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公布一一二年度傑出研究獎,成功大學共有七名教授獲獎,分別為材料系教授丁志明、化工系教授吳意珣、電機系教授梁從主、電機系教授莊智清、工科系教授傅龍明、機械系教授劉彥辰、水利系教授蕭士俊,均屬於工程領域,展現成大在工程科學領域的深厚實力。
成大表示,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是為了獎勵長期從事基礎或應用研究,且研究成果傑出之科學技術人才而設立,今年成大就共有七名學者獲獎。其中材料系教授丁志明是高熵陽極催化劑研究領域的領先者之一,在嶄新的高熵材料應用上,亦有獨步全球的夜間發光觀賞用植物技術,是世界上第一件結合高熵材料與觀葉植物藝術之工藝創作。
化工系教授吳意珣近年來有四大研究突破,包括編輯大腸桿菌生產高值化學品的建立碳中和平台、CRISPR基因編輯微藻技術之碳中和平台、綠色智能細胞工廠生產癌症前驅藥、生質尼龍及關鍵化學單體的生產及應用,歷年來發表一百五十篇論文。
電機系教授梁從主研究專長為能源電子、照明驅動、電力電子、功率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成果獲得國際學術團體IEEE認可。
莊智清教授在成大建立衛星研究實驗室,積極進行立方衛星相關研究,讓國家太空中心留意到立方衛星發展趨勢。
另工程科學系教授傅龍明致力於發展微流體生物晶片及微流體紙基檢測試片開發研究,透過開發新式檢測晶片及試片,解決臨床上及食品安全之諸多問題。
而機械工程學系劉彥辰教授研究專長為機器人控制、多機器人系統、網路機器人系統、遠端遙控系統。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蕭士俊則專注於海洋∕海岸防減災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