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預估將在5月中旬進入高峰,因應單日新增病例上看10萬例,加上共病治療需求,專責病房的開設勢在必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中小型醫院都要備有專責病房,但未強制要求占比。
繼要求北北基桃5百床以上醫院要開設專責病房達三成,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日表示,指揮中心上午邀集各醫院與相關協會開會討論維持醫療量能新模式,初步規劃讓所有醫院備有專責病房,不再集中收治。
羅一鈞表示,由於染疫者的共病多,隨著確診個案增加,社區中小型醫院也會收治到確診病人,如產婦住進婦產科醫院後,經採檢發現確診。因此,會中也希望社區中小型醫院加強開設專責病房,收治原本就在院內接受照護的病人。
羅一鈞表示,中央並沒有沒有強制要求中小型醫院專責病房開設比例,目前初步規劃以2百床作為分界點,後續會再訂定詳細開設規定。
專責病房開設後,關於醫療機構人力方面,羅一鈞指出,與會各醫院與相關協會代表也反映,因應疫情升溫,希望考量醫護人力,修正匡列、隔離及返工規定,避免醫療機構執行面出現困難,導致醫療照護工作無法進行。
至於醫護工作壓力大到認為確診可以休息,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疫情發生前,醫護人員執行醫療任務本就相當辛苦,現在疫情嚴峻,對醫療量能更加倍需要,他會尊重個人意願,如果生病了,就要好好休息,衛福部相關津貼、獎勵,還是會編列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