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顳顎關節疼痛直接影響到咀嚼功能等日常生活,台南新樓醫院牙科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郭仕斌說,包括耳前關節區卡卡聲或軋軋聲、咀嚼困難、開口困難、顎骨運動受限制、關節區疼痛、牽引痛等,都是顳顎關節疾患常見症狀,致病來源通常與情緒、工作壓力、夜間磨牙、牙關緊咬、習慣吃太硬或太堅韌的食物等原因有關。
郭仕斌說,新樓醫院於2011年開始發展顳顎關節疾病臨床研究,除成功整合晨間血清皮質醇、核磁共振、錐形電腦斷層掃瞄器等診斷工具,製定出精簡的診斷流程圖,同時整合顳顎關節治療,包含專門技師製作人體工學咬合板、視情況合併使用類固醇注射、玻尿酸注射、液態高濃度生長因子注射治療、關節腔沖洗術等。另於2016年以「解決張口受限暨關節盤異位─創新診斷與治療顳顎關節障礙之心境界」為題,獲國家品質標章(SNQ)認證。
他說,有10至20%病人在經過咬合板及關節沖洗注射等治療後,仍存在頑固型顳顎關節盤移位,甚至進展成退化性關節炎,導致嚴重疼痛以及咀嚼(張口)功能障礙。為幫助病患改善頑固型顳顎關節難症,郭仕斌到美國馬里蘭大學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訓練課程,帶回「微創顳顎關節內視鏡技術」,助患者解決困擾。
郭仕斌指出,在過去一年,有些病人過去曾在多處反覆做過咬合板治療、關節沖洗及注射依然無效,在經過微創顳顎關節內視鏡手術後,透過數個針孔大小的微創傷口,將移位的關節盤復位並去除沾黏,並將發炎且微血管怒張的關節內膜汽化燒融,最大程度改善關節問題,讓病人不再受關節障礙之苦,恢復正常飲食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