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迎寒假 新竹市啟動校園安全防護工作

教育部新竹市連絡處十六日上午召開元月份校園安全工作會報。(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一四年寒假即將來臨,新竹市政府為保障學生的健康與安全,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訂定的「強化校園防護機制實施計畫」,已責成竹市各級學校啟動校園安全防護工作,加強寒假期間的各項預防措施,包含與警政單位的聯繫合作以及校園環境設施管理,提升緊急應變能力,確保學生能度過一個安全且充實的假期。 教育部新竹市連絡處十六日上午也召開元月份校園安全工作會報,會議針對寒假學校及學生注意事項、防制學生藥物濫用、軍訓及學創同仁要求等各項校園工作實施重點提示及指導。督導林士成表示、寒假將屆,天氣持續寒冷,對於一氧化碳中毒防範注意事項予以叮嚀,另針對寒假後,即將到來的友善校園週活動,提醒需做好準備。 新竹市教育處也提醒各校,春節將至,各校工地於寒假前應確實做好工地安全工作,檢查安全圍籬、鋼筋模板、電源設備等,確保設施穩固安全,並維護良好的交通設施與排水系統,以減少春節期間可能的安全隱患。 教育處指出,隨著寒假與春節的到來,燃放鞭炮、煙火等活動雖然增添節日氣氛,但也可能引發火災、人身傷害及環境污染等風險。市府呼籲各校加強宣導;校方應加強校園周邊巡查,及早勸導危險行為,並張貼提醒標語,呼籲居民遵守規範,確保安度佳節、一切平安。 此外,教育處邀請全市學生參加由親師生平台暨竹市校園智慧通APP主辦的「一百一十四年聯合學苑『跨域閱讀知識王』實施計畫」,利用寒假參加活動,提升閱讀理解及自主學習能力,讓數位學習更加有趣、更多元,並邁向智慧學習的精彩新世界。此次活動包含好讀知識王、英閱知識王及塑學知識王等多項挑戰,並提供豐富的獎勳與點數獎勳,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活動詳情請見新竹市親師生平台( https://pts.hc.edu.tw/ )。    

Read More

桃園市警察局卸、新任分局長交接典禮 張善政感謝辛勞付出

桃園市警察局新任分局長暨大隊長交接典禮。(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六日主持「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卸、新任分局長聯合交接典禮」。張善政表示,感謝卸任警察同仁的辛勞付出,也期許新任分局長承先啟後在新的崗位有傑出表現,並歡迎原任於外縣市的警察同仁加入桃警團隊,攜手努力落實桃園治安與交通維護工作,帶給市民朋友更好的安全保障,讓桃園治安更上一層樓。 張善政表示,在警察局長吳坤旭帶領下,本市各項治安工作井然有序,桃園市治安水準顯著提升,並多次受到市民肯定,相信此次調任之優秀幹部皆適才適所,在新任職務能夠獲得充分歷練並發揮其影響力。 張善政指出,一一三年度桃警團隊在打擊犯罪、槍械查緝,執行雷霆除暴專案等治安工作上成績斐然。在遠見雜誌二0二四年「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與市民身家安全相關的「治安」面向,桃園一口氣躍升七個名次,成為全國之冠,顯示近年來打擊槍枝犯罪、打詐與攔詐等作為成效卓著,更被雜誌譽為「政府效能首善之城」。 張善政於典禮中宣布警職人員異動,包括:原任臺南市政府警察局副局長鄭榮崑調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副局長、原任宜蘭縣政府警察局長侯東輝調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主任秘書、原任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二總隊副總隊長李忠萍調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督察長、原任桃園分局長蔡啟仁調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警政監、原任大園分局長王智民調任桃園分局長、原任大溪分局長吳傳銘調任大園分局長、原任內政部警政署交通組科長徐章哲調任大溪分局長、原任蘆竹分局長林鼎泰調任中壢分局長、原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公共關係室主任楊贊鈞調任蘆竹分局長。

Read More

教育部增數位教學技能 推師資培育導入生成式AI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十六日表示,因應數位化浪潮,委請台師大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十五日至十六日辦理「數位導入師培大學主題工作坊」,由多名學者和優履工作室籌備,帶領師培大學教授探索生成式AI在教育中應用潛力,推動數位科技有效融入教學現場。 工作坊首日安排「數位科技融入教育概論課程」,聚焦生成式AI在教育概論課程中應用,了解AI工具對課程創新與效率提升的貢獻;次日,「數位科技融入教育實習課程」,以生成式AI在教育實習中應用為主軸,透過案例介紹,並於教學現場運用相關工具設計出實際教案。 教育部表示,期待深化數位科技在師資培育中應用,幫教師將數位工具適切融入課堂教學,進而促進教學方法創新,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創造力,提升學習效率,為未來教育環境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在數位時代中更具競爭力。

Read More

北市親子說故事及話劇比賽開放報名

  北市親子說故事及話劇比賽開放報名。(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母語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為了營造親子共學母語情境,台北市每年度皆辦理母語日系列活動,此次辦理「聲聲不息母語情-親子說故事」活動及「本土語文親子及學生話劇比賽」,讓親子或祖孫等家庭成員共同以母語紀錄生活故事,藉以分享各校學生家庭推動母語經驗,延續母語傳承聲聲不息的精神。 台北市教育局十六日表示,「聲聲不息母語情-親子說故事」徵件組別共分為台灣台語中年級組及高年級組、台灣客語中年級組及高年級組、原住民族語中年級組及高年級組等六組,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一一四年二月十二日止,活動提供親子以母語發表的機會,從用母語說故事的過程中,培養運用母語對話及創作欣賞的能力,增進對生活周遭環境的了解,建立愛鄉土的人文情懷。 「本土語文親子及學生話劇比賽」徵件組別則分為台灣台語親子組及學生組、台灣客語親子組及學生組共四組,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一一四年四月十一日止,決賽時間為一一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學生可不限主題,自行設計劇本,並以母語為媒介進行話劇表演,不僅可以增加學生本土語文的聽、說能力,更能夠凝聚家庭向心力,讓家庭成為本土語文教學的最佳場所。 親子話劇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看到不同語言的演出,從劇情的規劃及道具的設計,皆可展現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色,讓學生得以互相學習,學會彼此尊重及欣賞。

Read More

寒冬送暖 張溫德副市長關懷退舍榮民

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特地代表蔣萬安市長,前往信義區大我等三個退舍,以表達市府最誠摯的關懷與感謝之意。(台北市兵役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農曆年節即將到來,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十六日特地代表蔣萬安市長,前往信義區大我等三個退舍,慰問榮民長輩們,除了提前歡慶春節,致贈養生禮盒及慰問品外,還準備了壽桃為第一季生日的壽星伯伯慶生,並贈送百歲人瑞長壽禮,以表達市府最誠摯的關懷與感謝之意。 張溫德表示,榮民長輩一生奉獻軍旅,建設台灣,他們的智慧、經驗與精神是台北市的珍寶,希望市府推動的長照計畫和各項福利措施,可以結合國軍、榮服處或社會公益團體的資源,提供更完善的醫療與照護服務,讓長輩們能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在台北市頤養天年,這就是市府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期待各位伯伯都能感受到各單位的關懷與溫馨陪伴。 兵役局長李治安指出,目前台北市轄內國軍單身退員宿舍共有十處,榮民長輩平均年齡超過九十六歲,他們終身戎馬,為國犧牲奉獻,兵役局長期以來都派員到各個退舍實地走訪,噓寒問暖,及瞭解他們的生活需求,讓榮民前輩們的晚年生活獲得更好的照護,更於三節前夕安排府級長官前往慰問訪視,使其感受到台北市這個大家庭最溫暖的關懷,並充分落實蔣市長「服務型政府」的理念。

Read More

培養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 台中市智慧自動化技術教學中心揭牌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重視技職教育並持續挹注資源,在沙鹿高工成立「台中市智慧自動化技術教學中心」教育部長鄭英耀、教育局長蔣偉民等人出席共襄盛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重視技職教育並持續挹注資源,在沙鹿高工成立「台中市智慧自動化技術教學中心」,與國際機器人大廠合作,在中心內設置機器人術科檢定試場,培養人才並輔導考照,教育部長鄭英耀十六日主持揭牌啟用儀式,並表示希望透過這個教學研究中心,能夠結合大學相關產業資源及專業技能,協助沙鹿高工一起培養更多自動化產業的人才。教育局長蔣偉民出席見證台中市培養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新里程碑。 鄭英耀指出,台中是國內精密製造產業的重鎮,希望透過沙鹿高工這個教學研究中心,能夠結合大學的產業資源,搭配更多的專業能力,協助沙鹿高工培養許多產業的人才,整合區域的一個支援以外,第3個智慧自動控制教學研究中心成立後,受益的不只是學生,透過自動化中心分享形成一個共學的教學研究中心,讓都會區沒有研究中心的學子或者學校,都願意前來學習。 智慧自動化是未來科技產業的新趨勢,沙鹿高工成立「台中市智慧自動化技術教學中心」,教育局建置機械手臂試場設備。(記者陳金龍攝) 蔣偉民指出,這幾年教育局的技職教育業務連續七年獲中央評鑑為優等,市府挹注經費協助學校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環境,「沙鹿高工的智慧自動化中心」由市府補助學校成立,攜手現有的智慧製造技術教學中心,為台中注入智慧機械產業所需人才。 沙鹿高工成立「台中市智慧自動化技術教學中心」,建置銑床設備。(記者陳金龍攝) 蔣偉民表示,市府重視技職教育落實與推廣,教育局在沙鹿高工建置智慧自動化中心,可縮短城鄉間工業四點零相關的教育資源差距,期待在智慧機械產業發展的道路上,為台中市注入更多創新動能,讓人才與產業雙向共榮,共創更具競爭力的智慧城市未來。

Read More

欠款不繳又逾檢 彰監理站以辨識系統查獲後吊扣車及註銷牌照

彰化監理站在永靖鄉路邊發現一欠款又逾檢車輛,立即吊車、吊照及追索稅費。(記者曾厚銘翻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監理站會同彰化縣交通警察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執行註銷車輛跨機關聯合查緝專案時,於永靖鄉瑚璉路由車牌辨識系統發現可疑車輛,立即查核車籍資料發現一逾檢註銷車輛停放道路旁,且車主尚有強制執行中仍未清償之欠款金額達三萬餘元。監理站當場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二條舉發,先拖吊移置車輛、扣繳註銷牌照,並將再追繳使用期間之稅費。 彰化監理站站長黃建興表示,車輛未領用有效牌照、懸掛他車號牌或未懸掛號牌者,勿將車輛於道路停車置放,否則將面臨新臺幣三六○○元以上一○八○○元以下罰鍰,違規車輛並當場移置保管及扣繳其牌照。 彰化監理站提醒,車輛如經註銷牌照,應儘速至公路監理機關繳回號牌不可再繼續行駛;若還要繼續使用,汽、機車牌照須滿六個月,且經公路主管機關檢驗合格後,始得請領牌照,行駛道路。否則請車主切勿心存僥倖繼續行駛或停放道路,若經查獲將處汽車所有人罰緩外,汽車當場移置保管及扣繳牌照,還將追繳使用期間之稅費。車主如欲查詢牌照狀態,可透過監理服務網/首頁/汽機車/行照及牌照/牌照現況查詢。

Read More

竹縣「東興圳光藝節x年前派對」本周休二日登場

  參加活動完成任務,可獲得獨一無二的「寫一首詩元宵提燈」,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狂歡。(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東興圳光藝節x年前派對」本周休二日登場,不僅有精彩的舞蹈及歌唱表演,還有受小朋友喜愛的泡泡派對及奶油市集,陪伴大家度過農曆年前的周休二日。參加活動完成任務還可獲得獨一無二的「寫一首詩元宵提燈」,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狂歡。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除了藝術家及團隊帶來的精采作品,另一大特色就是將新詩創作轉化為藝術裝置,邀請在地孩子漫步東興圳水岸,將最直接的感受轉化為二行詩,並以立體文字、螢光石、Gobo燈與鏡球、霓虹燈等素材,把詩句意境轉化為裝置藝術,漫步其間,詩意滿滿。 文化局表示,搭配豐富浪漫的裝置藝術作品,周休二日兩天邀請花蓮傑出表演團隊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山東野表演坊及小朋友最喜歡的泡泡派對,還有人氣歌手黃奕儒、江晟榮、The Plane Plan、史東ston,接力帶來精采演出。 另外,「東興圳光藝節x奶油市集」將帶來超過卅組攤位,使民眾在展場中同時享受視覺、聽覺和味覺的多重感受,活動現場完成一定任務將贈送獨一無二的「寫一首詩元宵提燈」。 「東興圳光藝節」展期至二月十六日結束,閉幕式系列活動於二月十四、一五、十六日接連三天展開,熱鬧市集與優質音樂、舞蹈演出,讓民眾開春留下滿滿的浪漫詩意。

Read More

桃園市福德正神聯誼會 白米捐贈大溪區14校 621位同學受惠

桃園市福德正神聯誼會會長鄭正揚(前排右六)、大溪國小家長會長王英庭(前排右七)、校長陶藝文(前排右八),與行善的會員合影。(記者陳中興攝)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福德正神聯誼會十六日在大溪國小演藝廳舉行寒冬送暖活動,由聯誼會會長鄭正揚將六千斤白米,轉送給大溪區十四所清寒國中小同學及多家教養院,以表達社會對弱勢學生的關懷。 長期關注社會弱勢民眾的桃園市福德正神聯誼會,去年底將一萬斤白米請桃園市議會轉發給全市弱勢家庭;十六日繼續將會員及各界捐贈的六千斤白米轉請大溪國小轉發給區內的十四所國中小,包括大溪、瑞祥、南興、福安、永福、內柵、百吉、仁善、中興、仁和、員樹林、田心、僑愛等十三所國小及仁和國中共十四校。   桃園市福德正神聯誼會會長鄭正揚(左一)匯聚各界的捐款購買白米,發給弱勢學生,並請大溪國小校長陶藝文(右一)執行分配發送。(記者陳中興攝) 大溪國小校長陶藝文說,公益團體在寒冬送暖來幫助經濟弱勢孩子,他代表受贈的十四校親師生感謝,校方會將捐贈的白米轉至這十四校,給列冊的孩子。 鄭正揚表示,捐贈白米是傳遞綿綿不斷的愛心,希望這份愛心一代傳一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參與活動的大溪國小家長會長王英庭也表示,白米捐贈是各界滿滿愛心的表現,全校師生都感受到這份溫暖的情誼。   受贈白米學校師長與鄭正揚(右四)合影。(記者陳中興攝) 這次的愛心活動發給學校的有三千一百0五斤,共計有六百二十一位國中小同學受惠;另外二千八百九十五斤白米,桃園市福德正神聯誼會請大嵙崁師子會,發給廷芳教養院等多個單位。

Read More

王繼緯當選竹縣新埔鎮民代表 縣長楊文科頒當選證書

竹縣長楊文科(左)頒當選證書予王繼緯,期待他未來為民喉舌,協助推動新埔鎮的各項建設和地方事務。(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新埔鎮民代表會第廿二屆(第三選舉區)代表王增基去年十月辭去代表職務,新竹縣選舉委員會依地方制度法規定辦理補選,僅王繼緯一人登記參選,十一日投開票,王繼緯得票數一千二百0七票,超過法規須達該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六千六百八十九人的百分之十以上,順利當選。選委會主委楊文科十六日頒發當選證書並祝賀王繼緯代表。 楊文科表示,王繼緯代表非常年輕優秀,期待他未來為民喉舌,協助推動新埔鎮的各項建設和地方事務。 王繼緯表示,很高興獲得選民的肯定,近年新埔移入人口明顯增加,他當選以後首先會關心新埔的道路交通和大眾運輸,道路方面像是經常塞車的褒忠路,他會緊盯拓寬工程進度。另外,他也會致力傳承傳統文化,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在地文化,回來家鄉打拚就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