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銀行薪轉權益大升級 優惠利率存款上限提高至新臺幣300萬元

台新銀行即日起調升薪轉帳戶的優惠利率存款上限,由新臺幣100萬元提高至新臺幣300萬元。(台新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提升客戶資金管理的靈活與穩定性,台新銀行即日起調升薪轉帳戶的優惠利率存款上限,由原本的新臺幣100萬元提高至新臺幣300萬元,讓客戶在資金運用上更具選擇空間;對於追求穩健收益且保守投資的投資人,也可獲取更多收益及提升其資金配置彈性。 2025年全球投資市場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包括美國關稅因素持續加劇市場波動、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國內物價、美債大跌導致殖利率異常飆升等。在動盪的投資環境中,分散風險、有效管理現金流與應急資金為理財關鍵。 以長期投資來說,股票與債券等投資型金融商品回報率雖較一般存款高,但存款提供穩定且可預期之利息收入,較適合投資屬性保守穩健及具有長期資金需求的投資人,在現今波動市場仍可作為避險及現金流管理工具。 薪轉帳戶不僅是日常資金流動的重要工具,更可透過優惠利率讓資金產生更多效益。台新銀行表示,此次調整讓客戶在資金存放上更安心,也更能靈活調動資金,無論是生活開支、儲蓄規劃,或短期資金運用,都能獲得穩定與合理的回報。 台新銀行針對有薪轉業務往來之客戶除提高上述優惠利率存款上限外,另提供包含存提轉匯各項交易手續費優惠。對於境內外基金、債券、ETF及各類有價證券等投資項目及各類消費性貸款,也皆有規劃薪轉戶專屬權益,並持續優化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讓客戶的每一筆資金都能極大化其價值。

Read More

基富通「TISA好享投」上線 首波近50檔專家嚴選、免手續費、低經理費基金任你選

基富通證券董事長林丙輝表示,「TISA好享投」提供國人低成本且友善便利的長期理財管道。(基富通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人長期理財有好幫手,由臺灣集保結算所、櫃買中心與30多家基金公司共同成立的基富通證券,於7月1日正式上線「TISA好享投」,民眾只要上基富通官網或APP,即可每月最低1,000元起,投資由專家嚴選的主動式優質基金,而且通通終身0手續費、無信託管理費,經理費率甚至下殺至0.5%起。 TISA帳戶採定期定額方式扣款投資,可投資基金包括TISA級別基金、好好退休準備平台的境內基金,及好享退基金(好享退不開放新申購,僅定期定額中契約可持續扣款)。基富通客戶登錄官網或APP後,直接申購TISA基金即同步開通TISA帳戶;非基富通客戶於官網或APP完成開戶申請,將同時取得TISA帳戶資格。 首波在本週上架基富通平台的TISA基金將近50檔,包括統一大滿貫基金、統一台灣動力基金、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本基金並無保證收益及配息)、國泰泰享退系列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群益馬拉松基金、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持有非投資等級高風險債券之基金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元大台灣卓越50ETF連結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本基金並無保證收益及配息)、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富邦精銳中小基金等12檔TISA級別基金,以及37檔好好退休境內基金。 民眾申購TISA基金後,基金受益憑證都會歸入「TISA帳戶」,並且可以在「集保e手掌握」App中查詢個人所有TISA帳戶內的投資明細,未來也能銜接更多政策優惠。 基富通董事長林丙輝表示,「TISA好享投」完整銜接金管會TISA(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政策,採專戶管理方式,提供國人低成本且友善便利的長期理財管道,目的是要協助民眾有序儲備個人財富,替未來的生活鋪路。 如果民眾過去曾投資好好退休準備平台的境內基金或好享退基金,並且仍有庫存,基富通也非常貼心,在開通TISA專戶後,會幫民眾將契約與庫存一併撥入「TISA帳戶」保管,投資人不僅原有的0手續費、低經理費率等權益都不受影響,未來還能享有更多投信業者推出的TISA基金等優惠。 林丙輝表示,基富通最早在2019年、2021年與基金公司共同讓利,分別推出「好享退」、「好好退休」兩大全民退休自主投資專案,合計吸引超過10萬人定期定額投資,在協助長期紀律理財方面,不管是服務流程、使用者介面,都有豐富的經驗。現在「TISA好享投」是普惠金融政策的延續,相信一開始即可提供民眾最高品質的服務。 林丙輝強調,基富通的股東背景比較特殊,與其他基金銷售機構不同,營利不是唯一目標,經營理念是要讓全民理財普及化發展,所以未來一樣會秉持著誠信可靠的企業本質,提供高公信力、豐富經驗和完整產品的「TISA好享投」服務,幫助更多民眾一輩子安心地在基富通平台上理財,逐步累積人生財富,讓個人未來更加有保障。

Read More

證交所推全新tib形象影片 用動畫開啟全民創新對話 發掘下個獨角獸

證交所推全新tib形象影片 用動畫開啟全民創新對話 發掘下個獨角獸。(證交所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7月2日推出全新「臺灣創新板(tib)」形象影片,運用充滿未來感與科技感的動畫風格,展現資本市場邁向創新的嶄新風貌。影片聚焦「創新,讓未來顯現;登板,讓世界看見」的核心價值,開啟企業與投資人對tib未來價值的創新對話,引領全民透過視覺體驗,看見下一個改變世界的獨角獸。 影片圍繞「發掘下一個獨角獸」、「挺你開創世界的腳步」為主軸,展現tib象徵的成長動能與創新價值。動畫中不僅刻劃未來城市的輪廓,更透過流動光影與充滿張力的視覺語言,傳遞tib為創新產業鋪設的成長跑道。tib正是這座創新藍圖的入口,鼓勵改變、支持轉型,為潛力企業打造成為未來獨角獸的舞台。 tib自114年1月制度全面升級,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以來,已成為創新企業及投資人廣泛關注的嶄新板塊。此次全新形象影片推出,證交所用新穎的宣傳手法,以「Future+Growth」為精神核心,建構品牌視覺語言,將制度概念轉化為具象、有感及生活化。期能將創新與改變的形象深植人心,引領全民透過影像看見tib代表的未來價值。 為深化溝通、擴大互動,證交所同步推出「獨角獸LINE貼圖」,以貼近生活的方式拉近與投資人的距離,自6月24日上架以來即受到廣大好評,貼圖中如「挺爆你」、「讚哦」、「GO!GO!」等用語,迅速成為社群間傳遞支持與鼓勵的新語言,也讓更多人從貼圖互動中,貼出對tib品牌的好感與認同。 證交所也預告,下一波將舉辦看影片「尋找獨角獸」互動活動,邀請全民透過影片尋找彩蛋及完成任務。透過創意互動與社群分享,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讓tib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也是一種全民參與、共創未來的行動號召。 未來,證交所將持續以跨域合作與創新語言,深化tib定位並打造成為亞洲Nasdaq,發掘臺灣創新企業潛能,讓tib成為創新改變的推手,讓世界看見臺灣新世代的獨角獸,形塑台灣未來產業新聚落。

Read More

超高齡社會啟動 富邦金控四子公司打造銀髮金融友善服務

富邦人壽關懷銀髮族不遺餘力,除推動高齡憂鬱議題,更強化宣導防詐觀念。(富邦人壽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於今(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預估,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失智症會隨年齡增加呈現倍增,總人數更有逐年攀升趨勢。為服務高齡長者,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積極投入高齡關懷服務,包括富邦人壽特別推出關懷獨居長者的「孤獨處方箋」、針對失智症「愛的手鍊」防走失等計畫,今年更延伸至高齡憂鬱關懷;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證券今年則響應政府政策,安排各分行、分公司同仁接受專業課程培訓,並陸續申請加入各地縣市政府「失智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的溫暖服務。 富邦人壽洞察高齡長者需求,從「硬體設施」到「溝通服務」,提供如增設聽障輔聽器、放大字體與重點標示的文件等無障礙貼心服務,此外,富邦人壽與老盟合作孤獨處方箋計畫,透過志工訪視獨居長輩。然而高齡憂鬱也是現今容易被忽視的議題,台北醫學大學2024年調查更發現,每6位長者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今年度加強關心長者心理健康,藉由訪視志工時推廣檢測憂鬱指數的APP,強化對高齡憂鬱的關懷。 此外,富邦人壽連續10年與老盟合作推廣失智症「愛的手鍊」計畫,配戴手鍊協尋成功率將近100%,已幫助近20,000名病友。更攜手刑事局簽訂反詐騙MOU,針對新住民、高齡族群推廣防詐觀念,除響應公平待客友善服務原則,也期盼透過企業力量擴大社會影響力,關懷弱勢族群。 台北富邦銀行積極推動「失智友善計畫」,攜手馬偕醫院進行「失智友善秘密客查核」,透過實地查核了解分行同仁應對失智客戶的情況並納入教育訓練教材,截至2024年底,全行授課時數達2,148小時,全台179家分行皆配置通過專業培訓的「失智友善服務專員」,並全面向分行所在地縣市政府申請加入失智友善組織,打造包容友善的金融環境。 北富銀推動「失智友善計畫」,於全台分行配置失智友善服務專員,為高齡者提供友善服務。(北富銀提供) 同時,北富銀持續針對硬體設備及數位服務進行優化,不僅新裝修的分行降低櫃檯高度,方便長者與行動不便者坐著洽辦業務,各分行亦皆配置視障語音ATM,行動銀行「Fubon+」中更新增「樂齡版」、「深色模式版」與「多元版」等功能,提升高齡與弱勢客群的使用體驗。此外,北富銀去年舉辦了24場金融與防詐桌遊活動,今年將擴大至36場,並與警局合作分享防詐案例,協助長者提升防詐知能,保障資產安全。 富邦產險長期關注高齡議題,持續與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以下簡稱老盟)共同舉辦「爺奶說故事帶領人」培訓課程,為高齡者打造發揮所長的舞台,爺奶們結訓後可化身為風險教育帶領人進入學校、社區,陪伴孩童們體會繪本的有趣世界,也增加不同世代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今年更深入與老盟合作,以居家風險、失智症為主題,推出《萬事保研究所:外婆發生什麼事》兒童風險教育繪本,除培養兒童風險意識外,也希望強化大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讓孩童學習關懷家中或身邊的高齡長輩,透過繪本建立風險與關懷意識。 此外,富邦產險亦響應政府推動失智友善政策,申請全台各分公司成為失智友善組織,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服務環境,至今已完成台北市總公司及三間分公司申請,並將持續申請,未來富邦產險亦將持續推動高齡友善行動,展現企業永續精神,共創友善共融的社會環境。 富邦證券秉持「公平待客」與「友善服務」的核心原則,今年積極推動失智友善服務。富邦證券與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合作,除台北市9家分公司正式加入失智友善組織,全台營業據點1,551位同仁亦已完成失智友善訓練。此外,富邦證券於6月9日特別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科兼任主治醫師陳柏安授課,提升同仁對失智者的理解與應對能力,強化第一線服務品質。 富邦證券秉持企業社會責任,規劃全台分公司自今年起陸續加入失智友善組織,打造「環境友善」、「溝通友善」及「服務友善」的金融服務體驗。完成訓練的同仁將具備辨識失智徵兆的能力,能在第一線協助失智個案連結衛生及警政單位等專業機構,提供更全面且溫暖的關懷與服務。

Read More

WAVE 2025 一次看見完整 AI 生態系!7月31日台北世貿一館將登場

WAVE_2025預先登錄。(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因應全球人工智慧(AI)科技快速發展,包含基礎模型(Foundation Model, FM)與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等核心技術持續演進,生成式 AI(GenAI)所帶動的運算需求也不斷攀升,推動企業對 AI 應用落地的軟硬體需求快速成長。 根據市調機構 Gartner 在 2025年3月發布的「全球生成式 AI 支出預測(Worldwide GenAI Spending Forecast)」顯示,2025 年全球生成式 AI(GenAI)整體支出將達 6,440 億美元,較 2024 年增加 76.4%;Gartner 指出,隨著市場上可用的 GenAI 服務與功能日益完善,企業資訊長(CIO)正逐步減少自行開發 GenAI 應用的比例,改採購專業供應商的 GenAI 服務或整合既有軟體中的 GenAI 新功能,以加速推動企業 AI 數位轉型。 為呼應企業在生成式 AI 與多元 AI 技術上的需求,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與台北市電腦公會(TCA)共同籌劃「WAVE 2025(World AI Vision…

Read More

臺灣銀行TCFD氣候揭露再創佳績 連續三年榮獲BSI最高等級認證

臺灣銀行TCFD氣候揭露再創佳績,連續三年榮獲BSI最高等級認證。(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臺灣銀行在氣候變遷揭露與永續經營領域再度獲得高度肯定,自2023年首度發布TCFD報告書即榮獲BSI查核「Level 5+:Excellence」最高等級後,至2025年已連續三年獲此殊榮,展現臺銀在氣候治理、風險管理與資訊透明度方面的領導地位,並彰顯其對減緩全球暖化與推動永續金融的堅定承諾。 為積極因應氣候變遷風險,該行自2020年起即依循TCFD框架,從「治理」、「策略」、「風險管理」與「指標與目標」四大構面,系統性揭露氣候相關資訊,並將氣候風險納入整體風險管理架構中。同時,臺銀持續透過其金融影響力,積極推動產業淨零轉型,繼2023年由董事會通過「永續授信政策」,承諾停止新增針對煤炭開採及燃煤電廠建設之融資專案後,2025年更進一步擴大對燃煤及非常規油氣產業的融資限制,全力支持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此外,亦自願遵循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以2023年為基準,訂下至2030年降低範疇一與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42%的具體目標。 在深化TCFD實踐的同時,臺銀於本次報告書中首度導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框架,啟動自然資本風險與機會的識別與管理,以提升氣候與自然風險揭露的整合性,前瞻布局國際永續金融最新趨勢。 展望未來,臺銀將持續強化氣候治理,密切掌握國際趨勢,擘劃永續藍圖,並攜手產業夥伴推動低碳轉型,透過綠色授信與投資,促進金融、產業與環境的協同發展,實現三贏局面。同時,也將積極推動自然共融,發揮銀行業於淨零轉型與生物多樣性保育中的關鍵角色,為打造永續未來貢獻更大力量。

Read More

玉山銀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啟航 領先開辦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業務

玉山金控黃男州董事長(右四) 、陳茂欽總經理(右五)、玉山銀行私銀暨財管總處張綸宇資深副總(右三)、玉山證券陳烜台總經理(左三)宣布玉山資產管理專區業務正式開辦。(玉山金控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玉山銀行響應政府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為首批獲准開辦的銀行之一,1日宣布資產管理專區業務開辦,將於高雄苓雅區的玉山旗艦大樓,提供20項媲美香港、新加坡等國際金融中心的產品與服務,打造具台灣特色的私人銀行,為高資產顧客提供專業且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方案。 玉山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業務涵蓋多元特色私募基金、保險及金融資產融資、家族辦公室及跨境金融服務等。其中在保險及跨境更是有突破性開放,有別以往保單融資僅能透過保險公司辦理,未來顧客可直接透過銀行專業團隊完成一站式申請。同時,針對海外人員返台過去僅能進行關係維繫,未來在專區人員陪同下,可提供境外高資產顧客投資組合配置建議,全面提升境內外服務體驗的一致性。 玉山銀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啟航,玉山金控黃男州董事長(二排中) 、陳茂欽總經理(二排左五)、玉山銀行私銀暨財管總處張綸宇資深副總(二排右五)、玉山證券陳烜台總經理(二排右三)等人共同合影。(玉山金控提供) 截至2025年5月,玉山銀行高資產顧客戶數為市場前三大,較去年底成長近七成,未來有機會享有開放之產品與服務。玉山積極推動新加坡及香港私人銀行平台,延攬多位具國際私銀豐富經驗的專家,建置國際級的私人銀行系統,打造一個嶄新媲美國際私人銀行的服務平台。展望未來,玉山將串聯台灣、香港及新加坡三地,提供顧客跨區域、跨平台且高品質的金融服務。 玉山銀行以穩健經營和清新專業的品牌形象,致力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矢志成為高端顧客的首選銀行,玉山私人銀行卓越的服務與專業,榮獲國際媒體多項私人銀行大獎的肯定,包括連續兩年榮獲《PWM/The Banker》台灣最佳私人銀行以及2024年榮獲《FinanceAsia》台灣最佳私人銀行,三度獲得Asiamoney台灣最佳私人銀行-財富移轉暨傳承規劃獎殊榮。未來將持續深化高端顧客經營,完善跨境內外金融服務,共同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Read More

金融業衝刺AI應用 兆豐銀行辦黑客松百人競技

本次兆豐銀行舉辦的M365_Copilot_黑客松決賽,來自各部門的精英展現創新實力與團隊合作精神,發揮Microsoft_365_Copilot_在技術應用上的無限可能。(兆豐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對兆豐銀行而言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攜手台灣微軟、宏碁資訊兩大軟體巨頭,兆豐銀行舉辦首屆「M365 Copilot黑客松競賽」,吸引來自於21個單位、近百名員工熱情參與,利用時下最夯的生成式AI,發想在金融實務上的運用,最後由【慧眼識Mega】以【合約審閱小幫手】奪冠,並奪下最佳人氣獎。 兆豐銀行「M365 Copilot黑客松競賽」6月27日舉行總決賽,邀請兆豐銀行副總經理謝岱宇、台灣微軟專家技術群總經理吳子強及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張中瑀、宏碁資訊總經理周幸蓉及技術長邱源裕,以及兆豐銀行資訊處處長及數位金融處處長共同擔任評審,選出最具創新價值與實作潛力的優勝團隊,獲獎團隊的提案有機會進一步導入實際業務場景,成為兆豐銀行AI發展的重要成果。 兆豐銀行副總經理兼資安長謝岱宇表示,金融服務應該更專注於人的價值與服務溫度,兆豐銀行積極運用AI工具,希望幫助同仁減輕壓力、提升成就感,打造「更幸福、更高效」的工作環境,本次藉由競賽激發員工創意與技術潛能,透過 Microsoft 365 Copilot 等應用,推動智慧流程、知識傳承與客戶服務優化,實踐數位轉型與跨部門協作的創新文化,為兆豐銀行數位轉型注入新的動能。 本次冠軍隊伍「慧眼識Mega」憑藉卓越創意與技術脫穎而出,由兆豐銀行謝岱宇副總經理(中)頒獎並與團隊合影。(兆豐銀行提供) 本次黑客松競賽以微軟推出的Microsoft 365 Copilot為核心工具,鼓勵參賽者探索在日常工作流程、客戶服務、風險管理、資料分析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活動協辦單位台灣微軟則指出,Microsoft 365 Copilot結合生成式AI與辦公軟體的強大功能,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與決策品質,也可以培養員工的AI能力並創造幸福感,兆豐銀行透過黑客松活動,不僅提升員工對AI工具的熟悉度與應用能力,更促進跨部門合作與知識交流,為未來推動AI導入實務奠定良好基礎,持續打造智慧金融新文化。 兆豐銀行指出,本活動歷時近兩個月,包含教育訓練、Workshop、Office Hour與決賽等階段,經過初賽激烈角逐,最終共有10組團隊脫穎而出晉級決賽,這些團隊在競賽期間展現出高度的創新思維與執行力,提出多項具備實用性與前瞻性的AI應用方案,包括作業流程智慧化、文件管理自動化、內部知識分享與教育訓練、客戶服務智能化等,充分展現Microsoft 365 Copilot在金融業務中的多元潛力;兆豐銀行未來亦將持續推動AI與數位科技的應用,透過內部創新機制與外部技術合作,打造更智慧、更敏捷的金融服務體驗。

Read More

樂器銀行10週年募集5千件樂器 見證愛心樂器溫暖全臺10年路

樂器銀行十週年記者會啓動儀式,邁向下一個十年(右五為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武曉霞_右一為計劃主持人歐陽慧剛教授)。(教育部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教育部委託實踐大學音樂系辦理的「樂器銀行」計畫,自推動以來已邁入第10年;為展現受贈學童對音樂的熱情與學習成果,教育部特別規劃於114年7月1日(星期二)下午2時,在實踐大學音樂廳舉辦「十週年感恩音樂會-拾光樂章」。此次音樂會不僅回顧10年來樂器銀行的推動歷程,也邀請來自受贈學校的學生登臺演出,並分享這10年來由愛心串起的感人故事。 樂器銀行自成立以來獲得社會大眾的大力支持,該計畫透過社會各界捐贈的二手樂器,經過整理與維修後,送往偏遠地區學校,讓全臺更多孩子得以接觸音樂、培養興趣與才華。10年間共收到5,024件捐贈樂器,成功媒合3,493件樂器,服務601所學校,並舉辦了167場音樂講座及夏令營(統計至114年4 月)。本次將邀請臺南市關廟區新光國民小學打擊樂團、新竹縣關西鎮玉山國民小學兒童樂隊、臺東縣立寶桑國民中學行進管樂隊、雲林縣土庫鎮越港國民小學弦樂團、澎湖縣立馬公國民中學絲竹樂團一起站上舞臺演出。 為了協助寶桑國中將原民音樂特色推向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舞臺,樂器銀行7年來捐贈數10把銅管樂器,大幅改善該校學生需輪流使用樂器的困境,並於113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榮獲「特優」佳績,成果斐然。在本次十週年感恩音樂會上,寶桑國中的學生將身著原住民族傳統服飾,演出由作曲家蕭育霆特別創作、全國首度發表的阿美族《祖靈狂想》。這首作品融合原民文化精神與現代音樂語彙,透過孩子們的演奏,把深厚的族群文化內涵轉化為動人的旋律,帶給現場觀眾一場充滿原民風采與藝術張力的音樂饗宴。 臺南市關廟區新光國小打擊樂團。(教育部提供) 位於離島澎湖的馬公國中,自1970年代起便成立國樂社,長年以來都在地下室進行團練,因而被師生戲稱為「地下樂團」。然而,更具挑戰的是,離島地區缺乏樂器維修資源,若需送往本島修復,不僅費時費力,途中樂器更可能因運送碰撞而受損。面對重重困境,樂器銀行主動伸出援手,不僅媒合二胡、大提琴等樂器支援學生所需,還特別派遣專業維修師赴澎湖,攜帶工具親自到校指導師生進行樂器保養與簡易維修教學。透過這樣的實作經驗,學生們不僅加深對樂器的理解,也學會如何動手排除初步故障,為樂器延長使用壽命,讓音樂教育在離島持續深耕、不間斷。 樂器銀行自成立以來已邁入第10年,深獲社會大眾熱情支持。113年度募集樂器的數量較前一年成長高達76%,展現社會各界對音樂教育資源平權的高度關注與響應。展望未來,樂器銀行將持續強化與企業及社會團體的合作關係,積極募集並媒合偏遠地區學校最迫切所需的樂器類型,如低音直笛、大型打擊樂器、小中提琴等,協助學校完善樂團編制、提升教學品質。此外,在海國樂器的慷慨贊助下,樂器銀行目前已有70把全新電吉他,誠摯邀請有意成立電吉他社團的學校踴躍提出申請,讓更多學生能以多元的方式接觸音樂、激發創意,拓展音樂教育的可能性。 教育部誠摯邀請社會各界透過「樂器銀行」平臺(https://proj.moe.edu.tw/musicbank/),提供家中閒置樂器,或提出對樂器的實際需求,共同支持偏遠地區孩童實現音樂夢想,讓音樂教育的種子在全臺各個角落生根發芽。

Read More

新北漁海共好拚永續 將推刺網全面退出東北角 打造貢寮珊瑚海岸

海膽試範計畫-養殖戶領取海膽。(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今(2)日在市政會議中,以「從海出發-漁海共好」為題進行專題報告,諶錫輝報告中指出,在新北市未來海洋資源永續發展上將著重於「生產、生態、生活」為主要核心,推動永續海洋。 新北市長侯友宜聽取報告後表示,新北緊鄰海洋,推動海洋資源永續不遺餘力,不僅為六都唯一劃設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也是六都首推刺網漁具實名制的直轄市,並輔導近7成的刺網漁船轉型,更是全國首創推動「山海造林」,復育超過3000株珊瑚及放流在地海洋生物達877萬尾。為讓海洋永續更進階,未來新北市將打造貢寮珊瑚海岸線,於今(114)年推動刺網漁具全面退出東北角,免除網具對珊瑚及海洋生物的影響,並串聯產官學研加倍投入珊瑚復育,由原本復育500株珊瑚提升至1000株,共同維護海洋生態及棲地健康,營造貢寮珊瑚海岸。 侯友宜接受訪問。(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諶錫輝報告提到,新北市是六都唯一具有水產動植物保育區,新北市領先推動漁業保育及轉型。新北市具有綿長的海岸線,擁有多樣的漁業資源,為保護水產資源,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平衡,新北市於萬里、野柳、瑞芳、貢寮等4處劃設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是六都唯一劃設保育區的直轄市,並設有7處人工魚礁區及2處保護礁禁漁區,管制漁業採捕行為,合計總面積為4748.8公頃,將近11座新北大都會公園或18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此外,新北市與漁民共同維護海洋資源,為六都首推刺網漁具實名制,落實責任漁業,並自106年至113年輔導近7成,共計585艘的刺網漁船轉型,也持續配合漁業署漁獲總量管制配額管理,藉著訂定禁漁相關措施及管制漁撈行為,兼顧漁民生產及漁業資源永續利用。 刺網實名制稽查。(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諶錫輝指出,新北市不僅兼顧生產及保育,更推動生態復育,為全國首創辦理「山海造林-生物多樣性復育」計畫,從事珊瑚復育,結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及台灣山海天使協會等產學力量,以新北市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為基地,自108年起於卯澳灣海域種植珊瑚,至今廣植超過3,000株,已觀察到移植的珊瑚幼苗由原先的5-6公分成長至30-40公分,打造海洋的熱帶雨林,同時依據各棲地及物種分布條件,於萬里野柳保育區辦理軟絲復育,以竹叢礁打造軟絲產房;於全國第一個栽培漁業示範區的貢寮卯澳灣,培育並放流如九孔、花枝、海膽、黑毛等在地物種共計達77.6萬尾;並持續於淡水河口放流台灣原生種文蛤累積達800萬粒幼苗,持續增加海洋生物資源,更於貢寮美艷山漁港,全國首創推動栽培漁業中間育成基地,在漁港內置放魚苗並蓄養至箱網再進行放流,可提升魚苗放流存活率達95%,獲農業部「第三屆國家農業科學獎-環境永續類」的傑出團隊最高獎項肯定。 海洋教育讓孩童參與珊瑚復育。(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諶錫輝說,為推廣海洋永續深入民眾生活,農業局自108年起推動海洋教育,迄今共擴及超過1萬6,285人次,於暑假期間舉辦「珊瑚小學堂」及「和美海之家」,讓孩童親手體驗珊瑚移植,同時亦辦理「珊瑚移植志工課程」,邀集具有專業潛水技能的志工投入珊瑚復育行列,持續擴大海洋復育量能,並攜手中華鯨團協會成立北台灣最大的海洋生物保育教育園區,更於新北市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提供預約導覽服務,持續宣導海洋永續觀念。 諶錫輝表示,為擴大海洋資源永續發展,新北市將實施刺網漁業全面退出東北角3海浬,規劃於今(114)年7月中旬公告修正規範,讓多為礁岩地形,同時也是珊瑚棲地的貢寮沿近海岸,免於被網具影響的風險;由卯澳灣出發,將珊瑚復育的技術推展至貢寮全區,結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緯穎永續基金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貢寮區漁會,產官學研共同投入,以循環材料及3D列印技術開發珊瑚基座,並於明(115)年將原本復育500株的珊瑚提升至1000株,打造貢寮珊瑚海岸,並於今年串聯貢寮區養殖戶,推動海膽養殖試辦計畫,降低野外採捕壓力,也提升養殖戶收益,預計於119年達成海膽養殖產業化,將創造約1.6億年產值,今年更首次成立萬里區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的志工巡守隊,沿岸巡查結合海上巡護,持續攜手讓海洋資源永續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