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正心會捐贈數位相機 支持新北小衛星兒少記錄成長軌跡

世界佛教正心會透過新北市新聞記者職業工會牽線,16日捐贈20台數位相機給予新北小衛星兒少課程使用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社團法人世界佛教正心會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今(16)日捐贈20台數位相機予新北社會局小衛星據點「北基社區發展協會」,協助弱勢兒少在日常活動與學習歷程中,以影像方式記錄生活點滴,發掘自我興趣與潛能。此次媒合由新北市新聞記者職業工會促成,展現投入公益事務的溫暖行動力。 佛教正心會長期投入各項社會公益行動,執行長陳和慧表示,正心會始終秉持「把十方財放在最有意義的地方」的信念,這次選擇捐贈給社會局的小衛星兒少方案,盼透過實質行動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助人,只要他們是快樂的,就是我們該做的事」。她也指出,相機除了是拍攝的工具,更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與自信心,學會用自己的視角看世界,也讓更多人看見他們。 新北市社會局指出,北基社區發展協會多年來參與新北市推動的台灣夢計畫,持續陪伴社區兒少在地學習成長。目前協會在萬里區服務約20位國小階段的弱勢學童,提供課後輔導及餐食,平日固定安排週二、三、四開設攝影課。理事長余富表示,這次獲得的數位相機將成為孩子們最好的學習工具,不僅可以學習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更能記錄日常點滴與喜愛的社區風景,留下屬於自己的影像故事。 新北市新聞記者職業工會去年曾購買200份餐盒送至新北市6處小衛星據點,關懷約200位兒少,提供溫飽支持。理事長黃村彬表示,媒體不只是紀錄者,也能成為公益推手,這次透過媒合角色協助資源媒介,不僅傳遞溫暖,也讓社會大眾看見記者工會投入公益的實際行動。 世界佛教正心會捐贈數位相機予新北社會局小衛星據點「北基社區發展協會」作為攝影課程使用。左起為社會局長李美珍、正心會執行長陳和慧、北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余富及新北市新聞記者職業工會理事長黃村彬(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感謝世界佛教正心會長期投身公益,此次捐贈不僅是物資支持,更是對兒少成長歷程的深刻陪伴與鼓勵,也特別感謝記者工會促成這項公益合作,讓善的力量持續發酵、開花結果。李美珍提到,「小衛星支持方案」目前已在新北市設立183處據點,透過整合社區、學校與民間力量,提供弱勢家庭孩子一個安全溫馨的課後學習環境,將持續擴大資源串聯,讓更多孩子都能被看見、被陪伴,健康快樂地成長。

Read More

新北原創親子舞台劇《藍海守護行動》將登場 7/18板橋府中廣場不見不散

原創親子環境教育舞台劇《藍海守護行動》巡迴演出,7月18日(星期五)下午5時將在板橋府中廣場首次登場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推動民眾海洋環保意識,新北市環保局即將推出全新原創親子環境教育舞台劇《藍海守護行動》巡迴演出,18日下午5時將在板橋府中廣場首次登場。首場演出特別結合新北市年度親子盛會「兒童藝術節」,期望透過藝術與教育的結合,提升市民對環境永續的關注與參與。現場規劃環保問答、互動教學、帶動跳等趣味內容,邀請大小朋友一起走進繽紛海洋劇場,從戲劇中汲取愛海護海的行動力! 新北市環保局指出,塑膠污染已成為海洋生態面臨的重大挑戰,新北市長達 145 公里的海岸線,現已建立了良好的公私協力清理模式,成功推動100家企業及民間團體,共認養約39.7公里的海岸淨灘,成立至少50間以上的淨灘合作社47家淨海合作社及3處藍海資收站。此外,結合1,203名潛海戰將成員與289艘藍海艦隊船隻,持續朝向潔淨海洋的目標邁進。 本次活動結合新北市年度親子盛會「兒童藝術節」,現場規劃環保問答、互動教學、帶動跳等趣味內容,邀請大小朋友一起走進繽紛海洋劇場,從戲劇中汲取愛海護海的行動力 《藍海守護行動》為今(114)年全新策劃的環境教育親子舞台劇,預計於年底前演出10場次,期望深入淺出地帶領小朋友們建立愛護海洋的觀念,將環境教育向下扎根。劇情以海洋醫生露娜為主角,透過與水母姐姐、海星小星甘與海龜哥哥等海洋朋友角色間的互動,生動呈現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活動特別邀請「天馬兒童劇團」擔綱演出,融合角色扮演、肢體律動與互動問答,讓孩童在歡笑與驚奇中學習環保知識 本次特別邀請「天馬兒童劇團」擔綱演出,融合角色扮演、肢體律動與互動問答,讓孩童在歡笑與驚奇中學習環保知識。劇情設計更巧妙融入「體驗-反思-轉化」的學習架構,傳遞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塑膠替代方案等重要觀念,讓孩童從故事中培養守護海洋的責任感。 「天馬兒童劇團」使用獨家「移動綠劇場」,以電動車作為行動舞台車,有效減少巡演過程中的碳排放;同時舞台布景與道具也力求精簡化,落實低碳排與永續教育理念,從活動布置到內容推廣全面實踐環保永續精神。 兒童劇團使用獨家「移動綠劇場」,以電動車作為行動舞台車,有效減少巡演過程中的碳排放;同時舞台布景與道具也力求精簡化,落實低碳排與永續教育理念(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現場活動還規劃親子互動遊戲、有獎問答與拍照打卡牆等豐富內容,讓家長與孩子在輕鬆歡樂的氛圍中共同學習海洋保育知識,劇末將邀請現場觀眾參與帶動跳,深化愛護海洋的美好記憶,誠摯邀請家長帶著孩子們前來共襄盛舉!

Read More

新北AI教育領航全國 智慧學習+健康照護雙引擎啟動

侯友宜市長表示,新北不僅要讓孩子學得好,更會把孩子照顧好,強調數位品德的重要性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今(16)日市政會議中,由教育局長張明文進行「新北AI教育再升級」專案報告,完整說明如何運用AI科技同步推進學習革新與健康照護,展現具體成果。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教育數位轉型不僅是教學創新,更關乎下一代的整體競爭力與健康權益,期勉團隊持續打造讓市民眾有感的全方位教育服務。 張明文報告中表示,AI教育是打造下一代競爭力的基礎,新北市走在教育創新的最前線,113年率先全國發表《AI科技教育白皮書》,提出「校校都是AI科技學校」的教育願景。市府更投入30億元,實現「班班有智慧電視、生生用互動平板、校校有光纖網路」,建構全國最完整的AI學習環境。同時首創全國建置智慧閱讀、學習診斷系統、教學平台與AI學伴,提升學習效率。114年更完成全球第一本「AI教學手冊」,協助老師掌握應用AI技術,提升專業能量,落實AI科技融入教學現場。 侯友宜市長曾在全市校長會議強調數位品德優先,科技素為本素養 張明文指出,「數位品德、科技素養、健康整合」是教育結合數位轉型的三大支柱,新北不僅發布全國首套數位品德指引及國小資訊教材,將AI與品德教育融合,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科技的觀念。同時,新北也積極推動健康數位轉型,結合AI強化學生健康管理,從108年就建置全國首創「寶貝i健康」模組,透過「新北校園通App」讓家長即時掌握子女健康與成長狀況,並建置健康中心智能掛號暨通報系統,提升校園健康照護效率;並且透過跨局處合作,整合健康資源,辦理偏鄉校園健康遠距照護、電競遊戲提升健康知能及結合AI機器人的電子煙防治教學,落實運用科技守護學童健康。 新北市政府今(16)日市政會議,由教育局進行「新北AI教育再升級」專案報告 侯友宜表示,新北不僅要讓孩子學得好,更會把孩子照顧好,為實現「教學優質、學習有感、健康守護」三大目標,114學年度將試辦「智能線上複檢單系統」,預計115年完成全市建置,推動校園健康照護數位化與行政流程無紙化,讓孩子健康管理更即時、更便利。此外,自115年起,新北市啟動教室電腦升級,預計用4年逐年更新各班級教室電腦為AI電腦,並導入AI分析學生健康與體適能數據,協助各校迅速擬定健康管理策略。同時將推動建置「校安通報AI預警系統」,即時掌握校安事件動態,運用數據分析提升政策應變與校園安全防護能力。 教育局長張明文於市政會議報告指出,透過「新北校園通App」提升校園健康照護效率(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強調,AI科技不只是工具,更是推動優質教育的關鍵策略。新北將以「AI加持」為核心,全面促進行政減量、教學創新、健康升級與國際接軌,打造兼具競爭力與人文關懷的未來教育藍圖,為下一代建構更堅實的成長基礎。

Read More

與店家發生糾紛男出手毆打對方 新莊警前往處理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7/16110459/774320516.774540.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莊警分局接獲報案15日19時許在新莊區新北大道四段有客人與店家有糾紛情事,由新莊警分局昌平所到場處理。 新莊警分局指出,新莊警分局員警到場時,報案人黃男(67歲)於宏匯廣場服務台等待員警,經了解,黃男於舞紅花鐵板燒用膳向餐廳廚師陳男(40歲)表示提供之菜量問題致發生口角糾紛。 這位是打人的廚師(新莊警分局提供) 新莊警分局提到,而在爭吵中,陳男因情緒激動徒手毆打黃男右臉頰,造成其右臉頰挫傷,經餐廳其他員工架開兩造當事人,並帶報案人至宏匯廣場醫護室協助檢視傷勢。報案人表示將於今(16)日至昌平派出所報案,員警現場抄登雙方資料,並告知雙方相關權利。 新莊警方呼籲,面對問題應理性溝通,遇有問題可撥打110報案電話請求協助。

Read More

不熟悉環境錯過末班車 金山警暖心協助返校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7/16104050/774251238.203964.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一名17歲林姓女學生於13日下午與弟弟前往金山老街等地遊玩,行程結束後弟弟於22時先行返回台北住家,林女則在金山麥當勞外等待公車返回三芝,但因長年生活於墨西哥及哥倫比亞,回國後對台灣公車時刻與環境仍不熟悉,不慎錯過返回學校的末班車。擔心遭母親與學校老師責備,他選擇徒步從金山市區返回三芝區,途中行經石門區時體力不支,遂向金山警分局石門分駐所求助。 據了解,林女回國後對本地生活仍在適應中。13日深夜約22時30分左右錯過末班車後,林女獨自從金山市區出發,試圖步行返校;直至行經石門地區時,因身體疲憊幾近虛脫,鼓起勇氣走進派出所向警方求助。 金山警分局提供 石門分駐所值班員警了解狀況後,首先確認林女並無受傷或遭受欺負情形,耐心安撫情緒,並關心是否肚子餓;隨後透過林女手機,聯繫到負責照顧學生生活起居的陳姓牧師,接獲通知後,陳姓牧師立即驅車趕往石門分駐所,於14日凌晨,順利將林姓女同學平安接回學校。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7/16104524/774275376.9149461.mp4 金山警分局提醒,外地就學或初回台灣生活的青年學子,如遇交通不便或突發狀況,切勿獨自冒險行動,應立即向警方或師長求助,以確保自身安全。警方也呼籲,家長與學校多關心孩子生活適應狀況,共同守護青少年健康平安的成長環境。

Read More

傳統金融接軌幣圈 遠銀Bankee戴松志提出四個面向、三大關鍵

傳統金融正在接軌幣圈,遠銀AI數位金融事業群戴松志副總提出銀行肩負三大關鍵角色。(遠東商銀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隨著虛擬資產ETF議題持續發燒,傳統金融與加密產業的界線日益模糊。負責全臺超過90%法幣出入金流的遠東商銀近期受邀出席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及2025虛擬資產大未來-衍生性商品監理政策論壇,針對虛擬資產ETF及銀行託管業務等議題,提出四個面向,包括三大趨勢、銀行的三大關鍵角色、目前面對到的三大機會和三大挑戰。 遠東商銀AI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戴松志指出,比特幣ETF象徵傳統金融與幣圈開始交會,是虛擬資產邁向主流化、資產化的重要轉折點。銀行具備合規經驗與信任基礎,未來將在虛擬資產ETF和託管業務中扮演關鍵角色。遠東商銀目前已承擔全台近九成的虛擬資產新臺幣金流信託規模,並積極推動以AI與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風險管理機制,致力成為新金融秩序的橋接者與守門人。 戴松志指出,虛擬資產ETF的興起標誌著虛擬資產正快速朝「便利化、主流化、資產化」邁進。首先,在便利性方面,台灣目前擁有超過1300萬的證券開戶人口,相較之下虛擬貨幣用戶人數不足200萬,顯示市場仍有巨大成長空間。透過ETF,投資人無需自行管理錢包與私鑰,就能輕鬆在熟悉的證券平台購買比特幣資產,顯著降低門檻。 其次,隨著主流基金、保險資金等大型法人進場,虛擬資產正從「小眾投資」邁向「標準資產」定位,資產配置邏輯將逐漸納入比特幣等數位資產。第三,ETF商品的合規結構亦使比特幣具備資產認列的可能性,未來將不再只是「買或不買」的選項,而是「在資產配置中應該佔比多少」的專業投資考量。 對於銀行在ETF與虛擬資產發展中的定位,戴松志清楚提出三大角色。一是高資產客戶導流者:銀行長年累積的高資產客群基礎,為ETF提供潛在買方;台灣ETF動輒千億規模,銀行可成為加密ETF重要的導入通道。二是合規協作者:相較新創交易所,銀行熟悉金檢制度、擁有完善內控制度,更能擔任ETF託管與資產保全的重要支點。三是信任提供者:銀行品牌本身即是金融市場中的信任象徵,加上資本額逾千億與法幣存保制度保障,有助於提升整體虛擬資產市場的信賴度與參與意願。 戴松志認為,銀行託管不僅保護用戶資金安全,更讓新創交易所與傳統金融有了接軌機會,銀行角色日益吃重,但戴松志坦言,發展虛擬資產相關業務仍面臨三大挑戰。一是法規灰區未明:儘管專法雛型已出,但針對託管責任歸屬與風險界定仍有不確定性;二是技術人才斷層:區塊鏈與加密技術非銀行IT人員熟悉領域,內部人才轉型需時間;三是銀行內部信任待建立:即便遠東商銀已負責龐大金流,仍需跨部門不斷溝通與協作,才能真正擁抱創新。 面對台灣詐騙猖獗的現況,遠東商銀透過AI打造反詐偵測系統,與六家虛擬資產交易所建立聯防機制。AI模型可即時分析用戶設備ID、交易時間與地點等數據,若出現異常,銀行可即時鎖定帳號並同步通知交易所鎖定虛擬貨幣錢包,這套機制已成功攔截多起詐騙案件。戴松志坦言,詐騙集團手法日新月異,AI偵測是一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對抗賽,模型必須不斷優化才能維持準確性。 對未來三至五年的趨勢,戴松志認為,未來金融信任體系將不再依賴中心化的單一機構,而是仰賴AI與區塊鏈結合所建立的去信任架構。透過AI防詐手段,能逐步洗刷大眾對加密資產與詐騙的錯誤連結,讓區塊鏈成為正規金融工具。

Read More

演習警報不慌張 新北警推「一鍵搞定」全方位避難導航指引

空中威脅告警結合防空設施及避難指引:內政部警政署「警政服務」APP 介面操作示意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提升本市防空應變機制及強化市民防災應變知能,今年度北部地區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將於17日13時30分至14時實施。當防空警報響起時,將啟動空中威脅告警系統,發送「國家級警報」簡訊通知民眾,簡訊中將包含「防空疏散避難處所導航連結」,協助市民迅速前往就近避難地點,提升整體應變效率。 設置LED避難處所指引燈箱 新北市警察局表示,目前「iPolice」APP下載量已逼近80萬次,該APP首頁設有「防空疏散避難專區」,內含全市避難處所地圖、可容納人數等資訊,並提供一鍵導航功能,協助市民迅速尋找並前往適當避難地點;下載該APP的民眾於演習當日,亦將收到推播避難指引,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空中威脅告警結合防空設施及避難指引:手機一鍵導航操作示意圖(新北市警局提供) 新北市警局提到,內政部警政署「警政服務」APP亦已全新改版,民眾可於首頁點選「防空疏散避難專區」,利用路線規劃功能即時導航,建議市民踴躍下載使用。而為深化防空避難觀念並兼顧實際需求,本次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新北市警局亦推動多項創新宣導措施,包括設置LED避難處所指引燈箱,強化夜間與光線不足地區的識別性;製作車輛後行李箱貼紙、ATM機與油箱蓋貼紙等生活化宣導物件,提高日常辨識度;市警局也特別印製四款共八面的防空避難指引卡,便利未持有智慧型手機之民眾攜帶參考。此外,結合多功能宣導布條與QR code下載指引資訊,並製作2部教育宣導影片深入校園推廣,藉由分層分眾之方式,逐步扎根避難與安全意識。 新北市警局呼籲,全體市民應共同配合本次演練相關作為,熟悉避難流程與路線,多一分演練準備,即可多一分安全保障。未來也將持續強化防災宣導與應變整備,確保市民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迅速應對、妥善避難,維護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2025新北燈會勇奪國際大獎 創新魅力躍上國際舞台

2025新北燈會一舉榮獲三項國際設計大獎,包含美國「泰坦創新獎」活動創新類金獎、英國「倫敦設計獎」概念設計類金獎,以及德國「柏林設計獎」燈光設計類銀獎,為新北市贏得國際高度肯定。(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2025新北燈會」以「靈蛇獻瑞 一起PLAY」為主題,成功吸引國內外關注,不僅創下逾490萬人次參觀的歷史新高,更帶動近新台幣9.8億元的經濟效益,展現強勁觀光實力。活動憑藉創新設計與科技融合的展演形式,一舉榮獲三項國際設計大獎,包含美國「泰坦創新獎」活動創新類金獎、英國「倫敦設計獎」概念設計類金獎,以及德國「柏林設計獎」燈光設計類銀獎,為新北市贏得國際高度肯定。   侯友宜提到,新北燈會自2018年首辦以來,至今已邁入第七屆,逐年創新突破。(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燈會自2018年首辦以來,至今已邁入第七屆,逐年創新突破,不論是融合科技互動裝置與傳統花燈工藝,或是與國內外知名大型IP聯名,都是備受各界肯定,今年的成果不僅體現新北市對文化創意的長期耕耘,也讓新北市節慶活動躍上國際舞台,未來將持續深化國際交流,擴大新北燈會品牌影響力,推動城市觀光走向國際。 本次主燈為高達12公尺靈蛇,搭配燈光等照型技術,吸引民眾爭相拍照打卡。(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新北市民政局指出,今年主燈「靈蛇獻瑞」高達12米,結合網紗投影與光雕聲光效果,營造靈蛇穿梭洞穴的動態視覺,象徵蛇年祥瑞與全年好運;另外,4米高的Line Friends Minini大型夾娃娃機造型裝置,成功吸引年輕族群與親子客群關注。本次活動整體規劃涵蓋10大主題燈區、6大活動展演,結合表演團隊現場演出,帶來兼具科技、美學與傳統文化的視聽藝術饗宴。 本次活動成功吸引國內外關注,不僅創下逾490萬人次參觀的歷史新高,更帶動近新台幣9.8億元的經濟效益。(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提到,新北燈會榮獲三項國際大獎,從全球上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展現卓越的創意概念與燈光美學,本次評審來自國際專家組成,肯定新北燈會在品牌傳播、互動體驗及設計創新上的傑出表現,成功將台灣城市文化推向國際舞台。

Read More

第一作戰區整合軍民協力機制 厚植國防安全韌性

官兵於市區道路架設蛇腹型鐵絲網。(澎防部提供) 記者蔣謙正/澎湖報導 澎湖第一作戰區15日實施核心地區道路阻絕、野戰搶修及大量傷患後送等重點項目,全面展現官兵平時訓練成果與軍民協力應變效能,厚植國防安全韌性。 演練期間,澎防部步兵營實施「核心地區作戰道路阻絕設置」,官兵依據地形與敵情判斷,運用蛇腹型鐵絲網、鋼刺蝟及水泥塊等阻材,結合徵用民間大型吊車,於馬公市區完成障礙布設,強化戰場遲滯效果,展現軍地協調與資源整合能力。 在裝備維修方面,第一作戰區整合澎防部機步營二級廠與一支部聯保廠建制保修能量,聯合民間合約廠商投入戰場搶修作業,針對橫拉桿、油管總成及傳動軸等關鍵系統進行故障排除,並完成輪型車輛輪胎更換任務,大幅縮短裝備停損時間,展現「後勤即戰力」能量。 另陸軍第一地區支援指揮部衛生連實施「大量傷患後送」操演,模擬部隊遭敵猛烈襲擊產生大規模傷患,衛勤官兵迅速出動野戰型與城市型救護車,依紅、黃、綠、黑檢傷分類標準實施現地處置,並將傷患依序轉送至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有效提升戰場救護效能與黃金時間運用。 軍民協力演練「大量傷患後送」。(澎防部提供) 第一作戰區表示,此次操演以戰場真實情境為依據,驗證戰備計畫與軍民協力機制之可行性,落實「平時整合、戰時動員」目標,持續強化部隊整體應變能力與防衛韌性,堅定捍衛國土、守護家園之決心。

Read More

國道一號下營路段今天凌晨發生車禍 9人送醫

國道一號下營路段今晨發生自小客車與廂型車車禍,廂型車側翻於外側車道。(民眾提供) 記者盧萍珊/下營報導 國道一號二九九公里下營路段,十六日清晨四時多,發生自小客車與廂型車的車禍,造成廂型車側翻,包括自小客車司機及廂型車上八人受傷送醫,九人意識清楚分別送醫治療,肇事原因由國道警方調查中。 消防局十六日清晨四時十九分接獲報案,國道一號二九九公里下營路段,有自小客車與九人座的廂型車追撞,廂型車側翻在車道上,消防局調派麻豆、下營、官田分隊四車、九人前往救援。 消防人員到場後,陸續將二車受傷民眾送醫,包括自小客車駕駛、廂型車內八名乘客,共九人分送柳營奇美醫院、麻豆新樓醫院治療,七名傷者意識清醒,其中九十歲阿嬤輕傷、自小客車韓姓駕駛受傷送醫。 國道警方初判,車禍疑因自小客車韓姓駕駛精神不濟、操作失當,自撞內側護欄,隨即遭後方廂型車王男駕駛撞擊,廂型車側翻於外側車道,造成韓男、王男及租賃小客貨車乘客七人,共九人輕傷(擦挫傷);二名駕駛酒測值均為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