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勞工局攜手志工為弱勢家庭溫暖修繕 第二百九十七戶「有情有疼心ㄟ厝」完工

南區修繕案完工,勞工局長王鑫基(右)和志工們歡喜掛上做工行善團第二百九十七戶有情有疼心ㄟ厝看板。(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勞工局攜手「做工行善團」志工,二十九日兵分四路分別前往南區、鹽水區、麻豆區和安南區等地為弱勢家庭房屋繕和會勘,南區修繕案經志工兩個月的全心投入後完工,為做工行善團完成第二百九十七戶有情有疼心ㄟ厝,為案家帶來溫暖。 志工們展現職人熱情,在麻豆案家進行泥水地坪及牆面修補。(勞工局提供) 勞工局說,住南區八十三歲的施姓老翁,長年獨居破舊老屋,每月仰賴政府補助金維生,無力修繕老屋;在做工行善團修繕團隊協助下,各工會志工夥伴齊心投入,從拆除工程、木工裝潢、管線配置、鋁門窗安裝,到牆面油漆及塑膠地磚施作,逐步改善生活環境;經電氣志工進行廚具安裝,木工志工協助二手家具運送與擺設,為修繕畫下溫暖句點。 住鹽水區陳姓案主,長年獨自照顧生活無法自理的兒子,平時仰賴政府補助勉強維生;住屋多年失修,環境惡化潛藏安全隱憂;泥水、電氣、電子加工、鋁製品及木工等志工陸續進場施工;二十九日由泥水工會志工上場施作壁磚,市長夫人劉育菁帶水果前往慰勞工辛勞,大台南總工會理事長鄭山林攜帶便當、飲料慰勞志工;泰茂實業認捐該修繕案材料費。 住麻豆區的王姓個案,平時靠政府低收入生活津貼維生,住屋破舊無力修繕,在「做工行善團」協助下,電子加工志工進行鐵厝搭建、電氣志工電線管路配置、泥水志工進行泥水地坪及牆面修補,二十九日由木工志工接力,進行屋內裝潢。 市長夫人劉育菁(右三)、勞工局長王鑫基(左二)和大台南總工會理事長鄭山林(右二),前往鹽水修繕案慰問志工辛勞。(勞工局提供) 勞工局長王鑫基說,感謝各工會志工無私付出,用汗水與愛心一磚一瓦築起家的溫度,以實際行動傳遞台南的人情味;二百九十七戶弱勢家庭的房屋修繕完成,感謝不辭辛勞、默默付出的志工夥伴,以實際行動展現職人的熱情,為社會帶來溫暖與希望。

Read More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花海已現

水博館的花海已現。(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山上報導 消暑不一定要戲水,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特別有消暑祕方,將花海季節移到暑假,讓眼睛消暑,同時還有小小火車可在林間搭乘,更有廣大的林間攬下清風,讓大家有個最天然的消暑所在,館方表示,波斯花海正盛,已成打卡熱點。 暑假已至,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早在四十五天前,就在古蹟C館東側前灑下花種子,如今已現花海,增添暑假最美風情。館方指出,以往花海總選在春天,今年在園區特別增加限定的花海美景,且在接連雨勢助攻下,波斯菊花海已逐漸成形,吸引遊客拍照取景;預計暑假期間,花海將全面盛開,成為山上美麗的景點。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水道博物館廣闊的綠林,以及多樣的植物,讓整個園區充滿生機,尤其搭配季節規劃的花海,在百年紅磚建築,及活力熱情陽光映照下,彷彿歐洲古堡般,帶來許多人潮親近古蹟。 水博館林蔭處處,是消暑好去處。(記者張淑娟攝) 館方則表示,園區腹地廣大,以往夏季因氣候炎熱,缺乏遮蔭,影響遊客到水博館意願,但近幾年來,園區內普植各類樹種,綠蔭已然成形,搭配遊園小火車,以及戲水池,到園區休憩已成為親子暑假的好選擇,今年夏季入園人數已明顯增加。

Read More

古寶自製的破布子只送不賣

王高榮夫婦的破布子獨特,蘇秀琴料理出一桌好菜。(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安定報導 古寶無患子生技公司董事長王高榮與蘇秀琴夫婦,利用假日到玉井購買一百斤破布子,動員十多人一起做出近三百罐的醃漬破布子,且只送不賣,分享親朋好友,並公布其甘甜鹹的黃金比例,讓大家也能自製好吃的破布子。 醃漬破布子的黃金比例大方送。(記者張淑娟攝) 王高榮在無患子創下環保綠色產品奇蹟,對古早的好物都能變身更多附加價值,王高榮表示,在研發無患子之前,所在的安定區南安社區附近的田間、居家都種有破布子,因此每年他和手藝好的妻子蘇秀琴都會一起買來數百斤的破布子,自製成醃漬的破布子,再全數分送給親朋好友,此作法連續數十年,甚至他們夫婦的破布子還被帶出國,相當受歡迎。 醃漬破布子的黃金比例大方送。(記者張淑娟攝) 今年破布子的季節又到了,也是芒果的季節,傳說吃芒果就要配破布子,而王高榮也開始尋找土產的破布子,他表示,外來種比較大顆,但土產的比較夠味,好不容易在玉井找到土產破布子,並買到一百斤,董娘蘇秀琴就找來附近人家一起處理破布子,更因她擁有一手好廚藝,可以將醃漬的破布子,料理出一大桌風味獨特的破布子餐,不論是結合蛋、水蓮、虱目魚,風味甘甜鹹,均受到喜愛。 蘇秀琴說,採摘破布子相當費工,早期左鄰右舍會「相放伴」,今年還情商左鄰右舍協助採摘,為了讓大家都有機會嘗到如此好滋味,今年決定大方送,公布醃漬破布子的黃金比例,即採摘後的破布子,清洗後熬煮三小時後,將破布子瀝乾,另外將十五罐蔭油、三十斤的薑、豆瓣醬五罐、蔭豆豉八罐、冰糖十五斤等混煮一小時後,混合破布子,置涼後即可裝罐。 醃漬破布子的黃金比例大方送。(記者張淑娟攝) 王高榮夫婦表示,以往最多自製三百斤,但真的費工費時,今年只自製一百斤,依然只送不賣,送完為止,這也是有緣的人才嘗得到。

Read More

勇敢起跑 夢想加速 2025長榮航空「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馬祖站登場

巴黎奧運女子百米國手張博雅(圖中)參加長榮航空馬拉松「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活動,分享成為國手的心路歷程,並陪同學生一起練習跨欄。(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蔣謙正/馬祖報導 2025長榮航空馬拉松「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於2月走訪花蓮後,接續跨海走訪馬祖,於6月28日正式在馬祖高中體育館展開活動。由連江縣政府教育處王禮民處長、國立馬祖高級中學謝崇耀校長及長榮航空沈淑娟經理共同主持開場,邀請國立馬祖高級中學、介壽國中小、中正國中小、仁愛國小以及來自家扶中心共120名學生們參與。 巴黎奧運女子百米國手張博雅(右)參加長榮航空馬拉松「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活動,分享成為國手的心路歷程,並陪同學生一起練習跨欄。(長榮航空提供) 連江縣政府教育處王禮民處長表示,離島馬祖地區資源有限,特別需要專業的指導來協助發掘更多人才。感謝長榮航空為馬祖帶來體育資源與專業指導,鼓勵學生在運動中找到自信與目標,並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優秀的馬祖的選手代表台灣站上國際舞台。 活動由奧運馬拉松國手教練吳文騫與NIKE Training Club資深教練Danny老師再度聯手指導,設計出結合肌力訓練與團隊競賽的互動課程,透過有趣又具挑戰性的遊戲訓練,提升學生對運動的興趣與動機。另外將過往以圖畫許下願望的夢想舞台升級,邀請每位學生站上舞台,大聲喊出自己的夢想,讓學生更有勇氣面對自己所渴望達成的未來目標,藉由熱烈的互動氛圍,彼此激勵與成長。 除了專業教練團隊,此次更邀請巴黎奧運女子百米國手張博雅親臨現場。年僅22歲的她,曾創下全大運女子100公尺跨欄三連霸、200公尺四連霸的佳績,歷經世大運、亞錦賽以及亞運的洗禮,是國際賽事經驗相當豐富的女子短跑選手,活動中她分享自己作為學生運動員從校園一路走到國際賽場的心路歷程,並勉勵學生勇敢追夢、持續努力,讓現場學生深受感動與啟發。 活動也特別邀請家扶中心孩子們共同參與,透過運動指導結合公益,讓不同背景的學生們在體驗運動樂趣的同時互相認識、激勵彼此,藉由學生的實作並給予專業指導,幫助學生們增進運動技能,也為未來開啟更多可能性。 長榮航空馬拉松為國內指標馬拉松賽事之一,每年吸引眾多海內、外跑者共同參加,今年的參賽名額也於開放報名後秒殺,在推動運動風氣時,也希望能將這份熱情向下扎根,為愛運動的青少年播下夢想種子。 長榮航空馬拉松「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28日於馬祖高中體育館登場,邀請國立馬祖高級中學、介壽國中小、中正國中小、仁愛國小以及來自家扶中心共120名學生們參與。(長榮航空提供) 長榮航空馬拉松「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自2023年推動以來,已走訪台東、恆春、金門、基隆、雲林、南投、澎湖及花蓮,累計參與孩童人數破千人。透過長榮航空與旗下直營旅行社長汎假期的資源整合,深耕偏鄉各地體育教育,注入企業力量。未來幼苗計畫將持續深耕走訪,希望透過專業訓練與深度交流,落實「從運動出發,勇敢逐夢」的理念,為台灣馬拉松運動人才的培育貢獻心力。

Read More

偷車又藏毒!犯嫌竊車騎至淡水 中二警再遠亦逮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6/29113729/772620830.717900.mp4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因一樁機車竊案讓警方費盡心思追查,卻也意外揪出毒品犯!日前台北市中正區發生一起機車失竊案,嫌犯見路邊有部機車鑰匙未拔起,隨即趁機竊取騎走,一路往北騎行至淡水,再將機車棄置路邊、企圖藉此脫身。 (中正第二警分局提供) 中正第二警分局南昌路派出所在受理案件後,立即循線追查發現嫌犯,行經南昌公園時,見路邊有部機車鎖匙未拔起,隨即竊取騎走該機車,騎行至淡水再將機車棄置路邊、企圖製造斷點藉此脫身。警方沿途調閱路口大量監視畫面,從中發現竊嫌,經數週分析辨識比對,在數千累犯中掌握其真實身分與藏匿地點,遂向臺北地方檢察署聲請拘票,將犯嫌拘提到案。 中正第二警分局指出,警方執行拘提當日,員警持拘票上門執行,另於屋內當場查獲作案時穿著衣物,員警並在竊嫌屋內,當場目視發現屋內安非他命與吸食器,全案詢後依竊盜罪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偵辦,並持續追查其他不法。 (中正第二警分局提供) 中正第二警分局呼籲,民眾於機車停放時,切記務必要拔取鑰匙,避免遭有心人士覬覦趁機竊取騎走,警方將持續落實加強巡查,守護民眾財產安全與維護地方治安。

Read More

黃牌重機超載出事了! 4貼追撞挨罰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6/29113401/772852424.935133.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警察局海山分局於昨(28)日16時接獲民眾報案,指稱板橋區文化路與陽明街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名重機騎士及三名乘客受傷送醫,所幸無生命危險。 (海山警分局提供) 海山警分局指出,警方到場後了解,係蔡姓男子騎乘黃牌大型重型機車附載林姓女子及2名幼兒,沿文化路二段往土城方向行駛。行經事故地點時,疑未注意車前狀況,不慎追撞前方停等紅燈的簡姓女子所駕駛之自小客車。 (海山警分局提供) 海山警分局提到,事故發生後,蔡男與附載三人皆有多處擦挫傷,由救護人員協助送往亞東醫院治療,所幸均無大礙。經施以酒測,雙方酒測值均為0,現場依規定拍照、測繪,並調閱監視器影像,以釐清事故原因。 (海山警分局提供) 海山警分局表示,警方另針對大型重機違規超載情形,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5項:「機車附載人員或物品未依規定者」摯單舉發,處駕駛人新臺幣300元以上600元以下罰鍰。

Read More

中華奧會辦理第3屆小小英雄運動會 體育署鼓勵親子共樂

「2025第三屆小小英雄運動會」開幕典禮點燃聖火儀式(左起羽球選手林俊易、籃球選手吳永盛、體育署房瑞文副署長、中華奧會林鴻道主席、葉政彥副主席、蔡家福副主席、跆拳道選手羅嘉翎、羽球選手邱相傑)。(體育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今(28)日辦理屬於3到6歲小小朋友們的「第3屆小小英雄運動會」,今年首度移師桃園航空城的會展中心舉辦,活動超過600位小小英雄們與父母親共同參與,度過一個歡樂及難忘的週末家庭日。教育部體育署房瑞文副署長出席開幕活動,希望透過親子共樂,培養小朋友規律運動習慣。 今年第3屆活動,中華奧會規劃羽球、跆拳道、迷你足球、體操與田徑5個主要項目.其中也包含舉重、劍道、武術、棒球、射箭、拳擊與高爾夫等7個體驗的運動種類,希望透過各位爸爸、媽媽帶著小小英雄們一起參加活動,能夠讓小朋友們從小就體會奧林匹克格言中的「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精神與價值,從小培植愛運動的好習慣,讓更多小朋友均能「自發、樂活、愛運動」。 體育署房瑞文副署長表示,今年9月9日國民體育日,運動部及全民運動署將成立,未來將由全民運動署持續輔導縣市政府及各體育運動團體辦理各項多元的運動活動,包含兒童、少年及多元族群適合的活動,希望透過活動的辦理,能夠提升國人的規律運動習慣。 「2025第三屆小小英雄運動會」活動開幕典禮大合照。(體育署提供) 教育部體育署113年運動現況調查顯示,國人運動參與比率達82.9%,規律運動人口比率更創十年新高,達到35.3 %,顯現國人除了工作及忙碌的生活外,透過多元的運動方式,提升自身的健康及適度的排解生活的壓力,同時也希望家長們能夠帶著小朋友一起體驗運動的樂趣,讓愛運動成為每個孩子成長中的養分,幫助他們都能朝奧運的殿堂邁進。

Read More

身障藝術家呂淯銨個展「日常‧旁白」光之藝廊登場

陳志聲理事長(右一)與展出藝術家呂淯銨(左二)及其父母。(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由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主辦的「日常‧旁白:呂淯銨個展」即日起至7月26日於光之藝廊展出,精選藝術家呂淯銨自2018年以來的二十餘件創作,展現其多年來的心境轉折與藝術探索。展覽於28日舉辦展覽茶會,由藝術家親自帶領大眾深入了解其創作脈絡與背後故事。 本次展覽以「日常‧旁白」為題,意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被察覺的情感與觀察,透過畫筆靜靜地被訴說。藝術家呂淯銨自小展現對色彩的高度敏感,創作時不事先構圖,卻能自然調和形象與色彩之間的關係。他的創作如同拼圖一般,將內心感受、記憶片段與喜愛事物以色塊拼貼,形成一幅幅真摯動人的視覺詩篇。展出的作品涵蓋他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包括熟悉的風景、偶然一瞥的旅行回憶、可愛的動物、喜愛的畫家等元素,都在他筆下獲得重生。 榮譽理事長張麗莉(右二)帶領大家一起做出愛無終止(中指)的手勢。(記者楊文琳攝) 協會表示,本次展覽不僅是藝術家個人成長歷程的回顧,也是向大眾傳遞「藝術來自生活,每個人皆可創作」理念的重要實踐。呂淯銨透過創作找到自我表達的語言,也邀請觀者一同在他所建構的色彩世界中,尋回自己的「日常旁白」。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張麗莉自從協會2009年創辦以來,一直看著淯銨的成長與改變,她表示,協會16年來舉辦了九屆的光之藝廊創作獎徵件比賽,發掘許多像淯銨一樣有潛力的身心特殊藝術創作者,也希望更多人來觀看展覽,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實質且重要的鼓勵。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志聲表示,淯銨的作品誠實地反映他對世界的感知,也讓我們看見更多元而深刻的視角。誠摯邀請各界朋友前來欣賞,一起在這片色彩織就的畫布上,感受來自日常的柔和光芒。

Read More

新北市河海音樂季淡水漁人舞台二十八日熱鬧登場

首(28)日由根植本土嘻哈的「兔子先生」打頭陣。(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二0二五新北市河海音樂季系列活動首場「淡水漁人舞台」二十八日熱鬧登場,為期三個月的夏日音樂之旅正式啟航。活動首日吸引大批民眾湧入淡水漁人碼頭,沿岸特色風光與徐徐海風交織著動感樂音,營造出熱烈歡愉的現場氛圍,為整個音樂季揭開精彩序幕。 「兔子先生」以「黃色浪潮」展現臺灣在地饒舌文化。(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觀旅局表示,淡水漁人舞台卡司陣容堅強,邀集十二組實力樂團與樂迷零距離互動開唱,二十八日由根植本土嘻哈,以「黃色浪潮」展現臺灣在地饒舌文化的「兔子先生」打頭陣,接續由「來者何人」接棒,以幽默逗趣的方式演繹日常角色,化身虱目魚小子與外送員帶來一連串生猛帶勁的街頭嘻哈舞曲,引領樂迷遨遊嘻哈臺客的古怪浪漫!接著「狀態船」以Funk曲風結合輕快旋律,唱出生活中的各種狀態與情緒,讓樂迷得以在音樂中盡情釋放自我。 「來者何人」的音樂引領樂迷遨遊嘻哈臺客的古怪浪漫!(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擅長用音樂傳遞情感的「帕崎拉PACHILA」隨後登場,極具共鳴的詞句與高張力的現場演出,唱出每個階段面對迷惘的心境,彷彿成為觀眾心靈的避風港。緊接著「工口紳士」以絢彩奪目的音樂風格和獨特的聲音引領聽眾隨之搖擺,現場氣氛輕鬆愉悅。壓軸登場的「老王樂隊」帶來多首膾炙人口的經典代表作,將現場氣氛推向最高潮,更驚喜宣布今年即將推出全新專輯。 新北市長侯友宜二十八日也到場與樂迷一同感受原創音樂獨有的魅力,侯友宜表示,淡水漁人舞台作為新北市原創音樂的重要基地,更是河海音樂季的象徵性地標,期盼透過對音樂創作與新創能量的全力支持,讓臺灣原創音樂更加蓬勃發展。 「來者何人」帶來一連串生猛帶勁的街頭嘻哈舞曲。(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新北市河海音樂季活動精彩不間斷,二十九日淡水漁人舞台還有第二日演出,邀請光學虎鯨、哈樂黛Haradise、氣氛休息室、黃宇寒Han、黃子軒與山平快以及金曲樂團麋先生MIXER接連嗨唱,歡迎樂迷們把握週末,一起來淡水漁人舞台感受現場魅力。

Read More

為小毛蟹回家開道路!志工齊力架設襄蟹道3.0

台北卓越閃耀衛星社與台灣好漁等民間夥伴齊聚碧潭堰,齊力打照一條專為小毛蟹設計的「快速通關」友善廊道-襄蟹道3.0。(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協助近年來常困於新北市碧潭堰下、努力上溯的小毛蟹順利回家。28日由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TIIWE)舉辦「襄蟹道3.0架設行動」。邀集一群不怕辛苦地的熱血志工,包括台北卓越閃耀衛星社與台灣好漁等民間夥伴齊聚碧潭堰,齊力打造一條專為小毛蟹設計的「快速通關」友善廊道-襄蟹道3.0,盼能協助小毛蟹順利翻越堰體,返回上游溪流,繼續成長茁壯。 台北卓越閃耀衛星社與台灣好漁等民間夥伴齊聚碧潭堰,齊力打照一條專為小毛蟹設計的「快速通關」友善廊道-襄蟹道3.0。(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提供) 自2022年起,小毛蟹已連續三年在新店溪碧潭堰現身越堰,引起社會關注。為了更有效的協助小毛蟹越堰,今年除了提前預備襄蟹道架設,原本的襄蟹道也從2.0版升級至3.0版,不僅擴大襄蟹道的設計規模,更強化許多功能。襄蟹道3.0猶如一條「快速通關」的高速公路,不只協助毛蟹從堰下爬至堰上,更一路延伸至碧潭水體,大幅減少途中障礙與風險。 此次襄蟹道3.0座落在碧潭堰左岸,從二號固定堰下方延伸至一號倒伏堰側邊。有別於碧潭堰右岸魚道混凝土剛性設計,全段襄蟹道3.0採用了可自然分解(包括竹子、麻袋、麻繩、棉線、牡蠣殼、實木板等)和可重複利用(可拆解修補組裝的軟管)的材料組成,同時利用虹吸原理,採用自然重力方式,引入新店溪碧潭水流來導引蟹蹤。 志工們不畏炎熱,揮汗如雨地投入在各項架設工作。一步一步從河岸上搬運材料到架設地點,每一段路都是體力與毅力的考驗。有人搬運沉重的石頭和大型零組件、有人裁切竹子、有人一槌一釘地固定麻布袋網與引水管線。每一項工作都是為了打造出更加貼近小毛蟹攀爬的環境。 當襄蟹道架設完成後,小毛蟹也展開攀爬旅程。大家親眼目睹小毛蟹循著庇護竹條指引、攀沿著可隨時休息或補充食物的麻繩網、跨越過水泥堰牆、順著牡蠣殼的路標、找到返回故鄉路徑的入口,並在眾人的祝福歡聲中,進入了流通溪水的隧道管,繼續往家鄉方向前進。 「襄蟹道3.0架設行動」邀集一群不怕辛苦地的熱血志工,齊力打造一條專為小毛蟹設計的「快速通關」友善廊道-襄蟹道3.0。(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提供) 今年的襄蟹道3.0設置,希望可以讓民眾全程目睹小毛蟹,是如何從水面冒出,最後成功上溯爬進碧潭水體的整個過程。襄蟹道3.0是經過碧潭堰管理機關(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同意施作與現場配合,由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Taiw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Water Education, TIIWE)發起,邀請包括NGOs、公益社團、在地居民、企業夥伴、教會團體等民間力量參與架設。經過了3個多月的準備與測試,終於在2025年6月28日,在民間夥伴們通力協助下,完成廊道的最後貫通啟用,開啟了今年毛蟹上溯的旅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