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安全好重要 板橋監理站帶領大家安全過馬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路口事故佔全數事故的6成,顯示路口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地點,國人對於路口行的安全不夠重視,也是交通部加強推廣路口安全的原因。台北區監理所板橋監理站響應交通安全月活動,於今(22)日到新北市新店區安坑國小舉辦「車輛慢看停、行人停看聽」交通安全宣導活動。 (板橋監理站提供) 板橋監理站指出,每到上下課時間,就是道路交通最繁忙的時候,尤其是路口又是車輛與行人交錯頻繁的地方,本次活動不僅教導學童正確的交通安全知識,更結合行動短劇演出,向國小學童宣導路口安全的重要,透過活潑生動的行動劇演出,提醒同學走路穿越馬路,要先「停、看、聽」,騎乘腳踏車行經路口時,也要「慢、看、停」,不要嘻戲奔跑,並注意左右往來的車輛。 (板橋監理站提供) 板橋監理站表示,透過行動話劇搭配問答方式宣導交通安全知識,讓小朋友們輕易了解而且印象深刻,從小深根交通安全觀念,養成良好習慣,以期能夠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Read More

LINE群組假投資真詐騙 新店警成功阻詐40萬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新店區一位鄭姓老翁(86歲)於今年6月份加入不明LINE投資群組,日前某日下午14時許接獲詐騙集團指示,要求前往新店區民權路銀行準備臨櫃匯款40餘萬元,用以買賣投資股票。經該銀行行員及主管溝通了解發現懷疑老翁遭到詐騙,遂立即通報轄區新店分局江陵派出所到場協助。 (新店警分局提供) 新店警分局指出,轄區江陵派出所警員李聿航、林俞宏獲報到場立即上前關心,並向老翁宣導詐騙集團慣用手法,老翁才驚覺遭到詐騙。 (新店警分局提供) 新店警方呼籲,接到疑似詐騙訊息請提高警覺,先向周遭家人詢問;同時也請立刻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電話查證,以防己身財產之損失。

Read More

演繹山海經神話 魏滔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藝術家魏滔,獲選為第26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他感謝評審們嚴格的審查評比之後,認同在畫作中涵蓋有文化、藝術以及歷史的靈魂,而肯定了他以上古神話山海經為主題的畫藝薪傳。 高雄藝術家魏滔,獲選為第26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將於下十五日接受頒獎。(記者吳文欽攝) 全球薪傳獎選委會訂於廿五日(星期日)上午在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講廳,舉行薪傳獎得獎人新聞發佈會,同時訂十月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二點在高雄市岡山區岡山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頒獎典禮。 魏滔,今年七十歲,出生於嘉義,現居高雄鳳山,早年從事廟宇彩繪工作及彩繪商業廣告卅多年。秉持對於水墨藝術的熱愛,因為被古代山海經所描述的神話故事與奇異怪獸所深深吸引,也引發他將這些世人視為荒誕不經的故事主角,一一描繪出來的企圖。自二千年開始發表一系列的描繪山海經的奇異怪獸作品後,受到藝術界人士注意。 魏滔表示,上古神話山海經是從神,到人,從玄學到科學的一門精彩學科,就像崑崙神域,歸墟仙島,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等耳熟能詳的一齣齣久遠淒美的故事,在幾千年後,仍然留存在人們口耳相傳的記憶裡。 魏滔指出,如今正當興起的元宇宙,事實上也把4500年前,重黎絕地天通後,人神分隔的情境,再找回人類神通的能量,讓生命在虛擬的數位空間,得以更長遠延續。如此又把科學帶回玄學,當山海經與元宇宙完美融合,將形成非常有趣的文明科技探索。 魏滔提到,近代年輕人的遊戲,以山海經為主題的欄目,總是拔得熱門頭籌。所以,當薪傳獎也有了山海經的畫藝獎,就顯示著與年輕人趣味相投,走的更接近了。

Read More

進口貨與合約不符由國外廠商賠償或調換進口 及時向海關申辦獲准始免關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進口貨物與合約不符須由國外廠商賠償或調換進口者,應及時向海關申辦獲准,始得免徵關稅。 近來有進口人向海關報運進口貨物1批計2項,皆為相同貨物,第2項貨物申報單價卻遠較第1項低。經審核發現,由於先前進口之貨品品質與原訂合約不符,賣方於本次無償補送進口人,惟因進口人未於規定期限內向海關申辦,該關遂按第1項貨物單價核估該項貨物之稅費。 高雄關進一步說明,依據關稅法第51條規定,課徵關稅之進口貨物,倘發現損壞或規格、品質與原訂合約規定不符,須由國外廠商賠償或調換者,須於原貨物進口之翌日起1個月內,機器設備,得於安裝就緒試車之翌日起3個月內,檢具「進口貨物賠償、調換或短裝補運進口免稅申請書」及有關證件向進口地海關申請核辦;並自海關通知核准之翌日起6個月內,將該賠償或調換之貨物報運進口,始得免徵關稅;如因事實需要,得於期限屆滿前向海關申請延期,並以6個月為限。 高雄關提醒進口人注意,進口貨物如發現損壞或規格品質不符,須補運進口等情事,應及時向海關申辦及補運進口,以免逾期而損失權益。相關書表可至關港貿單一窗口下載(資料下載>書表下載>進口業務類)或洽詢海關相關通關單位。

Read More

進出口報單通關流程查詢新增聯絡窗口資訊 歡迎多加利用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為加速通關流程,關港貿單一窗口「(GB301)進口報單通關流程查詢」及「(GB309)出口報單通關流程查詢」新增聯絡窗口資訊,歡迎多加利用。 關務署說明,鑑於無紙化通關趨勢,通關過程中通知與申辦作業均於線上完成,惟如業者有洽詢需要時,往往須輾轉詢問始能得知聯絡窗口。為方便業者聯繫,於通關流程適時顯示聯絡窗口資訊,以提供即時服務。 關務署舉例,處理案件時,須通知業者補辦事項,經主動發送「應補辦事項通知(N5107)」訊息,業者如有不瞭解、不清楚之處,可利用查詢進出口報單通關流程(GB301及GB309),於「處理說明」欄位取得聯絡窗口之「關別」及「電話分機」,直接向該窗口諮詢,加速辦理通關作業。 關務署進一步指出,觀察通關流程資料(111年4月26日至同年8月31日),自海關發送補辦通知至業者完成補辦事項平均時間,與去年同期相比,進口約節省4.8小時(由1.7日縮短為1.5日),出口約節省18分鐘(由9.6小時縮短為9.3小時)。該署提醒業者,使用GB301及GB309查詢進出口報單通關流程時,歡迎多加利用聯絡窗口資訊,有助通關問題處理及解決,加速貨物放行。

Read More

海大傳承與創新講座頒發獎學金予全勤及成績優異同學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通識課程「傳承與創新-王光祥講座」昨(21)日頒發獎學金鼓勵全勤到課與表現優異的同學,頒給63位全勤獎及成績前10名,其中有7位同學原始成績更是超過滿分,表現十分優秀。許泰文校長也特地到場於致詞時表示,本講座被家長喻為是具有示範性的標竿課程,盼同學在吸收學長姊的經驗後創新思維,並發揮海大誠樸博毅的精神。 海大傳承與創新講座頒發獎學金予全勤及成績優異同學。(海大提供) 開課老師總會長林見松表示,感謝王光祥榮譽總會長及海大開設通識課程「傳承與創新-王光祥講座」,希望課程可以永續辦理,讓同學從學長姊的經驗得到啟發,學習到良好的人生態度,對同學們產生幫助。王光祥榮譽總會長也稱讚到場的各位同學,持續的精神非常值得鼓勵,現在在各界發光發熱的學長姊可能不是當初讀的專業,但堅持的精神非常重要,期望同學不管是在什麼行業都可以達到頂尖。 本課程成績前十名依序為養殖1A吳柏翰、商船2B許雅喬、食科3A黃閔裕、電機2B徐秉鈺、環漁4A吳煜棽、電機3B杜家德、海洋2A莊秉翰、電機3B陳佳揚、商船4B楊和澤、海洋3A吳世煌。由第一名的吳柏翰同學代表致感謝詞,他說,這堂課學習的雖然不是專業知識,但帶給他很多啟發,讓他勇於嘗試各種事情,盼未來也能像王光祥榮譽總會長一樣在事業上成功並回饋母校。 110學年「傳承與創新-王光祥講座」由王光祥榮譽總會長及現任總會長林見松國策顧問開設,邀請海大各領域傑出校友返校演講,講師將其奮鬥過程、人生態度與學弟妹分享,幫助海大學子增加職場競爭力;王光祥榮譽總會長特別設立「傳承與創新-王光祥講座」獎學金,鼓勵全勤到課與表現優異的同學。開課邁入第四年,已有430位同學選修,110學年度共有108位同學選修,63位全勤,期間雖逢疫情部分課程改為線上上課,同學依然踴躍到課發問。

Read More

台中港離岸風電發展邁進下一里程碑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為因應國家綠能政策推展,全力協助離岸風電產業進駐港區並落地生根;在近年全球遭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致離岸風場施工進度延宕,造成風機相關組件置留港區,臺中港務分公司積極調整港區各項軟硬體設施及管理作為,如調配現有資源、協調相關承租人彼此需求、釋出更多土地以因應因疫情所增加土地需求、放寬港內相關離岸風機等超規格貨物運輸時間及規範,適時適地排解離岸風電業者土地需求、碼頭使用及運輸通路等問題,以達通暢海、陸運輸之目標。 臺中港離岸風電預組裝碼頭。(臺中港務分公司提供) 臺中港務分公司同時為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作準備,今(111)年已提早啟動臺中港#37、38重件碼頭相關新建工程,並加速填築南填方區,將分別於113年完成10公頃、114年完成36公頃後線土地,及辦理保安林解編47公頃土地之因應作為,備妥迎向下一里程碑的挑戰。 臺中港務分公司表示,自行政院106年8月16日核定「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規劃於114年達成累計約5.7GW之離岸風機裝置容量,並指定臺中港工業專業區(II)作為離岸風電之機組件製造產業發展基地後,港務公司即配合政策於臺中港規劃四大營運主軸,包含風機預組裝基地、風電國產化基地、運維基地及人才培訓中心等。 臺中港區現已完成新建及改建的預組裝重件碼頭,包含#2、#5A、5B、#36、#107碼頭等,其中#107碼頭係短期支援風機預組裝使用,俟#37、38碼頭完工後,#106、107碼頭皆回歸作為風機國產化零組件進出口使用,並規劃「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共計107.3公頃土地全數提供離岸風機零組件製造廠商進駐,包含天力離岸風電公司(葉片Blade)、西門子歌美颯公司(機艙Nacelle)、永冠能源材料公司(輪轂鑄件Hub)及世紀樺欣風能公司(塔柱Tower、轉接段Transition piece),另再盤點提供物流專區20公頃土地以擴充相關用地空間,此外因應長遠離岸風機營運期發展所需之運維服務,已提供風電運維基地交由臺灣港務港勤股份有限公司經營,且成立風訓公司辦理離岸風電人才培訓中心。 臺中港務分公司進一步說明,按經濟部能源局就離岸風電政策「先示範、次潛力」之開發規劃,臺中港#2、#5A、5B、#36、#107碼頭,自108年迄今將陸續完成海洋、海能、彰芳一期以及大彰化東南、西南等風場開發,另就離岸風電第3階段區塊開發之風機預組裝基地規劃,目前暫以經濟部能源局初步公布每年1.5GW、每個風場0.5GW之風機裝置容量為基礎,並考量風機大型化趨勢,臺中港規劃提供三大預組裝基地,包含#5A、#5B、#36、#37及#38碼頭,且每一預組裝碼頭均搭配大於30公頃之後線土地供風機組件儲放。 離岸風電是國家發展再生能源之重點產業政策,臺中港務分公司本於在地港口營運者角色,將全力協助,持續推動相關建設,並與相關產業密切交流與合作,以期攜手共創綠能產業的嶄新局面。

Read More

高雄港務分公司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新里程開跑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為實際行動落實「2030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於國立中山大學海堤操場展開「SDGs新里程開跑」活動,由總經理王錦榮率領高雄港務分公司主管及同仁開跑並宣誓高雄港永續發展目標工作,正式啟動!活動更邀請國立中山大學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共同參與,期盼高雄港務分公司在促進經濟繁榮的同時,也應當考量社會包容性及環境永續性,並納入現代與跨世代公平原則考量,將永續發展理念向下扎根,一棒接一棒象徵永續發展跨世代傳承之精神。 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王錦榮贈與植物予中山幼兒園幼童,象徵傳承。(高港分公司提供) 「2030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是由聯合國於2015年所提出,共有17個永續發展目標,其中涵蓋了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及環境保護三大願景,為了實踐高雄港務分公司推動永續發展的決心,整合過去推動永續績效,積極推動企業調適及轉型政策,依循「數位化」、「氣候與能源」、「港口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健康安全與保障」、「社區建設」六大面向訂定之執行計畫,目前高雄港務分公司推動了10大永續發展目標,包含SDGs3(良好健康與社會福祉)、SDGs4(優質教育)、SDGs5(性別平等)、SDGs7(負擔得起的清淨能源)、SDGs8(就業與經濟成長)、SDGs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SDGs13(氣候行動)、SDGs14(保育海洋與海洋資源)、SDGs15(陸域生態)以及SDGs17(多元夥伴關係),逐步推動實踐向世界宣示並朝「2030年減碳50%,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邁進。 高雄港務分公司更在全球低碳轉型驅使下,與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及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合辦為期五天的「自願性減排工作坊」課程,發掘港埠業務可能潛在減量的空間與機會,自行發展高雄港主動之減碳實務對策,課程中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向公司同仁說明臺灣港務公司目前的政策與未來的藍圖,其中董事長表示臺灣港務公司應遵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打造「創新、永續、生態、環保、再生」的多功能港群,以提升港埠管理服務及國際競爭力,並為港市發展創造最大效益,成為地方、經濟與環境共存共榮圈的典範;另課程邀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老師帶領港務公司同仁,先從瞭解何謂減碳開始—釐清與碳相關的專有詞彙、溫室氣體盤查作業與減量規定,更深入引導認識碳盤查的工具與方法等認知訓練,經分組討論、實作計算等活動設計,最後發想合作產出符合未來高雄港2030、2050減碳路徑策略藍圖,以此加以積極展現高雄港自願性減碳的決心與承諾。 高雄港務分公司為因應環境永續、生態多樣化,於安平、馬公、布袋以及高雄港內種植樹木,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達到固碳效益,經統計高雄分公司近年種植約96萬9,100棵,今年更種植約2萬4,000棵,持續向111年種植目標(3萬6,778棵)邁進,共創環境友善、港口發展,期許2030年碳排放量減少50%,2050年達成碳中和。 王錦榮總經理宣誓活動強調,永續發展不是高雄港務分公司單憑己力便能完成,應集結所有港口產業生態圈的關係人以及生活在這個地球圈人們的力量,高雄港務分公司致力於SDGs全面發展,展現永續經營的決心,共創安全、效能及環保的港口風景,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憑藉一點一滴的努力,相信高雄港205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不是夢,一起樹立港口驕傲,再創高雄港都新佳績!

Read More

關貿網路攜手逢甲大學 共同培育跨領域資訊人才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貿網路與逢甲大學雙方簽訂合作備忘錄,為共同培育資訊人才之目標再續合作,培育跨領域資訊菁英人才。 關貿網路董事長張陸生(左)與逢甲大學校長王葳(右)簽訂合作備忘錄。(關貿提供) 關貿網路董事長張陸生表示,逢甲大學為辦學品質有目共睹,培育之人才亦廣受企業肯定,已連續兩年獲評為企業最愛大學生私校冠軍;更擁有全國唯一的5G試驗場域。而關貿網路本身服務涵蓋通關、稅務、流通供應鏈、跨境電商、資安、食安、保險、金流、雲端、AIoT等眾多方面,業務領域多元,可提供學校、實習學生最佳環境,應用學校所學之學術理論於實際工作,讓學生盡情發揮所長。故關貿特別與逢甲大學合作簽訂MOU,雙方將進行資訊人員產學合作培育、技術交流指導、資訊課程設計、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實驗場域合作等多項合作。 張陸生也表示,關貿過去與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及運輸與物流系皆曾進行專案與實習合作,逢甲大學之教學品質與學生素質皆相當優秀。故今年將雙方合作範圍與項目擴大至資電、金融、建設學院相關系所,藉此培養跨領域資訊菁英。且關貿網路近年對外積極擴展業務領域,對內不斷優化內容員工制度與福利,建立具高度激勵性之成案及激勵獎金制度,提供人才發展的教育訓練制度等,是接軌校園與社會的最佳環境與選擇。相信關貿與逢甲的合作,必能成功為台灣培育更多、更優秀之跨領域資訊人才。 關貿指出,資訊化、雲端化,已成為現代各產業進步的代名詞,尋找優秀的資訊人才更是企業的重要目標。

Read More

台中港舉辦港務傳愛捐血活動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中港務分公司繼上半年港區捐血活動後,又再次於港務大樓門口舉辦下半年「港務傳愛」捐血活動,並由台中捐血中心提供捐血車二輛、醫護人員10人協助辦理。 台中港務分公司辦理捐血活動。(中港分公司提供) 今(111)年5月以來,由於疫情大爆發,雖醫院開刀及用血量大減,然7月後醫療用血有增加之勢,在面對BA.4及BA.5病毒來襲之際,著眼醫療用血穩定之重要性,台中港務分公司持續偕同港區業者照原定計畫舉辦捐血活動。 本次活動可募集300袋血量,活動過程全程落實防疫,台中港務分公司贈送捐血人「維生素C+鈣」及7-11禮券,強化大家免疫力,並和港區機關業者共同「集個人之愛、播港區之情」,打造疫情傳愛的幸福台中港。 台中港務分公司推行公益向來不落人後,每年都會邀請台中港區各業工作者挽袖捐出熱血,以實際行動支持醫療量能,響應「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精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