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14848人採檢陽性

記者蔡琇惠/台北報導 新北市衛生局疫情說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 新北市COVID-19確定病例,14,848人採檢陽性。居家照護執行中116,581人,居家隔離列管數30,115人。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Read More

機車停高雄 收到台中停車費催繳通知 疑失竊搞烏龍

記者陸瓊娟/燕巢報導 機車停放雄市前鎮區凱旋捷運站二號出口附近,卻收到台中市公有停車格收費欠繳停車費通知,車主向警方報案懷疑機車失竊,經高雄市警察局岡山分局燕巢分駐所員警追查,該洪姓車主的機車仍好好地停在原停車格內,並查出台中市公有停車格繳費單爲誤植車號。警方的用心及效率,不用一小時就幫洪姓車主解決,讓洪姓車主直呼「有夠厲害!」 (記者陸瓊娟攝) 一名三十六歲洪姓男子二十六日至高雄市警察局岡山分局燕巢分駐所報案,表示他停放於高雄市前鎮區凱旋捷運站二號出口附近之機車不見,且自己莫名其妙還收到台中市停車管理處的通知,說他的機車於五月十日停放在台中市公有停車格,欠繳停車費二十元,洪男因此懷疑機車失竊,趕緊跑到派出所報案。 由於洪男因為疫情改成開車上班,所以約有四、五個月沒有管那台機車了,不記得自己是何時將機車停放在該處,收到台中市公有停車格收費欠繳停車費通知後回去停車處尋找時也沒有看到自己的車,懷疑機車失竊。警方協助洪姓車主查詢拖吊車輛及報廢機車皆無結果,於是聯絡前鎮分局復興路派出所到現場幫忙查找機車。復興所也之即派員在該處附近停車格認真尋找,發現洪男的白色機車好好地停在停車格中,並無遭竊;警方並查出台中市公有停車格繳費單爲誤植車號。

Read More

「新北疫點通」平台 讓民眾「一點就通」

記者蔡琇惠/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案例攀升,公衛量能備受考驗,許多政策隨著疫情不斷滾動調整,民眾問題接踵而來,新北市民每日上萬通電話湧入公衛系統諮詢,如何幫助民眾獲得解答,成新北首要任務;為了增加民眾查找疫情資訊的便利性,新北市快速成立「新北疫點通」(https://covid-ntpc.tw/index.html)於18日正式上線啟用。平台跳脫傳統板型選擇活潑鮮明色彩,網站首頁以大區塊顯示,使用者中心的引導路徑設計,分別為確診者、密切接觸者、不確定身分者三類,讓民眾透過自我身分認知點選進入,關於疫情常見問題,採用條列式展開,分類明確讓民眾輕鬆上手。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即時豐富的疫情資訊背後,其實是市府居家照護關懷中心每日6萬通的對話,即時更新民眾關心的防疫QA為核心,動態轉換成民眾易查易讀的內容,就是希望幫助市民第一時間掌握正確防疫資訊。 衛生局表示,「新北疫點通」網站中囊括民眾最關心的防疫資訊,共有五大類,包含最新消息、我的身分、防疫小幫手、衛教專區及常見問題。民眾能夠即時掌握疫情資訊與自我身份認知,從防疫小幫手可以找尋快篩試劑的購買、公費疫苗施打、社區篩檢站地點查詢及防疫旅館資訊,同時在平台衛教專區也提供居家照護影片,內容從居家照護的開始到結束都有詳細介紹,裡面更包含視訊診療、垃圾處理及居家清潔等服務,常見問題的內容皆與民眾息息相關,只要照著步驟執行,讓大家宅在家也能安心防疫。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對於許多疫情問題,民眾仍是一知半解,不斷湧入衛生所及區公所尋求協助, 「新北疫點通」網站18日啟用以來獲得民眾普遍好評,不僅資訊明確、內容到位還有許多實用的防疫資訊,讓民眾不用拼命搜尋、打電話找答案,還能透過手機連結分享給親朋好友,頁面操作簡單也能夠一鍵式搜尋,清楚掌握所有防疫細節。衛生局強調,目前累計使用者已經達5萬人、瀏覽次數達8萬人次,期望透過「新北疫點通」傳達正確疫情資訊,讓所有民眾都能一點就通!所有防疫最新資訊網站會持續更新,陪伴民眾安心防疫。

Read More

吳銘賜發放愛心肉粽 排隊即可領取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吳銘賜廿八日起兩天辦理第十九屆端午節呷肉粽發放愛心物資活動,第一天在前鎮區三處發送,弱勢基層民眾不分區域、不分大小,排隊即可領取愛心物資,廿九日上午在小港,下午四點在前鎮獅甲服務處繼續發送。 台聯黨高雄市議員吳銘賜在前鎮小港兩地辦理五月節呷肉粽活動,不分區域、不分大小,排隊即可領取愛心物資。(記者吳文欽攝) 吳銘賜在發送現場出動宣傳車,親自請領取民眾排隊領取,告訴民眾愛心物資包括白米三公斤、台糖沙拉油、關廟麵、好吃的肉粽、酸痛藥布二塊等。吳銘賜同時感謝各界善心人士共襄盛舉,也表示愛心活動會持續辦理,讓需要的朋友感社會的關心及溫暖。 台聯黨高雄市議員吳銘賜在前鎮小港兩地辦理五月節呷肉粽活動,不分區域、不分大小,排隊即可領取愛心物資。(記者吳文欽攝) 吳銘賜說,呷肉粽活動廿九日上午九點在小港大林蒲鳳林宮,十點在小港服務處(沿海一路),下午四點在前鎮區獅甲服務處(獅興街),歡迎需要的鄉親朋友排隊領取愛心物資。 台聯黨高雄市議員吳銘賜在前鎮小港兩地辦理五月節呷肉粽活動,不分區域、不分大小,排隊即可領取愛心物資。(記者吳文欽攝) 吳銘賜指出,廿九日下午四點在前鎮區獅甲服務處發送的愛心物資澎派豐富,計有大補雞、肉粽、肉包、小蛋糕、紅豆餅、紅蛋、油飯、蘋果等。他也感謝參與公益活動的兄弟姐妹,大家出錢出力做好事,傳遞愛與溫暖。 台聯黨高雄市議員吳銘賜在前鎮小港兩地辦理五月節呷肉粽活動,不分區域、不分大小,排隊即可領取愛心物資。(記者吳文欽攝)

Read More

奇美前館長潘元石贈母校南大百年紅磚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一九二二年落成啟用的台南大學紅樓,今年歡度百歲生日慶。南大結合校友總會二十八日以文物史料、攝影展及音樂會活動為紅樓慶生。奇美博物館前館長潘元石特將珍藏超過半世紀、與紅樓同時期製造的紅磚贈與母校,為屹立百年的南大紅樓留下歷史見證。 潘元石捐贈給母校南大的紅磚。(記者羅玉如攝) 二十八日下午南大校長黃宗顯、校友總會理事長吳東林在府城校區薪傳廣場,主持紅樓文物史料暨攝影展開展儀式,為紅樓百歲慶揭開序幕。不同時期的紅樓風采、一磚一瓦及珍貴校史資料,彷彿時光隧道,引領校友回憶當初在南大求學的點點滴滴。潘元石捐贈的紅磚也同步展出。紅樓一樓長廊懸掛校友及教職員工生以紅樓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分享紅樓綽約丰姿。校友張惠玲、校友大提琴重奏團iCello、校友合唱團、南大附中管樂團接力,以悠揚樂音及動人歌聲為百歲紅樓頌讚。 南大紅樓在台南師範時期的歷代屋瓦。(記者羅玉如攝) 南大表示,潘元石是南大四十四級校友。捐贈給母校的紅磚係日據時期日籍校友山本嚴於日本煉瓦廠取得。一九六六年山本嚴委請三十五級校友溫禎祥,將紅磚轉交給當時正在日本訪問的潘元石珍藏至今。迎接紅樓百歲生日,潘元石將紅磚贈與母校,意義非凡。南大教授張清榮則為「紅樓頌讚」撰詞,由黃宗義教授書寫,學務長侯志正譜曲,祈願紅樓精神永垂不朽、萬世流傳。 台南大學紅樓。(記者羅玉如攝) 考量本土疫情嚴峻,南大並未擴大舉辦紅樓百歲生日慶。前校長陳英豪、吳鐵雄、黃秀霜、校友及退休員工,提前錄製影片懷念祝賀。黃宗顯將紅樓禮讚頒贈予吳鐵雄、黃秀霜、吳東林及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陳金雄。上述活動全程同步現場直播,讓海外校友共襄盛舉。 台南大學百歲生日慶,與會嘉賓合影。(記者羅玉如攝) 南大日籍校長志保田鉎吉規劃,日據時期擇定台南市桶盤淺七番地,即南大現址設置新校區。校友暱稱紅樓的本館校舍,由當時台南州土木課設計,一九二二年落成啟用。紅樓建築以紅磚為主要建材,空間型態呈平面類似雙十形狀,東西向長約九十六公尺。整棟三層樓於東西長軸南向、北向兩短軸之間均設有走廊,建物正中央北向入口為玄關,是日據時期典型辦公廳舍建築。百年來遭逢二戰戰火焚毀、歷經數次整修,仍保留原始建築結構及外觀,成為南大校友的精神象徵。

Read More

南市本土新增6666例 三成學童已接種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台南市廿八日新增六六六六例本土確診病例,有鑑於中南部疫情出現升溫趨勢,台南市長黃偉哲也特別提醒,尚未接種疫苗的市民,不論老人、小孩,除非醫生建議不要接種,都應盡快施打疫苗建立保護力。南市迄今累計約有三萬三千多名兒童完成接種,目前均無不良反應。 市長黃偉哲呼籲市民儘速接種疫苗並做好個人防疫。(南市府提供) 據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廿七日,南市累計八四四四七人,其中四四一0二人已解除隔離、四0三四五人尚在隔離中,廿七日共三三九六位兒童接種BNT兒童劑型疫苗,自廿五日迄今累計共一一0二九位兒童完成接種,加上之前兩萬兩千多位施打莫德納的學童,台南市五到十一歲學童共三萬三千多位已完成接種,接種學童約達三成。 衛生局長許以霖表示,長者未接種疫苗者若是感染新冠肺炎很容易形成中重症,目前台南市醫療院所也全力治療中重症,也呼籲年長者盡快施打疫苗保護自己與家人,市民如非必要暫時不要前往醫院,將醫療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市長黃偉哲指出,疫情海嘯有從北部往中南部蔓延的跡象,呼籲民眾外出務必落實防疫措施,目前台南市的第一劑覆蓋率約八成,仍有近兩成的市民尚未接種,也呼籲市民盡快接種建立保護力,對抗未來的疫情高峰。兒童疫苗部分目前不論莫德納或輝瑞疫苗,都無不良反應,呼籲家長安心、盡快協助學童預約接種。 為便利民眾取得居隔通知書(居格單),確診者及家屬可透過臺南共照雲LINE官方帳號,填寫確診個案問卷簡化相關流程,若想更快取得居格單可於問卷最後勾選「基於上述,我同意衛生局以簡訊、LINE取代關懷電話」選項,若市民無法使用臺南共照雲,也可在確診者接獲市府人員電話完成全部評估調查作業後,至轄區衛生所申領居隔單。

Read More

新北16001人採檢陽性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衛生局疫情說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新北市 COVID-19確定病例,16,001人採檢陽性。居家照護執行中133,261人,居家隔離列管數25,059人。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Read More

高雄美濃黃蝶翠谷傳溺水 國中生無生命徵象

記者鐘敏綺/高雄報導 位於高雄美濃區知名旅遊景點的黃蝶翠谷,昨(二十八)日中午驚傳男國中生溺水意外,消防潛水人員下水救起後發現已無呼吸心跳,送醫搶救中。 高雄市消防局是於二十八日中午十二時五十九分,獲報美濃區黃蝶翠谷近雙溪橋有名男性國中生溺水,美濃消防分隊立即出動八車十一人及救生艇前往,將溺水國中生搶救上岸後,發現已無生命徵象,交由救護人員急救處置後送旗山醫院急救。 高雄美濃區黃蝶翠谷自然生態豐富,每年五至七月常有黃蝶群擁而至,也常吸引民眾下池戲水。

Read More

兩岸少兒美展 福建省美術館開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第十三屆兩岸少兒美術大展今年以“藝‘述’家”為主題,彙聚了來自大陸三十一個省市區和台港澳地區學生一同描繪家鄉作品,兩岸首場巡展即日在福建省美術館開展,展期至6月5日。 (雲揚天際文化提供) 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有我們熟悉並熱愛的一切;有壯麗秀美的山河、有歷史悠久的文化,也有日新月異的發展;是我們為了追逐夢想而離開,卻又魂牽夢縈的地方;是我們深耕的熱土,更是攜手開創的美好未來。在孩子們眼中的“家”又是什麼樣?就由此次兩岸少兒美術大展作品來告訴大家。 (雲揚天際文化提供) 主辦單位表示,近三年時間,疫情逐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每個人對“家”的感受都發生了不同變化。280幅少兒作品,來自海峽兩岸、來自天南地北,從個人溫暖的小家,到三十四種親切而又獨特的家鄉文化,共同彙聚精彩又多元的中華大家,再到我們共同的未來,孩子們以畫筆描述各自對“家”的不同理解和體驗。 (雲揚天際文化提供) 主辦單位還提到,本屆大展特邀藝術家李江,以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記錄並訴說傳統羌文化的原生態,也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思考著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大展一直支持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繼推出苗族、土家族、藏族、白族系列後,再次攜手“蒲公英行動”,特邀雲南省景洪市基諾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以版畫形式呈現基諾族的文化特色,呈現中華多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雲揚天際文化提供) 以愛之名,以藝述家。十三年來,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堅持守護孩子們的童真,守護民族文化的自信;疫情之下仍克服重重困難繼續舉辦大展,讓兩岸交流和美育不中斷,只為守護始終如一的初心。 (雲揚天際文化提供) 本次展覽由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台灣中華文創發展協會、臺灣中華日報社、福建省美術館、海峽兩岸傳媒人才交流中心、雲揚天際文化藝術機構、廈門市海滄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頂新公益基金會、廈門銀行,以及中國美協少藝委等兩岸多家合作夥伴共同推動舉辦。福州首展後,大展還將繼續在兩岸其他城市舉辦巡展,邀請大家跟隨孩子們的畫筆,心懷嚮往而赴吧!

Read More

從原點出發 國家級綠道淡蘭文化徑啟動!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一條足以見證北台灣重要文化與自然地景的長距離健行步道-淡蘭國家級綠道,自2016年起,由北北基宜及水土林中央部會共同展開跨域串聯,歷經長達6年民間結合地方政府的推動,從山到海、串聯北台灣四縣市的「淡蘭百年山徑」,不僅獲得行政院核定,更將成為「國家級綠道」的優先示範計畫,逐步實現北台灣長距離步道夢想。 記者會上由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基隆市副市長林永發、宜蘭縣副縣長林建榮及中央部會代表合作共同揭開未來將設置於台北淡蘭文化徑路線上之地坪指標牌誌,並在現場近百人的見證下,正式宣布台北淡蘭文化徑與北北基宜淡蘭路網完成串聯。(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為見證這劃時代的計畫,2022年再次重回起點舉辦「北北基宜淡蘭跨縣市會師記者會」,在淡蘭百年山徑的重要歷史節點-艋舺,現場齊聚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四縣市及國家發展委員會、交通部觀光局、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等單位,宣布北北基宜四縣市淡蘭路網串聯完成,且適逢傳教士馬偕博士來台150周年,重現北宜發展的重要進程,也喚起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的記憶與故事!。 新北市政府謝政達副市長表示,從104年開始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志工團體,公私協力合作「重現淡蘭百年山徑」,透過淡蘭路網的復興,將能重新讓國人認識先民的在地智慧,更把旅遊帶進去,聚落就會活起來,期許未來吸引更多國際健行者來台體驗這條國家級綠道淡蘭文化徑。(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淡蘭古道全段近200公里,是清朝時期北部「淡水廳」至東部「噶瑪蘭廳」間往來的路線,原本是原住民狩獵與先民貿易通商之用,經過今日瑞芳、雙溪、貢寮、汐止、平溪、石碇及坪林等地,可分為北、中、南三大路網,具有豐富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資源,且不同路線各有其風貌與文化意涵,是台灣少見能夠全程以步行認識這塊土地的長距離健行路網。 新北市謝政達副市長、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楊宗珉與淡蘭義工隊合照。(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表示,淡蘭古道的分布,在四縣市中新北市境內有70%的路段,從104年開始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志工團體,公私協力合作「重現淡蘭百年山徑」,也於110年度完成新北市全線山徑路段的整建及路網識別系統的設計。在規劃過程中,強調採「古道復舊、就地取材、生態透水」降低對環境影響,一點一滴串起許多珍貴的古道與風景,未來透過淡蘭路網的復興,將能重新讓國人認識先民的在地智慧,更把旅遊帶進去,聚落就會活起來。 淡蘭古道推手的新北市觀旅局指出,近年深度旅遊風氣盛行,這條留下先人足跡的秘境知名度隨之大開,吸引越來越的多人尋訪古道魅力,在悠悠小徑中享受片刻寧靜,踏在為了通行而開闢的道路上,與前人心神交會彷彿穿越時空,淡蘭古道也因此多了一個「台版朝聖之路」封號。 觀旅局長楊宗珉強調,到戶外擁抱大自然,到淡蘭古道走走登山步道是首選,一邊健行一邊呼吸新鮮空氣與吸收芬多精,全身舒暢心情好,也有難度較高的達人等級山路,能符合各種旅遊族群,不論大人小孩都能找到有深度、豐富又玩不膩的在地體驗,或可洽上新北市政府OK旅遊網報名專屬遊程(https://bre.is/5VNy9LuZ);更多第一手資訊可上新北市政府淡蘭古道主題網(https://newtaipei.travel/TKTrails/)、淡蘭道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walkTK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