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洋考察新客家文化園區 指展廳缺乏客家特色

市議員張博洋前往三民區的新客家文化園區考察,針對園區內的館舍、展廳以及相關設施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了解與檢視。(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近日前往三民區的新客家文化園區考察,針對園區內的館舍、展廳以及相關設施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了解與檢視。 張博洋期許未來整體新客家園區的改善工程陸續完工與整建計畫到位後,並串連對面的客家盤花公園,將這片區域打造成都會中的客家休閒新聚落。不論是文化推廣、休閒娛樂,還是藝文展演,都能成為市民心目中的理想場所。 張博洋說,新客家文化園區一直以來在保護與推廣客家文化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去年凱米颱風帶來的強降雨對園區造成了不小的損害,尤其是館舍的機電設備、文物儲藏室、多媒體教室等空間都遭遇了嚴重的泡水毀損,導致停水停電,甚至影響了正常營運。 張博洋指出,目前園區的改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館舍部分已經全數完工,整修內容包括修復機電設備、重新裝修教室空間、更新多媒體設施,以及將文物儲藏室墊高,以提升抗災韌性與安全性。除此之外,園區內還進行了風雨頂蓋廣場的拓建、人行道與自行車道的維護與增闢,以及綠地面積的增加等工程,整個園區的改善工程預計明年初完工。 張博洋在考察過程中,特別前往文物館的展廳參觀。他表示,目前展廳內容仍然缺乏高雄在地的客家特色,而陳設也顯得較為老舊。過去他在議會質詢時,多次建議市府應升級展廳內容,爭取文化發電機經費改造園區。 他提到,今年度高雄市客委會已經展開了新客家文化園區文化發電機的規劃設計,未來將向中央客委會提案爭取經費,用於重新改造園區的軟硬體設備。這次改造計畫不僅會結合文物館本身的功能與精神,還將融入空間美學與低碳建築手法,讓圖書共讀、藝文展覽、多功能使用等機能重新組合,目標是將這裡打造成大高雄地區的客家文藝復興基地。 此外,張博洋也前往考察園區內的國際演藝廳。他指出,這座演藝廳內部設有三百六十個座位,原本是南台灣客家藝文團體的重要展演平台,但自二○二○年疫情以來便閒置至今。由於內部設備損壞不堪使用,多次重新招租都以流標告終。目前高雄市客委會正在研議如何活化這座演藝廳,或發想種行為其他用途,同時也積極向中央爭取整建經費。

Read More

賴瑞隆:高鐵進入高雄車站前進屏東 擴大城市百年發展

立委賴瑞隆表示,高鐵進入高雄車站,這不只是一條軌道的延伸,順向進入屏東,也是大高雄發展的擴大,將推動高雄百年整體發展。(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十六日表示,高鐵進入高雄車站,這不只是一條軌道的延伸,順向進入屏東,也是大高雄發展的擴大,將推動高雄百年整體發展。 賴瑞隆說,當年高雄車站在改建時,就已預留高鐵月台空間,萬事俱備,只差一個政策決心。但當時國民黨執政的中央政府,選擇否決高雄車站這個方案,讓高雄錯失一次關鍵機會,相較大台北設置南港台北板橋三站,這樣的規劃讓高雄整體發展受到影響。 賴瑞隆指出,經過努力溝通,行政院正式定案,高鐵將進入高雄車站。這不只是一條軌道的延伸,順向進入屏東,也是大高雄發展的擴大,高雄車站三鐵共構加上大都更,將有展現風貌,前新苓鳳山前小,亞洲新灣區、高雄軟體園區、高雄國際機場、林園臨海和發大發港區,高鐵將與這些關鍵地帶更加連結,讓百萬人口打造更直接的生活與發展動線。 他提到,高鐵進高雄車站,將帶動周邊發展,也舒緩左營楠梓鼓山仁武橋頭周邊壓力,與國道七號、高雄機場新航廈、捷運黃線、紅線北延岡山路竹、南延林園的重大交通建設彼此呼應,我們正在打造的是一座可以承載未來的城市。 賴瑞隆認為,未來的高雄,將是一座高效率、低碳排、全方位立體交通的智慧城市。從空中機場到地面軌道,從捷運、輕軌到高鐵,建構無縫接軌的多元運輸系統,不只服務市民通勤,更讓企業投資有信心、旅客旅遊更便利,讓這座城市強化台灣通往世界的門戶。

Read More

愛河一天3浮屍 陳麗娜哀:不能讓跳河與跳電成為高雄日常

市議員陳麗娜強調,不能讓跳河與跳電,成為高雄日常。(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警察節當天愛河再傳第三起浮屍,從凌晨到中午,一天接連三條人命消失在河中。高雄市議員陳麗娜強調,不能讓跳河與跳電,成為高雄日常。 陳麗娜指出,一天接連三條人命消失在愛河中,與此同時,高雄跳電問題屢屢上演,供電不穩「退役還在撐場」,市民活在提心吊膽的日常裡,既怕黑夜,也怕無力。 陳麗娜質疑,這就是我們要的高雄?這還是一個「進步城市」該有的樣子嗎? 陳麗娜強調,不能讓跳河與跳電,成為高雄日常。市府若只管面子,不管人民怎麼活下去,那是真正的失職! (珍惜生命請撥1995)  

Read More

給孩子當榜樣 單親媽慈幼進修部全勤畢業

單親媽媽李淑芬(右二)從慈幼汽車科進修部畢業,三年來保持全勤紀錄。(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單親媽媽李淑芬白天在小學擔任特教司機,接送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下班後她換上學生制服,到慈幼工商汽車科進修部上課,令人敬佩的是,這三年來她從未缺席,始終保持全勤紀錄,在畢業典禮上獲頒全勤獎。 李淑芬的丈夫在十年前丈夫辭世,她成了單親媽媽,與婆家失聯,無任何親屬支援,獨自撫養一對子女。她的大女兒目前就讀五專,學費與生活開銷沉重,而兒子因智力與肢體障礙,需要長期照護與定期就醫,家中所有開銷,全靠她一人微薄薪資支撐。 李淑芬白天工作養家、照顧中度身心障礙的兒子,晚上努力進修,她的生活幾乎沒有空白,卻始終充滿希望。她說,會再重回學校念書,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想讓孩子看到「媽媽就算再累也不放棄學習」,她也很感謝學校的協助,這些溫暖的支持成為她繼續前行的動力。 校長陳素貞說,在學校,李淑芬是老師與同學心中的榜樣;在家庭,她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是一位為生活不斷奮戰的母親。對於她能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學習,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與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感動與佩服。

Read More

行政院刪減台中補助款逾32億 台中市府16日北上遞交訴願書

台中市政府16日依法向行政院提起行政訴願。(台中市府提供)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行政院統刪各縣市一般性補助款高達27%,其中台中遭刪減32.4億元,對地方建設與民眾權益造成重大衝擊。台中市政府16日依法向行政院提起行政訴願,並派員北上遞交訴願書。台中市長盧秀燕強調,中央刪減補助的對象是社會弱勢、教育及基礎建設,影響太過重大且波及無辜,市府為確保市民權益,不得已於期限前提出訴願。 盧市長指出,她很希望中央能以民為念,這次刪減的幅度很大,高達27%,而且主要刪減的對象是社會弱勢、教育及基礎建設,影響太過重大,而且波及無辜,包括社會弱勢等。因為訴願有期限,所以市府今日上午已派員親自將行政訴願書送到行政院。盧市長也說,因台中受影響的人高達70萬人次,希望中央能回頭是岸,可是他們並沒有回頭、也沒有依法補助給我們,市府為確保台中市及市民的權益,因此不得已,已於今日依法提起行政訴願。 台中市法制局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第30條第3項明定,年度一般性補助款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113年)的金額 ,行政院卻於法條生效後逕自削減台中市補助,已構成明顯違法,並嚴重侵害地方自治。市府依法提起訴願,捍衛法治精神與公平分配原則,確保地方自治與公共利益不受侵害。財政局表示,中央原核定114年度一般性補助款為118.5億元,卻於法律修正生效後違法刪減補助,嚴重影響已編列的年度預算執行進度,並造成教育、社會福利及基礎建設計畫的財務缺口,對市民權益影響深遠。市府雖多次呼籲行政院收回成命,但至今未獲正面回應,為此決定於訴願期限屆滿前依法提起救濟,以保障市民與弱勢族群的基本生活不受威脅。財政局進一步說明,補助款遭刪減不僅對地方財政規劃造成巨大壓力,也直接衝擊到依法應保障的社福支出與教育資源,對於倚賴補助維生的弱勢市民而言,將造成生活困頓與無法回復的損害。

Read More

2025台南流行時尚產業展十二月登場,六大展區引領設計和永續潮流,開始受理參展報名

南市經發局副局長蕭富仁(左三)說,2025台南流行時尚產業展十二月登場,六大展區引領設計和永續潮流。(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2025台南流行時尚產業展將於十二月五日至七日,在大台南會展中心登場,南市經發局說,這次展覽將集結流行時尚、美妝、綠色永續、原創設計、台南品牌、公益與文創等六大主題專區,為參展產品提高能見度,也展現台南豐富的設計能量與產業韌性。 經發局副局長蕭富仁說,這場展覽強調產業鏈整合與城市品牌價值轉譯,預計吸引超過百家品牌報名參展,透過串聯消費與設計對話,推動異業交流與商機合作。 流行時尚區聚焦服飾、鞋包、配件等創新商品;美妝區展示台灣在地彩妝保養品,緊扣日益成長的本土美妝市場;綠色永續專區展出循環材料、環保製程與ESG理念導入成果,呼應產業永續轉型的全球趨勢;原創設計專區將聚焦在地文化再造與創意職人精神;台南品牌專區集結具代表性的地方企業與新創品牌,呈現產業實力與城市識別;公益與文創攤位區將邀集社福、文化團體參與,呈現台南包容多元的城市特質。 經發局投資商務科長林世榮說,台南擁有不少流行時尚產業聚落,包括服飾、鞋包、配件、美妝等,並積極在打開自有品牌知名度,這場流行時尚產業展,現場除靜態展覽,預計規劃產業講座及交流分享會、大會抽獎與互動交流活動,讓展會不只是展示平台,將成為啟動創意合作與市場連結的重要場域,透過整合品牌、技術、文化與綠色價值,帶動會展經濟發展,期待成為流行時尚和創意創新的舞台,打造更具未來感與產業深度的台南時尚新指標。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對產業影響,經發局支持中小企業分散市場和擴大內需提升產業競爭力,鼓勵多參加展會以提升產品的能見度,拓展新客源。

Read More

雲林縣府十五日聘世界級陶笛大師野村宗次郎擔任觀光大使

雲林縣府十五日聘世界級陶笛大師野村宗次郎擔任觀光大使。(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府十五日聘任日本世界級陶笛大師宗次郎擔任「雲林縣文化觀光推廣大使」,宗次郎大師音樂融合自然與人文意象,完美契合雲林文化觀光形象,此次聘任更是台日深厚情誼的具體展現,讓音樂成為兩地連結的橋梁,達到「以笛會友」,也更提升雙邊文化觀光交流層次。 雲林縣府十五日聘世界級陶笛大師野村宗次郎擔任觀光大使。(記者陳正芬攝) 雲林縣近年積極打造文化觀光大縣,屢獲國際大獎肯定,並持續透過創新與跨域合作拓展文化外交新局,近年雲林縣觀光大使繼「最美麗的主持人」白嘉莉及「森林王子」張泰山後,首度跨界邀請世界級陶笛大師野村宗次郎擔任文化觀光推廣大使,展現縣府推動文化觀光國際化、提升國際能見度的積極作為。 張麗善說,繼到日本群馬縣館林市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及與館林市進行體育賽事交流等活動,今年更聚焦於文化觀光交流領域,藉宗次郎大師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帶來「亞洲陶笛交流音樂會」及「森韻笛淼遊雲林-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演出,亦參與雲林最新觀光宣傳影片拍攝,相信能吸引更多國內外旅客走進雲林,深入體驗在地多元文化與自然風光。 野村宗次郎深感榮幸能有機會來台演出,並受邀擔任雲林文化觀光推廣大使,參與文化觀光宣傳影片拍攝。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虎尾眷村及草嶺石壁竹林場域,同時到古坑華南國小與小朋友陶笛交流。十四日演出看見這麼多觀眾沉浸在陶笛音樂聲中,讓他非常欣慰,雖然不確定大家是否真的能感受到他陶笛音色中所傳遞的情感,但現場的氛圍令他十分感動。 雲林縣府十五日聘世界級陶笛大師野村宗次郎擔任觀光大使。(記者陳正芬攝) 宗次郎大師說,十五日一早特造訪草嶺石壁,當看到那片翠綠竹林時,內心充滿感動,實在太美了,忍不住拿出陶笛現場吹奏,整個過程有著說不出的美好感受,期盼能再次來雲林,未來將以文化觀光推廣大使的身分,肩負文化交流的使命,願以陶笛傳遞情感,向台灣、日本及全世界的遊客介紹雲林的自然美景。

Read More

愛心無界照顧服務溫暖人心 台東縣府表揚傑出照顧者與寄養家庭

獲守護天使獎的黃淑芬說,經常要利用假日前往偏遠鄉鎮地區指導育兒,也不容易,但仍樂在其中。(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府社會處十五日舉辦照顧服務人員表揚暨寄養家庭授證典禮,縣長饒慶鈴表揚四十五組、四十九位傑出照顧者與寄養家庭,感謝在照顧服務與兒少福利領域默默的付出,她說「今天站上舞台的每一位,都是守護台東的天使,讓這座城市多了一份溫度與安心。」 饒慶鈴表示,台東縣致力推動「全齡照顧」,從托育、早療到長照與寄養,每一個照顧環節都充滿溫情。 典禮中頒發傑出新人獎、績優服務獎、資深敬業獎、資深寄養家庭獎與守護天使獎等五大獎項。現場特別設置受獎事蹟牆,展示照顧工作的點滴,從陪伴嬰幼兒成長、呵護長者日常,到無條件接納寄養孩子,讓民眾更能了解照顧背後的辛勞與堅持。 獲守護天使獎的黃淑芬說,她是從出生到六個月內新手媽媽的家庭育兒指導員,到府指導寶寶生活作息安排狀況及教養問題等,她平日是保母,利用週休二日到府指導育兒,也算是把保母工作延伸到需要的家庭,甚至要前往偏遠鄉鎮地區,也不容易,但仍樂在其中,期願讓更多孩子在穩定安全環境中健康成長。 社會處長陳淑蘭指出,縣府近年推展多元照顧資源,包括建置托嬰中心、推動青銀共融等,並在去年全國社安網考核中榮獲第一,呼籲更多民眾加入照顧行列,共同打造台東成為充滿愛與陪伴的幸福家園。

Read More

玉井區三埔里段後堀溪發生溺水意外

玉井區三埔里段的後堀溪,十五日下午傳出一名男子溺水,警消全力搜救中。(民眾提供) 記者盧萍珊/玉井報導 玉井區三埔里段後堀溪十五日下午發生溺水,二十多歲男子與友人到溪邊戲水,男子跳入溪中後一度浮出水面,接著就不見人影,同行友人趕緊報案,消防局出動大批人力前往搜尋、搶救,目前仍持續進行中。 消防局十五日下午一時五十一分接獲報案,玉井區三埔里段的後堀溪有民眾跳入溪中溺水,隨即派遣特搜、玉井等消防分隊前往搶救,陸續出動十一車、一艇、一架無人機及二十五名警消前往搜尋,由於當地水深三公尺,分別以橡皮艇及潛水人員下水搜索,並由無人機監視中。 近期南部山區天氣較不穩定,且後崛溪上游為南化水庫,消防人員搜索時除特別注意安全外,同時也提醒民眾,切勿前往未開放或無救生設施的水域,從事跳水、游泳等活動,以免發生意外。

Read More

「陳水林金工創藝展」千萬金壺組吸睛,500件金銀茶器展2週

市長黃偉哲欣賞作品並讚賞台南市總工會理事長陳水林在創意雕工領域的深厚造詣,是「黑矸仔裝醬油」,完全看不出竟是位身懷絕技的金工藝術高手。(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陳水林金工創藝展」15日台南市文化中心第一藝廊舉行開幕式,500件樣式獨特且精緻,令人驚艷的金銀茶器作品將展出兩週。市長黃偉哲到場祝賀肯定陳水林50餘年深耕於金工藝術,並表達南市對藝術創作與工藝發展的重視,喜愛工藝的民眾可前往欣賞,感受台灣藝術之美。 「陳水林金工創藝展」即日起,展到6月29日。展出的作品以金銀製作茶壺、杯子為主,還包括金碗、金湯匙 ,還一張重251兩的銀製古早竹椅,場中有兩組合計重達百兩的茶壺、茶杯加碗筷湯匙,純金打造,市價逾1200萬元,是矚目焦點。 黃偉哲特地逛了展場,細細欣賞每件作品,並讚賞台南市總工會理事長陳水林在創意雕工領域的深厚造詣,且其作品屢屢於全台展覽中獲獎,其工藝創作擁有極高的藝術水準與文化內涵,此次在台南文化中心展出,實屬難得,值得邀請市民前來共賞。他還稱讚陳水林是「黑矸仔裝醬油」,完全看不出竟是位身懷絕技的藝術高手,平時擔任總工會理事長,服務勞工朋友,還能精湛技藝創作金工藝術。 展場中有兩組合計重達百兩的茶壺、茶杯加碗筷湯匙,純金打造,市價逾1200萬元,是矚目焦點。(記者葉進耀攝) 文化局說,陳水林長年致力於金工創作,將黃金、銀、翠玉、瑪瑙與黑檀等高級材質,透過精湛技藝轉化為質感獨具的茶器作品,不僅彰顯傳統工藝之美,更賦予茶文化新的藝術生命,市府未來也將持續支持藝文活動與創作者,打造台南成為文化與創意並進的城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