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年節將至,又到了一家團聚的日子,餐桌上少不了象徵吉祥、富貴、好運的菜色,象徵「年年有餘」的紅燒魚、糖醋魚、煎魚;意味著「吉祥」的油雞、醉雞、雞湯;代表「豐盛、富貴」的東坡肉、紅燒蹄膀;寓意著「長壽」的長年菜;飯後再來幾塊具有「年年高升」之意的炸年糕;客廳桌上想必有源源不絕的零食,像是堅果、糖果、麻荖、肉乾和春節餅乾禮盒等等。
豐原醫院營養師賴侑伶提出黃金飲食原則:
1.年菜以蒸、煮、烤為主,或是用不沾鍋烹調以減少油之需求。像是選擇清蒸魚優於糖醋魚;雞肉可以白斬雞、烤雞或是雞湯,雞湯煮完後可將上面的油去掉;年糕可用少量油乾煎或是在烘焙紙上抹些油放入烤箱烹調,避免油炸、勾芡、糖醋的烹調方式。
2.吃對食物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吃澱粉。年菜裡應該準備2-3道的青菜,長年菜、白菜滷、花椰菜或是白蘿蔔等當季食材,可以先吃半碗至一碗,再選擇魚、雞肉、蝦子等低脂的蛋白質,五花肉、豬腳這些高脂的蛋白質建議放在後面吃,吃到8分飽後,攝取的份量也會減少。
3.多選擇原型食物。選擇可直接看得出原貌的食物、未過度加工的食物,新鮮的蔬果、肉類、帶殼的堅果等等。年節會出現過度加工的食品,福菜、肉乾、香腸、臘肉、蜜汁堅果,往往都是高油、高鈉食品,對於3高的民眾應減少攝取。
4.零食停看聽,掌握份量。吃之前先看看包裝上營養標示,建議點心熱量控制約150大卡,堅果類建議一天一湯匙,零食類選擇小包裝或和親友分享,掌握份量,過年不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