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歲鍾姓女童去年底突然在2週內食慾增加,而體重卻驟降3公斤,瘦到眼窩也凹進去的情形,並且出現尿量變多的情況,在幼稚園上課時,老師發現女童呼吸急促、喘的情況,協助將女童送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檢查發現女童的血糖飆高到500mg/dl,發生酮酸中毒,緊急收住兒科加護病房進行治療與照護,後續再進行更詳細檢查確認女童罹患了第1型糖尿病。
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蔡維鍵指出,因年紀幼小的兒童血糖波動大,且低血糖的症狀不易察覺,為了減緩女童父母的焦慮感,建議使用連續血糖監測(CGM),不用每天扎針也能清楚了解血糖指數的波動變化,醫師在女童住院期間裝戴即時性連續血糖監測儀7天。
另外,每5分鐘一筆的血糖數值能從手機中直接接收,讓家屬能即時了解孩子的血糖狀況,更能立即全面了解孩子的血糖狀況,更精準地控糖。
女童出院回到幼稚園後,也能遠端監控血糖變化,及時聯繫老師協助處理,並且當血糖數值出現異常時,CGM會發出警訊會發出通知監控者,裝置CGM近半年,目前都依CGM上的血糖狀況處理及了解每個時段的血糖高低,父母半夜也能夠一覺到天亮了。
蔡維鍵指出,第1型糖尿病的發生,主要因為胰臟的胰島細胞遭到自體免疫或不明原因破壞,造成身體內缺乏胰島素的分泌能力,因而無法調控血糖濃度而造成高血糖的發生。當孩子罹患糖尿病時,家長第一時間都是無法接受並且慌張而不知道如何照顧,孩子更要面臨到每天戳手指測血糖的恐懼感。
他說,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已有連續血糖監測設備可以來了解24小時血糖變化,並且可以隨時因應血糖狀況進行調整,只要在病患身上安裝1個約50元硬幣大小的感應器,儀器上的探頭在第1次裝設時就會植入到病患皮膚下監測血糖變化,結合手機APP與雲端就能清楚獲得血糖曲線變化,對於家中有糖尿病孩子的家長來說,也能不影響工作與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