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跌161點 台幣近4個月新低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股八月二十九日主要指數下跌,台股一日開低震盪走低,權王台積電在平盤上下震盪,大盤一度挫逾三百點,所幸台積拉尾盤反上漲五元,終場加權指數跌點收斂,下跌一百六十一點三七點,二萬四千點大關失而復得,收在二萬四千零七十一點七三點,成交值五千零九十點七五億元。 自營商賣超一百零八點六七億元,投信賣超二十九點二六億元,外資及陸資賣超七十八點二九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二百一十六點二二億元。 台積電尾盤上漲五元,收一千一百六十五元;鴻海跌破二百元,下跌五元、收在一百九十八點五元;聯發科下跌十元、收在一千三百六十元;廣達下跌六點五元,以二百五十六元作收。 九月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登場,航太軍工概念股表現強勢,台揚鎖住漲停;圓裕、銘旺科、越峰分別上漲百分之六點七二、百分之五點八六、百分之四點二六。 匯市方面,美國八月非農就業數據即將出爐,是聯準會九月降息與否的重要指引,投資人屏息以待,新台幣延續貶勢,收盤收三十點六三元,貶二點五分,改寫近四個月新低,成交量能萎縮,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僅十一點二一五億美元。

Read More

店家慰助金申請 公所受理到月底

市府呼籲尚未申請慰助金之受災店家,把握時效提出申請。(經發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受災店家,自八月十一日起啟動受理申請慰助金作業,市府提醒,各區公所受理收件期限至九月卅日,期限屆滿後公所將不再受理收件,僅保留市府民治市政中心及永華市政中心兩處櫃檯窗口繼續收件。 經發局指出,這次慰助方案適用於具稅籍登記之商業店家,因災害造成鐵捲門、招牌、展示架等生財器具毀損者,每家可獲得一萬元慰助金。 店家送件時須檢附申請表、受災照片或受災證明、負責人身分證影本、店家或負責人存摺封面、領據及切結書等文件,相關資訊可上經發局官網查詢。 市府說明,本次慰助金由中央補助,但為配合會計及查核作業,審查及核撥期程將加快,優於中央公告期程規劃,讓受災店家能更快領取慰助金。 至於自十月以後提出申請的案件,將採批次集中處理,案件審查及撥款時程會延長,請店家儘速提出申請。 經發局表示,災後店家復原不僅關係經營者生計,更關係地方發展及整體經濟活力,市府積極爭取中央支持並加快行政流程,盼以最快的速度審理讓資源到位,協助業者重建、恢復營運;各公所受理申請的期限僅到九月底,提醒符合資格的店家不要錯過就近送件的便利性,確保慰助金盡速入帳。

Read More

重建家園 民進黨媒合捐家電

民進黨市黨部媒合各界善心捐助家電,協助弱勢家戶回復日常生活。(民進黨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自風災、雨災後,受災鄉親已逐步回復正常生活,民進黨市黨部繼公布「疼惜台南 守護家園」行動專案,持續維持聯合服務中心量能,媒合各界善心捐助家電,協助弱勢家戶回復日常生活。 市黨部主委郭國文立委表示,黨工同仁這段時間投入家戶打掃清理,也協助物資整備配送,面對台南百年紀錄風雨災,地毯式不放棄任何一位弱勢受災戶,以地方黨部來輔助政府部門,互相協力,是民進黨當前應該做也必須要做的事。中央黨部與雲嘉南黨部聯合,抓漏中低收與弱勢受災戶需求,減輕購買家電負擔,讓鄉親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得到,也感受得到社會各界的愛心。 市黨部執行長陳怡如說明,目前訪視媒合弱勢家戶已有二十戶,計有洗衣機、冰箱需求為大宗,另有電鍋、電視、微波爐、除濕機需求,目前也與黨中央核對捐贈家電數量,還有後續配送作業,也感謝捐助人、捐助單位鼎力響應。 面對台南這次遭逢百年風雨災,大罷免失利等因素,當前黨內呈現低氣壓,郭國文指示,今年九月二十八日黨慶,支持者仍希望能夠強化本黨精神,與民眾鄉親站在一起,已責成同仁舉辦感恩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讓愛傳出去!

Read More

國策顧問陳天隆募330萬日圓賑災

去年七月黃偉哲市長敦聘陳天隆會長為南市對日交流顧問。(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多處地區嚴重受損,在月底又遭逢豪雨災情,日本台灣後援會會長,身兼國策顧問、台南市對日交流顧問的陳天隆,號召募款並獲得五十位日台人士的響應,一日將捐贈給台南的三百三十萬日圓善款交給我駐大阪辦事處。 陳天隆一行一日赴駐大阪辦事處,將所募得的三百三十萬日圓善款捐贈給台南,由處長洪英傑代表接受,市長黃偉哲委請洪英傑協助代為宣讀及轉交感謝信函,表示善款將妥善運用在災後復原與災民關懷上,盼集合眾人之力,共同協助災民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陳天隆表示,發起募款活動,希望將大家的愛心集結起來,以實際行動成為災民堅強的後盾,期盼台南未來一切安好,災民朋友早日重拾往昔平安幸福的時光。 市府說,台日因同處颱風地震侵襲地帶,對彼此遭遇的災害最能感同身受,也總是溫暖扶持彼此,此次台南遭受風災重創,第一時間就接受到來自日本各界的慰問,更有許多來自日本的善款湧入支持台南災後重建,在在見證了台灣和日本間堅定的友好情誼。

Read More

觀光司機培力結業 75人取得證書

觀光司機外語及觀光培力計畫溪北場次。(觀光旅遊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為提升旅遊服務品質、讓台南朝國際觀光城市目標邁進,南市觀光旅遊局持續推動觀光司機外語及觀光培力計畫。含英、日、韓、越、泰等語言、國際禮儀接待技巧等實用課程內容,吸引觀光公車客運駕駛、計程車及小客車租賃業者參與,七十五人獲頒結業證書。 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表示,觀光司機外語及觀光培力計畫,由崑山科技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系團隊負責執行。除了規劃課程,也邀請外籍生擔任外語助教,透過模擬真實旅遊情境、互動演練,讓學員即時練習外語應對能力。外籍生分享在台南的旅遊經驗,暢談實際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感受,提供意見回饋的同時,也獲得跨文化實務經驗,達到雙向學習效果。 因應111台南小港機場線加入台灣好行觀光公車路線,今年特別加開漢程客運司機外語接待課程。配合業者營運需求,也於溪北地區再開六梯次課程。除了去年新增的泰語基礎課程,另搭配多國語言菜單翻譯資料庫,營造更完善的多語友善接待環境,強化觀光計程車導覽服務技巧。部分駕駛每年主動報名進行複訓,持續自我增能,希望遇到外籍旅客能夠應對自如。

Read More

勞局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勞工局積極開發職缺,舉辦身障就博會,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 (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勞工局推動身心障礙者職涯「合理調整」專案,推廣職場合理調整,落實友善就業環境,讓身心障礙者及多元勞動族群能在平等基礎上發揮所長,榮獲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殊榮,展現市府在推動共融職場與永續發展上的卓越成果。 市府與中華電信合作培力身障講師。(勞工局提供) 勞工局表示,合理調整是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強調的重要核心概念,透過跨單位、機關的業務整合及公私部門協力合作,建立身心障礙就業服務一條龍的服務模式,打破傳統框架,透過合理調整創造非典型的就業模式包括居家就業、身障講師等,拓展身障職涯新契機,市府並持續推動相關宣導、提供職場輔具、就業服務及法令指導,引導企業理解並實踐合理調整,協助勞工依個人需求獲得適切支持。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將持續提供各式就業服務模式幫助身障者與職場共融,希望讓身心障礙朋友不僅有機會進入職場,更能穩定發展並展現價值,提升經濟能力改善生活,期許能在公平的條件下發揮所長,讓身障者在就業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晴天。 王鑫基指出,「台灣永續行動獎」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共收到五百零三件申請方案,其中,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局處提出一百零三件方案,南市勞工局在眾多參選方案中脫穎而出,獲得最高榮譽的金獎,不僅肯定南市在促進身障就業平權上的努力,也彰顯市府攜手產業界共同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堅定決心。 就促科長沈淑敏表示,為持續深化理念的推廣,三日將與勞動部合辦「職場合理調整概念與實務宣導說明會」,以提升勞雇雙方對合理調整的認識與應用能力,強化職場共融意識,促進身心障礙者穩定就業。

Read More

抗議市民廣場先砍樹後辦說明會 護樹團體要求市長道歉把樹種回來

台中市民廣場十四棵行道樹遭市府無預警「移除」,引嘩然,護樹團體昨日前往市民廣前抗議,要求市府「把樹種回來」。(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建設局推動市民廣場景觀優化,移植臨公益路側十四棵行道樹,因一度傳出移樹的理由是為「優化爵士音樂節人潮動線」,引發當地居民及市民反彈,台灣護樹協會等公民團體一日赴市民廣場抗議市府未依程序辦理,砍樹後才辦說明會,「先斬後奏」,黑箱砍樹、倒行逆施,要求台中市政府道歉「把樹種回來」。 台中市建設局指出,相關移植及移除樹木均有經景觀委員會討論同意下施作,但坦言相關作業程序有瑕疵,未來會加強檢討改善;相關優化工程未來人行道會更開闊,預計重回五棵樹。 台中市民廣場十四棵行道樹在八月二十八日遭市府建設局無預警「移除」,引發在地居民及市民譁然,台灣護樹協會等在地團體昨日前往現場抗議,台灣護樹協會理事長張美惠指出,盧秀燕市長上任推動「都市退燒-全民植樹行動計畫」,並提出「種樹引風」、「種樹增綠」、「營造友善樹木城市」、「引進民間資源」四大目標,事實卻是一再砍樹,這次市民廣場砍樹案更是不告知、不公開、不民主,連她上週五打電話去建設局詢問何時開說明會,說是下週,結果突然在八月三十一日召開,完全沒通知關心的團體,找了幾個人就說已經開完了。 張美惠質疑,依規定移植前須辦說明會,結果是樹砍完了才開說明會,「先斬後奏」,且市民廣場案沒有公告,建設局胡作非為,市府頒布移植樹木規範,結果帶頭不按照規範,太離譜了。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心欣為西區居民,對於市民廣場行道樹無預警遭「移植」,強烈質疑市府在事發後三天才辦說明會開民主倒車,先斬後奏,且前天的說明會場地極小,頂多容納二十人,這場說明會根本就是「遮羞會」,痛批市府對行道樹太粗暴,整個過程沒有公民參與,附近居民及市民都不知情,況且人行空間並不如市府所說的不便,市府的理由太過牽強,要求停止「優化」方案,把樹種回來。

Read More

〈中華學園〉擺脫盲從

雲林縣僑和國小五年甲班 ◎蘇柔湘 擺脫盲從,盲從是一味的跟隨流行,盲從是無知的服從世俗的眼光。若要我選擇會危害三觀的流行,那麼我認為是「言語」。 這片土地是個自由的地方,所以,人們心中的想法也隨之流露,但是有些負面的想法,可能變成他人的夢魘。這種想法,不只可以在社群媒體上發表,就連音樂都可能出現,彷彿只有站在相同的立場,才能被世俗認可,可誰知,在簡單的話裡,也可能成為鋒利的刀。 然而在刀刺向他時,他的心裡種下了一顆卑微的種子,同時在加害者的內心也充斥著對被害者的不滿。我們要擺脫從眾的盲從,尊重每個人。

Read More

〈彩繪人生〉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 重拾視力 尤湯雅致力藝術治療

俄羅斯藝術家尤湯雅是台灣媳婦,用藝術治療群眾。 1977年出生於俄羅斯的藝術家尤湯雅,16年前因為網路交友,遠從俄羅斯嫁到屏東,她從年輕就學習繪畫和藝術,大學修兒童心理學,尤湯雅認為繪畫、藝術可以幫助人,所以特別喜歡分享繪畫。 尤湯雅生長於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遠嫁台灣後,特別感恩丈夫尤適鐘及家人親友包容,讓她很快融入台灣風土民俗,只是炎熱、潮濕的氣候,讓她吃盡苦頭,甚至眼角膜潰爛以致全盲。 尤湯雅面對全盲巨變,除了台俄家人的關懷與陪伴,本身東正教信仰,讓她深深反省,傾聽內在,跨出立志神經藝術治療嘉惠病友的第一步,奇蹟式耳朵與其他器官特別靈敏,彌補雙眼幾乎全盲的缺陷,這段以醫院為家的日子,卻提升她神經藝術治療的數個台階。 高醫中和醫院團隊二次眼角膜移植大手術成功,讓她恢復光明,除了照亮自己,也要照亮別人。 尤湯雅戰勝全盲,積極從事兒童繪畫、鋁線金屬教學等,甚至為讓神經藝術治療更上一層,尤湯雅再回俄羅斯學習繪畫心理學、藝術治療學。她體悟生命真諦,用藝術天賦,推廣神經藝術,帶動校園壁畫,跨國藝術傳愛,引領心靈迷惘人們走出死蔭幽谷。

Read More

〈彩繪人生〉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 港浪子變魔術師 彭思泰溫暖人心

從街頭浪子到世界紀錄,彭思泰以氣球寫下傳奇。 彭思泰出生於香港九龍一帶,父母是傳統小商人並不富裕。改變命運的關鍵時刻,出現在一次夜晚閒晃。他在廟街夜市發現一名街頭藝人,透過簡單魔術和氣球扭造型,就吸引大批圍觀民眾。 瞬間,他看到生命另一種可能,憑雙手就能帶給人快樂,也能得到尊重,從此對「魔術」產生濃厚興趣。憑藉魔術和氣球藝術找到另一片天,並到天津向「氣球教父」何坤龍學藝。 2016年,他和同伴到美參加世界氣球大賽,憑藉作品〈海神波塞東〉奪得中型項目冠軍;2018年,他與中國大陸、台灣等氣球師組成27人華人團隊,取材華人民間故事〈虎將軍〉,榮獲大型項目冠軍。 彭思泰一直想用氣球做一條中國龍,適逢龍年,他與香港屯門市廣場合作,並邀請同行和香港城市大學及一所中學學生,組成60人團隊共同製作,他用3萬8千個氣球,完成一條41.77公尺長、無任何骨架支撐的巨型祥龍,金氏認證官方大為讚歎。 彭思泰揮別香港街頭混混形象,到全球拜師、二度世界魔術冠軍,從逆轉人生到回饋社會,點亮千千萬萬人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