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大學附中因應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理念,結合課程及場地規劃發展農業教學,辦理「乳牛修護蹄訓練班」,以校園農牧綜合教學園區乳牛讓學生參觀乳牛修蹄過程,並了解酪農業在生產牛乳與維護乳牛健康所需相關技術管理,兼顧生產與動物福利要求。
南大附中為提升學生現場實務經驗,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主辦的乳牛修護蹄訓練班,由助理研究員陳小明解說牛隻蹄部構造、修護蹄技術經驗分享及觀摩牛隻修謢蹄現場與常見蹄病修護方式。
活動中除牛隻修謢蹄相關說明外,全場參與人員全程穿著防護衣,讓學生在觀摩修護蹄技術的同時,也加強畜牧場防疫管理概念,落實基礎現場管理實務教學目標。學生透過修蹄師邱弈詮的講解,了解乳牛修護蹄所需相關器材、藥品及注意事項,再以兩人一組互相模擬乳牛蹄部包紮,熟練基礎包紮技術。
學生表示,觀摩修護蹄對乳牛的行為及姿勢有更明確了解,透過乳牛走路或站立的姿勢,粗略判斷乳牛是否需要修護蹄,並了解跛腳與乳牛健康息息相關。
附中校長陳森杰表示,透過國教署、大專校院與各級公務機關資源的挹注,打造農林漁牧兼備的多元學生實習環境,讓學生藉由活動、課程及實習逐步了解未來專業發展性向,提早訂定升學或工作目標,也讓南大附中逐漸往南部農業教育中心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