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縣環保局再次呼籲落實垃圾分類 保障垃圾清運安全

日前,宜蘭縣發生一起垃圾車於沿線收運過程中,因民眾未落實垃圾分類,將具危險性的鋰電池丟入垃圾車,導致車內垃圾悶燒、冒煙之虛驚事件。環保局再次呼籲落實垃圾分類保障垃圾清運安全。(宜蘭縣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日前,宜蘭縣發生一起垃圾車於沿線收運過程中,因民眾未落實垃圾分類,將具危險性的鋰電池丟入垃圾車,導致車內垃圾悶燒、冒煙之虛驚事件。雖經清潔隊緊急處置得宜未釀災,惟已讓隊員及民眾置於險境。 宜蘭縣環保局重申,宜縣自一0七年九月起已公告應使用透明垃圾袋盛裝垃圾,方便清潔隊員目視檢查,環保局將持續與各公所清潔隊加強沿線破袋檢查,針對屢勸不聽者,依廢棄物清理法處以新臺幣一千二百至六千元罰鍰,以確保垃圾收運的安全,請民眾務必配合。 環保局指出,民眾圖一時方便,將危險物品(如瓦斯罐、髮膠噴霧罐、殺蟲劑及噴漆罐等高壓容器;鋰電池及行動電源等乾電池)混入一般垃圾中,這些物品在垃圾壓縮、摩擦過程中極易引發火災。 為保障清潔人員作業安全及加強民眾落實垃圾分類,環保局已規劃與安排人力,自即日起會同各公所清潔隊進行沿線破袋檢查,請民眾落實使用透明塑膠袋盛裝垃圾,並將垃圾依「一般垃圾」、「資源回收」、「廚餘」分三類及分日分類回收項目妥善分類後,交由垃圾車及資源回收車收運。此外,亦同步於焚化廠垃圾傾卸平台加強進廠車輛檢查,對於車斗式之清潔車輛,將透過焚化廠建置之AI自動辨識系統,揪出違規車輛與物品。至於密閉式之清潔車輛,將採落地檢查方式進行抽查,以防止不可燃、不適燃及高壓空瓶、鋰電池、行動電源、未燃盡之灰燼等「危險物品」夾雜於垃圾中,進到焚化爐。

Read More

宜縣舉辦原教論壇 探討文化實踐與自我認同

宜蘭縣「一一四年度原住民族日活動─原住民族教育論壇」登場,縣府邀集全國原住民族教育專家學者、教師、學生及家長團體共襄盛舉。(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二十五日在縣教師研習中心舉行「一一四年度原住民族日活動─原住民族教育論壇」,此次論壇,邀集全國原住民族教育專家學者、教師、學生及家長團體共襄盛舉。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原住民族教育是縣府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以「一一四年度原住民族日活動─民族教育從來不只是課堂中的知識傳遞,更是一場深層的文化實踐與自我認同的探索。宜蘭縣長年致力於原住民族教育的推展,從部落語言的保存、在地文化課程的深耕,到民族教育實驗學校的推動,努力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到力量與自信。 論壇以「多元面向探討原住民族教育概念,深化教育內涵」為核心目標,設計豐富多元的議程內容,包括兩場專題演講與三場深度議題探討,主題涵蓋「泰雅族南湖大山原教推廣歷程」、「宜蘭阿美族遷移發展史」、「自我認同的形塑」、「全民原教的教學實踐」及「找回部落文化核心」等面向,力求從教育現場與族群文化兩端,對話出具有實踐力的原教藍圖。

Read More

宜蘭特搜隊通過認證 挺進國際人道救援行列

宜蘭縣成立特種搜救隊參加內政部消防署舉辦的「特種搜救隊國家認證計畫」,於二十五日順利通過評測,進階國際人道救援戰士。(宜蘭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在災害發生的第一線,總有一群人不畏艱難、堅守崗位,為搶救生命奮力前行。為強化震災應變與搜救能力,宜蘭縣成立特種搜救隊,於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參加內政部消防署舉辦的「特種搜救隊國家認證計畫」,並於二十五日順利通過評測,正式取得中型搜救隊認證資格,未來將有機會代表臺灣投入國際人道救援輪值任務,協助世界各地有需要的災區,守護更多生命。 這項認證是依據聯合國國際搜索救援諮詢小組所訂定的標準,由內政部消防署建立的NAP國家認證機制。通過中型以上等級認證的搜救隊,必須在管理、搜索、救援、醫療與後勤等各項能力上,達到國際標準,才能執行國際救援任務。 為了這一刻,宜蘭縣消防局自去年起即積極籌備訓練,一年多來歷經八度低溫寒流、四十度高溫酷熱、強風與雷雨等多變天候,模擬大規模城市建築物倒塌的現場,進行如聲納/影像搜索、鋼筋混凝土切割、繩索救援等高強度任務,不僅考驗體力與技術,更需要絕佳的團隊默契。為此,更邀集縣內四大醫院的醫師與護理師、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的專業技師共同參與,依據「管理、搜索救援、醫療、後勤」四大功能編組展開專業訓練與整合演練,展現出堅強的實戰能力。 消防局長徐松奕表示,這次通過NAP中型搜救隊認證,不只是對宜蘭救災量能的一種肯定,更代表我們已經準備好,在國際間伸出援手。未來無論是守護本地鄉親,或是遠赴災區協助他國救援,我們都會以專業和熱忱,守護每一條寶貴的生命。

Read More

中原大學推暑期三大實踐計畫 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中原大學應外系教師帶領學生遠赴德國參加國際營隊,提升學生國際視野及語言能力。(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原大學致力於培養兼具專業素養、國際視野與社會關懷力的青年學子。二0二五年暑期「人文與教育學院」推動三項實踐計畫,應用外國語文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系與師資培育中心分別運用語言與教育專業走出教室、走進世界,不僅回饋在地社會,更實踐跨文化語言教育的理想,落實中原大學「做中學、學中用」的教育精神。 今年暑期應外系共有九位學生於七月份前往德國奧地利格拉茲國際音樂暨德語學院,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德語語言與文化研習營」;另有五位學生赴加拿大Smart Informatics Ltd.參與海外企業實習,增加對國際職場的認識。除了國際參與外,應外系平時就積極推動在地語言教育服務,師生常利用假日至中壢龍岡等3處圖書館進行英語說故事、繪本導讀與互動遊戲等活動,同時也安排學生協助國小推動雙語教學,將語言教育專業融入地方服務,強化學生的教學實務經驗與服務精神。 透過暑期實習計畫,中原應華系學生不僅實踐華語教學專業,也增強跨文化理解與國際適應,提升個人競爭力。(中原大學提供) 另一方面,應華系也利用暑期啟動海外華語教學實習計畫,共有十二名學生分赴韓國、泰國、瑞典、美國、德國等地學校與華語教學機構,擔任華語實習教師。實習場域包括:泰國回龍中文學校、美國的明尼蘇達大學與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等、韓國濟州觀光大學與檀國大學,以及瑞典的中文教學教室。學生進入實際教學現場,除了實踐華語教學專業,並增強了跨文化理解力與國際適應力。 中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舉辦「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營隊」,以教育服務、深耕偏鄉。(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人育學院院長彭妮絲二十五日表示,這三大暑期實踐行動不僅落實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的精神,也讓學生在服務與實踐中尋找自我定位,累積跨域實戰經驗。期望透過教育服務、語言應用與國際實習三大面向,讓學生在真實場域中學習、服務與成長。

Read More

慈大推動韌性防災教學 DIY乾式馬桶衛生又環保

慈濟大學積極推動「韌性防災」教育,從校園延伸到社區,指導民眾設計實作乾濕分離無水廁所。(慈濟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台灣生活便利,但若遇上大規模或長時間災難,當自來水與電力無法供應時,每個家庭與社區該如何自保,確保基本的生活需求?慈濟大學積極推動「韌性防災」教育,從校園延伸到社區,培養民眾在災害來臨時維持基本生活品質的能力,建立面對環境挑戰的行動力。 慈濟大學二十五日舉辦「韌性防災×堆肥工作坊」,規劃一系列實用課程,包括防災觀念與再生能源基礎介紹、環境監測設計方法介紹、生物多樣性堆肥製作、以及乾濕分離無水廁所設計實作。 講師包含東華大學光電工程學系陳怡嘉副教授、慈濟大學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邱奕儒教授、永續發展辦公室江允智主任、USR特聘業師Tobias,以及柯雅淳專員,透過基礎理論與實作,帶領參與者掌握應對災難的實際技能。 東華大學陳怡嘉副教授表示,太陽能板在每天十點至十四點期間發電效率最佳,若搭配蓄電池使用,即使在夜晚或停電時,也能持續供電應付基本照明或緊急用電需求。 邱奕儒教授指出,在日本的防災背包準備中,還包含攜帶式簡易便器,就是要解決災後排泄物可能造成的傳染病傳播問題,但台灣缺少這一塊的宣導,學會製作折疊式乾濕分離防災堆肥廁所,平時放在自家的陽台洗衣機旁邊,需要時就不用怕上廁所的問題,還能控制疾病傳染與臭味。 學員許博勛表示,萬一災難發生,除了避難包外,也要考量到排泄問題,並將珍貴的民生用水好好分配使用,這是他來學習乾式廁所的主要原因,他特別選簡單的材料,只要用束帶,美工刀等身邊找的到的工具,就能做一個簡易的防災廁所。 慈濟大學指出,期盼透過韌性防災教學與推廣,不僅提升校園與社區的防災能力,也能引領民眾正視環境變遷下的挑戰,共同打造一個永續、低碳、具備災害韌性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花蓮榮家幼兒園辦成長戰鬥營歡送畢業生

花蓮榮家幼兒園的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為畢業幼兒特別舉辦「成長戰鬥營」及「畢業晚會」。(花蓮榮家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榮家幼兒園的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為歡送畢業幼兒展開新旅程,特別舉辦「成長戰鬥營」及「畢業晚會」,邀請全園師生與家長共襄盛舉,現場洋溢笑聲與掌聲,花蓮榮家主任游文勇親頒畢業證書,為孩子們獻上最溫馨的祝福,期許健康順利迎向各學習階段。 花蓮榮家表示,「成長戰鬥營」中,孩子們換上迷彩裝、配戴水槍並塗上臉部彩繪,化身為英勇小戰士,以遊戲方式臨場體驗「勇氣」與「成長」,每一關皆由教保老師用心策畫、家長化身關主協力進行,在笑聲與加油聲中,孩子們勇敢突破、攜手合作,展現出無限潛能與活力光芒。 幼兒園主任汪惠玲指出,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透過「戰鬥營」挑戰自我、團結合作,更為畢業意義增添紀念性與儀式感,充分展現園方對幼兒教育的用心與創新,為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寫下最美好的篇章。 社團法人金字塔幼兒教育研究學會陳淑芳理事長表示,孩子們在成長戰鬥營中的表現令人感動,不僅展現出勇氣與團隊精神,更在遊戲中學習成長,充滿希望與活力,未來的路將能昂首闊步、自信前行,迎向燦爛人生! 花蓮榮家主任游文勇表示,恭喜畢業生展翅高飛,花蓮榮家幼兒園,不僅是一處教育場域,更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大家庭。孩子在此環境中成長學會尊敬長者、關懷生命,奠定健全人格發展之堅實基礎,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教學與服務整合,實踐「在地共好、共融共學」的願景,用愛與專業陪伴每一位孩子迎向榮耀未來。

Read More

新竹警辦四格漫畫賽 高中職生創意反詐

反詐創意大集合,竹縣「反詐故事漫畫創作競賽」歡迎高中職學子參加。(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增強全民防詐意識,提高民眾識詐免疫力,新竹縣政府警察局舉辦「反詐故事四格漫畫創作競賽」,邀請新竹縣內高中職學生踴躍參加,一同開啟創意腦洞,以創意手法推廣反詐觀念。 竹縣警局表示,今年六月份「打詐儀錶板」詐欺數據,共計受理四百廿四件,較五月份受理三百九十九件略為增加,分析前三名詐騙手法為「假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及「假買家騙賣家詐騙」,其中「假投資」詐騙的財損金額仍是所有類別中最高,警方將強化打擊面、防制面及宣導面等各項精進作為,聚焦高發詐欺手法規劃宣導內容,加強傳遞防詐知識,使民眾免於受騙。 此外,竹縣警局與轄內金融機構共同阻詐成效良好,統計今年上半年警銀成功攔阻詐騙金額總計一億一千四百四十二萬餘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四千九百一十萬元。 為喚起民眾防詐意識,新竹縣政府警察局舉辦「反詐故事四格漫畫創作競賽」活動,即日起至九月十五日,新竹縣內的高中職學生,可上警政署「打詐儀錶板」專屬網站,瀏覽詐騙案例故事,並將故事內容繪製成四格漫畫,經評審評選得獎作品,第一名可得Nintendo任天堂Switch Lite主機一臺、第二名可得遠百禮券三千元、第三名可得遠百禮券二千元。 警察局長宣介慈呼籲,暑假期間青少年學子上網時間增加,網路上詐騙訊息多,稍不留意即可能落入圈套,成為詐騙集團覬覦目標,常見詐騙手法包括假網拍、遊戲點數及釣魚簡訊詐騙等,家長亦宜多加關注青少年動態。

Read More

樂趣五結善水同樂繪寫生 划船盛會再啟

「二0二五五結善水同樂繪」活動將於八月十七日在風景秀麗的花樹廊道五結排水登場,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歡迎報名參加。(五結鄉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二0二五五結善水同樂繪」活動,八月十七日將在風景秀麗的花樹廊道五結排水登場。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廣受好評的著色寫生比賽、懷舊鴨母船體驗、好玩的泡泡互動體驗、JASON SHOW的現場演場、逗趣的小丑氣球秀、神奇的互動魔術秀、在地特色市集以及壓軸登場的摸彩活動,為五結鄉的夏日注入文藝與觀光雙重魅力。 此次活動延續以往精神,結合五結鄉早期水鄉文化與現代環境美化成果,邀請民眾透過畫筆描繪五結排水兩岸的迷人風貌,以親身搭乘仿古鴨母船,體驗昔日阡陌水路,在水波盪漾間感受五結的歷史脈絡與生態之美。專業導覽人員將於船上解說五結的文化背景,讓每趟旅程都兼具知識與感動。 同樂繪著色寫生比賽依年齡共分為四組,總計四百個名額,分別為 :童心著色組─七歲以下、二百名;童趣著色組─七至十二歲、一百名;青春寫生組─十三至三十九歲、五十名;活力寫生組─四十歲以上、五十名。 鴨母船乘船體驗共設六梯次(上午三梯次、下午三梯次),即日起開放報名,鼓勵民眾攜家帶眷共襄盛舉,乘船體驗需酌收保證金,活動當日體驗完畢即退還,更多活動報名資訊與公告請上亮麗五結臉書專頁或報名網站查詢https://reurl.cc/GNoEMp。

Read More

無毒青春派、蘭陽一起來 青春專案毒品防制宣導

宜蘭縣警察局結合衛生局、少年輔導委員會等單位在金車礁溪蘭花園,舉辦無毒青春派、蘭陽一起來,青春專案毒品防制及犯罪預防宣導活動。(宜蘭縣警察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預防暑假期間少年偏差行為及被害事件發生,宜蘭縣警察局結合衛生局、少年輔導委員會等單位共同於二十五日,假金車礁溪蘭花園,舉辦一一四年「無毒青春派、蘭陽一起來」青春專案毒品防制及犯罪預防宣導活動。 活動內容包括毒品防制犯罪預防及電子煙危害宣講、有獎徵答、學生熱舞表演及水耕盆DIY體驗活動等,運用活潑生動的互動式毒品防制宣導方式,結合各項法令宣導,提升防制少年接觸新興毒品、幫派涉入校園、接觸網路賭博淪為詐欺集團成員或車手及兒少性剝削等各項犯罪預防之知能。 代理縣長林茂盛呼籲青少年朋友在課餘時間多參加社團活動,培養正當興趣及專長,遠離毒品、詐欺、色情及賭博等誘惑,預防少年偏差行為及被害事件發生。同時鼓勵有藥癮需求的縣民可善加運用毒防中心諮詢專線0800-770885(請請你幫幫我)。

Read More

礁溪幼兒園舉辦米食主題成果展 展現孩子學習歷程

礁溪鄉立幼兒園舉行「大班主題學習成果展」,小朋友們於幼兒園裡一連串的學習過程,透過成果發表的方式展現出孩子們的成長學習的歷程。(礁溪鄉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礁溪鄉立幼兒園二十五日在鄉立幼兒園舉行「大班主題學習成果展」,為可愛的小朋友們於幼兒園裡一連串的學習過程,透過成果發表的方式展現出孩子們的成長學習的歷程。 幼兒園是孩子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在課堂上老師們引導孩子們以探究式的活動,引導孩子探索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事物,培養孩子們有帶得走的能力。 成果展主題為「米食大探索」。米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老師們透過日常生活引導幼兒探索與認識米的來源與其多樣性,帶領幼兒覺察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感恩與珍惜食物的態度。讓幼兒透過觸摸、觀察、品嚐及探索不同的米食料理,有助於提升幼兒的感官經驗,並藉由參與實作活動,如洗米、煮飯、手作米製點心等,發展精細動作與手眼協調能力。 課程中更運用多元學習方式展現出對米食的探究過程。為了分享孩子們在課程活動的每一個學習階段,礁溪鄉立幼兒園特別舉辦「大班主題學習成果展」發表會,展現我們幼兒園多元豐富精采多樣的主題課程活動成果,小朋友們將敘說生活經驗,大方展現自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