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輔自行車釀兒少死傷 3年增2倍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指出,兒少騎乘電動輔助自行車,在騎乘前應確實檢查車輛,並正確配戴安全帽,且騎乘在符合規範的通行空間。(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靖娟基金會五日指出,兒童交通事故死傷數持續上升,其中近六成為機車事故,而電動輔助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之兒少死傷數大幅增加,電輔自行車的死傷三年內成長約二倍,政府除應加強宣導外更應擴建友善慢車的騎乘環境。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指出,靖娟基金會發現去年慢車的死傷較一0九年持續上升,尤其微型電動二輪車連續四年都有近二百名兒少違規受傷,電動輔助自行車死傷人數則是逐年增長,死傷數已在三年內成長二倍。

許雅荏指出,未滿十四歲以下兒少目前可以騎乘的車種,只有腳踏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而微型電動二輪車則是要年滿十四歲以後才能騎乘,除電輔可由成人附載幼童外,其他皆不能附載,呼籲政府應擴建專用車道或人車共道等,相對安全的騎乘環境,以避免交織產生的風險。

花蓮縣國風國民中學老師王錦懋指出,花蓮縣因為交通不便,較多學生使用慢車且須與汽車及大客車共道,沒有提供相對保護性的道路,造成學生容易遇到危險,尤其電輔自行車輕便又不需花費油費可以幫助學生輕鬆代步,目前全國約有近二成左右的國中生使用電動輔助自行車。

王錦懋表示,偏鄉地區的學生騎乘電動輔助自行車比例較高,但現況缺乏電動輔助自行車的教育訓練,導致兒少的危險感知較為薄弱,希望藉由提升家長與兒少對慢車規定的認識,讓其在使用電動輔助自行車時能夠同時享受方便,也能確保騎乘安全。

許雅荏表示,兒少騎乘電動輔助自行車應遵守慢車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確實完成車輛檢查,並正確配戴安全帽,更應騎乘在符合規範的通行空間,並建議政府應擴建友善慢車的騎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