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集順廟保儀尊王、保儀大夫聖誕 侯友宜參拜祝壽贈匾「保境佑民」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每年農曆5月25日是深坑集順廟保儀尊王及保儀大夫聖誕,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9)日特別前往參拜,與在地議員、里長及信眾一同向保儀尊王及保儀大夫賀壽,並敬獻「保境佑民」匾額,祈求疫情早日退散,民眾回歸正常生活。 侯友宜表示,建廟逾百年的集順廟不但是地方重要信仰中心,也見證深坑老街為茶葉等物資集散中心的歷史發展。感謝集順廟積極從事公益及社會教化,捐助偏鄉部落、低收入戶、公益基金會等,並推展鄉土及廟宇文化,嘉惠地方良多,履獲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表揚肯定。 (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集順廟主任委員高銘金表示,集順廟主祀保儀尊王及保儀大夫雙忠聖王庇佑地方。建廟以後即請示神明,將保儀尊王和保儀大夫聖誕同訂為農曆5月25日延續至今。今年雙忠聖王聖誕正日(6月23日)除有祝壽法會,下午並有歌仔戲團精彩演出,歡迎信眾參拜祈福。高銘金還提到,保儀尊王和保儀大夫相傳即為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亦稱「雙忠」,專司驅逐蟲害,保護禾苗,亦為茶產業的守護神。 (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新北市民政局長柯慶忠表示,深坑早期即為茶產業重要產地,依日治時期調查,當時深坑、石碇地區種茶戶達3000多戶,為全台之冠,茶農多參拜雙忠聖王保佑茶葉生長,深坑老街也因地利與運輸之便,成為文山地區茶葉集散中心,至今茶葉並與豆腐、綠竹筍、黑豬肉並列為「深坑四寶」,吸引許多遊客來逛老街、品四寶。 (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柯慶忠呼籲,近期本土疫情嚴峻,為兼顧防疫與宗教信仰,各宗教團體皆依防疫指引完善防疫措施,請民眾到寺廟參拜時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及他人健康。

Read More

上任後第100戶修繕完成 黃偉哲贈入厝禮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勞工局結合「做工行善團」修繕志工隊,十九日分別前往柳營區和嘉義縣大埔鄉送暖,市長黃偉哲親自到柳營區修繕現場關心案家、贈送入厝禮,這是黃偉哲上任以來,第一百戶弱勢家庭房屋修繕戶完工,他說,各界以愛心協助案家改善生活環境品質,見證台灣是個有愛的地方。 市長黃偉哲(第一排中)前往柳營修繕戶現場,感謝做工行善團志工的愛心付出。(記者陳佳伶攝) 勞工局說,柳營黃姓案家為低收入戶,修繕前衛浴設備在屋外,廁所環境簡陋,衛生環境不佳,房屋年久失修,門板、窗台等遇雨會滲漏水,「做工行善團」修繕後,浴室、廚房環境大幅改善,房舍門板、窗台不再漏水,室內照明充足,還有志工貼心修復的二手家具,美輪美奐又溫馨,這是黃市長上任喜迎修繕戶第一百戶完工,也是「做工行善團」推動以來的第一百八十二戶。 黃偉哲象徵性的為黃姓案家油漆牆面、裝水龍頭,並準備紅包、電鍋及勞工局晴天坊的涼被組贈送給案家作為完工入厝禮;頒發感謝狀給慈濟基金會、以及贊助修繕材料費、動員志工協助整理案家環境等民間企業。 勞工局表示,十九日同時完成的第一0一戶修繕戶,是在嘉義縣大埔鄉獨居的七十七歲莊阿嬤家,修繕前屋頂漏水,天花板滲水嚴重坍塌,室內電線老舊,壁面與窗台破損,莊阿嬤的兒子在台中工作,收入不穩定無力為老家修繕。 「做工行善團」獲報後不辭路途遙遠前往修繕,陸續完成鋁門安裝、屋頂三角處設置鋼板改善漏水問題及室內老舊電線汰換;完成照明安裝和牆壁窗台美化板、天花板輕鋼架施工等。 黃偉哲在柳營區修繕現場以視訊方式,與在嘉義縣大埔鄉修繕的志工夥伴互動,感謝大家把台南的愛心拓展到嘉義縣大埔鄉,幫助莊阿嬤改善居住環境。 黃偉哲說,疫情嚴峻,志工們兼顧防疫與公益,多年來在各地修繕的足跡已數百里,大愛與不求回報的精神是台南人的驕傲,也期許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夥伴們一步一腳印將「繕」行走得更遠更廣。

Read More

環監警聯合稽查施鐵腕 板橋警分局長率隊強力取締噪音車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警局板橋分局17、18日連續2天晚上由分局長許芳毅親自率隊,與板橋監理站、新北市環保局聯合,針對板橋地區民眾常反映噪音車輛行駛路段,規劃執行「環監警聯合稽查」專案勤務,在轄內城林橋、文化路一段周邊道路取締改裝汽機車、噪音車,特別針對車輛燈光、車身及排氣管等違法改裝行為及交通違規加強取締。 (板橋警分局提供) 板橋警分局指出,汽、機車改裝排氣管惹民怨,夜間時有「不當操作」或改裝的車輛呼嘯而過,尤其在夜深人靜時,車輛發出噪音的狀況更是明顯,高速拉轉、狂催油門,出沒的噪音劃破住宅區寧靜,不僅擾人清夢,嚴重影響居住的生活品質。尤其部分騎士喜歡改裝車輛,擅改LED燈,吸引他人目光,且為了能讓炫技美照上傳社群平台,只為了「刷存在感」。 (板橋警分局提供) 板橋警分局主示,為遏止上述非法行為,保障用路人安全,板橋警方除每週五、六、日22至6時於轄內改裝車出沒處所規劃取締改裝車勤務外,本次更協調其他公務單位聯合稽查專案強力掃蕩,經統計連續2晚共攔查百餘部汽機車,取締擅自改裝LED強光燈35件,車輛違規改裝燈色、加裝燈條9件,改裝排氣管1件合計違規改裝車輛45件,無照駕駛2件、越級駕駛1件;另車輛改(換)裝排氣管產生噪音通報由環保署檢驗60多件,共計取締17輛重型機車不合格,依噪音管制法等相關規定告發。 (板橋警分局提供) 板橋警分局長許芳毅強調,疫情雖略有趨緩情形,民眾勿以「炸街」夜遊作為解悶手段,除為當地居民帶來噪音外,也將為自己帶來罰單及驗車麻煩。警方執法無假期,將持續與板橋監理站、環保局單位共同執行取締噪音改裝車聯合稽查工作,另持續嚴格取締各項交通違規,尤其是針對「違反號誌管制」、「車輛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行人違規」等易肇事違規行為加強取締,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違規受罰造成荷包失血。尤其酒後駕車加重處罰規定已於今年3月30日上路,飲宴無論是飲用酒類或食用含酒精成分的薑母鴨、燒酒雞及羊肉爐等湯頭,酒測值超標均將加重處罰,10年內累犯還要公布姓名及照片。 (板橋警分局提供) 板橋警分局提到,警方持續全面加強稽查工作以展現執法決心與能力,並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促使民眾提升守法觀念,共同營造本市安全、順暢的行車空間。居城市。

Read More

假日深夜聯合稽查取締改管噪音車 林口警2小時攔145輛告發29件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林口警分局為維轄區治安,除持續針對特定場所強力執行臨檢勤務外,另為遏止酒駕及轄區夜間騎乘改裝排氣管之機車擾鄰情形,維護市民深夜安寧,於昨(18)日深夜與新北市環境保護局聯合執行改裝噪音車輛稽查暨取締酒駕勤務,針對噪音車及易酒駕之路段設立稽查點;本次共計攔查汽(機)車145輛,經環保局認定改裝未經檢驗核可之排氣管車輛計有汽車6件、機車11件,透過攔檢稽查方式取締噪音車,並同時取締無照駕駛2件、相關違規10件,積極展現執法決心。 (林口警分局提供) 林口警分局長陳忠龍表示,近日疫情仍嚴峻,惟林口警取締酒駕工作不停歇,另為遏止噪音車輛擾民情事,除執行夜間超速移動測照外,也針對改裝車輛持續配合環保局採不定時、不定點方式執行聯合稽查,加強取締改裝噪音車輛。同時呼籲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切記酒後不開車;用路人騎乘、駕駛噪音車輛不會突顯拉風,只會惹人厭及荷包失血,如於22時至翌日6時騎乘、駕駛易發出噪音之車輛,經通報違規係按次裁罰,並由環保局依「噪音管制法」裁處3,000元以上之罰鍰。 (林口警分局提供) 林口警分局提醒,如發現汽(機)車行駛於路上有噪音妨害安寧情形,可至環保署「噪音車檢舉網站」(https://noisecar.epa.gov.tw/)通報易致噪音之路段、時段;亦可藉由照相或錄影方式,針對噪音車輛車牌、路段及致噪音情形蒐證後於環保署「噪音車檢舉網站」檢舉,上傳相關蒐證情形,經市府環保局查證屬實即依法開罰。安寧的生活環境有賴大家共同維護,杜絕非法改裝噪音車,一起營造健康安居城市。

Read More

汐警取締大型車 12天祭出50萬罰鍰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降低大型車違規與肇事,汐止警分局今年6月6日至30日展開為期25天的「大型車大執法」,針對砂石車、大貨車等大型車易違規時段及路段加強攔檢。截至6月17日止,已取締大型車違規超載7件、闖紅燈5件、併排停車18件、違反管制規定77件、行車紀錄器未依規定裝設3件、號牌污穢3件及一般違規74件,共計187件,依法規裁罰最高金額來算,總計高達新台幣50萬元,警方將持續加強執法,以保障用路人安全。 (汐止警分局提供) 汐止警分局指出,經統計分析,汐止轄區內以大同路3段為大型車肇事發生率較高的路段,今年1月至5月該路段交通事故總計118件,其中大型車輛事故為49件,高達所有事故的42%;為此,汐止警方除了發函要求汐止轄區東亞、長榮、中國及環球等四家貨櫃場業者,加強約制所屬及配合廠商之司機遵守道路交通法規外,從6月6日起,亦針對大型車輛加強攔查及以科技執法方式(錄影或拍照)取締各項違規行為。警方表示曾遇大型車駕駛誤以為隨意併排停等不會觸法,顯見部分大型車駕駛人的交通法規常識不足,警方於本次大執法過程中,也特別針對大型車駕駛人加強交通法規教育,以強化駕駛人交通安全知識。 (汐止警分局提供) 汐止分局交通組長呂宗霖表示,近期大型車的違規與肇事,已威脅到用路人安全;為加強大型車行車秩序並降低交通事故,透過執法手段,促使大型車駕駛遵守道路交通法規之規範,以維護其他用路人安全;呼籲大型車駕駛勿心存僥倖,任意行駛車輛,應隨時注意視野死角有無人車,多加禮讓並減速慢行;另呼籲機慢車騎士及行人,遠離大型車輛的「視野死角」及「內輪差」範圍,拒絕成為道路隱形人,只要多一分注意,就能減少一份憾事。

Read More

未領雙掛號郵件為餌 婦人誤信 行員、警察即時阻詐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區一名60歲林姓婦人日前接獲自稱郵局人員來電表示,她有「雙掛號郵件未領取」,林姓婦人雖感到納悶,但仍依指示直接按下「9」轉接服務人員,想要了解清楚。但這一個小動作讓林婦一步步掉入詐騙集團設下的圈套。該服務人員進一步向林姓婦人佯稱包裹裡有「金融卡、信用卡」等,疑似被作為人頭帳戶之用,且帳戶已列為警示帳戶,需要將資料送到「金融犯罪預防科」處理,接著陸續有自稱「金融犯罪預防科」、「反詐騙專線」人員來電,林婦信以為真,認為自己涉及擄車勒贖案件,為了證明自身清白,只好依指示前往提領保證金新台幣172萬。 (三峽警分局提供) 林姓婦人抵達銀行,以工廠搬遷需要資金為理由,打算將名下的美金賣掉領出,因林婦長期與該銀行有業務往來,受理的劉姓行員第一時間並未察覺異狀,但隨後陪同前往的林婦女兒向行員諮詢表示,他們接到「165」電話要求手機全程要保持通話等,劉姓行員一聽直覺是詐騙手法,便立即通報警方到場。 (三峽警分局提供) 三峽警分局指出,轄區北大派出所警員顏嘉賢、王廷方、林峻毅獲報後到場處理,警方欲向林姓婦人詢問提款原因?林婦回應時卻語帶保留,警方發現林婦手機疑似仍在通話中,員警隨即向行員借用紙張,開始與林婦「筆談」,林婦因為詐騙集團叮囑,擔心洩漏「案情」,還一度想將女兒支開,所幸女兒機警全程跟隨,並即時向行員與警察說明狀況,讓警察和行員適時關懷勸說,最後詐騙集團似乎也察覺露出馬腳,主動掛掉電話未再聯繫,成功保住林婦辛苦的血汗錢。 (三峽警分局提供) 三峽警分局呼籲,民眾若接到電話內容稱要轉接專人,切勿依指示直接操作,建議先掛掉電話,自行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110報案」或就近到警察機關詢問查證,以避免受騙。

Read More

楠梓跳電 19日00:07全部復電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市楠梓區清豐里立仁街148巷6號及立民路沿線用戶18日晚間7點32分傳出停電,台電高雄區營業處已派員查修中。至晚間10時11分許,經隔離故障區間,已轉供復電1328戶,尚餘546戶未復電。19日00:07全部復電。 高雄區營業處表示,楠梓變電所ML43饋線,18日19時32分故障跳脫,造成高雄市楠梓區安泰街、安民街、立仁街、旗楠路、立安路、安通街、立民路一帶共1874戶。事發後已派員前往現場進行搶修。

Read More

女子溯溪垂降撞岩壁 宜蘭消防隊搜救送醫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一行廿九名男女十八日相約到宜蘭礁溪鄉月眉坑瀑布溯溪的新北市民,其中一名女子於垂降時不慎撞上岩壁造成腹部疼痛,宜蘭縣消防局獲報,隨即派遣消防人員與義消趕往搜救,意識清楚,慶幸傷者意識清楚,由搜救人員使用SKED協助於晚間六時五十分許搬運下山,並送往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救治。 住新北市的31歲女子與友人到礁溪鄉月眉坑瀑布溯溪,於垂降時不慎撞上岩壁受傷,為搜救人員與同行隊友使用SKED協助搬運下山送醫。(宜蘭消防局提供) 宜蘭縣消防局於十八日下午三時十分許,接獲民眾報案稱,有一名女子在礁溪鄉月眉坑瀑布溯溪垂降時不慎撞上岩壁造成腹部疼痛,無法行走。隨即由十五名消防人員與義防組成搜救隊趕往搜救。 搜救人員於下午四時三十三分接觸傷者,傷者腹部、胸部疼痛、腰部擦挫傷、意識清楚,經包紮後,才由搜救人員與現場傷者同行隊友使用SKED協助搬運下山,並送醫救治。 消防局表示,傷者為三十一歲女子(住新北市中和區),她與友人共廿九人,十八日上午到礁溪鄉月眉坑瀑布溯溪,不慎撞上岩山壁受傷。

Read More

楠梓清豐里立仁街夜間停電 影響1874戶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市楠梓區清豐里立仁街148巷6號及立民路沿線用戶18日晚間7點32分傳出停電,台電高雄區營業處已派員查修中。 高雄區營業處表示,楠梓變電所ML43饋線,18日19時32分故障跳脫,造成高雄市楠梓區安泰街、安民街、立仁街、旗楠路、立安路、安通街、立民路一帶共1874戶。事發後已派員前往現場進行搶修。

Read More

北區綠竹筍評鑑 三峽龜山分別抱走冠軍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綠竹筍是夏季國人喜愛的清甜食材,北部地區為主要產區,為提升綠竹筍整體展業發展及推廣安全溯源農產品,農糧署北區分署與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聯合舉辦一一一年度「北部地區優質安全綠竹筍評鑑」,由北北基、桃竹苗產區農民參賽並分為有機、產銷履歷驗證及一般評鑑三個組別,堪稱全台最大規模的菁英賽,為鼓勵表揚獲獎農民,十八日在台北希望廣場舉辦頒獎典禮暨行銷活動,並邀請阿芳老師教學挑筍要訣及料理知識,安排得獎筍農連續兩週末於市集展售,歡迎民眾前來採購或向產區訂購,把握夏季產期品嚐美味好食材。 農糧署北區綠竹筍評鑑頒獎盛會。(記者陳建興攝) 綠竹筍口感清脆鮮甜,適合涼拌、清炒或煮湯皆相當美味,又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吃了有飽足感且熱量低,很適合現代人愛美味又怕負擔的健康食材。挑選綠竹筍有三訣竅,筍身彎如牛角、筍底大則筍肉多、筍尖無出青(變綠),因為竹筍若冒出地面開始行光合作用後將轉苦澀,是避免被動物吃的自我保護機制,所以筍農都要跟時間賽跑,每日清晨天還未亮即摸黑到竹園尋找未冒出土最鮮嫩的竹筍。 農糧署長胡忠一與綠竹筍有機組得獎者合影。(記者陳建興攝) 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全台綠竹筍種植面積約七千公頃,每年五至七月為盛產期,由於綠竹筍採後容易纖維老化、甜度降低,所以要盡快銷售、食用,是最符合食在地、享當季、低食物里程的食材。另為配合推動農產品驗證制度,本年度北區評鑑賽制有重大的改變,往年評鑑比賽未分組別,今年特別分為有機、產銷履歷驗證及一般(評鑑)組別,以實際行動落實消費者對食材安全的重視,另產銷履歷農產品生產過程需遵循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之規定,有機耕作則不能施用化學農藥、肥料,皆通過第三方驗證機構嚴格把關、符合環境永續精神,農產品上張貼的驗證標章,也代表著農民用心負責的態度、提供安全安心食材的保證。 現場展示優質綠竹筍產品。(記者陳建興攝) 胡忠一並說明,以往輔導農民申請產銷履歷,常遇口頭約無法取得地主租約的問題,農委會已採納實耕者切結書方式,讓更多農民有機會加入升級驗證行列,生產安全、可溯源的食材。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長郭坤峰說明,綠竹筍為北部重要蔬菜產業,每年評鑑比賽成為農業盛事,本次由二十五個產區農會推薦一百一十四位農民參賽,竹筍皆須送驗農藥殘留合格,六月十日由產官學界專家針對外觀色澤、肉色氣味、柔嫩度及糖度四項目評分,比賽結果公告於桃改場官網。榮獲有機組冠軍是新北市三峽區農民黃清泉,原本是土水師傅,因職業傷害及體恤年邁父親而接手家中農地,以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是三峽首位取得有機驗證的筍農,也不吝分享經驗,組織綠竹筍產銷班推廣有機耕作。產銷履歷組冠軍是桃園市龜山區吳文貴農友,從祖父三代都在種筍,從小跟著長輩在林園工作,長大後成為在地農會指導員,以本身務農專業,熱心輔導鄉親農友,文貴表示種筍訣竅就是不能偷懶,要按時節認真施肥、培土等作業,參加產銷履歷驗證是讓自己與時俱進並獲得肯定。 北區分署說明,北部地區為綠竹筍的大本營,占全台七成面積,主要栽培於海拔五百公尺以下淺山坡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鮮甜好筍,各產區亦舉辦挖筍、品筍等體驗活動,推廣在地特色產業,綠竹筍除鮮食外,經殺青滅菌後可做成真空包冷藏,延長保存、方便享用,另五股區農會生產無添加綠竹筍干,別具風味,歡迎民眾洽各產區農會購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