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1名船長知遭通緝 出海遭攔阻被捕

林姓船長涉犯詐欺案件,因涉犯詐欺案件遭通緝,二日清晨準備出海作業,海巡署第一岸巡隊大溪安檢所人員查核船員資料時發現,直接被逮捕歸案。林姓船長說自己不知道被通緝。(海巡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海巡署第一岸巡隊大溪安檢所二日清晨五時許,執行漁船出海查核船員資料時,發現其中「新0發6號」林姓船長涉犯詐欺案件,因涉犯詐欺案件,遭台北地檢署通緝,直接被逮捕歸案。據了解,林姓船長根本不知道自己被通緝,最近才剛被雇用擔任新船船長,得知此事相當錯愕。 第一岸巡隊大溪安檢所人員於執行「新6發6號」漁船人員身分查驗時,發現「新」船林姓船長(五十歲),因詐欺案件在今年三月十八日遭台北地檢署發布通緝在案,經檢查人員確認身份無誤後隨即逮捕後,移由礁溪警分局頭城分駐所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 林姓船長為頭城鎮人,他說,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出海,最近因為「新」船船主更換新船隻,他受雇擔任船長,整理船隻準備要出海,完全不知道自己有被通緝。 第一岸巡隊表示,海巡署維護海域海岸安全及社會治安,防止不法分子藉機突破,呼籲民眾如發現非法情事,可撥打「118」免付費服務專線與海巡人員連絡。

Read More

姊弟開車前往花蓮遊玩途中火燒車 2人平安

趙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載姊姊前往花蓮遊玩,行經台9丁線(舊蘇花公路)南下46.8公里處發生火燒車,姊弟二人及時逃出。(蘇澳警分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南澳鄉台9丁線(舊蘇花公路)南下46.8公里處,二日中午十二時三十三分發生火燒車,消防局獲報後,出動南澳及觀音分隊滅火,消防人員到場時,停在路肩的自小客車已陷入火海,車內趙姓姊弟二人及時逃出,起火原因尚待調查。 這起火燒車,蘇澳警分局澳花派出所二日中午十二時三十三分獲報。警方表示,住在桃園市的四十九歲趙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載五十四歲姊姊前往花蓮遊玩,車子由北往南行駛,行經事故地點時,車輛前方引擎突然起火燃燒,隨即停靠路旁,姊弟二人趕緊下車等候救援,火燒車發生時,現場冒出火舌與陣陣濃煙,台9丁線交通一度受阻。 經過消防人員灌救,下午一時十五分撲滅火勢,自小客車已燒成一堆廢鐵,一時三十分道路恢復雙向通行。

Read More

羅警阻詐600萬 女車手羈押

羅東警方接獲民眾報案其不慎加入假投資群組,遭詐騙集團以投資獲利為由,共匯款投入六次,隨後再以相同手法誆騙,古姓女車手於面交六百萬元時,遭埋伏警方當場逮獲送辦,宜蘭地院裁定續押。(羅東警分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羅東警分局公正派出所員警日前接獲民眾報案其不慎加入假投資群組,遭詐騙集團以投資獲利為由,共匯款投入六次,遭詐三十萬元,隨後再以相同手法誆騙,三十二歲古姓女車手於面交六百萬元時,遭埋伏警方當場逮獲送辦。 警方調查指出,古姓女子加入詐騙集團後,擔任領取詐欺贓款車手角色,再把收得款項交付幕後藏鏡人,今年犯案地點遍及台北、新北、桃園、苗栗、台中、嘉義、高雄、花蓮、宜蘭,被查獲後由各地地檢署起訴,起訴案件共有十八案。 古女獲釋後重回詐騙老本行故技重施,直到十月底在宜蘭取款時,張姓被害人暗中報警逮人,警方人贓俱獲,全案移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罪嫌移送法辦收押禁見,古女至今仍在宜蘭看守所羈押中。 檢方認為,古女觸犯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未遂罪、一般洗錢未遂罪,由於長期擔任詐騙集團車手,多次犯加重詐欺、洗錢、行使偽造文書等罪嫌,被士林等多個地檢署起訴,建請宜蘭地方法院在被告送審後續予羈押,並從重量刑,維護法律威信。宜蘭地院法官已裁定續押。

Read More

無薪假減195人 玻璃製造業者停止實施400人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勞動部二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較十一月中家數增加十家,但人數減少一百九十五人。勞動部說明,主要是民生工業中有一家玻璃製造業者,因訂單回穩而停止實施無薪假,人數達四百人。 勞動部二日公布勞工行政主管機關通報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事業單位計兩百九十八家,實施人數五千兩百九十六人;和十一月十八日公布實施家數計兩百八十八家,實施人數五千四百九十一人相比,家數增加了十家、人數減少一百九十五人。 勞動部說明,最新一期在家數部分,主要都是小型廠家變動,整體增加十家。在人數部分,由於製造業民生工業中有一家玻璃製品業者,一次停止實施無薪假約四百人,因此整體人數減少一百九十五人。該業者表示,主要是因為訂單回穩,原申請到十一月底結束後就不再實施,短期內暫無重新實施減班休息的規劃。 勞動部指出,內需型產業變化不大,其中如運輸及倉儲業、住宿及餐飲業等,仍以花蓮地區申請家數較多,主因是今年震災、颱風接續影響,勞動部持續以專案方式協助。

Read More

第1屆雲林三好兒童作文比賽頒獎 28位學生獲獎

  第一屆雲林三好兒童作文比賽頒獎,廿八位學生獲獎。(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佛光山「第一屆雲林三好兒童作文比賽」頒獎典禮,二日於雲林縣府親民大廳舉行,分高年級組、中年級組及低年級組,每組前三名加上五名佳作共計廿八位學生獲獎,縣長張麗善、佛光山雲林講堂住持慧得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吳欽杉副總會長及彰化縣議員曹嘉豪等貴賓與會頒獎、鼓勵學生。 頒獎典禮中,縣長張麗善除頒發作文比賽成績優異獎狀與獲獎學生外,也頒發感謝狀感謝佛光山雲林講堂今年捐贈逾一四六五公斤白米給食物銀行,關懷弱勢家庭,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張麗善說,縣府自去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訂交流合作備忘錄,開啟更深、更廣泛合作交流,也再次感謝佛光山雲林講堂住持慧得法師所帶領團隊與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共同支持下舉辦佛光山「第一屆雲林三好兒童作文比賽」,高、中、低年級共三組,每組冠軍一名、亞軍二名、季軍三名、佳作五名,共廿八位學生獲獎,作品展現出學生對「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理解與實踐。 第一屆雲林三好兒童作文比賽頒獎,廿八位學生獲獎。(記者陳正芬攝)   慧得法師說,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推廣「三好」的精神,於雲林全縣的小學推廣「三好」作文比賽,鼓勵學童將「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甚至播種在兒童幼小心靈中,讓善循環深耕人間,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 教育處長邱孝文說,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投身教育服務者更應加倍努力,為下一代擘劃更美好未來。宗教也是教育,我們都是從事教育工作者,希望大家一起淨化社會,讓孩子從校園開始,就有非常好淨化環境,更希望雲林縣每個小孩在學校老師教導下都能出類拔萃。

Read More

屏2-1線道路完工通車

屏2-1線道路開闢工程完工通車,有助提升屏北地區的觀光經濟發展。(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斥資八千七百萬元的屏2|1線道路開闢工程,二日正式通車;縣長周春米表示,該新闢道路除解決高樹假日交通瓶頸問題,更能提升屏北地區的觀光經濟發展。 周春米指出,鄉道屏2|1線為高樹市區往縣道一八五線聯接道路,由屏2|1線終點往北經大山二路或大山一路往縣道一八五線,沿線經建興社區並跨越後壁溪排水及阿烏排水等重要溪流,道路狹窄曲折且住家林立,尖峰時段及假日人潮多易造成交通瓶頸,也影響周邊住戶進出及行車安全。 周春米說,高樹鄉為屏北重要的觀光要地,屏2|1線新道路的設立,將高樹鄉打造為茂林國家風景區入口門戶的角色,串聯台二十二線、台二十七線及縣道一八五線,為屏北地區注入觀光活力。 縣府工務處表示,屏2|1線道路開闢工程,寬度十二公尺、總長度約八百二十四公尺,自一一三年一月十七日開工,歷時將近一年完工。

Read More

雲中街日式兩宿舍修復開工 斗六舊城核心聚落再現風華

雲中街日式兩宿舍修復開工,斗六舊城核心聚落再現風華。(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歷史建築警察局舊宿舍三、五號修復工程,二日舉行動工典禮。縣長張麗善說,舊宿舍三、五號修復是「雲中街文創聚落」最後一塊拼圖,明年底完工,串連西市場、太平老街、火車站及雲林溪聚落,再造斗六舊城新風華,形成文化觀光與商圈軸帶核心。 張麗善說,警察局舊宿舍群於一○三年七月登錄為歷史建築,縣府積極展開修復工程,先後完成數間宿舍修復,並以「雲中街文創聚落」為營運品牌招商,目前有六間廠商進駐營運成為斗六文創觀光亮點。 張麗善說,警察局舊宿舍三、五號宿舍修復工程為縣府自行編列預算修復,並會納地方對修復計畫建議,明年底完成後,「雲中街文創聚落」腹地將更完整。未來再加入警察局辦公室(現斗六警分局)活化及招商,將成為斗六市最具亮點的文創商圈,帶動包括西市場、火車站、太平老街等市區核心地區商圈知觀光人潮,活絡產業經濟。 雲中街日式兩宿舍修復開工,斗六舊城核心聚落再現風華。(記者陳正芬攝)   陳璧君說,雲中街生活聚落前身為斗六警察舊宿舍群,約建於日治時期昭和十二年,提供警察眷屬居住。雲中街日式宿舍三及五號建物面積三十二坪,於空間規模、形式及機能皆與同時期的台灣日式建築,反應出台灣在日治時期日式木造住宅官舍之特性,整體構造呈現臺灣日式宿舍典型工法。 雲中街文創聚落總土地面積約二四八四坪,為雲林縣指標型文化觀光景點,該修復宿舍明年底完工延續雲中街品牌,擴大文創聚落青創服務量能,縣府為讓整體聚落更具公共使用性,預計一一四年啟動整體景觀規劃設計,期許雲中街文創聚落成為斗六文化觀光亮點指標。

Read More

台積公司2024年供應鏈管理論壇頒發優良供應商獎項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台積電二日舉辦二0二四年供應鏈管理論壇,並頒發當年度優良供應商獎項。台積公司首先感謝供應商夥伴過去一年的貢獻,深化台積公司技術領先地位,以及拓展全球生產布局,再一次共同成就卓越,為全球客戶釋放創新能量。 台積公司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博士表示,半導體生態系和全球供應鏈不只是台積公司成功的關鍵,更是塑造未來科技的重要角色。除了持續提升策略規劃、增強產能、加強韌性並提升品質,更有責任確保我們的行動對永續發展和經濟帶來正向的價值。透過創新和技術合作,一起創造一個共好的未來。 台積公司資深副總經理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博士表示,隨著全球對半導體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們要仰賴上下一心的供應鏈,共同迎向未來的挑戰並掌握良機。衷心地感謝所有合作夥伴在過去一年的努力,支持台積公司持續成長,特別是先進封裝等製程技術的及時擴充,期待與各位持續攜手向前、邁向雙贏。 魏哲家與侯永清並頒發二0二四年優良供應商獎項,表彰在創新、技術合作、支援全球量產、綠色製造、系統自動化 與建廠管理等方面表現卓越之供應商,感謝其專業服務,帶動供應鏈與相關產業不斷升級。 台積電表示,本屆論壇以「賦能未來—打造永續半導體生態系」為題邀請主題講者,論壇規劃涵蓋先進封裝、材料科技,以及職場性別賦能等多元的分組討論,激盪創新與對話,為供應鏈韌性挹注成長動能。

Read More

紅毛港鄉親回娘家活動 8日再現漁村聚落風華

紅毛港鄉親回娘家活動中,可體驗傳統織補網技藝,再現漁村聚落風華。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年一度的「紅毛港鄉親回娘家」訂八日在紅毛港文化園區登場,文化局指出,本屆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從傳統技藝展示到捕撈生活導覽,還特別規劃新船下水灑糖儀式,重現漁村生活景象,更邀請六組知名藝人輪番獻唱,適合全家同遊,共度溫馨假日時光;同時,今年首次推出開放鄉親報名的烏魚饗宴辦桌,也將於當日晚上熱鬧開席。 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希望透過每年的「紅毛港鄉親回娘家」活動,結合音樂表演、當地小吃與歷史導覽,讓更多市民了解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今年活動不僅邀請金曲歌手與實力派藝人參與,還推出深受期待的烏魚饗宴,讓民眾在愉悅氛圍中享受漁村文化的多樣面貌。歡迎一起來共襄盛舉,齊聚紅毛港。 紅毛港文化園區今年首次推出的烏魚饗宴百桌座位在開放不久即爆滿,成為活動一大亮點;紅毛港文化協會理事長洪榮華提到,先民因追捕成群烏魚而定居於此,今年透過「烏魚大餐」,讓大家得以體驗早期紅毛港村落對於烏魚產業文化的重視,並展現漁村的繁盛歷史與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內涵。 此外,今年活動的壓軸演出陣容星光熠熠,六組知名歌手蘇明淵、陳孟賢、翁鈺鈞、余凱揚、陳思安與劉信明將於下午二點起輪番獻唱,為現場注入音樂魅力與熱情。 金曲歌王蘇明淵說,他多年來雖然旅居北部,但對高雄始終心繫不已,紅毛港文化園區是充滿故事的地方,很高興能用歌聲帶給大家溫暖;去年參與演出的陳孟賢則表示,對於紅毛港鄉親的熱情印象深刻,期待今年再次與大家共享音樂與美食的雙重饗宴。 文化局提醒,民眾可搭乘文化遊艇從棧貳庫碼頭出發,單程約四十分鐘,船上安排專業導覽解說,沿途欣賞高雄港景與特色船舶,票券提供單人、雙人及四人優惠組合,詳情可洽棧貳庫文化遊艇售票處。

Read More

析塑膠微粒對珊瑚結構損害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國際期刊發表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謝淑貞等研究團隊,析塑膠微粒對珊瑚結構的損害,成功於國際頂尖期刊《環境化學快報》發表。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塑膠微粒竟會讓珊瑚長不大、更容易「骨質疏鬆」!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謝淑貞與海洋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陳鎮東合作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珊瑚骨骼的晶體結構,威脅珊瑚生態系統。該研究深入剖析塑膠微粒對珊瑚結構的損害,成功於國際頂尖期刊《環境化學快報》發表,對塑膠如何汙染海洋珊瑚提出關鍵見解。 在海洋中,珊瑚礁孕育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然而,隨著源自人類活動的塑膠垃圾持續增加,威脅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珊瑚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除了氣候變遷和海洋酸化加劇,塑膠微粒汙染更對珊瑚的生長和健康構成新的威脅。然而,鑑於珊瑚物種的多樣性,塑膠微粒究竟如何危害珊瑚?其中的因果關係過去亟待科學家探究。 對此,謝淑貞教授指出,研究團隊探討紫皮珊瑚暴露於含有5 ppm聚乙烯塑膠微粒的海水中,發現塑膠微粒影響了珊瑚骨骼生長、更容易「骨質疏鬆」。紫皮珊瑚屬於軟珊瑚,其骨骼是由珊瑚蟲分泌的碳酸鈣,形成細小的碳酸鈣骨針。這些骨針散布於珊瑚的組織中,為珊瑚提供了支撐的結構,為許多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 研究團隊指出,海水分析顯示,在涉及塑膠微粒的處理中,鈣離子濃度顯著增加,這表明珊瑚骨骼變得更容易溶解和損壞。同時,紫皮珊瑚暴露在聚乙烯塑膠微粒的海水中會釋放更多鈣離子,顯示珊瑚骨骼不穩定性與更易溶解。證實聚乙烯微塑膠暴露直接導致珊瑚骨骼的退化,塑膠微粒對珊瑚結構的威脅可能比預期更為深遠。 謝淑貞強調,這項研究使用的是一個模型系統,未來可以擴展到其他珊瑚物種進行研究。我們預期,隨著環境持續惡化,將來會有更多的珊瑚將受到影響,特別是那些生長在受汙染環境中的珊瑚,可能會面臨更嚴重的健康問題,也揭示了減輕塑膠汙染以保護珊瑚生態系統的緊迫性,呼籲加強對塑膠微粒汙染的控管,並持續關注其生態影響。 另,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中山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林佩瑩、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特聘教授謝淑玲、高科大水產養殖系專案助理教授丁德興及牛津儀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