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助34校綠色轉型 獲環境部頒發《生態學校卓越貢獻獎》

長年深耕與推動環境教育有成,黑松教育基金會獲環境部頒發《生態學校卓越貢獻獎》。(黑松教育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我國《環境教育法》推動至今屆滿15年,教育部亦積極提出「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NEED)」政策以今(2025)年為階段性目標,落實永續發展導向的環境教育策略。為了讓孩子在這片土地上快樂的成長,黑松公司自2013年成立「黑松教育基金會」,推動環境特色教育,透過「綠+校園生態計畫」共陪伴34所學校取得「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基金會多年來的投入與行動深獲肯定,今年更榮獲環境部頒發《生態學校卓越貢獻獎》,也催生桃園市第一所國中級生態學校,為企業推動環境教育寫下重要里程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柏林永續發展教育宣言》,呼籲世界各國2025年以前將環境教育納入各級教育體系之核心課程。黑松教育基金會接軌國際標準,運用「生態學校」(Eco-Schools)之執行步驟與環境路徑,輔導夥伴學校取得「臺美生態學校認證」,此認證由環境部、教育部、美國環保署和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NWF),共同建立綠旗、銀牌、銅牌三級認證制度。至今,基金會已協助34所學校逐步轉型、發展環境永續教學,促使桃園學校最高榮譽「綠旗」認證數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  長年深耕與推動環境教育有成,黑松教育基金會獲環境部頒發《生態學校卓越貢獻獎》,肯定其持續投入第一線陪伴學校、落實對環境教育的努力。董事長張斌堂表示,環境教育是一條漫漫長路,「有幸看到我們陪伴的學校發生正向改變,甚至有偏鄉學校因此扭轉了廢校危機,解除校長經營學校焦慮,這也是我們投入環境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會稽國中通過臺美生態學校認證,成為桃園第一所「國中級」生態學校,黑松教育基金會安排夥伴學校參訪,觀摩學校將赤腹鷹融入校訂課程。(黑松教育基金會提供)  在今年環境部主辦的「臺美生態學校表揚典禮」中,桃園市共有6所黑松教育基金會的夥伴學校通過認證,新埔國小、美華國小取得最高等級「綠旗」再認證,新勢國小、龍源國小獲頒銀牌,永福國小、會稽國中則拿下銅牌殊榮。  桃園市會稽國中成為桃園首間獲生態學校認證的國中,作為基金會夥伴學校,校長李文義分享,校內教學團隊運用黑松教育基金會「綠+校園生態計畫」資源觀摩其他生態學校的實務經驗,以校園周邊的虎頭山與桃林鐵路為場域,設計出賞鷹、淨山、健走等戶外課程,引導學生親身走入大自然、學習關懷在地。  會稽國中不少學生來自單親、隔代教養或新住民家庭,家長陪伴孩子從事戶外活動的機會有限。在課程中,學生至虎頭山觀察赤腹鷹、觀看相關紀錄片後,開始反思「老鷹如果吃了中毒的老鼠,會不會也跟著中毒?」因此建議社區減少使用老鼠藥,改以友善生態方式驅蟲,這樣的思維和同理心,正是環境教育最可貴的價值。課程的實踐成果,不僅讓會稽國中首次參與即通過「臺美生態學校認證」,更成為桃園第一所獲得認證的國中,也讓更多青少年有機會在環境教育學習中建立與土地的深刻連結。  除了會稽國中以外,「美華國小」也成功取得綠旗再認證,持續深化「生物多樣性」課程。學生能夠自信地拿著蜂屋及海報解說「獨居蜂媽媽會在裡面產卵,她可以決定卵的性別!」美華國小余鴻福主任分享:「課程變得有趣,小孩就會願意參與。」同時,他觀察到孩子們的轉變,變得更有自信,也更具觀察力。 黑松教育基金會運用「生態學校」執行步驟與環境路徑,幫助桃園學校取得最高榮譽「綠旗」認證數,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獲環境部頒發「生態學校卓越貢獻獎」。(黑松教育基金會提供) 黑松教育基金會深耕環境教育12年來,至今已陪伴超過4.7萬名師生、累計68所學校參與。展望未來,黑松教育基金會將繼續扮演「橋梁」角色,讓學校在推動環境教育的路上不會感到孤單。基金會於 2024年啟動「種子教師計畫」,希望為桃園市13區培育種子教師,在地人才共織一張環境教育互助網,透過推動與陪伴, 期許更多孩子以在地為榮,實現環境與社會永續。

Read More

國泰奪服務業大評鑑雙金牌殊榮 國壽9連霸、國證首摘金

國泰奪服務業大評鑑雙金牌殊榮,國壽9連霸、國證首摘金,兩大團隊以科技融合人本溫度,共創更好。(國泰金控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人壽、國泰證券 2日榮獲「2025臺灣服務業大評鑑」壽險業、證券業「雙金牌」殊榮。其中,國泰人壽9連霸為壽險業唯一金牌獎,且國壽服務據點客服同仁陳思伃的貼心、專業服務更是深獲神秘客肯定,勇奪本屆「服務尖兵獎」殊榮;國泰證券則以「有溫度的全方位數位服務」,首度榮獲證券業金牌肯定,展現國泰旗下子公司落實「以人為本,用心服務」理念的具體成果,邁向普惠金融新典範。  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表示:「保險不僅是一份契約,更是一份對生命的承諾與深切關懷。國壽在數位創新上不斷前行,但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以人為本,用最溫暖的服務,陪伴每位客戶走過人生每個重要時刻。」國壽擁有全台最密集的服務據點,不僅深耕在地、走入社區,更搭配24小時智能助理「阿發」與「空中櫃檯」視訊服務,讓保戶隨時隨地都能獲得即時協助,打造全方位、零斷點的智慧服務體驗。面對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國泰人壽自2023至2024年底已成功阻詐近1.93億元,占全壽險業阻詐總額逾9成,居業界首位;國壽亦積極與警政署密切合作,分享詐騙情資,推動第一線全體服務同仁完成防詐訓練,協助客戶守護財產安全。  本屆榮獲「服務尖兵獎」的客服同仁陳思伃,在面對客戶關於保單借款的諮詢時,以溫和語氣耐心傾聽、清楚解說流程,更主動依客戶需求提出合宜建議。當得知客戶家中長輩因行動不便無法親至服務據點辦理業務時,隨即安排人員到府服務,並全程貼心追蹤進度,讓專業服務走進人心,成為客戶最溫暖的後盾。  國泰人壽為國內首家導入NPS(Net Promoter Score淨推薦分數代表客戶願意為其他人推薦該公司的指數)的壽險公司,2024年整體客戶滿意度高達98.9分、NPS達43.1分,為連續5年正成長,展現公司持續優化第一線服務流程的作為深獲客戶肯定。國泰人壽表示,未來將持續整合實體與虛擬通路,發展智慧金融服務,落實公平待客原則,為客戶創造更安心、更溫暖的未來。  國泰證券首次榮獲「2025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金牌肯定,秉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持續為投資人提供溫度與效率兼具的金融服務,致力為客戶打造安全的金融友善環境,展現深耕數位金融與公平待客的卓越實力。  國泰證券不僅設有「銀色櫃檯」,提供高齡客戶免排隊、專人協助的無障礙服務,更全面導入「失智友善天使認證」,為失智族群提供協助照看、聯繫家人等友善服務的場域,亦為第一線服務同仁提供提高同理心與溝通技巧等一系列專業培訓計畫,讓民眾能深刻感受貼心服務。  因應數位化浪潮,國泰證券持續強化智能助理「阿發」的功能,為客戶提供24小時即時客服、ETF申購等服務,提升交易效率。投資人亦可透過與智能助理「一問一答」,識別投資詐騙的樣貌,享受安全、有保障的交易環境。展望未來,國泰證券將持續以創新科技與人本關懷並進,拓展數位金融版圖,強化投資理財教育與社會影響力,朝成為「有溫度的券商」的目標穩健邁進

Read More

玉山銀行蟬聯「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銀行業金牌獎

副總統蕭美琴(左)頒發「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銀行業金牌獎獎座,由玉山銀行林隆政總經理(右)代表受獎。(玉山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025「臺灣服務業大評鑑」於 2日舉辦頒獎典禮,玉山銀行再次榮獲銀行業金牌獎,肯定玉山以顧客導向服務為核心,結合科技創新與金融友善策略,打造有溫度、可信賴的金融品牌。  玉山銀行自1992年成立,秉持「人才是先行指標,也是關鍵指標」,推動系統性的人才培育計畫,培養具備專業金融知識與親切服務態度的團隊,提供顧客全方位且值得信賴的金融服務。玉山銀行總經理林隆政表示:「我們致力於打造以顧客為核心的服務文化,期望每一位玉山人在與顧客的互動中,都能展現真誠、耐心與專業,讓顧客感受到用心與溫度」。顧客的聲音是玉山持續向前的動力,透過顧客淨推薦分數(NPS)的機制,定期追蹤滿意度及NPS變化,以優化行動回應顧客建議,有效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 玉山銀行蟬聯2025「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銀行業金牌獎,玉山銀行林隆政總經理(右四)率隊出席領獎。(玉山銀行提供) 本次評鑑中,玉山銀行於服務態度、流程及友善引導皆展現優異表現。分行服務人員不僅招呼親切、態度和善,且能主動傾聽並提供符合顧客需求的解決方案;也落實金融平權,積極佈建金融友善環境,設置無障礙坡道、服務鈴與輪椅充電站,提供手語翻譯、雙語服務及ATM視障語音功能,提供全面無障礙服務體驗。在數位方面,玉山透過3S策略(Simple、Smooth、Sweet),從介面設計到操作流程均追求簡單、順暢且貼心,持續優化顧客線上線下服務體驗,確保服務無斷點。  榮獲銀行業金牌獎,是對玉山銀行全體員工長期堅持專業與用心服務的肯定。未來,玉山將持續結合科技創新與金融友善策略,以清新專業的品牌形象,提供顧客滿意且感動的金融體驗,更積極進行金融防詐騙教育,針對不同世代提供識詐能力提升課程,守護顧客資產安全,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成為顧客心目中優質的首選金融夥伴。

Read More

地形險峻增添救援難度 消防局成功救出栗松溫泉骨折傷患

地形險峻增添救援難度,消防局成功救出栗松溫泉小腿骨折傷患。(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消防局二日執行一場艱難的山域救援任務,成功將一名在栗松溫泉溪谷跌倒、小腿骨折的民眾安全救出;由於山區地勢陡峭、步道濕滑,加上天候不穩,使整體救援行動極具挑戰。  消防局二日上午十一時二十六分接獲台東縣警局通報,海端鄉栗松溫泉一名民眾不慎跌落溪谷底部,因右小腿骨折無法行動,急需救援。消防局隨即啟動應變機制,派遣關山大隊警義消共十六人前往,包括五名消防人員及十一名關山、海端義消。  救援隊攜帶繩索裝備、軟式擔架、省力滑輪與固定器材等專業器具,徒步深入山區。下午十四時五十六分救援人員終於接觸患者,進行患肢包紮與固定處置。  考量地形狹窄、落差劇烈,搬運過程採取分段接駁,並架設繩索滑輪系統協助,另調派照明與後勤支援,歷經長時間努力,終於在晚間二十一時二十二分,將傷患護送至登山口,再由救護車送往台東馬偕醫院治療。患者意識清楚,狀況穩定。  消防局提醒民眾,前往山區或野溪溫泉探險前,應充分評估自身體能、裝備及當地環境安全,避免意外發生。如遇緊急狀況,請立即撥打一一九求援,消防單位將全力搶救。

Read More

〈中華文薈〉原始人的一天

■余遠炫 這是一系列有趣且可愛的圖文書,雖然說的是原始人的一天,卻是啟發孩子去想像,原始的人類是怎麼開始走向文明的。讀歷史有時需要想像力,因為歷史是史官親身紀錄或是蒐集資料,並給予判斷的結果。但有些沒有紀錄或是太過遙遠僅有寥寥數字,就需要填補空白。 因為有了文字記錄,所以就開始了「信史」的產生,但事實上「信史」在人類漫長發展的階段裡,僅只佔有一部分,絕大多數的時間,被我們稱為「遠古傳說」甚至「神話」的這些階段都很漫長。原始的人類,在甚麼東西都缺乏的情況下,開始累積生活經驗,然後做出改變,而這些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而是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在偶然中迸發出來的。 以吃東西為例,我們現在可以吃到各種烹煮、燒烤的美食,但其實原始人類就像動物一樣,以生食為主,這種「茹毛飲血」的生活,就是原始人類的日常,當人類開始知道使用火的時候,人類的文明就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熟食」產生,讓遠古人類開始遠離因生食帶來的疾病與,也愈來愈懂得使用「火」烹調食物,甚至用火鍛造器具。 不管是在東方與西方的神話傳說中,火的出現,就是人類的一大進程,所以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天火,最後被天神宙斯處罰,用鐵鍊鎖在高加索山,並派老鷹每天啄食肝臟,就可知道「取火」這件事情,是干犯天條的重要大事,並留在神話故事裡,讓後人發現,原來從原始走向現代是這麼不容易,而且值得歌頌。 原始人類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干犯天條」的事情就不只一樁了,不管是吃的、穿的、住的與用的,都慢慢地脫離原始而走向文明。雖然這些改變真的很慢,有的甚至要經過數萬年才出現,而有些發明更是因為「偶然」的原因而出現。早在兩萬九千多年前,人類就已知道始用陶器,原來在學會使用火之後,遠古人類很偶然的把黏土放在火堆旁,結果發現經過火烤的黏土竟然變硬,於是想到這些變硬的土壤,可以裝水、裝食物,這項容器革命就此產生,解決了人類的問題,而且更從日常生活使用中,變成了對神明的禮讚與崇拜。 文字的發明,則讓這些文明得到紀錄,也成為「信史」的重要依據。史書上記載說,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發明了中國文字。倉頡的發明竟讓「天雨粟鬼夜哭」,雨下的宛如粟子般的大,狂風暴雨的聲音宛如鬼神嚎哭,簡直就是驚天動地把人嚇壞。因為文字帶來嶄新的文明,但也產生如「文字獄」那樣可怕的災難。古人因此對文字產生敬畏之心,記載文字的紙張需要送到「敬字亭」焚燒,才能表達對文字的敬重。  原始人比現代人聰明嗎?這個答案顯而易見,現代人要比原始人更聰明。因為在不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基因學習到了許多的改變。但可是試著想想,當原始人類還沒有完成進化時,他們遇到生活難題時,又是如何關關難過關關過。這系列的《原始人的一天》呈現「度秒如年」的原始人類生活樣態,用生動有趣的圖文與「原始人大百科」、「知識便利貼」資訊,讓讀者了解我們的文明發展與對歷史的想像。 跟著原始人過一天,不但可以獲得讀書的樂趣,也能獲得豐富的知識喔。開卷有益,就從得這本趣味的圖文書開始吧。 阮咸追求鮮卑胡女 ■余遠炫 竹林七賢中還有一位也姓阮的阮咸,他是阮籍的侄子,在竹林七賢七人中只比王戎年紀大一點,他精通音樂,最擅長彈奏琵琶,還改良琵琶,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樂器就稱為「阮咸」——他的名字成了樂器的名稱。其實樂器阮咸是一種根據西域傳來的琵琶改良的,唐朝人在阮咸的墓裡發現他的存在,但因為不認識這種樂器,就把他成為阮咸。 阮咸沒有作品留在世上,他最出色的就是對音樂的了解,是當時的音樂家與音樂評論家,當時把他對音樂的解釋稱為「神解」,就可以知道他對音樂的精通。當時晉武帝司馬炎請幕僚荀勗根據古禮做樂器,阮咸認為聲音太高又帶點悲傷的感覺,認為荀勗在製作樂器時,用的尺是現代人的,不是古人的,所以比較不一樣。阮咸也因此得罪了荀勗,被貶去當個小官。晉武帝其實認為阮咸是個莫名其妙的人,處處不講禮法。 當阮咸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他喜歡上姑母家的一個鮮卑族的女生,這個女生在他姑母家當婢女,身分地位不是很高。阮咸的媽媽去世的時候,姑母帶著鮮卑女要離開阮咸家,阮咸非常緊張,因為姑母本來答應,要把鮮卑女生留在他們家,但因為阮咸媽媽去世,姑母竟然又突然要帶鮮卑女走,還在守孝的阮咸顧不得自己穿著孝服,竟然借了客人的驢子追趕姑母與鮮卑女,姑母只好同意讓鮮卑女,跟著阮咸回家。 有人問阮咸:「為什麼不好好守孝,反而去追鮮卑胡女?」阮咸回答說:「人種不可失。」如果用現在的優生學來看,阮咸的作法好像也有他的道理,但他的母親才過世,他卻追著鮮卑女,這種行為,在當時被認為是很荒唐失禮的,所以阮咸遭到眾人嘲笑,但阮咸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後來鮮卑女為阮咸生了個兒子,名叫阮孚。 阮咸瘋狂的事情還不只這一件,他喜歡跟族侄阮脩喝酒,族人圍在一起喝酒的時候不用酒杯,而是坐在酒甕前對飲。正當他們喝酒喝的開心的時候,出現了一群豬也聞著酒香要來找酒喝,於是阮咸就乾脆與豬群一起喝酒,行為相當瘋狂。 魏晉時期,每到七月七日的時候,當時的民眾都會把家裡最華豪的衣服拿來曬,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也是追求時尚。但阮咸曬的東西跟人家不一樣,他把一種叫做犢鼻褌的短褲拿出來曬,這種短褲通常是傭人穿的,阮咸一點都不在意別人的異樣眼光,反而很自在地說,都是曬衣褲我跟別人沒兩樣啊。 晉武帝當家的時候,山濤推薦阮咸當吏部郎(人事主管),晉武帝卻認為阮咸的作為違背禮法,不適合當人事方面的官員,改用另一個名叫陸亮的人。晉武帝晚年時,阮咸也因生病過世,在竹林七賢人物中,算是命運還不錯的一個。 余遠炫簡介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桃園中壢地區客家子弟,新聞是他的職業,曾擔任記者、主管等職。爾後投入青少年寫作。近年致力古典小說改寫與詩詞賞析,希望把優秀的古人作品與觀念帶給今人。著有《未來公民──中國文學》(榮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兒童讀物獎)、《落鼻祖師》、《神探狄仁傑之金釵奇謀》、《大巡撫與小飛毛》、《春秋爭霸》、《從前從前有一條龍》、《一年二班小警察》以及《基測作文不可犯的五十個錯誤》等多本書。 以下是余遠炫的自我簡介:我是余遠炫,一個熱愛文字的工作者,也是穿梭於廣播、電視的媒體人。曾經有人說我提筆能寫開口能說,看到球賽會轉播,這樣的說法雖然滿切合實際的,但我其實更希望以多元的方式,透過文字與影音的方式,展現包括文學、生活與藝術的絢麗。 我的本職工作是媒體記者,從1989年七月進入媒體工作,一直到現在都仍在媒體服務。但我的興趣很廣泛,又因從小培養讀書習慣,至今每天都要閱讀些書籍,包括各類歷史讀物、推理小說與兒童文學,都是我愛閱讀的範圍,除了閱讀書籍之外,我也嘗試文學創作,並透過影音的方式,廣播或者是電視,介紹歷史與文學讓更多人認識文史的領域。 有人說現在是文史式微的時代,而且在重商重利的氛圍中,文史難以發展。但我卻相信,文史訓練是成為一個人的核心內在,不管從事哪項工作,都不能忘記成為一個人的價值,詩與遠方都是我們所嚮往的美好,應作如是觀。

Read More

騎士自備風扇上路 恐噴4800元

  「阿北你這樣比較涼嗎?」一名男子騎機車上街,車後還載一台風扇,一路涼快,被PO文在threads社群上討論。(hotty.studio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阿北你這樣比較涼嗎?」有民眾在threads社群上PO文,一名男子騎機車行經長榮路段,車後還載一台風扇,一路涼快。市警五分局說,尚未接獲民眾報案,但機車號牌疑似被他物遮蔽,恐違反道交條例相關規定,最高可處四千八百元罰鍰。 這則「台南尋奇」PO文一出,引發諸多討論。民眾紛紛留言說「別惹他,小心他開加速器」、「阿北使用雙噴」、「渦輪」、「單純就塞不下腳踏,只能這樣載啦」。網路上討論相當熱鬧。 五分局說,還沒接獲相關報案或民眾提供資料檢舉,影片中機車號牌疑似為他物遮蔽,恐違反道交條例第十三條或第十四條規定,可處罰鍰。警方呼籲,駕駛人或車主應依法懸掛正確號牌,並保持其清晰可辨,不得以其他物品遮蔽、塗抹、汙損等,以維護交通安全及秩序。

Read More

圓山慈善捐贈警消萬瓶防蚊液

  圓山慈善會、大灣茶莊、紅酒時光,共同捐贈一萬瓶防蚊液給警察、消防、海巡等人員,協助防疫登革熱。(讀者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圓山慈善事業發展協會攜手大灣茶莊、紅酒時光,共同捐贈一萬瓶防蚊液給警察、消防、海巡等人員,協助防疫。首批先送到永康警分局及消防局五大隊,接著將陸續送往南市各警、消、海巡等單位,協助第一線人員做好防蚊、防登革熱。 這些慈善團體、愛心企業表示,近期登革熱疫情升溫,第一線的警、消及海巡人員在執行公務,面臨蚊蟲叮咬風險高,希望這批防蚊液,為他們提供實質的防護,減少感染風險,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防疫工作,齊心協力守護市民健康。作為台南在地企業,一直希望能回饋社會,這次的捐贈活動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是對台南這片土地的感恩與支持。 居中牽線促成這次捐贈活動的市議員林冠維說,防疫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這批防蚊液將迅速分發到台南市各警察分局、消防分隊及海巡單位,幫助第一線人員在執勤過程中有效防蚊,降低登革熱的威脅,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Read More

防治登革熱 玉井50宮廟配合孳清

  玉井區針對寺廟加強登革熱防疫宣導。(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炎炎夏日總有午後雷陣雨,致使易有登革熱孳生源,玉井區公所二日特別由區長顏振羽帶領防疫志工隊,前往區內宗教場所展開環境巡檢,包括供桌花瓶、盆栽、水缸、香爐周邊可能有積水的容器一一檢視,並藉此宣導防疫,請區內五十間宮廟全力配合孳清。 顏振羽表示,夏日是登革熱防治工作關鍵時期,宗教場所的環境整潔與病媒蚊孳生源控制更顯重要,所以率先與防疫志工隊前往玉井大廟北極殿。 由於玉井區有五十間宮廟,公所特別以宮廟為登革熱防治的重要地點,更籲請宮廟配合自主巡檢清除孳生源。二日防疫志工們仔細的巡檢北極殿內外可能的積水容器,也逐一教導如何巡倒清,希望區內身為民眾精神寄託的廟宇,均主動落實自主巡檢與環境整潔管理,守護信眾健康免於疫病干擾。 顏振羽也強調,供桌上的花瓶應定期換水,並在換水時徹底刷洗瓶壁,避免蚊卵附著孵化;盆栽底盤也應移除或在底部鋪設細沙防止積水,並提醒廟方與信眾,若發現積水不可傾倒於水溝,因溝渠是病媒蚊孳生溫床,正確作法是將積水倒在柏油路面或陽光充足的地面,利用日曬迅速蒸發殺死孑孓與蟲卵,降低孳生風險。

Read More

三輪車爺爺迷途 歸仁警火速神救援

  歸仁警方快速尋獲迷途的老爺爺,協助返家。(民眾提供)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關廟區一名八旬老翁日前騎乘改裝三輪型式身心障礙特製機車外出後,遲遲未歸,家屬遍尋不著,請求警方協尋。歸仁分局獲報後沿線調閱監視器影像,動員警力展開地毯式搜索,約兩小時後尋獲老翁,家屬深表感激。 歸仁警方表示,接獲民眾報案,成立專案小組沿線調閱監視器影像,發現老翁最後騎往關廟區南一高爾夫球場方向,由於老翁出門未帶手機且高齡八十歲,警方動員轄內警力針對關廟區長榮街、南雄南路、台十九甲線道路等路段,展開地毯式搜尋。 期間警方調閱數支監視器後,發現老翁一度在南雄南路與長榮街一帶迷航反覆繞行,甚至一度疑似進入高雄市轄區,儘管協尋任務困難重重,警方仍鍥而不捨搜尋,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在關廟區南橋街二十八號附近尋獲疲憊不堪的老翁,家屬對於警方積極尋找失蹤人口案件的效率及視民如親之舉動心懷感激。

Read More

南化吹韓風 台韓文化交流暑假開跑

  一場「有時晴天有時雨天」─台韓文化交流營即將登場。(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南化報導 今年暑假在南化將吹起陣陣韓風,台灣金古紀念生命關懷協會關懷南化偏鄉學子,將於十五日至十七日在南化國中舉辦一場「有時晴天有時雨天」─台韓文化交流營。另外八月八日也將於南化國小舉辦「當我們同在一起」的台韓文化夏令營。 暑假來臨,南化山區來了陣陣韓流,台灣金古協會與韓國水源教會將在南化國中重磅推出台韓文化交流,讓學子們體驗韓國的食衣住行,給予南化學子不同的暑假生活。協會指出,漫長暑假特別為偏鄉學子規劃一連串的夏令營活動,同時為增廣學子國際視野,特別以台韓文化交流營,讓學子們有機會接觸韓國文化。 此外,八月八日至十日也有一場台韓文化交流,分別在南化國小、南化長老教會舉辦兒童夏令營,並將讓台灣人與韓國人同在一起、老人和小孩同在一起、老師和學生同在一起,體驗我們同在一起所碰撞出的生命火花,這二次的營會完全免費,歡迎學生們報名參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