火恐傷身。
梁祐爾表示,今年「立冬」是11月7日,這個節氣代表秋天的終了、冬季開始。民眾常誤以為天氣冷就應大量溫補以禦寒,但同一道藥膳有些人吃後覺得滋補,有些人可是會吃出毛病的。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大增,最適合飲食調理,因此,立冬溫補循序漸進和對症進補才能有效,否則越補越虛。
梁祐爾強調,消化好才有利於營養吸收,否則補了只是加重胃腸系統的負擔。低溫會刺激胃酸,但胃部蠕動反而減緩,食物易積滯,對於平常消化不良或食慾不振者,恢復胃腸功能是冬天進補的重點。四神湯是一帖常見而好用的藥材,其中的組成包括茯苓、淮山藥、蓮子、芡實,都具補脾陰、厚實腸胃的效果。
梁祐爾說,有兩類民眾進補時需要謹慎,其中體瘦、長期晚睡、大便偏乾、容易皮膚過敏或長痘痘、身體常覺燥熱,舌頭細瘦加上舌色紅、舌面有裂紋,屬於中醫「陰虛有熱」;另是肥胖、飲食油膩、臉容易出油、身體困重或痠重、大便軟黏,舌頭形狀胖而舌苔厚,屬於「痰濕內盛」的體質。這人可用清補、通補的方式,選擇甘潤生津又好消化的食材,例如百合、杏仁、蓮藕、山藥、木耳、大白菜、白蘿蔔等,痰濕重則加上砂仁、白豆蔻、薏苡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