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再起書藝掀風潮

南風再起修行人也樂於觀展。(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秋意濃南風再起,台南市歸仁文化中心重啟之後第一檔「南風再起~鄭枝南書藝個展」,連日來愛書藝者絡繹不絕,佛光會的修行人也愛上了鄭枝南的「漸悟」與「善修」,而百幅鉅作,雄健筆觸,打動人心,已過半作品被典藏,展出將至十六日止。 南風再起修行人也樂於觀展。(記者張淑娟攝) 四年前鄭枝南在台南生活美學館舉辦個人「狂晨起墨百幅書藝首展」,創下書藝風潮,事隔四年,他以「南風再起」,仍是精彩萬分,尤其近百幅作品中,還有一幅長達三十米的「玉虛師相-湖北武當山玄天上帝明清史記」,可謂傳世之作,更是認識玄天上帝的絕佳力作。 鄭枝南表示,早年師承善化金龍閣老師楊金龍學習布袋戲,更傳承新港寶五洲鄭一雄掌中藝術,更有緣得雲林「五洲元祖」黃海岱指導,苦讀三字經、四書、宋詞、菜根譚等古文經書,當年更以「小楷毛筆」書記,練就了屬於自己寫法的書藝,一甲子的書寫功夫,成就屬於自己濃濃的特殊筆法,如流雲,如風亦如畫,字字天成。 南風再起吸引眾多愛好書藝者參觀。(記者張淑娟攝) 此次「南風再起」,特以「善修」、「漸悟」、「思古」、「詠(景)舒(懷)」分門別類,鄭枝南表示,用我手書寫我心,每幅都是生活所得,也期書藝南風再起,讓老中青共創書法新願景,也讓生活中處處有美有書有藝思。

Read More

浩天宮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進香 9日清晨起駕聲勢浩大

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九日清晨七時由浩天宮重建榮譽主委陳滿、浩天宮管委會副主任委員蔡棟樑、陳金柱扶轎和抬轎啟駕。(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大庄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九日清晨七時起駕,天未亮,浩天宮即人車沸騰,這是百餘年來大肚中堡五十三庄徒步進香盛事,有三千多名信眾隨行,展開七天六夜長征之旅,掀起媽祖進香熱潮。 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浩天宮管委會主任委員陳起賀等人燃放三響「起馬炮」後啟程。(記者陳金龍攝) 大庄浩天宮創立於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迄今二百九十九年,歷史悠久,為梧棲、沙鹿、龍井、大肚等區五十三庄民眾信仰中心,香火鼎盛,連日來各地信徒一波波湧到浩天宮參拜,八日晚間台中市天上聖母慈善會恭請四聖母回宮參與北港進香接頭香授旗儀式,現場有晚會節目、舞獅舞龍、大鼓陣、剛管秀、極速海豚溜冰等表演及施放五彩繽紛的高空焰火,美不勝收。 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各宮廟和民代等前來送駕。(記者陳金龍攝) 今天清晨五時多,往北港進香的二媽 三媽 四媽 蓬萊媽,由主任委員陳起賀、副主任委員蔡棟樑、總幹事李家霖等人從神龕內請出,然後傳遞入神轎內安座後舉行團拜儀式,此時廟內鐘鼓急促作響,信徒們情緒開始沸騰,整個儀式莊嚴隆重,吸引潮水般民眾,一波接一波的湧入廟埕。 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二媽 三媽 四媽 蓬萊媽鑾轎啟程。(記者陳金龍攝) 接著各廟宇神轎和陣頭及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浩天宮重建委員會主委王經綻、重建榮譽主委陳滿、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陳廷秀、王立任、楊典忠、前市議員尤碧鈴、梧棲區農會總幹事王秝毅等前來送駕,並燃放三響「起馬炮」後啟程。 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在哨角隊前導下出發。(記者陳金龍攝) 上午七時許起駕出發,在哨角隊、莊義團、千里眼和順風耳公、三十六執士、大旗等前導下,鑼鼓喧天、震耳欲隆的爆竹、焰火聲中,徒步至沙鹿區玉皇殿參拜後,「香丁腳」們情緒高昂,緊緊跟隨媽祖鑾轎前行,展開七天六夜長征之旅,恭送媽祖的民眾將道路擠得水洩不通,聲勢浩大。 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在千里眼、順風耳前導下浩浩蕩蕩出發,陣容龐大。(記者陳金龍攝) 今天第一天晚上駐駕彰化大村鄉大橋村慶安宮,十日駐駕雲林西螺吳厝朝興宮,十一日在北港朝天宮舉行祝壽典禮,當晚仍駐駕朝天宮,十二日駐駕西螺福興宮,十三日駐駕彰化大村慈雲寺,十四日駐駕台中龍井龍泉岩,十五日回駕浩天宮安座,將有五十二宮廟神轎及各式陣頭舉行接駕團拜儀式及「跑大轎」,活動盛況可期。徒步往返二百五十公里,對「香燈腳」體力、耐力是一大考驗。

Read More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歡慶水道水百年

水道水百年歡樂開幕。(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山上報導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九日歡慶「水道水百年」,有動物大遊行,還有走過時光廊道與百年古人合影,現場熱鬧滾水滾,人山人海同慶水道水百年。市長黃偉哲表示,歡喜古蹟建築是如此活生生、活跳跳的在你我的生活之中。 水道水百年慶祝活動,熱鬧滾滾。(記者張淑娟攝)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為慶祝建設啟用百週年,雙十連假特舉行盛大慶祝活動,不只每日入園前百位民眾可獲限量的百年紀念胸章,每天還會送出三百個可愛動物造型紀念口罩;同時還邀請《無獨有偶》、《布拉瑞揚》、《銀河谷音》等劇團輪番演出,並透過AR科技,重現當年水道運作模式,讓參加民眾穿越時空,與百年前的技師合影,重現百年風華。 水道水百年慶祝活動,熱鬧滾滾。(記者張淑娟攝) 黃偉哲表示,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的前身是「台南水道」,是日治時期提供台南地區自來水的設施,從一九二二年完工啟用,迄今正好百年,雖然設備已停止運作,但因保留完整日治時期淨輸水系統,生態、文史資源豐富,加上獨特的建築結構、機械設備,如今可說是國內唯一水道設施的國定古蹟,開園迄今已逼近一百五十萬人次到訪。 水道水百年慶祝活動,熱鬧滾滾。(記者張淑娟攝) 九日的水道水百年歡慶開幕式,市長黃偉哲、立委郭國文、台水總經理李嘉榮及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副所長古田清史利用AR裝置,跨越時空與百年前的水道工程師們,包括曾任台灣總督府土木部技師濱野彌四郎及當時的部屬八田與一等人「合影」,不少遊客嘖嘖稱奇,穿越時空跟進拍照。 隨即還有動物大遊行,御水占事及民歌演唱及布拉瑞揚舞團表演,一天下來近九千人共同歡慶水道水百年,可說創下疫情以來最佳紀錄。

Read More

台南熱點商圈 湧入11萬人次遊客

雙十國慶連假,台南遊客大爆發,國華街等熱門街區遊人如織。(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秋高氣爽正是出遊好時機。雙十國慶連假,台南遊客大爆發。根據觀光旅遊局統計,第一天國華海安小西門等商圈、孔廟及赤嵌文化園區等熱點,合計湧入十一萬人次。第二天天氣更好,也不會太熱,台南整體旅客數和首日相較估計增約兩成。 觀旅局指出,原本就很受歡迎的安平老街周邊,在米奇與好朋友CHILL遊台南活動、十公尺巨型米奇米妮壓軸登場加持下,連假首日吸引逾六萬五千人次前往朝聖。向來熱門的國華海安小西門商圈、孔廟及赤嵌文化園區、鹽水及新化老街等地可謂人山人海,首日有十一萬遊客到訪。台南美術館亞洲地域與幽魂展,展期將於十六日截止,許多民眾趕赴參觀,第一天創下逾四千人次入場,創中秋連假以來的看展高峰紀錄。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舉辦台南水道百年紀念活動,第一天約四千人入園。 台南好米季活動,在後壁菁寮老街附近農地,運用黃、綠、紫紅、白等四色彩葉水稻,巧妙構成超人氣貓貓蟲咖波彩繪圖騰。連假第一天配合辦理「咖波稻陣走」稻田彩繪健走活動,兩千人前進菁寮老街共襄盛舉。 九日是國慶連假第二天。和首日相較,天氣更加晴朗舒適,一早遊客全出籠。不僅人潮洶湧,車潮也非常可觀,估計整個台南地區旅客人數比第一天多出兩成左右。 適逢三王吳府千歲聖誕香期的北門南鯤鯓代天府,週日香客、藝陣組成的進香團絡繹不絕。學甲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推出好事成雙雙十同行特別企劃,上午吸引近兩千遊客入園參加動物大遊行。大小朋友以各式動物裝扮、動物妝容加入遊行隊伍,可愛又吸睛。安平觀夕平台正舉辦浪人祭消失的鱔魚意麵活動,主辦單位預估,今年人潮將破萬更勝去年。  

Read More

中油社區公園啟用 陳若翠:和里民一樣開心

新興區建華里的中油社區公園,終於落成啟用,高雄市議員陳若翠表示,看到完工後的公園,她心中也跟所有里民一樣開心。(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新興區建華里的鄉親們期待已久的中油社區公園,終於落成啟用,高雄市議員陳若翠九日表示,看到完工後的公園,她心中也跟所有里民一樣開心。 陳若翠說,建華社區公園是里長十幾年前就開始的計劃,期間曾遇到諸多的困難。她也曾多次在臉書分享了參與爭取這塊土地建設公園及經費和協調的過程。 陳若翠指出,這塊地是中油以前的宿舍,宿舍廢棄後土地閒置很久,裡面有著一座二次世界大戰興建的防空洞以及一棵百年老榕樹。由於地主是中油公司,而高雄市府都市計畫雖將此地畫列為兒童遊樂場用地,但因未編列徵收經費,故而幾十年來,逐漸變成雜草叢生及垃圾髒亂的荒地。 陳若翠提到,當地里長希望將這塊荒地活化使用,建造一座公園綠地可供里民活動休閒。但歷經十幾年的努力,屢屢碰壁都無下文,後來里長把這件案子找到她協助,她了解案子的始末及癥結,認為里長的發想及努力,是做對的事。 陳若翠表示,基於做好事一起來的宗旨,馬上積極與中油及市府間協調,經過多次的協調溝通及爭取,終於中油同意將此地讓建華里認養管理,另外,市府也同意撥出經費將此地開闢為社區公園,並且同意保留了百年榕樹及防空洞,讓這公園兼具歷史意義。 陳若翠認為,如今,公園終於落成完工,園內有可供里民休憩的座椅、健身的體健器材,園區前後種植桂花香樹,還有很多矮樹綠植,里長及社區也用心在保養草皮維護環境,以後里民們散步休閒也多了一個好所在。看到完工後的公園,她心中也跟所有里民一樣開心。 陳若翠議員(右一)關心建華里社區公園。(記者吳文欽攝) 陳若翠強調,公園爭取過程,雖遇困難,但她秉持「做好事 讓我來」的精神,遇到困難也不會退縮,因為『為民服務』這四個字已經刻在她的心裡,而您的支持與信賴就是她繼續拼下去的動力。

Read More

林佳龍競辦質疑新北市為何只規劃溪北輕軌 捷運局長:老毛病又犯了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競選辦公室提出溪北捷運構想,並質疑新北市為何只規劃輕軌,對此捷運局長李政安回嗆,林佳龍先生又犯了急就章、亂喊口號、對新北不用心又不做功課的老毛病。 李政安表示,林佳龍主張的溪北中運量捷運,路線30公里先嗇宮站及土城站怎麼銜接,沒有規劃圖就信口開河,預算每公里40億元,地下及高架有多長也沒說清楚,依照目前物價水準ㄧ定超過1200億元,站間運量每小時2萬人次,比中運量新北環狀線及新北樹林線還要高5千人次,以上這種完全沒有專業評估、沒有路線圖、不切實際的提案,根本是無法永續經營的路線。 捷運局說明,林佳龍選辦發言人,以倫敦及紐約地鐵為例遭遇財政問題仍克服而持續推展至今,來比擬自己主張,事實上倫敦與紐約的地鐵案例,是建構在合理財務評估,可永續經營下逐步實踐,而不是沒有專業評估,信口開河無法永續經營的溪北中運量捷運。 捷運局表示,目前新北市提出的五股泰山輕軌捷運方案,是經過專業評估、全盤思考等嚴謹步驟,非常負責任地推出,財務規劃也已通過交通部專家與國發會的審查(當時的交通部長就是林佳龍),代表可以永續經營;而林佳龍的溪北中運量沒有確切的路線規劃與財務、運量評估,只單以「中運量」口號企圖矇騙市民,完全沒有專業評估與分析,請做好功課,向市民證明可以永續經營,不會債留子孫,也呼籲現在的林佳龍在捷運議題上不要一再打臉之前的林佳龍部長。

Read More

黃偉哲開箱新化果菜市場 叫賣酪梨和香蕉

記者張淑娟/新化報導 台南市長黃偉哲九日前往全國最美的新化果菜市場開箱,帶著大家走訪市場上美麗草原景觀,及市場內碩大而美的水果。黃偉哲還為香蕉和酪梨叫賣著,並邀請大家一起來造訪這座全國最美的果菜市場。 新化果菜市場九月十六日起試營運,適逢國慶連假,人山人海,場內的水果相當多元又豐富,品質又大又美,試營運未滿一個月已獲好評多多,到訪採買民眾更逾十萬人次,九日黃偉哲特別到新化踩點開箱全國最美的果菜市場,並在現場幫忙促銷香蕉及酪梨,一袋一百元的香蕉,香又Q一下子就搶光光。 黃偉哲表示,新化果菜市美輪美奐的屋頂觀景區成了採買民眾必訪的景點,他還特別爬了四層樓到景觀台,為大家開箱美麗的草原景觀,果然名不虛傳,另一樓的市場通道相當寬敞,水果之多,令人目不?給,老老少少都挑著水果買,此外,還設有飲食區,走累了可以小憩一下,國慶連假買氣特別旺。 農業局長李建裕也一早到果菜市場,他表示,新化果菜市場是南台灣極具歷史及指標性的市場集散地,已在新化區設置超過半世紀,如今新建的果菜市場,提供攤商、民眾舒適的農產交易環境及衛生安全的蔬果,再加上市場建築設計特殊,確實吸引不少買氣,且除有批發市場功能外,預期可串聯新化周邊景點連成觀光軸帶將成為兼具觀光功能的果菜批發市場。 李建裕強調,新化果菜市場內空間採大挑高、大跨距,通風照明良好,出入口人車分流,進卸貨動線順暢,機能區位清晰易辨識,顛覆以往傳統果菜市場交通動線不便利等問題。此外,市場的亮點之一是波浪型的綠化屋頂,除有建築散熱效果更兼具美觀,民眾可依照市場路線指引,至四樓觀景台一覽屋頂景觀及市場周邊風景。 黃偉哲逛了一大圈果菜市場後,肯定真的是最美的市場,他表示,新化果菜市場試營運後,將陸續引進現代化資訊拍賣設備及建置冷藏區,以期打造符合現代化及全方位服務的批發市場,發揮批發市場集散、產銷調節功能。

Read More

南市休漁補助申請 月底截止

  南市有大小漁船筏一千六百零三艘。(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大小漁船筏共有一千六百零三艘,五月一日至今有八百四十五艘申請休漁獎勵。漁港及近海管理所表示,申請期限至十月三十一日,僅剩二十幾天。提醒符合資格、尚未申請的漁船筏主把握機會。 為減緩沿近海漁獲壓力,農委會九十二年起以核發獎勵金方式,鼓勵漁船筏主參與休漁,盼降低漁獲努力量投入。為提升休漁成效,也修正自願性休漁實施作業要點。將申請條件之一,在國內港口休漁天數,從九十天以上增為一百二十天以上,鼓勵漁民增加休漁天數。但出海作業日數累計仍需超過九十天,出海作業時數累計得超過兩百七十小時。 另新增兩項規定。若漁業人在申請獎勵金期間內死亡,可由其繼承人最遲於申請期間屆滿後一個月內提出申請。漁業人如果於申請期間內失蹤,其財產管理人可備妥失蹤及身分相關證明文件影本,最遲於申請期間屆滿後一個月內提出申請。 一一一年度休漁獎勵金申請期間從五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依不同船別及噸級,核發兩萬元至二十萬元不等的休漁獎勵金。有意申請的漁船筏主,可備妥漁業執照、漁船進出港檢查紀錄簿、撥款帳戶存摺封面影本及印章,於十月三十一日前洽所屬區漁會辦理。

Read More

官田消防分隊員研發電動擔架置物帆布 消防局採納為年度救護創新作為

官田消防分隊研發電動擔架置物帆布,讓消防人員救護時更有效率。(官田分隊提供)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為解決消防人員出勤救護時,需攜帶大量救護器材十分吃力,官田消防分隊隊員姜世聰研發「電動擔架置物帆布」,不僅成本低,還能讓救護工作更有效率,獲南市消防局採納為年度救護創新作為。 擔任消防局EMT-P救護教官的姜世聰表示,觀察同仁出勤救護時,經常需要攜帶大量救護器材,在患者躺上擔架後,雙手需要推送擔架,還要騰出手拿救護器材,十分吃力。 為解決這個問題,姜世聰花費三個月時間研發並測試,以成本較低的置物帆布,約500元以內即可製作,材料為常見的pvc材質帆布,安裝簡易,可使用束帶穿過帆布上的鉚釘扣,與電動擔架的主體連結就完成,不會影響電動擔架床頭的伸縮功能,pvc材質防水又透氣,運送患者上救護車時,可以將血壓機、AED或12導程機放置置物帆布上,攜帶方便且輕巧。同仁回饋認為救護工作更輕鬆有效率,可以專心照顧患者。 南市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長丁春能說,電動擔架置物帆布屬台南首創,同仁在勤餘時間仍不斷測試研發產品,南市消防之友會第二辦事處胡正德處長頒發創意獎勵金,另也鼓勵同仁們對於緊急救護發想更多創意。

Read More

登山客摔傷南橫山域 消防及直升機吊掛救援

男子南橫山域摔傷,消防及直升機成功完成吊掛,送醫救治。(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一名六十歲男性山友在南一段關山至海諾南山間,因摔倒導致臉部撕裂傷及擦挫傷,並嚴重影響視力;台東縣消防局獲報調派二梯次上山救援,並攜帶止血藥物上山;直升機七日及八日二天均因天候不佳無法接近返航,九日終於順利吊掛成功,將患者送醫院救治。 消防局指出,七日早上近十時接獲民眾報案,一山友在第三天路程中不慎摔倒受傷,無法行走,立即調派第一梯次四名山域專責隊人員前往救援,並申請消防署、空勤直升機搭載,但因雲層太厚、能見度不佳,直升機七日及八日二天均無法接近而返航,由地面搜救小組在雨勢中持續挺進,八日下午接觸傷患。 但患者傷口移動就會滲血,左眼視力有嚴重影響,先行在原地紮營及照料,該局再派第二梯次五人,攜帶止血藥物上山,九日上午近八時抵達庫哈諾辛山屋。 直升機也在上午七時三十七分抵達現場,在第一梯次搜救人員協助下,順利將傷患吊掛成功,於八時十分降落高雄小港機場,由高雄市消防局救護車將患者送醫治療。 消防局呼籲,南橫公路全線五月開放後,湧入大量遊客及登山,至今已執行多次山域事故救援,提醒民眾從事登山活動務必備妥齊全相關裝備及器材,以因應山區多變化的環境,維護自身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