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相忘於江湖

■郭定原 郭定原作者照 我大學就讀東海哲學系,簡單來說,哲學是以人生為思考對象,探究人生追尋什麼?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是入世參與,還是出世逍遙?哲學家的思考過程憑藉文字進行,並透過文字傳達給他人。相較於圖像,文字與人的距離是比較疏遠且受限的。德國近代哲學家維根斯坦曾說:「語言(文字)的邊界,就是思考的邊界。」人生中有太多難以言詮的體會,因此禪宗才會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圖像與文字的差異,在於圖像能跳過解讀,直入人心,從而達到溝通作用。 一九九七年大學畢業後我開始拍照,寄望以圖像傳達對人生的思考。最初幾年,我拍攝的題材種類繁多,有風景攝影、紀實攝影、舞台攝影等。我不確定自己想表達什麼,同時也不清楚自己擅長表達什麼。經過幾年的摸索,才逐漸把想表達的理念與擅長拍攝的類型結合起來,最終選擇了稱為「心象風景」的攝影創作。 《莊子在車上》書封 「心象風景」是攝影者將內在主觀心境,透過被拍攝的風景傳達給觀眾。大學時,我深受禪宗與老莊思想影響,禪宗的開悟解脫、老子的大象無形、莊子的逍遙淡漠,我把這些哲學境界融入風景攝影,使創作過程帶有類似宗教修行的儀式感。當我獨自旅行拍攝風景時,心情不像旅遊攝影那般悠閒,氛圍也不同於攝影團拍的熱鬧,反而更像一名獨行僧,往來於天地山水之間。 二○一四年冬,我前往北海道,用三個月時間拍攝雪景。隔年秋天出版《雪》攝影集,並舉辦展覽。雖然自己對這個系列的作品很滿意,銷售情況卻不理想,售出的作品幾乎全是親友捧場,攝影集甚至連印刷費都無法回收。現實的挫敗讓我對攝影創作感到疲憊,但這次挫敗只是最後一根稻草。從最初的《窮極》,到《蒼茫》、《淡漠》,再到最後的《雪》,我一直在收入難以支撐生活的窮困中踽踽前行。 在進行《雪》的出版與展覽時,我已開始拍攝《空寂》系列。這個主題以城市空景為對象,與過去聚焦於自然風景大不相同。然而,《雪》的挫敗讓我對新主題產生疑慮,如果觀眾對作品傳達的信念不感興趣,那麼投注時間與精力於其中,究竟有何意義?這簡直是一件對人無益、對己有害的傻事。加上十多年來,幾乎三分之一的人生都處在獨自拍照的封閉狀態,日久難免產生麻痺心態,相由心生,長此以往,也只會拍出麻痺、缺乏感動的作品。 二○一六到一七年間,我深陷迷茫,甚至考慮轉行。然而,「功虧一簣」這句成語像跑馬燈般在腦中反覆閃現,我夾在想放棄卻心有不甘;想繼續又力有不足的兩難之間。 後來,我偶然看到《菲利普.葛拉斯12樂章》這部紀錄片,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是美國現代作曲家,也是低限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剛出道時,他的音樂不被主流聽眾接受,所組的樂團只能在公園、藝廊等非正統音樂場所演出,且不斷受到觀念保守的聽眾嘲諷與反對。這樣的演出自然很難賺錢,導致他在四十一歲前,無法靠作曲維持生計。為了謀生,他從事長達十年以上的水電工和計程車司機──下午開計程車,半夜回家後繼續作曲。有一次,一位女乘客在葛拉斯的計程車後座看見司機的名牌,主動對他說:「年輕人,你知道你的名字跟一位作曲家一模一樣嗎?」  為什麼葛拉斯會選擇當計程車司機?他的答案是──開計程車是一份不會影響創作、同時又能賺錢的工作。不被主流接受、不影響創作,而且可以賺到錢,這三點完全切合我當時的處境。於是,開計程車便成了人生進退兩難間的緩衝與權宜之計。《莊子.山木篇》中描述,莊子穿著補丁的破衣服、用麻繩綁著的破鞋去見魏王。魏王問他:「先生,您為何如此落魄呢?」莊子回答:「我這是貧窮,不是落魄。」我想,理念不被主流接受且為貧窮所困的莊子,如果穿越時空來到當代,以他崇尚自由的性格,開計程車大概也將是他最理想的職業選擇吧! 孔子說:「同歸而殊途。」攝影與開計程車雖然是殊異的專業領域,對我而言,兩者卻有著相同的本質。乘客於我,彷彿是被拍攝的風景,攝影者不會干預風景,能做的只有專注等待「決定性瞬間」的到來。我就像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中的擺渡人,將乘客從此岸送往彼岸。我極少主動與乘客聊天或探詢對方的私事,多數時候,他們靜靜地聽著音樂,直到抵達目的地下車,然後各奔陌路,彼此相忘於江湖。這些日復一日的常態中,偶爾也閃現短暫交會、互放光亮的時刻。後來,我開始以文字代替相機,定格這些飛鴻踏雪般的相逢,從而有了《莊子在車上》這本文字創作。 每一次相逢,都是一小片拼圖,最終拼湊出計程車內的人生百態──出獄後發現情人另結新歡的黑道男人、喝了酒決定與丈夫攤牌離婚的女人、因父親病危焦急趕往醫院的兒媳……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故事,其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卻引領我們凝視永恆的人性。而這正是每位攝影者努力追求的目標──將紛雜表象下隱藏的純粹本質,透過照片顯影而出。 先前提到我的風景攝影具有宗教儀式性質,這趟孤獨旅程宛如與人間隔絕的閉關修行,但閉門練功終究得回到人群中檢驗功力,開計程車讓我得以在相刃相靡的風吹幡動中,審視流轉不止的心境。 我想起一個禪宗故事──有位老太婆蓋了一座廟,供養一名和尚二十年。某日,她想檢驗和尚的修行功力,於是找來一位二八佳人,趁送飯時抱住和尚,問他感覺如何?和尚回答:「枯木倚寒岩。」意思是少女的肉體有如枯木,倚靠著像顆冰冷岩石的和尚。老太婆聽完後說:「我二十年只養出一俗漢!」隨即將和尚趕出去,並把廟燒了。 如今,我將自己從封閉的創作中趕出去,把廟燒了,藉由開計程車,重新回到有情人間。 郭定原簡介 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是攝影師,也是計程車司機。 1996年至紐約進修,開始自學攝影。1999年擔任已逝攝影家柯錫杰特別助理。2002年至北京中央電影學院就讀平面攝影碩士。 攝影創作以心象風景為主,將老莊哲學虛無淡寂等概念融入作品中。攝影家柯錫杰稱其作品「跳脫具體的風景紀錄,呈現精神形式的意境」;導演蔡明亮稱其作品「藉具象來表現心象,似乎可一眼看盡卻又隱含再三玩味的禪機」。 攝影出版品:2001《窮極》、2002《47瞬間》、2010《淡漠》、2015《雪》。 文字出版品:2007《兩個女生的紫色夢想》、2011《數位黑白風景攝影》。 2018年,受現代作曲家菲利普.葛拉斯啟發,選擇計程車司機這個不影響創作、又能維持生計的職業。結合計程車與城市景觀,拍攝《空寂》系列作品,同時展開《莊子在車上》的散文書寫。 攝影師與計程車司機兩種非相關的專業,在他而言有殊途同歸的本質。虛己以遊世,在與乘客短暫偶遇中,他以故事為風景,以哲思文字代替鏡頭,捕捉喜怒哀樂表象背後,永恆的人性。   Facebook粉絲專頁:【郭定原攝影集】

Read More

視茫茫常跌倒 翁揪黃斑部病變

  預防黃斑部病變,賴旗俊醫師建議民眾每日花十秒鐘進行簡易視覺自我檢查。 (土城醫院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80歲林姓老翁走路常踢到東西甚至跌倒,視力嚴重出現異狀,就醫檢查發現白內障合併黃斑部病變;接受手術治療後,視力逐步恢復,重新享受生活與社交活動。 視網膜專家、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賴旗俊指出,黃斑部病變是台灣中老年人視力喪失的常見原因,以50歲以上族群為主。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是負責辨識細節、閱讀、認人及觀看影像的關鍵區域;一旦出現病變,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醫師賴旗俊提醒,黃斑部病變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延誤治療恐導致失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提供/中央社) 黃斑部病變初期症狀常由單眼開始,出現閱讀跳字、字體扭曲、中央視野模糊或黑點等情況;但容易與老花眼或視覺疲勞混淆,延誤就醫時機。除老化因素外,高度近視、三高慢性病、抽菸、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及使用3C產品等,都是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現代人習慣在昏暗環境滑手機,瞳孔放大讓光線更容易直射黃斑部,造成慢性傷害;若本身有高度近視,因眼球結構改變,更容易誘發病變,導致年輕化趨勢。 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與濕性2類,乾性病變約占8成,病程進展慢,目前無特效藥,只能靠改善生活習慣延緩惡化,如配戴太陽眼鏡防止強光照射、戒菸、控制三高、補充抗氧化營養素等;濕性病變惡化速度快,主要為新生血管異常增生造成出血與水腫,需透過眼內玻璃體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治療。 賴旗俊表示,患者若符合健保給付標準,單眼最多可施打14劑眼內注射藥物。臨床顯示,約8成患者連續注射3劑後,3個月內視力可改善;但若延誤治療,95%的濕性患者在2年內可能造成失明。

Read More

凱格爾運動+陰道雷射 改善漏尿

醫師羅如君表示,婦克漏雷射成為改善女性更年期相關症狀的創新療法。(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55歲蕭姓婦人一咳嗽或提重物就有漏尿情形。經醫師診斷及指導下做凱格爾運動訓練陰道肌肉,並自費實施陰道雷射療程,治療後漏尿情形大幅改善。 中榮嘉義分院婦女醫學科醫師羅如君指出,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常因雌激素下降與膠原蛋白流失,面臨多項更年期相關生理變化,最常見為尿失禁與陰道乾燥。尤其50歲以上女性,陰道鬆弛的盛行率高達30~76%;即使年輕女性也可能因自然分娩導致骨盆底肌鬆弛,出現漏尿、頻尿、陰道緊實度,引發心理、生理與生活層面的困擾。 羅如君表示,鉺雅鉻雷射(又稱婦克漏雷射、G緊雷射)為改善女性更年期相關症狀的創新療法。透過雷射能量刺激膠原蛋白新生,重建陰道內壁的厚度與彈性,恢復陰道的弱酸環境,有效緩解陰道乾燥與疼痛,亦可改善應力性尿失禁。根據醫學研究,約70%的患者在1年內可感受到明顯改善,效果可持續數月~1年,建議治療周期為每月一次、共2~3次療程。 此外,該項技術亦適用於處理更年期生殖泌尿症候群(GSM)、陰道萎縮、膀胱過動症、性功能障礙等女性常見問題。 羅如君強調,維持骨盆底肌的健康是預防與改善尿失禁、產後鬆弛及提升性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建議女性日常可進行凱格爾運動,方法為採平躺或坐姿,雙腳平放、膝蓋彎曲,收縮控制排尿的骨盆底肌群,維持5~10秒後放鬆,重複10次為1組,每天進行3~4組,長期執行可有效強化肌力,改善泌尿與生殖系統功能。

Read More

迎擊楊柳 市府防災還得闢謠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楊柳颱風來襲,市府忙防災之餘,還得忙闢謠。市府秘書長尤天厚表示,外界質疑市府未充分準備,導致丹娜絲颱風造成嚴重災情,市府因此首度在颱風來襲之前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對惡意指控,市府也拿出數據印證,呼籲民眾對市府應有信心。 近日不斷有網路社群、媒體、在野政治人物,質疑市府在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不力,市府除以圖文方式列表「說清楚、講明白」,強調丹娜絲災損規模為近年之最,中央與地方均於第一時間合力救災復原。 針對外界批評中央前進指揮所在災後二十三天才成立,錯失黃金復原期。市府指出,七月五日上午即成立市級災害應變中心,三十七區公所同步連續運作二七八小時,超過歷年大災時間。至於中央的前進指揮所三十日成立,並非無作為,而是將整個救災復原整合進跨部會機制,強化後續效能。 台南也是全台首個獲中央公告為災區縣市,率先啟動「聯合服務中心」單一窗口,至目前已核發超過一萬件、金額突破兩億五千萬元。另外包括通訊、供電、廢棄物清理都積極處理。外界也批評市府治水,市府也強調淹水面積大幅改善。 尤天厚說,每一場災害應變,市府全力以赴,各項防災都有萬全準備,絕非外界所稱「物資全無」。他強調,善意評論會虛心檢討改進,但對惡意不實指控,他也希望外界不要見縫插針,無端指責,除打擊救災士氣,也影響社會團結,甚至製造對立,希望凝聚、正向力量。

Read More

賴總統提醒市府確保帆布全固定

市府備妥帆布與發電機防範颱風侵襲,以利災後迅速復原。(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楊柳來襲,總統賴清德關心南部災情,十三下午三時許,前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多位縣市首長連線,了解各地災情及應變情形。賴清德提及,上月丹娜絲颱風曾造成台南沿海地區大量民宅屋頂毀損,雖已緊急鋪設帆布,但楊柳颱風再度帶來強風豪雨,提醒台南市政府務必確保帆布在風災後仍固定完好。 市府表示,颱風來襲前,市長黃偉哲就指示各區盤點備用帆布,並備妥工班隨時支援,如區公所有接獲家戶帆布受損,就可立即更換,以利災後迅速復原。此外,市府也緊急採購六十台發電機,分配至各區公所備用,以應對可能的停電需求。 市府指出,黃偉哲日前在防災整備會議時,指示備齊帆布物料並與契約廠商待命,颱風過境後,可由各區公所協助通知工班進場,迅速修復受損屋頂。鑑於丹娜絲颱風吹毀電桿,造成大規模停電經驗,黃偉哲也指示秘書處,先緊急採購發電機,優先配置至上次停電重災區,並完成人員使用教學,以利即時支援。 為確保人員安全,至十三日下午五時,台南市已預防性疏散撤離十五區、三十一里,合計六一九人;另開設八處收容安置所,目前收容五十人,其中以鹽水區老人文康中心收容人數最多,共收容三十四人。

Read More

慰問風災 安倍昭惠捐市府41萬

安倍昭惠拋磚引玉援助台南,市長黃偉哲跨海致謝。(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遺孀安倍昭惠夫人,得知台南災情後,除在個人×平台上表達慰問,日前更表示將捐出兩百萬日圓(約新台幣四十一點二萬元)給市府,為救災拋磚引玉,讓忙於楊柳颱風防颱整備的台南市長黃偉哲特別跨海致謝。 黃偉哲表示,台南與日本有著深厚的歷史與情感連結,安倍前首相生前對台灣的支持與關懷,台南人銘記在心,安倍昭惠夫人更在二0二三年七月、二0二五年六月,兩度來到台南,每次造訪期間,均表達對台南的高度友好,昭惠夫人義舉,更讓所有人深切感受到台日之間的情誼如家人般親近。 黃偉哲指出,昭惠夫人及各界善舉,讓台南在艱難時刻感受到無比溫暖。自風災發生以來,許多廟宇、職業公會、醫界等,均慷慨解囊;海外僑界如美國大洛杉磯台灣會館,更在短時間內募得十萬美元善款,支援災後重建。 黃偉哲強調,善款將會妥善運用於災後救援與重建工作,幫助受災居民早日回到安定生活,務求讓每一分愛心發揮最大效益。黃偉哲說,「謝謝昭惠夫人,謝謝所有關心台南的人。」「有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們堅強走下去的力量」。

Read More

農水署加速助下營災戶修屋

下營區受災戶可於八月底前洽區公所登記修屋,農水署將儘速安排媒合優質廠商協助修建受損房屋。(記者張淑娟翻攝) 記者張淑娟∕下營報導 行政院成立的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統籌丹娜絲災後復原重建工作,而農業部農水署負責協助下營區受災民眾房屋修繕,更到府媒合優質廠商,以程序簡便、快速施工、如質完工來加速受災房屋的修建工作。 截至今農水署已媒合優質廠商進駐下營區,協助居民加速恢復家園。農水署表示,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成立後,旋即會同下營區公所盤查房屋受損情形,並且迅速展開各項工作,署長蔡昇甫也到各里關心團隊修繕工作,受災戶曾當面表示,提出申請後,翌日就來場勘、測量,並於當天報價,第三天簽約及備料,第四天開工,第六天就完工,不到一週時間,已可以恢復原本的生活。 由於此次農水署媒合房屋修繕機制程序簡便、價格親民且施工快速,下營區里民已開始流傳,截至今完成九十七媒合,農水署將持續鼓勵優質廠商加速房屋修繕工作,讓受災民眾儘早恢復原本生活。另農水署也表示,房屋受損面積達廿平方公尺(約六坪)以上者,可於八月底前透過媒合機制完成簽約,行政院將加碼補助每戶二萬元支付其工程尾款,因此若下營區里民的房屋因天災受損有修繕需求,可洽下營區公所登記,農水署將儘速安排媒合優質廠商協助修建受損房屋。

Read More

市長夫人探視遭打傷清潔員

市長夫人劉育菁偕同新營區長陳宏田慰問被攻擊受傷的蘇姓新營清潔隊員。(市府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台南市新營區蘇姓清潔隊員日前於執行垃圾收運勤務時,遭民眾暴力攻擊,意外從車上摔落受傷。市長夫人劉育菁十三日上午偕同新營區長陳宏田親自前往隊員家中探望,關心他的傷勢與修養狀況,感謝他長期付出,守護城市整潔。 劉育菁表示,清潔隊員是城市默默的守護者,他們的付出值得被看見、被尊重。希望大家以更多體諒與包容,讓所有守護市容的工作者,能在安全與尊重中付出專業。 環保局指出,蘇姓清潔隊隊員遭暴力攻擊一事已提出傷害與妨礙公務告訴,有關妨礙公務部分,由警方立案調查中。而民事賠償部分,市府也將協助蘇員提出告訴。對於任何暴力行為,環保局將採取零容忍態度,全力配合警方追究刑責,以確保同仁的工作安全與尊嚴。

Read More

鐵道局協助白河區民宅災後重建 首戶完工歡喜入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接連颱風和豪雨,重創台南,交通部鐵道局投入白河區災後重建,趕在楊柳颱風發威前,完成首件修繕,讓高齡阿嬤平安入厝。十三日上午趁風雨尚未來襲,特地舉辦感人的入厝儀式。 鐵道局南部工程分局指出,白河區的災後修繕行動正加派人力進行現勘與丈量, 至十二日,已媒合六十二戶,其中五十三戶完成丈量 ,五戶已簽約。而大陸工程、根基工程、新亞公司與榮工公司等四家業者,為協助中低收入戶家園重建,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更無償認養修繕其中四戶,而由大陸工程認養修繕戶,五日開工後,十二日也已完工,為鐵道局協助災後重建首要成果,其餘戶別進度也加緊腳步,持續推展。 鐵道局指出,會落實交通部長陳世凱指示,爭取最短時間完成南部災後復原工作,並會同區公所,繼續辦理調查、丈量,儘速安排施工,讓民眾早日重返安穩生活。

Read More

楊柳颱風影響海空交通轉降或返航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度颱風楊柳十三日侵襲台灣地區,統計到晚間止國內線共取消二五二架次,國際暨兩岸航線取消一八三架次,桃園機場有超過二十班飛機因風切太大而轉降,甚至有班機轉降到名古屋與胡志明市。海運方面則有十四條航線計一二九次航班停航。 航港局指出,十四日持續受楊柳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預定仍將有九條航線共八十一航次船班停航。連江縣政府指出,目前約有八百名旅客滯留馬祖地區,十四日將起啟動疏運計畫,請航空公司加班飛航、台馬之星交通船也將加開夜航船班以輸運旅客。 桃園機場公司指出,到十三日晚間已有二十餘架次班機受颱風影響轉降或返航,返航及轉降機場包括台中、香港、深圳、濟州、那霸、仁川、釜山、名古屋、胡志明市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