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文化節登場 體驗大陳牌「桌遊」文化樂趣

花蓮市長魏嘉賢在大陳耆老的指導下,體驗大陳牌「桌遊」文化的樂趣。(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阮弼真君是大陳人的傳統信仰,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三日,分佈在台灣各地的大陳人都會回到花蓮大陳阮弼真君廟舉辦阮弼真君文化祭,今年的慶典將於十一月二十六日登場。花蓮市公所在文化祭前,先以大陳牌奕傳承為活動熱身,透過大陳長者蔣邦林老師,帶領大家玩大陳牌,重尋早期桌遊文化,花蓮市長魏嘉賢昨天也前往體驗大陳牌弈的樂趣。  大陳人特有的牌弈文化脫胎自江浙挖花牌,在大陳人的中休閒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昨天報名參加大陳牌的民眾,有人是大陳人、有的是來自花蓮各地、還有人從網路上看到報名資訊,遠從中壢來參加,想藉此瞭解花蓮在地文化。在蔣邦林的帶領下,大家從不認識牌的花色與點數,到能一邊玩牌還一邊口唱,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跟著節奏、律動搖擺身體,其樂融融。  蔣邦林說,村裡老一輩的幾乎都會玩,但因為長輩逐年凋零,會大陳牌的人越來越少,很希望能傳承下來讓大家認識及瞭解。大陳人的牌弈遊戲雖通俗上被稱為「大陳麻將」,但也僅是牌具的外形與麻將相似,規則及玩法上均不同,反而更近似於清末至民國初年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挖花」,牌面由兩個六面骰的點數組合而成,除了參與者的運氣外,更考驗眼力及運用規則的靈活度。 大陳牌與一般麻將還有不同之處,就是傳統大陳牌的玩法是把牌摸上手,在還沒打牌之前,就要根據摸到的牌的情狀,唱上一段應景的挖花小調或是講述一段與牌名相關的歷史典故、時聞軼事,玩的時候,連玩帶唱,非常熱鬧。

Read More

「榛心為您、創薪未來」花蓮就博會 提供六百職缺

花蓮縣政府「榛心為您、創薪未來」就業博覽會登場,吸引大批求職民眾到場參與面試。(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昨日舉辦「榛心為您、創薪未來」就業博覽會,縣長徐榛蔚邀請來自花蓮各地各產業廠商,提供超過六百個以上優質職缺,讓想要求職的花蓮民眾到場參與徵才廠商的面試活動。  徐榛蔚表示,健康在財富之上,全國疫情仍然嚴峻,經濟產業鏈大受影響,失業率逐漸攀升,為了讓所有鄉親在產業潮流快速演變的時代,強化自我的能力,補強所需的技能,更是花蓮縣政府著力的重要環節;她也感謝所有觀光旅宿業、銷售服務業、製造業、勞動力支援類及國防事業等五大職類及各社團齊聚就業博覽會,希望每位鄉親都能在就業博覽會上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現場特別規劃「就業探索專區」、「就業前講座課程」、「青年就業諮詢區」、「職涯桌遊體驗區」等一系列職涯專區,藉由專業講座、諮詢或測驗工具,協助求職者掌握自我性向及能力,讓求職者有目標地做好職涯規劃;會場更提供「求職必勝四部曲」,針對求職者服裝儀容造型設計提供建議、求職防騙宣導、履歷健檢及自我挑戰,透過專業的一對一「履歷健檢」,協助求職民眾提升撰寫履歷自傳的技巧,另外更增設「 E 化履歷區」,協助民眾在面試前做好求職前的萬全準備。  為提升求職民眾面試自信心,縣府特別商請花蓮縣女子燙髮美學職業工會免費提供求職民眾面試彩妝及美髮服務,及花蓮縣按摩業職業工會免費提供視障按摩體驗,釋放求職民眾緊張的情緒;另外,還有為體貼帶孩子來面試的求職者,安排「親子活動區」以及「DIY 手作體驗區」,讓陪同家屬與孩子在等待時亦可強化親職互動及手作的樂趣。  另為激勵身心障礙朋友自食其力並促進就業,花蓮縣脊髓損傷福利協進會、花蓮縣肢體傷殘福利協進會」及黎明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也在現場展現其就業成果。

Read More

走出科技研究 研揚、醫揚捐款造林

林務局羅東林管處與研揚、醫揚科技公司七日於新北市坪林山區植樹造林。(羅東林管處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林務局羅東林管處與研揚、醫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七日於新北市坪林山區植樹造林,走出室內科技研究,深化企業理念,邁向永續環境新里程碑。  研揚、醫揚科技公司首次與羅東林管處合作,配合國有林造林計畫,認養新北市坪林山區一點二七公頃國有林地造林,捐款二十萬元。栽種大頭茶、紅淡比、紅楠、光臘樹等蜜源植物及原生樹種青剛櫟,營造蜜源森林,創造森林生態系多元服務價值。  近年來,透過羅東林管處極力推廣公私協力造林工作,吸引眾多深感環境重要且願意為環境付出的科技族群認同,並紛紛投入捐款造林認養工作。

Read More

教育博覽會 柯P:師生跨領域學習 無畏開展斜槓人生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台北市教育局博覽會,體驗手繪。(記者吳靈芬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七日為台北市今年度教育博覽會揭開序幕,並參觀各校師生共同製作的拯救鳥類大作戰、智慧跳舞機器人等特色攤位,學生還在柯文哲的手背上彩繪熊讚的圖樣;現場許多攤位都採用雙語方式互動,讓柯文哲對學生無限的學習力與創造力感到十分驚喜。  柯文哲相當自豪北市教育的軟硬體建置,校園網路完備,國小教師不用吃粉筆灰,他還說北市教育在國內外多項評比都名列前茅,他自比「已到兔子(北市教育)可以與烏龜比游泳的地步」。此外,北市不只專注教學,教育局也規劃斜槓主題區,柯文哲說,他自己從醫生跳槽到當市長,也是斜槓人生的例子,因此要培養學生擁有跳槽的能力。  柯文哲在致詞時強調,教育局是市府局處中獲獎最多的單位,今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台北市在教育項目中,獲得一百分的滿分成績;連續兩年亞太城市大獎,台北市在教育類也是第一名;遠見、天下雜誌中,台北市的教育也榮獲第一。柯文哲期許台北市教育局繼續保持第一名的領先的地位。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台北市教育局博覽會,低頭認真盯著機器車的展演。(記者吳靈芬攝) 這次教博會有三個主題區,包括教學特色展示區、斜槓主題發表區及產業協同合作區。柯文哲表示,在教學特色區的國際教育部分,台北市高中與加拿大、美國高中合作雙學程,透過視訊及暑期交換學生,讓他們能取得合作學校文憑,將來進入歐洲或美國大學就占有優勢。  在智慧教育部分,柯文哲指出,全市二三六個學校採校園光纖網路、Free-wifi無線網路環境,教室也設有寬頻網路連接埠,共有四千多個教室配有八十五吋螢幕,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有iPad可供使用。  為此,台北市政府以兩年時間、十六億元經費,將校園網路建立起來。然而光靠硬體是不夠的,台北市也推動酷課雲計畫,將國小至高中的課程都拍攝成影片放在網路上,每個學生都可以使用行動裝置閱讀四十萬冊的電子書,無論家中經濟能力如何,只要願意學習,都可以透過酷課雲取得所需的知識。  柯文哲最後也向與會者說明這場教育博覽會的特色─斜槓主題舞台區,他說自己從醫生到市長也是一種斜槓人生。推廣斜槓主題就是鼓勵學生能夠跨領域學習;另外的「產業協同合作區」則是可以透過跨學層、產學合作、來促成跨體制的實驗教育。台北不僅要增強自我能力,繼續保持在台灣、亞洲居領先地位,更希望成為改變整個台灣的領頭羊,透過台北市的改變進而影響全台灣。

Read More

宜蘭地政人提前辦淨灘慶祝地政節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為慶祝屬於地政人的特別節日,十一月十一日地政節,提前於七日在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東側沙灘舉辦「慶祝一0九年地政節淨灘活動」,除藉由此次活動傳達服務精神,也以行動向民眾呼籲愛護自然環境、珍惜地球資源之重要。  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移師戶外舉辦地政節慶祝活動,七日不但結合地政、財稅的法令政策宣導寓教於樂,並號召地政處、各地政事務所同仁共襄盛舉,亦有宜蘭縣地政士公會、宜蘭縣地政業務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宜蘭縣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宜蘭縣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宜蘭縣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宜蘭縣仲介業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等業界夥伴的參與響應熱鬧非凡。  縣府,表示淨灘活動不僅僅是撿拾垃圾,更盼深化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串起人與土地情感的連結,善待土地,留給下一代一個乾淨的未來。

Read More

嘉義縣「在嘉珍美」-古董車嘉年華會

嘉義縣「在嘉珍美」-古董車嘉年華,展出數十輛金光閃閃的阿公阿嬤級古 董車。﹙記者誼張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七日有一場跨縣市、跨產業、跨文化的「在嘉珍美」-古董車嘉年華會,數十輛金光閃閃的阿公阿嬤級古董車一字排開,每一輛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珍藏中的珍藏,民眾大飽眼福,手機一拍就停不下來。 縣長翁章梁指出,古董車一上街就很吸晴,台灣古董車發展協會發揮創意和想法,把老車跟嘉義縣的大地與公共空間相結合,確實為地方增色不少,希望這些典藏精品車有機會還能再來。 這場由台灣古董車發展協會等單位發起的車聚活動,透過古董車行動藝術館的發想,舉辦一趟涵蓋嘉義市與嘉義縣的人文寶藏之旅,翁章梁也特地到現場品味古董車迷人的丰采,還上車感受一下引擎的浪聲。 翁章梁說,古董車是時代進步的痕跡,每個時期的造車工藝都有不同的思維,很開心看到古董車聚在嘉義,讓民眾近距離感受古董車精湛的工藝之美。上次相聚已經是二0一七年老車文化季的事了,三年後再度與古董車友碰面,非常開心。 台灣古董車發展協會張棣鈞理事長表示,這次邀請到很多經典籍車輛,包含台灣古董車發展協會曾國棟創會長的夢幻逸品BENZ W121-190SL雙座敞篷跑車一九五四年經典款,被譽為史上最美汽車六十年代英倫跑車、古典與流線兼具的Jaguar E-TYPE,古典跑車福斯卡門VW karmann Ghia,德國車廠、罕見成功演繹義大利式的跑車風情,露營車始祖級車款VOLKSWAGEN T2,圓嘟嘟的車身線條,車頭V字形凸板,碩大的圓形標誌、獨特整體,擄獲不少年輕人的心,相繼投入收藏與改造。 數十輛受邀來嘉展示並遊行、逗逗遊、帥帥逛的古董車,跟嘉義的經典地標「比美」,讓賞車的、賞景的,都拍個夠癮。 古董車隊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整隊後,帥氣出發開往檜意森活村、嘉義智選假日酒店進行靜態展示,車隊遊行市區後,八日開往番路鄉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逐鹿部落、觸口遊客中心和旺萊山愛情大草原沿途定點定時供遊客賞車合影,九日古董車隊還將前往半天岩紫雲寺,跟著全台最長的溜滑梯一起入鏡,圓滿達成觀光大使任務。 承辦單位嘉義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李素珍理事長感謝古董車友用古董車串起嘉義縣市的景點,讓古董車的足跡成為一種行動藝術,也感謝台灣古董車協會動員經典古董車款,與民眾分享收藏的喜悅,讓來嘉的旅人歲月彷彿停留,讓經典成為雋永。

Read More

光榮國小新建校舍上樑 打造專屬智慧教室

新北市三重區光榮國民小學新建校舍上樑。(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重區光榮國民小學新建校舍上樑,進行祝禱、焚香祈福等儀式,一同見證新校舍達成階段性目標,在眾人的掌聲及鞭炮聲中,主樑柱緩緩上升,預計教學大樓於一一0年完工,整體工程於一一一年完工,盼藉由改變學習環境以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和品質。  教育局表示,光榮國小新校舍共構社區地下停車場工程投入逾十一億八千餘萬元預算,預計興建地下二層、地上三層的停車場與新校舍,行政空間橫向串連學習空間,再搭配南北向教室配置,達到良好的採光深度與通風效能,符合「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綠建築。  光榮國小新校舍除了以體育及音樂為重點培育之外,也特別重視資訊教育,規劃「班班有觸控電視」,打造專屬智慧教室,提供最棒的互動學習體驗,更益於融入跨領域之教學。同時藉著校舍整建共構停車空間,提供五七五格汽車位及一三六格機車位,解決社區周邊巷道狹小及人行環境不足,以達資源共享效益。   校長陳月華表示,環境是學生的第三位老師,所有的校園空間或是環境改造都應該是教材、教具的一環,透過課程與工程連結,成為學生學習最棒的場域,未來校舍將促使每一處空間都有其學習的意義與靈活變化,融合現代、科技與環境共榮共存。

Read More

夢的N次方 逾千位教師共備實作

新北市「夢的N次方-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活動」有上千名教師報名。(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夢的N次方-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活動」,七日起連續二天在淡水商工熱鬧登場,學員除了去年的北北基桃縣市老師外,還有遠從花蓮縣、彰化市,甚至離島澎湖及金門來參與研習的老師,希望透過跨縣市的激盪,產生更多的火花。  夢N教師共備研習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電影真實故事男主角—南投縣爽文國中主任王政忠發起,促成超過三百個跨校、跨縣市及跨領域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帶領課程共備的九十名夢N講師群中,新北教師即高達二七人,課程除了國中小國語、英語、數學、社會及自然,以及不分學制的閱讀、科技教育、藝文領域之外,今年更加開國中綜合和體育等,共二三堂課,每堂課程研習一開放報名即刻秒殺,第一階段報名已有超過一千名教師報名。  雙溪國小老師黃建彰說,從一開始帶孩子們騎腳踏車踏查雙溪河開始,每一次帶孩子到社區上課,發現他們更懂得去欣賞愛護自己的家鄉,這就是一個好的改變;義方國小萬信賢分享,他遇見一群同好、喜歡科學、樂於為孩子付出的夥伴,有熱愛各類生物的扭蛋團、對岩石瞭如指掌的地質團、喜歡動手做的maker團,大家很樂於分享,都是大師。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教師專業發展是教育的點滴工程,新課綱上路,以社群為基礎的教師專業成長更顯重要。新北市推動教師社群已超過十年,首創全國唯一的教師「三級社群」、區級「教務社群」及「校長社群」機制,並建立「社群支持團隊」,從「個人」、「社群」到「學校」三個向度整體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結合夢N研習由下而上支持教師為專業而努力,期待達成「社群力展現,素養能實踐」的教育美景。

Read More

中市烏日 花甲老翁失憶深夜迷航

記者黃俊昇/烏日報導 台中市一名罹患失憶症的徐姓老翁,早上從北屯區家中騎車說要外出去拜拜,但卻失去音訊,妻子報警處理。員警則在半夜兩點多在烏日區巡邏發現徐姓老翁,通知家人前往帶回。 這名花甲之年的徐姓老翁,罹患輕微失憶症,早上從北屯區家中外出,跟太太說要騎車去拜拜,沒想到一出門就音訊全無,太太急忙到派出所報警協尋。 徐妻表示,徐老先生是興安路一間廟宇的虔誠信徒,常常去拜拜,所以對於往返廟宇這段路再熟悉不過。沒想到先生早上剛好沒攜帶手機,只帶車鑰匙便出門,無法聯繫上,很擔心先生安危。 烏日派出所巡邏員警則在凌晨兩點多,在烏日區新興路與公園路口,發現徐姓老翁在深夜裡搖搖晃晃騎乘機車,非常危險,於是攔停上前,徐姓老翁說話雞同鴨講,說要去興安宮拜拜,但怎麼騎都找不到那間宮廟。 員警相當納悶,詢問這麼晚要上哪兒拜拜,一邊查詢該機車車籍資料,發現徐姓老翁早上已經被家人報請協尋,於是帶回派出所,並通知其太太前往帶回。徐太太一到派出所見到老先生平安歸來,放下心中大石頭,對於警方積極協尋表達感激之意。

Read More

中市第四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 6托育人員獲優質獎

記者陳金龍/沙鹿報導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為了表彰及宣導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托育人員服務品質與專業素養,每兩年舉辦一次優質托育人員選拔,弘光科技大學承辦的第四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今年共有六名托育人員獲獎,其中用心照顧肌肉萎縮症女童四年的李淑如更榮獲特殊貢獻獎,七日接受頒獎。獲獎托育人員說,能夠得獎是肯定也是榮耀,會持續用熱忱照顧小孩。 第四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督導陳淑薇表示,今年優質托育人員選拔台中市有六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參加,總共十六名人員獲獎,第四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就佔了六名:李淑如、吳靖淳、潘廷蕙、董月鳳、陳宜珮、陳佳鈴,托育服務人員經過中心輔導,以專業、愛心照顧小孩,更自製兒童專屬玩具,營造獨特托育空間,提升托育專業技能,讓家長放心。 獲得特殊貢獻獎的托育員李淑如,從事保母工作五年多。她說,四年前曾經照顧一個女童,發現對方在一歲多時動作遲緩,主動告訴女童父母建議就診時,檢查發現女童罹患肌肉萎縮症,為了讓女童有更好的托育環境,自己上網查詢相關醫療知識,也請復健師協助,讓孩子有更安全的環境復健成長。 李淑如透露,肌肉萎縮症女童她照顧了四年,每次一提到心裡便百感交集。原本家中只有一個區域鋪上軟墊,後來全部鋪上,就怕女童跌倒撞到頭,塑膠圍欄也聽復健師的建議改成木頭,讓女童可以支撐走路復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