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縣府募集彰化特色招牌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為迎接十月在彰化舉行的二0二五台灣設計展,縣府推出「彰化行.招牌募集」社群活動,邀請大家分享最推薦、最有印象、最有設計感的「彰化招牌」。 縣府指出,今年台灣設計展主題為「彰化行」,本次募集不僅限於實體招牌,只要是心中認定的「招牌」,不論是人氣商品、傳承手藝,還是代代相傳的好味道都歡迎投稿。 縣府表示,彰化擁有豐富多元的產業背景,不只是台灣發配的樞紐,還是運籌帷幄發配至世界的總行,這些存在巷弄間的「行口文化」,處處充滿驚喜。透過民眾參與,匯聚來自不同世代與角落的視角,串連起街頭巷尾的記憶與設計,一起記錄下這座城市的百工百業的樣貌,讓設計不只展現在展場中,更活在日常生活裡。 參加方式先前往官方活動貼文,留言分享最推薦、最具設計感或最有情感連結的「彰化招牌」,上傳照片、標記親友一同參與,分享共同記憶中的彰化風景。

Read More

張清照爭取梧棲納骨塔補強 開工

台中市梧棲納骨塔進行補強工程,二十二日舉行開工祈福典禮,議長張清照、民政局長吳世瑋出席。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梧棲納骨塔建物老舊,去年地震出現建材脫落,經鑑定耐震力不足。議長張清照爭取補強,市府撥款近千萬元修繕,二十一日舉行開工祈福典禮,採用外掛式速度型制震器補強耐震能力,預計在年底完工。 梧棲納骨塔目前安置七千三百九十七個櫃位,使用率已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三。去年地震後出現建材脫落、碎石不斷,頂寮里長鐘金水與保安宮主委等人爭取改善。 台中市梧棲納骨塔建物已老舊,市府撥款近千萬元修繕,採用外掛式速度型制震器補強耐震能力,預計在今年底即可完工。(記者陳金龍攝) 據了解,梧棲納骨塔民國六十六年啟用迄今四十八年,經專業技師進行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耐震力嚴重不足。 民政局長吳世瑋指出,梧棲納骨塔為早期建造,內部空間有大量櫃位、走道狹窄,不利施作傳統補強工法。因此改採外掛式速度型的制震器,以加速改善工程進行。工程總預算九百九十七萬一千元,一到四樓外牆都要加強避震,施工處達十六處,預計十一月底完工。

Read More

助台商回流 台中將建三合一通道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陳舒琴,率團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陳舒琴二十一日率團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雙方就台商回流投資、返台定居、促進經濟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盧秀燕允諾建立「三合一綠色通道」單一窗口,協助海外台商在台中投資、置產與定居。 盧秀燕表示,美國關稅調高,台中有一些企業廠商進入美國生產,或是把貨銷到美國,面臨比較不穩定或比較高的關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協助廠商分散市場,尤其是對美國的廠商能夠分散市場到其他各國,市府編列二千五百萬元預算補助在地九大領先指標產業公會,包括機械、自行車等,提供出國洽談、參展、參訪、接洽業務運用。 台中市盧秀燕說,美國關稅調高,市府補助預算兩千五百萬元給九大台中的領先指標產業公會。(記者徐義雄攝) 陳舒琴提議建立「三合一綠色通道」,整合投資、置產與定居所需服務資源,盧秀燕樂觀其成。陳舒琴也預告明年將在台中辦理大型年會。 盧秀燕說,市府早有單一窗口協助台商投資,強化作為,打造效率高、流程簡便的專案服務。經發局補充,台中擁有完整健全的產業鏈、便捷的交通樞紐、優質醫療資源與宜人的生活環境,為海外台商返台投資與定居首選城市。

Read More

兩橋梁改建 楊瓊瓔爭中央補助

立委楊瓊瓔力爭中央補助逾二點四億元進行兩座橋梁改建,盼於一一五年動工。(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雅區烏橋與農路橋影響筏子溪整治「最後一哩路」。立委楊瓊瓔二十一日與議員吳呈賢邀集三河署、建設局等召開地方說明會,力爭中央補助逾二點四億元進行兩座橋梁改建,盼一一五年動工。 筏子溪全長十二點七九公里,大雅段自農路橋至大雅排水合流點,是河道整治的最後一哩路。烏橋與農路橋歷經多年使用,橋面狹窄、會車不易,橋梁底高及長度不符河川治理規範。三河署指出,目前完成部分護岸改善,河道拓寬至六十公尺。 立委楊瓊瓔力爭中央補助逾二點四億元進行兩座橋梁改建,盼於一一五年動工。(記者徐義雄攝) 建設局簡報,烏橋與農路橋將分別採二跨鋼板梁橋設計,全長各達六十四公尺,採弧形工法,橋型兼具美觀與景觀功能;橋體以鍍鋅塗裝強化耐久性,設計使用年限超過五十年。引道及水防道路將同步抬升,提升通洪斷面,完工後可紓解交通壅塞。全案工期約十五個月。 吳呈賢指出,市府規劃新建雙車道並增設人行道,全橋總寬將擴至十二米,結合護岸及水防道路銜接,整體交通與防洪安全預計大幅改善。 楊瓊瓔說,為改善大雅交通及防洪問題,爭取水利署支持烏橋與農路橋改建經費二點四億元,盼中央優先核列補助,市府配合編列地方配合款。期許建設局在年底前完成設計作業,明年初辦理發包。

Read More

文吉興旺 中市授證4工藝師

台中市文化局授證四位工藝師陳金旺、陳文濱、陳永興及黃吉正,發起台灣非遺工藝協會。(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文化局授證的四位工藝師陳金旺、陳文濱、陳永興及黃吉正,因工藝相識、因理念同行,共同發起「台灣非遺工藝協會」。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的重要文化保護公約。「工藝師首發展」於大墩文化中心登場,黃吉正、陳金旺、陳文濱、陳永興呈現多年創作的心血與對文化技藝的執著,四人各取一字「文吉興旺」,寓意「文采吉祥、興藝旺茂」。 台灣非遺工藝協會去年於沙鹿區成立,成員不乏文化部授證的工藝之家。其中,陳金旺、陳文濱、陳永興及黃吉正是文化局授證工藝師,作品各具風格。 陳金旺以在地大肚山紅土為本,長期耕耘陶藝創作,將陶化為傳統青銅器表現,創作出結合力量與討喜的現代犀牛造型,極具個人辨識度。陳文濱為多方位藝術工作者,融合陶藝、漆器、書法與雕刻於一身,擅長運用中國古典紋飾與書藝雕刻。 黃吉正以「穿透性」為創作核心,探索陶器的內外空間與視覺轉換,打破常規器型的框架,展現更寬闊、更自由的創作思維。陳永興擅長漆畫與立體器物設計,作品風格簡約、抽象,講究結構與質感的平衡,將傳統器用轉化為當代藝術表現。 四位工藝師彼此扶持,在創作領域上相互砥礪。不只是一群匠人,更是文化精神的守望者。

Read More

全國技能賽 勞發署中分署摘14金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第五十五屆全國技能競賽閉幕,勞發署中彰投分署獲十四金、十銀、十三銅、二十項優勝,表現亮眼。其中,機器人系統整合及模具職類拿下金銀雙料獎項,工業四點零及外觀模型創作等職類更囊括金、銀、銅前三名。 分署長劉秀貞表示,中彰投分署自一一一年在台中訓練場打造智慧製造技術訓練場域及機器人系統整合訓練教室,將工業手臂應用導入精密機械及機電整合等課程,培訓學員自動化生產能力,訓後可銜接智慧製造、半導體等產業。該職類在近三年全國技能競賽拿下三連冠。 本屆在機器人系統整合項目奪金的陳家鉉、鐘添錦,都是中彰投分署與台中高工合作的「產學訓專班-精密機械班」學員。在CAD機械製圖摘金的沈宜伶則是上屆亞洲技能競賽青少年組國手。

Read More

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專用道完工通車

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聯外貨櫃車專用道完工啟用。(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聯外貨櫃車專用道第二階段完工啟用。工務局表示,該路段全長一千六百六十公尺,通車後可加速提升港區交通運輸效能。 工務局指出,為改善洲際貨櫃中心第七貨櫃啟用後帶來的車輛壅塞問題,市府進行聯外貨櫃車專用道開闢工程,加速產業運輸道路與區域交通建設整合,有效分流管理大小車,北起茂大街經沿海二路至中林路;尤其茂大街至中林路段開放通車後,大大提升港區運輸。 新工處表示,專用道增加直行車道及獨立轉向車道,並重新規劃實體分隔及配置大貨車專用道,透過車道重新配置,提升車道辨識度與行車秩序,期能紓解沿海路交通量。且於臨工一橋新設機慢車專用道,強化機慢車通行安全性,避免汽機車混行造成危險,保障市民用路安全。 新工處說,沿海路交通流量大且大車頻繁輾壓,為提升道路承載力,採用石膠泥瀝青混凝土及中鋼出產的轉爐石作為道路鋪面材質,相較傳統天然石粒料除大幅提高百分之十八抗車轍能力,亦減少資源開採,展現綠資材高效再利用的環保理念。 工程採用的瀝青混凝土鋪面較於傳統的AC─20鋪面抗車轍能力增加六點五倍,大大提升路面品質及耐久度。轉爐石為煉鋼副產資源,其再利用不僅減少天然資源開採,更可降低碳排放,符合環保與循環經濟政策,兼顧品質與永續發展。

Read More

世大運奪金 高雄子弟高承睿獲20萬體育獎助金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二0二五年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男子桌球團體決賽,中華代表隊來自高雄的「柚子同學」高承睿,與馮翊新、黃彥誠、張秉丞奪下隊史首金;高雄選手許尹鏸於羽球混合團體賽摘銀,分別可獲頒高雄市體育獎助金二十萬、十五萬元。 運發局指出,本屆世大運我國派出一百九十六名選手參與十五項競賽;其中,高雄籍選手計十三人,分別為田徑謝元愷、林祐賢,網球羅翊睿、林芳安,排球劉雙菱、許菀芸,柔道邱韋傑、林葳婷,以及游泳莊沐倫、桌球高承睿、羽球許尹鏸、擊劍吳米雅、籃球李宜樺等。 運發局指出,羽球混合團體賽四強賽部分,許尹鏸在第四點女雙與楊筑云聯手,以直落二力退印度,幫助中華隊以三比一搶下決賽門票,但在金牌戰中不敵大陸隊無緣三連霸。 依據《高雄市體育獎助金發給辦法》,高雄子弟高承睿奪下世大運金牌,可獲頒二十萬元;許尹鏸則可獲頒十五萬元。市長陳其邁肯定「柚子同學」的努力,也謝謝每位選手的全力以赴,期待選手充分休息後繼續站上國際舞台,帶來更多精彩賽事。

Read More

高雄行銷大師養成班 開放報名

高雄「行銷大師養成計畫」開放線上報名。(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K─TV高雄新媒體人才培育中心」推動「行銷大師養成計畫」,因應自媒體與數位行銷蓬勃發展,邀集亞馬遜全球開店等指標平台規劃超過百小時實戰課程,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這項由青年局推動的年度旗艦計畫今年邁入第五屆,邀集指標平台規劃實戰課程,內容涵蓋直播銷售、電商策略、粉絲經營、商業變現及短影音製作等,由業界專家聯合授課,培力青年強化數位行銷能力,打造個人品牌與自媒體作品集,提升就業職涯競爭力。 課程與台鋼科大、巨匠電腦、聯成電腦合作,設計四大主題班別,包括數位行銷與電商整合班、AI應用行銷實務班、新媒體創意培訓班及短影音實戰工作坊,教授手機拍攝與剪輯技術,協助青年掌握行銷工具,強化數位職能,提升市場競爭力。 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行銷大師養成計畫」開辦以來,累計培訓近五百位學員,持續透過培育中心整合產業資源與專業師資,月月舉辦各主題小聚,透過講師、學員鏈結各式工具資源,強化青年在就業與創業道路上的技術能力。

Read More

嘉市科學168魔法樂園 吸數萬人同嗨

嘉義市教育處處長郭添財(中)與小朋友互動,體現科技教育落實於課堂、拓展於社群的整體規劃。(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科學168教育博覽會」活動進入第四天,累計吸引數萬人次參與。今年集結全台科教館、大專院校、高中職學校、嘉市家長協會、女童軍會及童軍會等單位資源,打造驚喜不斷的魔法樂園。 市長黃敏惠表示,今年博覽會透過全國性資源整合與跨界合作,為學生打造兼具本土特色與全球視野的學習場域,深化孩子對科學的認識與應用。其中,一百一十二場科普教室課程由在地二十八所中小學聯手,結合專業師資與創意教學內容,於五天活動期間輪番登場,以生活情境出發,強調探究與實作,引導學生從「做中學」、「錯中學」,培養問題解決、邏輯推理與創新思維等二十一世紀核心素養。 教育處長郭添財指出,「科學168」讓學生對科學的敏感度與探究能力逐年提升,活動內容也日益多元且具深度。今年在港坪國小展區,除了科普教室外,更攜手全市各國中小辦理「科技教育成果展」,以「嘉市築夢科技啟航,創意實作翻轉未來」為主軸,展現在資訊科技、創客教育及跨領域課程上的亮眼成果,體現科技教育落實於課堂、拓展於社群的整體規劃。 活動進入倒數階段,教育處歡迎市民攜家帶眷一同走入「科學168魔法樂園」,在知識、樂趣與挑戰中激盪創意火花,讓孩子的科學夢想起飛,把歡笑與闖關紀念品帶回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