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口惠實不至的政策 落實性平難矣哉

勞動部指出,疫情衝擊餐飲業,導致去年女性時薪增長有限。(中央社,資料照)

勞動部日前公布今年「同酬日」為二月二十七日,也就是以去年全台灣平均時薪計算,女性要比男性多工作五十八天,才能達到整年總薪資相同,顯示職場上的性別平等仍然存在不小的落差。性別平等是全世界都追求的目標,台灣雖有不錯的表現,但仍然有不少亟待改善的空間;尤其是,追求性平應以務實的角度從各層面推動,如果只是口惠實不至,都將只是捨本逐末。

性平是全球關注的議題,為測量性平的狀況,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自二0一一年起公布「性平不平等指數」(GII),此一指數涵蓋健康、政治、教育、就業等層面,根據行政院公布的《二0二二性別圖像》,二0一九年台灣可在全球排名第六,此一成績堪稱優異。若以涵蓋層面與GII類似的世界經濟論壇「性別落差指數」(GGI)觀察,二0二一年台灣排名全球第三十八,也屬前段班的表現。

但是,追求性平的過程也會不進反退,何況目前距離實現真正的性平還有條漫漫長路要走。即以全球的視角來看,去年三月三十一日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全球性別落差報告》顯示,全球平權目標的達成時間從二0二0年的九十九點五年,拉長到一百三十五點六年;從各領域來看,雖然健康、教育的差距似乎縮小,但在就業領域方面仍然存在嚴重不平等,需要兩百六十七點六年才能拉平。質言之,僅就業領域一項就嚴重弱化了女性的地位。

台灣在兩性就業領域的差距雖比全球小了很多,但相較於這方面的性平先進國家仍不能自滿。以平均薪資而言,二0二0年台灣兩性薪資差距為百分之十四點八,但二0一九年歐洲國家低於百分之十四點八的國家比比皆是,盧森堡、比利時、斯洛維尼亞、波蘭更低於百分之十。即使如此,歐盟還是呼籲致力解除女性與男性薪資落差,展現出追求性平的決心。

再者,必須注意的是,今年台灣同酬日是有此項統計以來首度倒退嚕。二0一一年同酬日落在三月三日,之後逐年進步到二0二0的二月二十日,去年一口氣倒退回將近二0一三年的水準。尤其令婦女團體不滿的是,蔡政府無心於改善兩性薪資差距問題;雖然勞動部對於今年同酬日倒退嚕的解釋是受疫情影響,但去年就有多個婦女團體呼籲政府關注疫情對女性就業的影響,並採取立即而有效的紓困對策。奈何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佛系蔡政府還是讓女性失望了!

再就政治面來看,如今的蔡總統也實在愧對當初競選總統時的蔡英文。因為,去年行政院內閣閣員的女性比率僅百分之七點三二,不但違背蔡英文「一定會落實性別主流化」的競選承諾,甚至相較於地方政府,連女性一級主管比率最低的金門縣也有百分之九點一,更遑論六都中有四都超過百分之三十四,蔡英文豈能不汗顏!

再就女性的人身安全問題來看,二0二0年無論是性侵害或是親密關係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中,被害人是女性的比率都還在八成左右,而且女性被害人人數都比二0一九、一八年還多,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方面亦復如此。如此情況令人擔憂性平觀念正在弱化當中。

落實性平,必須採取具體有效的政策措施,並且持續推動;如果只在意外公、外婆的稱謂是否造成性平歧視,就淪為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