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看板擋道 南警神隊友風雨中相助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凱米強颱來襲,南市各地均有風雨侵襲,警六分局灣裡、喜樹地區與高雄接壤,遮蔽物較少且重要聯外道路多,警方也持續加強巡邏守望,排除各式路況,但除了警方默默守護交通安全外,也不乏神隊友的支援,在警方救災為難之際,也出動車輛、機具協助排除路況,為社會安全共盡一分心力。 廿四日中午十二時四十分,濱南路二仁溪橋前路樹倒塌,外側機車道遭阻擋,路過汽機車在風雨中勉強繞路前行,轄區灣裡所警方獲報立即前往察處,然而路樹較大不易拖動,通報工務局協助排除恐無法立即排除,警力有限的情況下另外派員現場管制守望,恐也難以因應轄區各地的倒塌意外與緊急狀況。 巡佐蕭成國、警員黃啟能風雨中膠著的剎那,附近台南市立馬術場業者─馬里奧專業經營團隊董事長李明憲經過,見到熟悉的「管區ㄟ」立即關心詢問,得知須排除路樹,立即就近從馬術場調運貨卡到場,透過拉索結合強力的引擎拖動,不多時就將路樹拖拉至邊坡,道路也順利恢復通行。 無獨有偶,下午一時許明興路防汛道路一房地產看板遭吹落路面,一半道路受阻,蕭、黃二員循線前往,同樣無法搬動大型看板,路過工廠業者見狀,得知警方遇上困難,也立即出動怪手協助排除,將看板移置路旁固定,警方後續也圍上封鎖線提醒經過汽機車,及時確保道路暢通。 警六分局表示,「身在公門好修行」警方執勤時常服務地方民眾,也特別感謝民眾積極出手協助警方排除障礙路況,颱風侵襲期間,警方也將持續積極巡守、落實勤務執行,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發展SDGsAI機器人課程 服務偏遠地區

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到六甲國小推廣AI機器人課程。(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啟動第十一年同儕教練AI機器人、程式設計及SDGs偏鄉服務,今年攜手安南區公所、台南地區農會、石門國小共同辦理,首場前往六甲國小服務。理事長洪駿命博士表示,今年暑假預計還將前往左鎮、北門、彰化等地,讓偏鄉孩子也有機會學習AI機器人課程。 洪駿命博士表示,這十一年來感謝各界對學會的支持,也讓這群小老師有服務的機會,小老師透過服務的過程不斷成長,學習同儕分享、邏輯思考、自信表達、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及省思成長,同時也讓偏遠學校的孩子有機會接觸AI機器人。 洪駿命進一步表示,每年偏鄉服務的AI機器人課程,會隨著國際議題與時事脈動與時俱進,這次服務的AI機器人課程有兩個,結合SDGs3、11打擊病毒確保健康及智慧城市救災安全。 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成員當小老師,指導小朋友操作機器人。(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提供) 就讀台科大的黃鴻哲、彰師大的黃柏勳今年回來擔任主持人,黃鴻哲說,就讀國小就開始參加偏鄉服務,這次再穿上紅色團服,比起曾經的偏鄉服務,帶給他們的是更多的回憶及最當初的那份純樸的感動,也更了解偏鄉服務的意義。黃柏勳則說,未來會思考如何把教學簡單化,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上課的內容,也可以嘗試多元化教學,例如在簡報中加入的影片就是不錯的方式。 就讀北門農工的鄭澔謙說,指導六甲國小的學生,讓他學習到如何有效的跟別人溝通並教導學生知識,也學到了在遇到各種問題時如何隨機應變。海東國小的徐東鴻、翁睿懋、黃彥維則說,這次的偏鄉教學還是很緊張,雖然服務之前經過學會的考核通過,服務前還是要自我要求多加複習。 洪駿命表示,學會沒有偏鄉服務的經費,但只要學校或偏鄉團體有需要,家長們就會一起商量分配工作,有的家長協助服務前準備、有的協助運送機器人設備、有的載機器人場地、有的幫忙準備午餐,這樣的服務氛圍令人感動。

Read More

強颱凱米侵台 潮州警助來義鄉公所預防性撤村119人

潮州警分局因應強颱凱米來襲協助來義鄉公所進行撤村工作,共撤離來義村、義林村及丹林村一一九人至安全處所。(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強烈颱風「凱米」襲台,潮州警分局為守護鄉民安全,積極協助來義鄉公所進行緊急撤村行動,以確保鄉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潮州警分局啟動防颱應變措施,除通報轄內各派出所準備相關颱風應急物資及發電機外,也全力配合各鄉鎮公所協助民眾做好防災準備與撤離工作,二十四日上午十一時許,配合來義鄉公所進行勸導撤離事宜,撤離來義鄉來義村、義林村(含大後部落)、丹林村第五、六鄰等部落,共約一一九人,隨後於來義鄉公所編組集合出發實施強制撤離,並至來義檢查哨前設置管制站,管制人車進入山區,確保地方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潮州警分局協助來義鄉公所撤村,經挨家挨戶訪查後共撤出一一九人。(記者鄭伯勝翻攝) 另外潮州警分局竹田分駐所亦於二十四日下午十三時起,因竹田鄉鄉道屏四十八線過溝橋橋台基礎受損,為避免發生危險,該橋樑由屏東縣政府工務處辦理預警性封閉,竹田分駐所員警已協助於該處實施交通疏導。

Read More

因應凱米來襲 屏縣災害應變中心開放國3高架橋停車

屏縣災害應變中心因應凱米颱風來襲,於二十四日十四時起開放國三林邊交流道至大鹏灣環灣道路北上路段高架橋讓民眾停車。(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災害應變中心因應凱米颱風來襲,開放國道三號林邊交流道至大鹏灣環灣道路北上路段高架橋,於二十四日十四時起供民眾緊急停車,並請林邊鄉各村村長通知民眾如有需要可前往停車,另由東港警分局員警配合在場指揮引導及管制。 東港警分局呼籲,民眾停車請遵守現場工作人員及交通警察指揮依序停車,停放車輛時車主须將姓名及聯絡電話留於車輛擋風玻璃上,車主停放車輛後須立即離場不要逗留。

Read More

深夜求助消防隊 手指發紺「卡婚戒」

(新北市特搜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汐止區一名女性民眾感覺左手腫脹有痠麻感覺,疑似是自己配戴的結婚戒指卡在非時常配戴的手指上,導致手指血液循環不順,嘗試要將戒指取下時卻發現手指已開始發紫腫脹,脫戒失敗後手指腫脹更嚴重,且疼痛感加劇,日前凌晨12時到附近秀峰消防隊尋求協助。 秀峰分隊接獲民眾報案後,經由消防人員評估,發現患者手指腫脹嚴重且有發紺變黑狀況。情況危急之下,消防隊員安撫對方情緒,再利用鉗子、小砂輪等工具,慢慢破壞卡住的結婚金戒指,最終成功取下,解除了民眾的困境,後續表示非常感謝,並無大礙不需送醫。 (新北市特搜大隊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大隊長莊渝淵表示,民眾若遇手鐲或戒指卡住,千萬別因慌張而硬拉硬扯,不但可能導致腫脹惡化,更可能造成組織缺血,發現卡住部位已開始腫脹時,民眾可就近至消防隊或醫院尋求幫助,由專業人員進行評估摘取。

Read More

台電防災整備 台北北區營業處預先部署上百人力

(台電北北區處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凱米颱風來勢洶洶襲台,預計今(24)日深夜至明(25)日清晨風雨將最強,台電副總經理陳銘樹及董事長林特助,今(24)日上午11時特赴台電北北區處緊急應變中心,了解該區處防災狀況及整備作業情形。台電台北北區營業處表示,已預先部署超過百名搶修人力與接聽電話人力、逾57輛搶修車輛及逾21台搶修機具,易淹水變電所已事先做好防止淹水措施,及颱風前已針對山區樹木茂盛處加強樹木修剪,倘遇災情,將動員最大能量投入修復作業,致力縮短復電時間。 台電台北北區營業處指出,本次風災為增進搶修效率,台電北北區處已與臺北市政府及新北市政府加強聯繫,並指派專員與各區村里長、民意代表及重要用戶建立聯絡管道與機制,倘遇嚴重災情搶修需要,當即向臺北市政府及新北市政府提出支援請求,協助清除路樹、倒塌招牌等障礙物及搶通坍方道路,以加快復電速度。 台電台北北區營業處提醒民眾做好防颱準備,尤其是抽水站等不能停電的相關單位或設備,請及早自備發電機或不斷電設備,若發生停電事故,則請民眾多加使用「台灣電力APP」停電報修功能,或上台電公司網站(http://www.taipower.com.tw)於颱風期間設有的「颱風停復電資訊」專區,輸入停電地址、停電狀況等,就可馬上查詢或通報停電資訊,快速又方便,若不便使用網路,台電亦提供1911客服專線給民眾使用。

Read More

凱米發威 烏來區土石流保全戶預防性撤離

(新店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受到凱颱風影響,新北市烏來區各里預防性撤離,由新店警分局員警協助撤離勤務,於本(24)日2時撤離完成,撤離情形如下: (新店警分局提供) 1、忠治里土石流保全戶撤離人數4人,皆自行依親。 2、信賢里土石流保全戶撤離人數11人,安置人數8人至信賢活動中心、自行依親3人。 3、福山里土石流保全戶撤離3人,皆自行依親。 4、本案一共3里共計撤離18人,8人安置,10人自行依親。 新店警分局指出,本案使用警力共計8人。

Read More

凱米發威 瑞芳警協助預防撤離50戶88人

(瑞芳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中颱「凱米」持續進逼台灣本島,新北市瑞芳警分局加強山區海岸沿岸巡查,昨(23)日17時許配合新北市原民局、瑞芳區公所,前往執行快樂山莊預警性勸離。 瑞芳警分局表示,為了落實進行勸導及執行預防性撤離,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警分局派遣警力協助執行撤離工作,計撤離50戶88人,其中25人安置收容於瑞濱市民活動中心內、63人自行依親。 (瑞芳警分局提供) 另外,瑞芳警分局也已全面展開防颱應變措施,除通報轄內各所準備相關颱風應急物資及發電機外,也全力配合區政單位協助民眾做好防災準備與撤離工作,確保地方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關心防汛設備 高雄民代察看三民區滯洪池現況

立委李昆澤、副議長曾俊傑偕同何權峰、張博洋等議員,察看三民區滯洪池現況。(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廿四日上午趁著風雨來臨前,與副議長曾俊傑一起到三民區本和滯洪池、十全滯洪池,關心相關防汛設備待命情況。 李昆澤表示,中午過後,風雨將會逐漸轉強,提醒大家務必保持警戒,再次檢視防颱準備工作是否都到位,密切注意颱風動態,希望都能平安無災。 立委李昆澤、副議長曾俊傑偕同何權峰、張博洋等議員,察看三民區滯洪池現況。(記者吳文欽攝) 副議長曾俊傑說,希望所有滯洪設備都能發揮調節洪水的最大功能。他呼籲市民朋友確實做好防颱準備,並要求市府各局處總動員,攜手市民一起防範颱風可能帶來的災害。 曾俊傑期盼天佑台灣、高雄平安,大家一起做好防颱準備,平安度過凱米颱風造成的威脅。 包括何權峰、張博洋等議員,本和里長陳文旗、正興里長沈秀玲,也偕同李昆澤、曾俊傑察看三民區滯洪池現況,期盼在凱米颱風發威時刻,各滯洪池皆能確實發揮都市防洪功能。

Read More

台灣原民文化園區常設展更新 移運達悟族拜訪號大船

蘭嶼達悟族拜訪號大船移運至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陳列館二樓後,預計於今年十月下旬在常設展重新開幕後對外展出。( 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所屬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民國八十一年十月開放以來展示臺灣原住民族群文物,見證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與生命軌跡,該中心一0六年起啟動了綠珠雕琢再造中長期計畫,其中園區文物館於去年一月完成館舍修繕工程,並於同年規劃常設展更新設計與製作,藉以全面提升館舍館硬體設備及服務量能。 園區文物館豐富館藏中典藏一艘達悟族九對槳十八人座大船,是由蘭嶼東清部落族人於民國九十九年開始協力打造,目前是台灣最大的蘭嶼拼板舟,族人將其命名為拜訪號,拜訪號於民國一00年在東清部落耆老帶領下,展開為期十八天、沿臺灣海岸由南至北拜訪各城市,長達七百多公里的人力划漿航海之旅,傳承達悟族祖先與海洋共存共生的智慧,展示出達悟族獨特工藝美學及高超航海技藝。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常設展進行更新作業,將重達約一噸的蘭嶼達悟族拜訪號大船以人工及吊掛方式移運至園區文物陳列館二樓重新展出。(記者鄭伯勝翻攝) 該艘原典藏於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拜訪號,於民國一0八年移至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典藏,並於一0九年與部落共同合作辦理「從那日出之地-蘭嶼大船拜訪號特展」,獲得國內外民眾高度認可。 原發中心在園區常設展中重新將重達約一噸的拜訪號大船規劃於文物陳列館二樓展出,以影音沉浸式的展示手法完整重現達悟族人橫渡黑潮的歷史,移運拜訪號大船作業於二十四日上午在族人及中心同仁的協助下,以人力移運和機具吊掛方式順利移至二樓展出,希望透過常設展讓達悟族的海洋文化傳統知識及造舟文化能永續傳承,並向全世界展示大船的美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