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短影音成果農新行銷利器 助力小農聲量與營收雙成長

TikTok_上興起果農創作風潮,讓在地農產品推廣短影音,成為串連產地與消費者的新管道。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水果進入盛產期,面對產量集中、季節變化與傳統通路侷限等挑戰,越來越多農務從業者轉而運用數位平台行銷農產,全球領先的行動短影音平台 TikTok 成為推動農產品銷售的利器。透過短影音介紹時令水果、分享產地故事、傳授選果秘訣,TikTok 短影音讓台灣第一級產業以更趣味化的形式進入消費者的視野,成為推廣在地農產、串連產地與消費者的新興媒介。 愛文芒果屢居夏季水果首選,第三代果農阿昇(@mangolutw)返鄉屏東枋山接手果園後,開始在 TikTok 上分享採果、挑果與驗貨的內容,將 TikTok 作為拉近與消費者距離的行銷工具,逐步累積起一群關注他的穩定客群,短影音屢屢破萬觀看,御用等級的芒果更是一週熱銷 500 盒!身為新生代果農的阿昇更同步著手發展芒果果乾、果醬等系列製品,讓愛文芒果不只是季節限定的好味道。 而中秋節又將在九月到來,麻豆文旦向來是中秋送禮經典,果農小林(@guoran_fruit)透過 TikTok 分享種植秘訣,從除蟲到樹枝加固步步公開透明,讓消費者看見在地農產背後的技術與用心。當逢季節變化影響收成,小林則透過 TikTok 短影音邊收拾落果邊鼓勵自己與其他農友:「今年沒了,明年再戰」,喚起更多人看見農業的韌性與團結。 今年夏季頻繁降雨更牽動著果農收成,卻也帶動 TikTok 上以教育和科普內容呼籲支持在地農產的創作熱潮。擁有多年水果行銷經驗的水果公道伯阿耀(@fruityaos)透過 TikTok 拆解蜜桃、鳳梨到荔枝等當令水果的挑選與特色,也因應近期風災頻傳的果園受損與價格波動,呼籲民眾用實際行動支持台灣農民! 在地方深耕多年的霧峰農會總幹事霧農大叔(@wufeng_uncle)長年投入在地農產品推廣,介紹台中中部特有的黑葉荔枝,並鼓勵民眾支持台灣本土新鮮藍莓,以精鍊且趣味的短影音推廣在地農產,讓更多人看見台灣農業的多樣面貌與價值。 在 TikTok 上,每位創作者都以自身專業與風格,打造出貼近人心的短影音內容,讓產地故事、知識分享或品牌經營,成為串連農業與市場的重要橋樑。TikTok 將持續支持創作者以真誠的故事傳遞正面影響力,也期待更多第一線的農務從業者,透過短影音創作一起推動台灣農業的新樣貌。

Read More

搶攻「懶人經濟」中元商機!PChome獨家攜手乖乖、聯華推「聯名拜拜箱」

必勝客獨享尖叫點即日起至9月8日重磅祭出16款高CP值套餐!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今年因逢農曆閏六月,中元普渡時程較晚,但電商平台觀察近期受到颱風影響,讓不少消費者已提早啟動「超前部署」採購模式。PChome 24h購物指出,近一週站上食品業績相較上月同期顯著成長25%,顯示在颱風效應與普渡提早備貨潮的雙重帶動下,買氣提前發酵。為積極搶攻一年一度中元商機,PChome 24h購物早自七月下旬即開跑「中元金澎Buy」活動,集結零食餅乾、泡麵飲料等超過8萬件食品,更推出獨家聯名拜拜箱與多重限時優惠,包含:拜拜箱99元起、食品單筆滿999元現折169元、指定品滿99元還可登記抽Switch 2瑪利歐賽車世界同捆組、消費累計滿5,000元再登記抽8,888 P幣、8/18~8/31刷星展PChome Prime聯名卡最高享16%回饋、週日刷星展銀行信用卡滿1,500元登錄送100 P幣等好康,讓消費者免於颳風下雨天出門,就能輕鬆一站備齊普渡供品,安心祈福、旺運納財一次到位。 現代人生活忙碌,中元普渡採買常面臨沒時間、不知如何挑選的痛點。PChome 24h購物看準「懶人經濟」與一站購足趨勢,今年特別以「拜拜箱」作為中元檔期主打,一箱涵蓋多樣人氣暢銷商品,讓消費者免去傷腦筋的採買過程。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與兩大食品廠打造的獨家聯名款:與「中元普渡必備神品」綠色乖乖合作的「BOXMAN乖乖箱助箱」最具話題,不僅是祈求設備運轉順暢的文化象徵,其吸睛外型也吸引不少企業與個人搶購收藏;另一款則攜手聯華食品,打造「BOXMAN聯華食品精選零食箱」,精選可樂果、卡迪那、元本山、萬歲牌等經典零嘴,輕鬆滿足普渡與親友分享需求。此外,PChome 24h購物也推出多款精心搭配的自組拜拜箱,包括:誠意六福箱、福滿八寶箱、招財九獻箱、十全旺福箱、滿願十一寶、極致十三願等,當中又以價格千元內且高CP值的「誠意六福箱」最受消費者青睞,成功奪下今年的熱銷冠軍,顯見實惠組合是當前普渡採購的熱門趨勢。 除了中元普渡採買,農曆七月前夕也是民眾開運、淨化磁場的熱門時機。PChome 24h購物觀察,消費者對開運小物需求顯著提升,特別推薦兩款人氣商品,讓消費者布局好運勢。其中,「瑰麗寶玫瑰鹽燈」以天然礦物能量與溫潤光暈,象徵鎮宅避煞、聚財添運,不僅是實用的居家擺飾,更是開運添財的人氣首選。另一款則為獲香火鼎盛的鹿港天后宮加持的「鹿港天后宮 淨身梳洗包(20入/2盒)」,方便民眾在居家或外出時進行簡易淨身,洗去穢氣、迎接好運,為心靈增添安定力量。

Read More

必勝客獨享尖叫點16大夏季優惠最低57折!

必勝客獨享尖叫點即日起至9月8日重磅祭出16款高CP值套餐!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夏日怎麼點才最划算?即日起至9月8日,必勝客個人餐點系列火力全開,首度重磅祭出16款高CP值套餐,從百元有找的銅板1+1套餐,個人超值大餐、到適合約會、家庭聚餐的雙人豪飽餐與多人激省餐通通包辦! 必勝客期間優惠獨享尖叫點多達16樣超值優惠: 「銅板1+1 89元」四款人氣商品組合,只要89元即可享受「四小福/日式照燒雞個人比薩」或「單片爆濃巧克力香蕉/超級總匯起司咔滋餅」加飲料。 「個人超值大餐159元起」夏威夷個人比薩、番茄肉醬起司麵或奶油燻雞燉飯等主食,搭配黃金鱈魚塊、金黃薯瓣、巧克力QQ球等三樣副食與飲料,五件組合最低享57折。 「雙人豪飽餐259元起」個人比薩、燉飯到義大利麵,雙份主食搭配黃金雞柳條、金黃薯瓣與雙份飲料最多現省達162元! 「多人激省餐7折起」適合3-4人聚會,四款熱賣商品一次到位的「個人比薩豪邁分享餐」和「個人主食豪邁全享餐」,搭配多樣副食與飲料,讓家裡一秒化身派對現場! 必勝客優惠連續28天不間斷,全部點起來最高更可現省1795元且不限使用次數!現在就立即打開 PK APP 下單,優惠攻略立享不用等! 必勝客「獨享尖叫點」網站請參考:https://event-pizzahut.com.tw/2025M8-SummerCoupon/

Read More

LUSH 推出 2025 中秋節限定系列

LUSH 推出 2025 中秋節限定系列。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秋節快樂! LUSH 邀請大家一起慶祝今年全新推出的 2025 中秋節限定系列,帶來 3 款色彩繽紛和香氣撲鼻的沐浴產品與 1 款禮盒;此系列目前已在全台門市、官網、LUSH App 上開始販售,歡迎大家與我們將滿載祝福的中秋節禮物送到身處異鄉的親友手中。無論距離多遠,讓心意隨香傳遞。 LUSH 不僅將傳統月餅融入汽泡彈,今年的系列將中秋的甜蜜與華人的茶韻巧妙融合,研發了 2 款全新產品,包含帶來清爽冰涼感的冰皮月餅泡泡浴芭,搭配明月桂花烏龍沐浴露,讓你彷彿置身月下茶園,享受令人驚喜的沉浸式沐浴體驗。我們更推出了望月團圓禮盒,禮盒融合了經典中秋月餅汽泡彈與全新冰皮月餅泡泡浴芭 ,讓你一「嘗」 2 種口味,體驗汽泡彈的繽紛活力與泡泡浴芭的綿密柔潤,是健康(純素、0 卡路里)並充滿創意的絕佳贈禮選擇! 2025 中秋限定系列是 LUSH Co-Create (共同創作)計劃的一部分,此計劃為內部員工提供研製產品的實習機會,專為季節限定系列而設,透過傾聽各個社區的故事,打造出展現多元特色的產品,期盼達成 LUSH尊重與包容多元文化的理念。 本次望月團圓禮盒的設計出自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店的共同創作者 Colby Wong,他以中秋節團圓的寓意及中華神話故事中的月兔與桂花為靈感,創作出這個富有亞洲獨特文化的禮盒。 無論相隔多遠,你可於中秋佳節借月傳遞愛意。望月團圓禮盒靈感來自蘇東坡的千古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寓意即使分隔千里,仍可共賞一輪明月。禮盒內含兩款月餅造型浸浴產品,讓浴缸充滿節日的溫馨趣味,替你將思念與祝福送到摯愛手上。 這款禮盒由來自 LUSH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分店的 Colby Wong 設計,外盒以裁形技術製作,邊緣採用弧形剪裁,拉開外盒時,內盒上方的月亮圖案便會隨之展現,營造月相變化的視覺效果。Colby 指設計寓意「團聚不應只限特定時刻,反之,無論身處何地、月亮盈虧與否,每一段相聚時光都值得珍惜。」

Read More

《台灣吉豚屋》 Uber Eats買一送一優惠開跑

吉豚屋海老腰內豬排丼。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吉豚屋》10週年慶熱潮不斷,驚喜優惠接力登場!雖然實體門市的「10週年三品特惠」活動剛剛落幕,但人氣周邊「10週年限定招牌小燈」仍將持續贈售至8月31日止,數量有限,想收藏的粉絲可得把握時間!而緊接著,《台灣吉豚屋》再宣布好消息——8月14日至8月26日,將攜手Uber Eats推出 Uber One會員限定買一送一優惠,讓美味驚喜延續到外送平台! 這次特別祭出外送平台銷售前五名的明星餐點「海老腰內豬排丼」作為買一送一主角!外酥內嫩的腰內豬排,搭配金黃酥炸海老,加上蛋與《吉豚屋》日本直輸獨門丼醬汁一同烹煮,香氣四溢、層次滿滿。再配上日式無糖綠茶或果漾芭芒柳任選一杯,口感更清爽解膩。每份特餐原價380元,限時優惠買一送一,等於每人只要190元就能享受一份丼飯+飲料的超值組合!美食控們務必把握機會,輕鬆外送到家,雙倍滿足一次到位!

Read More

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提升至2萬

記者林中行、陳柏翰∕綜合報導 台灣滿7000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除了捐贈者,醫療團隊功不可沒;健保署通過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從2000元左右提升至2萬元,鼓勵從事移植工作醫療人員。 花蓮慈濟醫院32年前成立骨髓幹細胞中心,12日舉行「從0~7000的髓緣之愛」記者會,宣布台灣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達7000人。院長林欣榮說,該中心連續3次獲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進階認證,在亞洲、全球配對率具有關鍵地位與貢獻。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每年約1300人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費用超過百萬元;如果沒有善心人士捐贈骨髓,即使有再多的醫療預算也無法進行移植。在健保開辦之前,慈濟就已著手推動社會改革。 石崇良表示,過去健保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比照捐血或輸血技術計價,每次僅給付約1000~2000元。近期健保共擬會已通過調整方案,預計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費用提高至與骨髓移植相當,整體療程給付可望提升至1萬~2萬元。新政策預計16日完成預告,最快9月1日生效,透過大幅調整給付金額,鼓勵從事移植工作的醫療人員,獲得合理報酬與支持。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未來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新制給付增加8~10倍,讓醫療團隊有感。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1/10萬~1/1000萬。 葉士芃認為,7000例代表7000個家庭重拾希望、迎向新生的真實見證。捐贈者多數不認識受贈者,卻願意為陌生人承擔捐贈時的不便,期盼年輕人加入建檔行列,讓更多等待的生命有機會重生。

Read More

越南血癌童謝台男捐髓救命

  越南血癌少年阿福(左)與捐髓人楊先生(右)12日在台北相見歡,雙方相擁致意。(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53歲楊先生捐周邊血幹細胞,讓來自越南的10歲血癌病童阿福重生,他們12日終於相見。阿福一家告訴救命恩人,「以後阿福越南的家也是你的家」。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舉辦「0~7000.從台灣到全球.見證生命奇蹟」髓緣記者會,見證歷史性一刻。 (花慈提供) 慈濟骨髓資料庫圓滿捐贈7000例,16歲的阿福就是受惠的其中1人,重回助他重生的寶島。台灣有許多救命恩人,阿福在記者會上與當初捐贈周邊血幹細胞的楊先生見面,他情緒激動跪地頂禮感恩;楊先生笑著將阿福扶起,阿福緊緊回抱對方,哭到不能自己。 阿福憶起8歲那年,在學校午休到一半突然全身不舒服,回家告訴媽媽後緊急就醫,檢查才知道罹患血癌。無奈在越南反覆治療未果,反覆發作直到2020年COVID-19疫情初期,一架來自越南的班機飛抵台灣,載來當時10歲的阿福。 因為適合阿福的造血幹細胞在台灣,他跨海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移殖,經過整整1年2個月的治療,終於恢復健康。如今阿福正在學習中文,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出內心的感謝,想向大家證明愛心沒有白費,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繼續延伸與成長,化為更美好的力量。 「阿福就是你的家人,以後阿福越南的家,也是你的家,歡迎你來越南看看」,阿福的父母字字句句都是對捐髓者的謝意;楊先生只是淡淡笑著說,曾在腦海中不斷想像阿福長什麼模樣,真的看到阿福本人站在面前,高高壯壯的,看起來非常健康,他覺得這樣就足夠了。 楊先生說,選擇捐周邊血幹細胞時,他一點都不害怕,周邊血幹細胞和捐血很像,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贈周邊血幹細胞,他裝上抽血器具後,一坐就是6個多小時,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原地處理,「能夠救一條人命,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情」。

Read More

意識突改變…翁染腦脊髓膜炎猝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2日公布,新增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個案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無國外旅遊史,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於當天死亡。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6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已3例死亡。2016~2024年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12例,個案感染年齡以25~64歲占30%為多,其次為19~24歲及65歲以上各占23%,病例以感染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常見。 疾管署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之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須透過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方可有效傳播。健康者可能呈現無症狀鼻咽部位帶菌,僅少數帶菌者會發展成侵襲性疾病;免疫低下者較容易致病,其潛伏期約2~10天,主要症狀為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惡心、嘔吐、出血性皮疹等,有時也會出現昏迷和譫妄等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肺炎、敗血症及腦膜炎甚至休克死亡,需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新增確定病例相關接觸者皆已安排衛教及健康監測,並由醫師評估是否採檢或預防性投藥。 疾管署提醒,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應避免長時間處於擁擠或是通風不良的環境,並應保持良好手部以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Read More

4乳牙蛀成蜂窩性組織炎 忍痛拔除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一名5歲男童在幼兒園定期接受塗氟和口腔檢查均未察覺異狀,日前牙痛且臉頰腫脹,檢查發現嚴重齲齒並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拔除4顆已無法補救的乳牙。醫師表示,學校塗氟無法取代完整的牙科檢查與X光診斷,家長應自孩子長牙後定期帶至牙科門診檢查,勿等蛀牙惡化才就醫。 衛福部統計,1~2歲幼兒齲齒盛行率為2.31%,2~3歲上升至14.68%,3~4歲則驟增至42.7%。 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陳默指出,蛀牙發生原因主要與飲食習慣和口腔衛生有關,如吃飯時間過長、進食後未即時潔牙、夜奶或半夜持續餵奶等。研究發現,吃飯時間超過30分鐘,蛀牙率提升達3倍。 陳默提供5個護齒關鍵: 1.由家長協助刷牙:許多學齡前兒童尚未具備良好口腔清潔技巧,建議家長每天早晚協助孩子正確刷牙,使用1000ppm以上的含氟牙膏,並配合牙線徹底清潔。 2.培養良好飲食習慣:控制進食時間,每餐不超過30分鐘,避免讓孩子養成含飯習慣。點心定時定量,避免含糖量過高零食飲料,降低齲齒風險。 3.定期塗氟:氟化物能強化牙齒表面琺瑯質,建議定期配合學校或至醫療院所塗氟服務。研究指出,定期塗氟漆可以下降37%的乳牙齲齒率及43%的恆牙齲齒率。 4.定期至牙科檢查:雖然學校會定期塗氟,但礙於環境及燈光,執行醫師未必每次都能清楚檢查牙齒狀況。即使孩子沒有牙痛或明顯異常,也應至少每半年至專業兒童牙科進行檢查。 5.配合額外氟化物使用:對於齲齒風險較高的孩子,可在牙醫師評估下適量補充氟錠或增加其他氟化物產品之使用,降低齲齒機率。

Read More

近3年首例兔熱病 婦發燒無力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兔熱病個案。(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2日公布,國內發現近3年首例兔熱病確定病例。個案為居住南部地區70多歲本國籍女性,有慢性病史,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亦無從事戶外活動且無動物接觸史。7月12日出現發燒、全身無力、頻尿等症狀,就醫後因症狀未改善且出現寒顫、腹瀉等症狀,再至急診就醫並通報兔熱病,血液培養之菌株經全基因體定序鑑定為兔熱病致病菌。治療後症狀改善,日前已出院。 疾管署2007年將兔熱病納入第4類法定傳染病後,迄今共確診3例,包括1例境外移入及2例本土;前2例分別為2011年自美國境外移入及2021年南部本土個案。 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兔熱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菌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主要野生動物宿主包含兔子、野兔、田鼠、麝香鼠、海狸、水鼠。以病原菌循環存在於媒介節肢動物及各種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及魚類之間,低劑量即可致病,潛伏期與暴露劑量有關,通常為3~5天,亦可長達14天,流行地區包含北美洲、歐洲、亞洲及中東地區。 兔熱病傳染途徑多元,人類可經由吸血性節肢動物(通常為硬蜱和鹿蠅)叮咬、接觸受感染動物組織、食用受汙染的食物與水或吸入受病菌汙染的塵土而感染。目前無人傳人病例報告,風險族群為實驗室職業暴露及從事野外活動者。 疾管署提醒,民眾應避免接觸野兔、囓齒類等野生動物,也應避免生食野生動物或畜肉,前往流行地區應著長袖衣褲或使用政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以避免受節肢動物叮咬,處理動物屍體(尤其兔子)時需佩戴口罩、防水手套,避免接觸或生飲未經過濾消毒的水。衛生單位已完成新增個案住家及周邊環境之消毒工作,及通報醫院實驗室清消作業,同時針對醫院檢驗相關人員與個案之訪視家人進行健康監測14日,目前無疑似症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