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不少民眾常為便秘問題所苦,腸黏膜受損可能是其中肇因。醫師建議,除了可靠益生菌支持黏膜細胞修復外,飲食上減少精緻加工食品、注意營養均衡也是關鍵。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表示,人體腸道功能非常多元,除了消化、吸收食物營養,腸道黏膜更是身體重要屏障,避免有害物質從腸道縫隙滲透到血液中。當腸黏膜受損就可能無法阻止過敏原、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質滲透進血液;即使避開過敏原,還是有便秘、腹部不適,甚至因屏障大開導致過敏原變多。
他指出,很多人以為特定過敏原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才會造成便秘、腹瀉等症狀。事實上,若腸黏膜修復過程趕不及破損速度,就會形成腸漏症;當食物未被完全分解,蛋白分子便會從縫隙進入血液,同樣會引發過敏反應。修復腸黏膜須靠增加修復能力,尤其透過營養素支持。
蘇聖傑說,就像燙傷的人會使用人工皮覆蓋傷口、避免暴露;腸黏膜也需要麩醯胺酸、益生質、益生菌等營養素,以利生成黏膜。建議平時透過良好的生活型態預防腸道黏膜受傷,飲食上盡量減少精緻加工食品、注意3餐營養均衡,保持固定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