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為提升農產價值及多元利用,提供國人保健營養農產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4日宣布開發樹豆沖泡飲品,沖泡後的樹豆,亦可直接添加於牛奶、豆漿、植物奶等日常飲品中作為甜品利用,或加於飯中食用,多元應用方式賦予樹豆更大價值。

台東農改場表示,為提升農產價值及多元利用,提供國人保健營養農產品,台東農改場開發焙炒樹豆技術,並以機能性成分最高,其芸香苷含量1.2 mg/g之臺東3號品種作為保健食材,且為型塑樹豆農產六級化價值鏈、提升產值,臺東農改場配合農委會推動之農產品初級加工管理制度,開發樹豆沖泡飲品。

台東農改場表示,沖泡後的樹豆,亦可直接添加於牛奶、豆漿、植物奶等日常飲品中作為甜品利用,或加於飯中食用,多元應用方式賦予樹豆更大價值,希冀提升臺東在地傳統作物產業發展。

台東農改場說明,樹豆為原住民族傳統作物,全台栽種面積約360公頃,台東栽種面積約110公頃,部落常將其與排骨燉煮,作為打獵時增加體力精力的「勇士湯」,除了烹飪利用目前市面上樹豆加工產品較為少見。
為強化產業競爭力,增加其利用性,台東農改場研發焙炒技術,將乾樹豆加熱至表面溫度達150℃後,持溫攪拌焙炒約10分種,待其香氣轉變、外表轉色、籽實開裂或是爆裂聲產生時,即可完成。
另外還有小撇步,樹豆焙炒前應先以清水清洗並浸泡30分鐘以上,待充分吸水再焙炒,如此沖泡過後的樹豆質地鬆軟,再利用時適口性較佳。而黑色種皮之樹豆台東3號焙炒後沖泡飲用,滋味香醇,也富含更多類黃酮機能性成分。
近年來手搖飲料店營業額年年增長,健康取向的茶包飲品也因消費者養生訴求而成為趨勢。樹豆焙炒產品,直接沖泡可作為日常飲料,或經粉碎處理則可製作營養豆穀粉,為良好的蛋白質補給食品,頗具商業潛力。
台東農改場持續藉由樹豆產品創新帶動部落產業,積極推動加工加值技術輔導,塑造原鄉特色豆類作物產業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