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未回診 男童近視飆升250度

眼科檢查室以視力檢查表、鏡片箱確認兒童近視度數。(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男童在小學三年級發現近視,開始使用散瞳劑,雙眼度數維持約100度;因疫情1年多未回診,藥水早已用完。近期回診檢查,一眼度數已增加至300度,另一眼則為350度。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表示,近視達500度以上稱為高度近視,罹患視網膜剝離、白內障、青光眼風險大幅提高,且無法藉由近視雷射手術降低風險。學齡兒童還在成長發育,近視度數增加特別快,越小得到近視高度近視的機會越高。

她指出,門診觀察發現,許多近視定期回診的學童受到疫情影響,約有1、2年的時間有線上上課需求,使用3C時間大幅增加,加上因為疫情久未回診中斷治療,原本控制不錯的近視在這段期間度數大幅增加。

顏敏芳說,學童近視在沒有控制的情況下,每年度數可能增加75~100度,有控制者約增加50度以下。目前有多種控制近視的方式,像是散瞳劑、角膜塑型片、日拋型控制近視軟式隱形眼鏡、兒控鏡片眼鏡等,可依學童的生活習慣、有無過敏、是否經常揉眼睛、對藥物的接受度、戶外活動量等評估,甚至組合不同的方式,達到控制近視度數增加的目的。隨著技術的進步,近視同時有散光者也能有適合的選擇。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暑假來臨,學童看電視、使用3C產品,也會拉長看書、寫功課的時間。因此每年9月開學後,眼科門診便經常發現孩子出現近視或度數加深的徵兆。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鄭涵之提供5個護眼小撇步:

1.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閱讀書籍、觀看螢幕,且每20~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並保持30~40公分之距離。

2.鼓勵小朋友每日進行120分鐘的戶外活動。

3.預若孩童的遠視儲存度數不足,可使用短效型或是低濃度的長效型散瞳劑治療。

4.適量補充維生素A或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如南瓜、番茄、紅蘿蔔、花椰菜等。

5.睡眠充足、每半年定期至眼科追蹤視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