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瑄最後球季 15日引退記者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職富邦悍將12日宣布,林哲瑄決定將於2025年球季結束後引退,悍將將於9月15日為林哲瑄舉辦引退記者會。林哲瑄旅美時期曾站上大聯盟,也多次披上台灣隊戰袍,以出色守備著稱。 悍將球團發布訊息指出,悍將6屆隊長、多屆國際賽國家隊外野手「悍將遊俠」林哲瑄,決定於2025年球季結束後宣告引退,並於2026年球季舉辦相關活動。悍將球團將在15日為林哲瑄舉辦記者會,透過官方Twitch頻道進行直播。 36歲的林哲瑄有旅美經歷,曾效力過波士頓紅襪隊6個球季,2012年升上大聯盟,為台灣第8人升上大聯盟;之後陸續待過太空人隊、遊騎兵隊,直到2015年回台參加中職選秀,在首輪被義大犀牛隊選中,轉賣之後一直效力富邦悍將至今,總計11個球季。林哲瑄在近2年出賽機會減少,也頻頻為傷勢所苦,2025年目前更是只在一軍出賽8場;總計目前中職生涯出賽799場,2752打數敲出771支安打、包括64發全壘打,跑出109次盜壘,送回342分打點,打擊率2成80。

Read More

12米超萌卡比胖拉 降落安平

12米高的「卡比胖拉」巨型水上氣偶,降臨安平漁人碼頭。 (觀旅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台南市觀光旅遊局主辦的「二0二五卡比胖拉出沒注意!台南萌翻天」活動,於即日起至十月十九日在安平漁人碼頭周邊盛大登場,現場除了有十二公尺高的巨型「卡比胖拉」水上氣偶,還有五十隻的小水豚裝置,可愛爆表,讓遊客拍不停。 市長黃偉哲表示,本土IP「卡比胖拉」首次亮相台南,不同於過去縣市多以國際IP展出、活動結束便收回,這次展期結束後將繼續留在台南,成為城市的專屬新地標。 本次活動最大亮點,就是十二米高的「卡比胖拉」水上氣偶,以經典慵懶泡湯造型現身,手抱在地特產「青皮椪柑」,搭配周邊水域環境,營造出療癒人心的可愛氛圍。 入夜後更精彩,將搭配音樂及燈光變化,卡比胖拉泡湯情境的燈光秀夢幻登場,展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視覺魅力。燈光秀展演時間為平日晚間六點至八點、假日延長至晚上九點,每半小時演出一次,每次約三分鐘。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頭頂著台南夏日芒果及懷中捧著台南味擔仔麵的兩座五米高「卡比胖拉」中型陸上氣偶,還有三款造型共五十隻超萌的卡比胖拉紙雕裝置,彷彿卡比胖拉大舉進軍,不僅適合拍照打卡,也適合親子同遊。 觀光旅遊局並首次與廠商合作開發專屬文創商品,另還在假日規劃市集,集結在地特色小吃與創意商品,讓民眾在欣賞卡比胖拉之餘,也能享受逛街、購物與美食的樂趣。 此外,活動與台南在地旅宿、店家與伴手禮等共三十家業者配合,提供住房或餐食優惠,民眾只要出示在活動現場與卡比胖拉任一展出裝置合影之照片,即可享優惠好康。

Read More

卡比胖拉來襲 規劃交管疏導人潮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二0二五卡比胖拉出沒注意!台南萌翻天」活動,從十三日起至十月十九日在安平漁人碼頭熱鬧登場為確保展區周邊交通順暢及民眾安全,市警四分局及交通局規劃交通疏導措施,並首度納入多元人力交通助理員協助疏導,讓民眾能玩得盡興、平安回家。 市警四分局表示,由於活動期間適逢教師節、中秋節、國慶連假,勢必會湧入大量參展人潮與車潮,為因應展覽期間預期出現的人車潮,在安億橋及安億路口等展區重要路段,部署警力與義交,加強交通管制與疏導。 此外,還首度加入交通助理員,協助指揮車輛、引導行人;同時與交通局即時監控路況,彈性進行交通管制,確保行車動線順暢。警方建議可多加利用運河路及平豐路停車場,建議可優先選擇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或是共乘前往。 市警四分局長曹儒林呼籲,活動期間請遵守現場員警及義交人員指揮,展區步行時請勿任意穿越車道或違規停車,造成其他用路人的不便。現場設有機動派出所,員警提供即時的服務與協助,希望讓民眾享受一趟卡比胖拉的療癒旅程。

Read More

前進肯亞大馬 嘉藥生接軌國際

嘉藥學生在肯亞世界藥學生年會中與非洲學生快樂交流。(嘉藥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生今年暑假收穫滿滿!從遠赴非洲肯亞參加世界藥學生年會,到馬來西亞參與亞太藥學生年會的全英文競賽舞台;更有來自法國和馬來西亞的國際學生走進嘉藥體驗中藥製作與社區藥事服務,為學生的藥學之路添上豐富色彩。 校方表示,大五學生陳怡之目前在台北振興醫院實習,她特地在實習前申請參加世界藥學生聯合會(IPSF)舉辦,位於東非肯亞的世界藥學生年會。這是她繼大三參加亞太藥學生年會之後,再次踏上國際交流旅程,她認為這趟旅程不僅深入了解當地公衛知識現況與研究成果,拓展了國際視野,並結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大三學生王韡勳則代表嘉藥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亞太藥學生年會(APPS),過往在台灣有兩次參加大藥盃PCE經驗的他,首次挑戰全英文的病人用藥諮詢競賽(PCE),雖未奪下好名次,但透過比賽檢視自身不足,也學會如何將藥學知識與臨床實務整合。 除了學生積極走向國際,嘉藥藥學系也迎來國際朋友,來自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的Charles Faget及馬來西亞泰萊大學的蔡佩軒,透過亞太藥學生年會交換計畫進入嘉藥藥學系助理教授梁峰賓的實驗室,不僅首次學習中藥理論,更親手製作紫雲膏、紫雲凝膠和防蚊凝膠,這讓他們大呼新鮮有趣。更隨USR團隊深入台南大內社區,見習嘉藥藥學師生為長輩提供用藥諮詢與健康宣導。 藥學系主任陳秋蘭表示,希望學生能在不同文化中交流學習,同時讓國際學生體驗台灣的藥學特色。未來將持續鼓勵學生走入國際,並深化與國際學術單位的合作,為學生創造更多元的學習與交流機會。

Read More

虎山實小吸引國際學校取經

虎山實小重視環境教育,吸引國際學校來訪。(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以友善環境為核心理念推動聯合國ECO SCHOOL生態學校的仁德區虎山實驗小學,除了獲得永久綠旗認證,近日再榮獲「環境部淨零綠生活校園認證」,辦學特色吸引了紐西蘭Waihi Beach School來拜訪。學生代表們在師長帶領下,分享學習成果,讓來訪外賓留下深刻印象。 虎山學生分享連續兩年榮獲特優的英語讀劇、虎山大自然藝術家、大自然探索家、守護動物行動及淨零綠生活5R的學習成果,孩子們自然、優秀的表現,讓來訪學校相當讚賞,也讓國際學校認識台灣學校在環境行動與淨零綠生活的努力成果。 來訪的紐西蘭Waihi Beach School副校長Mandy肯定虎山實小孩子們認真、大方的表現,他認為讀實驗小學的孩子真的不一樣,學生們雖然年紀小,但從鼓隊、樂隊、英語讀劇、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吉祥物、ECO SCHOOL守護動物行動、淨零綠生活5R發表等等,看得出來,每個孩子都有好幾把刷子。 虎山實小校長林勇成表示,該校近年完成南棟校舍重建,新校舍獲頒國家卓建設獎規劃設計類金質獎,以及鑽石級綠建築認證,除了學校硬體大幅提升之外,校方更用心的經營以友善環境為核心精神的ECO SCHOOL生態學校課程,深受各界的肯定,已經連續三年增班。這次帶領師生團隊參與「環境部淨零綠生活校園認證」,是台南市唯一獲選的學校。 虎山實小許力尹主任表示,學校老師們帶領孩子長期參與Eco School生態學校系統,並進一步發展出獨立研究課程;辦學特色吸引國際學校來參訪,讓孩子們有更多對外發表的機會,也是很棒的學習、成長的養分。

Read More

大內9月雪 降臨曾文溪畔

大內曾文溪畔的甜根子草如白浪滔滔。(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大內報導 曾文溪畔,現在已經可以看到甜根子草如白浪般隨風揚起,區長陳俊達歡迎大家九月底來大內「賞雪」,區公所正籌備著「在大內,等一場九月雪」活動,一起迎接大內的秋天。 時序入秋,曾文溪畔的甜根子草,已悄悄綻放白色如羽毛般的花海,有人說是「九月雪」,也有人形容景致如滔滔白浪、隨風浮雲,每天入秋的甜根子草風情,總吸引許多人前往欣賞此一季節限定美景。 大內區公所已擬在教師節連假時,舉辦「在大內,等一場九月雪」,安排有音樂賞析,還有特別精挑細選的文青市集,欣賞九月雪美的同時,也能嘗嘗地方美食。 陳俊達指出,大內風情,有秋天限量版的甜根子草海,還有彩疊山;大內物產豐富,木瓜、酪梨也相當知名;生態保育方面,區公所成立了草鶚巡守隊,時時巡視著曾文溪畔,守護當地的草地貓頭鷹。

Read More

數位精準植牙 打造好口福

蔡祐年醫師術前需先進行完整評估,包括X光、3D斷層影像。(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67歲的王先生,因為長年牙周病掉了幾顆牙,吃東西不方便,總覺得咬食物不夠力、咀嚼力不足,直到早年做的假牙也岌岌可危,經接受牙周病治療及數位植牙的評估。透過3D斷層掃描,再利用電腦模擬植牙位置,搭配3D列印導引模板,讓植牙手術更精準、更快速。重建缺牙區後,王先生表示,以前的他總是餐餐稀飯,現在的他可以開心大口啖牛排了! 嘉基口腔醫學部蔡祐年醫師表示,植牙並不是人人都能直接進行,術前需先進行完整評估,包括X光、3D斷層影像及牙周檢查;同時也要考量身健康狀況,例如糖尿病、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或抽菸習慣,都可能影響植牙的成功率;醫師會依據病人的條件,設計最合適的療程,能有效提升植牙的安全性與成功率,避免手術風險。 蔡祐年醫師說,隨著數位技術的引進,能在術前先進行3D模擬、規劃植體位置與角度、並透過導引模板輔助植牙,大幅提升手術精確度、大幅縮短植牙手術時間,再搭配數位影像及精準導航系統,不僅減少組織損傷,也降低術後腫脹不適感。 植牙並不是「做完就沒事」,蔡醫師強調,植牙後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養成正確刷牙與使用牙線或沖牙機的習慣;飲食方面,也建議術後一開始避免咬堅硬食物,定期回診追蹤並持續保養,植體的壽命往往可以超過10年甚至更久,若忽略清潔,則可能出現植體周圍炎,甚至導致植牙失敗。 對病人來說,植牙不只是牙口的重建,更是一種生活品質的提升。嘉基牙科團隊希望透過數位化技術,讓病人不再擔心「掉牙就只能將就」,而是能自信地笑、自在地吃,把每一天都過得更有滋味。

Read More

洗腎出現副甲亢 男骨痛皮膚癢

彰醫一般外科醫師巫奕儒說明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病況及手術治療過程。(彰化醫院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55歲洗腎患者陳姓男子,近來全身骨頭痠痛、夜間難以入眠,皮膚又奇癢難耐,甚至抓到破皮。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科和外科確認是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切除副甲狀腺及部分胸腺,並進行部分副甲狀腺自體移植的複雜手術,一舉解除又痛又癢的折磨。 彰醫腎臟科醫師張淑鈺表示,該病患洗腎4年多,近來小腿皮膚抓到破皮,進一步詢問得知其全身骨頭也痠痛,抽血發現其血中副甲狀腺激素大幅超標,達到1000 pg/ml以上(正常值小於65 pg/ml),診斷為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用藥後不見好轉,與外科會診後,評估手術切除。 一般外科醫師巫奕儒說,副甲狀腺激素(PTH)過高會使鈣、磷代謝失調,造成骨質鬆動和軟組織鈣化,出現骨痛、皮膚搔癢或肌肉無力等症狀。高濃度的PTH還會讓鈣鎂離子在皮膚堆積並刺激組織胺釋放,造成搔癢。 巫奕儒指出,為了避免病患繼續遭受骨痛與搔癢折磨,決定採取雙側全副甲狀腺切除及胸腺切除,並進行部分副甲狀腺自體移植。他們使用高階超音波、核醫掃描及術中快速PTH監測,讓副甲狀腺手術更加安全。 張淑鈺表示,洗腎者比較容易引發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加速骨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還可能造成鈣磷代謝異常,促進血管鈣化,增加心肌梗塞等心血管死亡風險。除了這個案的骨頭痠痛及搔癢症狀外,其他可能症狀還包括疲勞、腎結石、噁心、容易口渴、便秘、高血壓等。 巫奕儒強調,不只是洗腎者,非腎臟病者也可能發生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好發在50至60歲之間,女多於男,尤其是停經後婦女,容易被誤認為老化,一旦有疑慮,應該就醫檢查。

Read More

不到3週突破5個月困局 中風減壓頭骨難蓋回 腦水引流完成修補

紅圈處為患者顱骨缺損位置,腦部因水腫無法回到顱內。(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7歲楊姓男子今年初在朋友公司閒聊時,突發口齒不清、神情恍惚。朋友見狀立刻送醫,經診斷為急性腦中風。雖已在第一時間施打血栓溶解劑並取栓搶救,但隨後併發嚴重腦水腫,必須暫時取下頭骨降低腦壓。然而術後腦水始終未能自體吸收,導致頭骨無法蓋回及氣切管難以移除,甚至出現腦組織掉到頭蓋骨外的狀況。經轉院後,醫師施以「腦水引流+體位調整」術式,完成頭顱骨修補,以不到3週時間便突破5個月的困局。 楊姓男子轉院到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經陳子勇院長評估後發現,患者長時間腦積水滯留,使腦部組織無法回到原本位置,頭骨修補困難重重;延遲數月未覆合頭蓋骨,流失復原及復健時機外,也容易因長期臥床引發肺炎、尿道感染及褥瘡等併發症。 陳子勇院長說,腦殼是固定的空間,一旦腦腫或掉出原位,就必須創造條件復原腦組織。陳院長設計出「腦水引流+體位調整」的術式,先抽除腦水,再利用姿勢改變使腦組織滑回頭顱內,趁組織回到頭顱同時,趕緊進行頭顱骨修補。 陳子勇院長說明,患者轉入光田後不到2週就能拔除呼吸器自主呼吸。(記者陳金龍攝) 從楊男轉院到光田,到頭蓋骨覆合及氣切管順利移除,不到3週便突破5個月的困局。這段過程中,陳子勇展現專業外,也用行動支持家屬。楊男媽媽感動說到,住院期間院長忙完後,還會半夜12時多來巡房。如果沒空也會打電話來追蹤說明,真的很感謝他。 陳子勇指出,這次楊姓患者的手術是光田重症團隊的合力成果。加護病房醫師、護理師與呼吸治療師一起評估拔管可行性,病人帶了5個月呼吸器,不能說話非常痛苦,結果轉來10天就成功拔管,後由復健團隊立即接手。從原本只能躺在床上,到如今可倚靠自身力量坐著。雖然腦中風導致左側肢體無力,但在楊先生與家屬的努力復健下,已有明顯進步。 腦中風的治療與復健講求「搶時間」,如果病人因腦水腫需移除頭顱骨減壓,通常須腦壓穩定後3個月內放回,以免腦組織因受壓缺血。同時,復健的黃金期是發病後2週到半年內,如果錯過,恢復力將大幅下降。 陳子勇也強調,復健是所有治療的根本,越早開始,就越有機會恢復生活自理。復健是終生的事。急性期需要醫療團隊全力介入,後期則仰賴患者與家屬共同努力,才能逐步重建生活品質。他也提醒,如果發現親友出現中風徵兆,務必立即送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Read More

中醫治五十肩 針灸小針刀改善

張維麟醫師透過針灸與小針刀的複合式治療,讓患者右肩疼痛度降低、靈活度提升。(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69歲葉阿姨近半年飽受右肩劇痛之苦,手臂僵硬程度像被「冰凍」住,疼痛日漸加劇,連梳頭髮、穿衣服簡單動作,都因疼痛而難以完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高雄秀傳醫院中醫部張維麟醫師研判患者是「五十肩」症狀,透過針灸與小針刀的複合式治療,療程不到一個月就讓右肩疼痛度降低、靈活度提升,感謝中醫治療方式幫她找回生活品質。 張維麟醫師說,「五十肩」的醫學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是因肩關節周圍的關節囊及軟組織發炎,導致組織增厚、纖維化,進而造成關節腔空間變小,活動度嚴重受限;從中醫觀點分析,此症屬於「痺症」範疇,與年老體虛、氣血不足,或外傷、勞損導致經絡阻滯、氣血瘀阻有關,若延誤治療,關節沾黏將日益嚴重,恢復期也會更長,建議可選擇具有顯著成效、副作用低等優點的中醫治療方式。 張維麟針對葉阿姨的症狀,採用「針灸」與「小針刀」雙管齊下的治療策略。首先,透過針灸肩部周圍的穴位,如肩三針,來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先為緊繃的肩部肌肉筋膜「鬆綁」;接著,再運用「小針刀」微創治療,針對肩關節周圍沾黏或纖維化組織進行鬆解剝離,直接解除關節囊的束縛,擴大關節活動空間,並提醒患者平時可多按壓「肩三針」等穴位來保養減輕發炎及疼痛。 張維麟醫師提醒民眾平時應注意肩部保健,留意下列事項遠離五十肩的困擾,包括:「保持動態生活,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適度伸展運動,每日進行和緩的肩關節伸展操」、「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過度使用,提重物或進行重複勞動應量力而為」、「若出現肩部不明原因的悶痛或活動角度受限,應及早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