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慶70 14日播亂世佳人

全美戲院預告十四日晚間將舉辦特映活動,播放影史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數位修復版。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全美戲院建物於民國三十九年完工,二月中將歡度七十歲生日。適逢西洋情人節,全美戲院訂於十四日晚間舉辦特映活動,播放上映八十週年的影史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數位修復版。邀影迷及全美的粉絲一起為全美慶生,共度不一樣的情人節。  全美戲院經理吳俊誠指出,十四日的特映活動內容包含跳脫影院常規的情人雅座、螢幕投影告白、全美傳心意信件服務、紳士刺繡手帕等。由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與心理系學生團隊策劃,創意發想自傳統老戲院文化與亂世佳人劇情,針對年輕族群設計懷舊復古的老派約會。目的是希望延續老戲院靈魂,同時為全美戲院注入創新能量。  全美戲院現有建築物係民國三十九年興建完工,初期稱第一全成戲院,五十八年改稱全美戲院。六十年起,全美戲院轉型以播映二輪洋片為主,並實施半價兼兩片同映優惠售票制度,成為台南青年學子最愛的娛樂場所及約會地點首選,可說是許多老台南人的青春回憶。

Read More

學甲麥田月底採收 下月辦促銷

學甲區種植的小麥已接近採收階段,麥梗隨風飄曳是拍照的熱門景點。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種植小麥面積高居全台第二,去年十二月降下大雨,不僅小麥的麥梗長高、麥穗飽漿且麥粒也飽滿,預估產量較去年增加一成。學甲區農會總幹事李曉軍表示,二月底小麥就會陸續採收,將在三月十四、十五日辦理小麥節行銷。  在學甲種有五十公頃小麥的農民李三陽表示,去年十月栽種的小麥,在十二月間遇上大雨,讓田裡正在發芽的小麥逢甘霖,不僅發芽率高,植株的密度也相對密集,麥梗成長情況不錯,加上麥穗飽漿,較去年的生長情形更佳。  李三陽說,今年的小麥預計在二月底開始採收,由於去年採收前遇到下大雨,麥穗發芽影響到產量,若以目前情形研判,一分地產量平均為二百五十公斤,今年應該可以增加二、三十公斤。  今年的小麥田也來了一堆不速之客麻雀,李三陽表示,可能是小麥麥穗飽滿,吸引麻雀佇足飽餐一頓,讓農民們十分困擾。今年學甲種植面積有一百五十公頃,主要產區分布在宅港、平和、三慶、光華及新達里,契作價格每公斤從二十五到三十元。  學甲區農會總幹事李曉軍說,三月十四、十五日將舉辦學甲小麥節,地點在光華里小麥田,邀請屏東縣南州農會指導親子手作披薩、拓印環保提袋等活動。

Read More

沈世朋憶拍騎馬戲拉傷 復健半年多

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日前邀請賴薇如、撒基努、倪雅倫、李新及蘿莉塔上節目,分享個性樂觀或悲觀造就事情變化的親身體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沈世朋因騎馬戲不以為意,結果拍戲時意外被馬拉斷十字韌帶,復健了半年多,事後還幫那匹馬辯護說牠緊張害羞,氣炸老婆李新。  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日前邀請賴薇如、撒基努、倪雅倫、李新及蘿莉塔上節目,分享個性樂觀或悲觀造就事情變化的親身體驗。  李新說,前幾年沈世朋要拍騎馬的戲,當時人在大陸的李新很擔心,特地打電話叮囑要小心,寧可借位也千萬不要逞強,沒想到,沈世朋自誇之前拍古裝戲天天在馬背上,曾經在馬背上摔下來過都沒事,剛剛還特地去跟馬場老闆聊天,老闆說會幫他找匹最溫順的馬。  果不其然,沈世朋一場騎馬急奔後,躍下馬要救女主角的戲,就在下馬時另一隻腳還在馬鐙上,原本站定的馬卻突然往前走了一步,拉力之大讓沈世朋當下就受了傷,為了不耽誤拍攝進度,沈世朋忍痛把那場戲拍完,還拒絕劇組送去急診,直到隔天發現不對勁才趕緊就醫,診斷後發現是十字韌帶被拉斷。  後來沈世朋做完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之後,整整復建了半年之久,讓李新氣罵沈世朋,「還好馬只走一步,如果走兩步,不就下半輩子都在輪椅上度過了,那她跟小孩要怎麼辦?」沒想到沈世朋竟然回說,「誰知道那匹溫順的馬竟然會緊張害羞」,讓李新氣炸。

Read More

希望入學放榜 南大附中兩生上台大

南大附中希望入學、特殊選才上榜八人中,兩人錄取台灣大學,表現亮眼。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一0九學年度大學希望入學及特殊選才招生管道各大學陸續放榜,南大附中表現亮眼,包括公、私立大學共有八名學生上榜,在國立大學錄取五人中申請希望入學的兩名學生,雙雙錄取第一志願台灣大學,成績卓著,令人激賞。  南大附中校長陳森杰表示,今年希望入學及特殊選才,附中八名學生上榜,為將於二月廿四日放榜的學測博得好彩頭。其中希望入學共有兩名學生申請,雙雙獲錄取台灣大學,分別是物理系的鍾祐誠及生物產業暨傳播學系羅迦。兩人都身處逆境,但均能奮勇向上,開創自己未來的一片天,其中鍾生父親因疾病無法工作,母親為新住民在夜市擺攤維持家計,自身也曾因罹患血癌,受病痛折磨一段很長時間;現今雖已逐漸康復,但基於對生命的熱愛及對學識的追求,鍾生在求學的路上一直孜孜矻矻,努力不懈。  另羅生父親為香港移民,家中有弟妹六人,因家境清寒,父親來台工作後,薪水一半要寄回養家,自己的生活用度十分拮据。母親則因為工作導致脊椎受傷,只能做些家庭代工來貼補家用。羅生為打破外界對新移民第二代在求學路上居於弱勢的誤解,用自己的努力及成就,活出自信且充滿正能量的生命光譜。  特殊選才錄取中正機械工程的呂盈盈,家境清寒從未補習、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劉亭妤單親,希望未來更有能力照顧母親和妹妹;兩人每學期成績均名列前茅,無論學習或與同學相處,都有值得推崇的表現,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學士班周冠妤,則是輔導處的好幫手,樂於助人的她,在學習的歷程中一樣秉持著高度的熱忱向前邁進。

Read More

承辦教師研習 南智秀餐飲特色課程

一0九年度教育部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由蓮潭會館主廚、副主廚帶領全國高中職綜合職能科及各特教學校教師,學習蛋糕、麵包等西式糕點及中式餐點製作技巧。 (南智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一0九年度教育部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由台南啟智學校與台灣首府大學蓮潭國際文教會館合辦。為期三天的活動以「秀出特色課程的餐飲實務」為主題,由蓮潭會館主廚、副主廚帶領全國高中職綜合職能科及各特教學校教師,學習蛋糕、麵包等西式糕點及中式餐點製作技巧。  今年是南智第二次爭取到經費辦理教育部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活動由該校實輔處承辦。南智實輔處主任郭雅秋表示,南智有烘焙食品加工等課程,期望與業界結合,讓教師群汲取更多專業知能,也可讓學生了解業界生態,提早認識職場。

Read More

延後開學 大學監管境外生健康

為了做好防疫工作,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董事長鄭啟瑞(右一)、校長曾信超(右二)為參加行政會議的同仁噴酒精消毒液。(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羅玉如/台南報導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多所大學院校都延後開學日期,並且取消開學典禮,台南大學、長榮大學、嘉南藥理大學都將開學日延到三月二日,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則延到二月二十五日,都希望確保校園安全。  各大學不約而同在四日召開疫情相關會議,決定將開學日往後順延,針對境外生,陸生部分將配合政府政策,其他境外學生只要有中、港、澳旅遊史,鼓勵他們能在二月十五日前回校,校方將統一載送學生回校後,先進行共同管理十四天後,再準備開學。 為了做好防疫工作,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董事長鄭啟瑞(右一)、校長曾信超(右二)為參加行政會議的同仁噴酒精消毒液。(記者黃文記攝) 台南大學在春節期間成立校園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小組,全面調查教職員生赴中港澳地區的接觸史,符合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的教職員生,應主動告知所屬單位系所,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並回報。  陸生部分,校方主動聯繫該校所有陸生二十四名,目前陸生健康狀況良好。依政策返校時,符合集中監測管理對象者,將派專車接機,進行一人一室隔離健康觀察十四天。  此外,針對因防疫無法返校的學生,就註冊繳費、選課、修課、考試成績、請假及休、退、復學、畢業資格等相關面向,也訂定彈性修業機制,並且成立防疫專屬網頁,隨時公告校方最新防疫資訊。  中華醫大校方則購置漂白水、酒精、肥皂、噴霧器等自製消毒清潔液,提供各處室使用,每個洗手檯都置放肥皂,並製作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手冊,提供教職員生防疫衛教,取消大型會議及活動等,希望全面防疫,以確保教職員生健康和安全。  長榮大學除延後開學,也同時召開社區聯席會,邀請社區代表與房東共同與會,討論學生在疫情情況下,關於社區租賃與活動事宜。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月下湖畔小步

加州太浩湖月色 文、攝影/黃棟洲  半夜忽醒,一看手錶才凌晨一點,輾轉不能再入眠。臥枕上看窗外一角月色皎潔。窗前大樹聳立,半為月光所照,葉片上銀光點點,風吹影動,頗有可愛之處。於是推窗仰望,只見長空無雲,唯有一輪明月,伴有數點微明星光,看夜色不錯,乃披衣而起,小步湖畔。  這一段湖岸,白天有青山綠水,晴好雨霽,遊人如織,是照相取景的絕佳地點。長夜不能寐,此時月下孤影徘徊,涼風拂面,心中難免有幾分寂寥。猛然抬頭,遙見遠處火光明減,彷佛有人影掩映於樹叢之後。好奇之下,遂往燈火處逛去,漸走漸近,隱約有歌聲斷續傳來。走近一看,原來是一群青年人正圍著熊熊營火飲酒唱歌。看到我這個夜遊孤客忽然造訪,他們也不以為怪,紛紛上前打招呼,並邀同桌共飲。幾口啤酒下肚,乘著酒興月光,大家天南地北地聊起來。  正談笑間,耳邊風聲驟起,樹葉瑟瑟有聲,忽然有人大呼「大家快過來看」。只見湖水為風勢所牽動,慢慢舞出一條波光銀練,水波盪漾迴旋,如人婆娑起舞,姿態萬千。不久風勢漸緩,水面銀練緩緩飄動,波光上下微盪,又如人輕歌慢舞。遙望對岸湖面為月光所射,光亮照人,乍看如天上銀河瀉地。  看此景色難逢,及時拿出手機,按下快門,殊不負此天然佳景。  手握酒杯,遙望對岸城市燈火如豆,星月湖光上下輝映,耳邊只有微風與輕柔歌聲相和,漸感昏昏欲睡,恍惚間,耳邊歌聲漸遠,月光漸淡,不知不覺緩緩墜入夢鄉。不知過了多久,矇矓中覺得湖畔有人影晃動,遽然醒來,天空己微露晨光。乘著殘月涼風緩步而歸。  回憶此一段失眠後的月下小步,至今猶令人低徊不己。

Read More

北區公所替代役寒假課後照顧

北區公所替代役男舉辦「役男溫馨關懷學童寒假課後照顧活動」,讓學童在寒假期間,也能有豐富又充實的寒假生活。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北區公所配合內政部役政署政策,三、四日兩天,在公所四樓會議室舉辦「役男溫馨關懷學童寒假課後照顧活動」,以居住台南地區就讀國小學童為主,除為上班族家長免除因工作致學童在家無人照顧的困擾外,也期盼學生能於活動中獲得成長。  雖然目前武漢肺炎疫情讓人聞之色變,不過公所也做好防疫工作,參加學童上課前一律先量額耳,以及用酒精消毒,讓學童安心上課。  公所說,活動從早上九點至下午四點,每天由五名替代役役男陪同,除了協助學童完成寒假作業,也安排電影欣賞、團康活動、躲避球、籃球等各種活動,讓參與活動的學童能有豐富又充實的寒假生活。  公所表示,此次活動由替代役役男全程規劃,希望能藉由替代役大哥哥的求學經驗,帶給小朋友正確的求學觀念跟生活態度,並讓替代役男學會如何幫助別人,能成為役男們多年後共同追憶與話題。公所也將持續配合內政部役政署辦理各項關懷公益活動,讓愛傳遞,深入社會每個角落。

Read More

<中華副刊>火車千里行

 ■劉先昌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裡,最讓我青睞的是火車。火車空間寬敞、左搖右晃觀景如拉洋片,景物一張張滑過,人在車中坐,安穩又舒適。  尤其是大陸的長途行程,在火車上你可以沉思、在走道或餐車上閱讀、與萍水相逢旅人交換見聞。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停靠的月台上舒展肢體;車上供應熱開水,加上衛生間漱洗方便,車程變得不再那麼難熬。列車持續行進著,準點逐站而停,送往迎來,待破曉時分已經完成一趟夜旅,到達目的地。  曾經破天荒的坐過一趟長達42小時火車,是由西安到南寧k318次列車。那是我與同學結伴至西安旅行。五天後,應南寧朋友邀約,買了臥舖車票,搭晚上近七點發的班車,預計35個小時後到達終點。因為坐車時間太長,識途老馬的我,先到傳統市場採購。我們買了滷味、燒雞、回民「囊」餅、饅頭、八寶粥罐頭、帶殼花生、泡麵、小包裝的榨菜、雞胗、豆干及水果。在小館先將晚飯解決,臨走又捎了一瓶陝西特產黃桂稠酒,然後準時上車。  天氣已經入冬,外頭寒氣逼人,但拖著箱子又提了大包小包,進了車箱已是汗水淋漓,忙不迭的脫下濕內衣裸著上身擦汗,穿著厚外套列車員,看了直說我們「誇張」。火車「空隆」、「空隆」的駛離西安站,經過了渭南、華山、三門峽等地,漆黑的夜什麼也看不到,但隆隆車聲及搖晃的節奏,有如催眠曲,我們很快就進入夢鄉。  隔日七點多醒來,窗外殘雪映照亮眼,車進站了,一看是鄭州,有點納悶?走了一晚上,早應進入湖北省,怎麼還在河南呢?詢問列車員,才知半夜經歷一次二十年未曾發生的故障,緊急運送零件更新,在洛陽站停了足足有七個小時,班車才重新開動約二小時,而沉睡中的我們,完全沒感受到火車停站如此之久。  飽睡過後,我們拿出八寶粥,配上饅頭小菜,坐在下層臥舖的小几旁,開始邊吃邊欣賞風景。儘管火車誤點七小時,但心情仍然閒逸,出來旅遊應該放鬆,車程我們不能掌控,但是心情卻是可以掌握。此刻欣賞華北大地夜間降雪後的殘雪,也是美事一樁。餐後,泡起高山茶,聊天走動,列車員好奇兩個台灣人,也過來聊天品茶,對我帶來的報紙張數多、彩色頁、版面直排感到新奇,拿起來認真研讀,對他長時間枯燥車班工作,帶來一絲新鮮感。  中午舖展開滷菜、囊餅、花生,打開黃桂稠酒,邊啜邊舉杯互敬。酒中有一股陸酒慣有香料味,總覺隔闔。可惜金門高梁在西安已飲盡,不然高梁氣味重、香飄三里,定能為此特產打出名號。隔壁房的旅客,羨慕們吃喝如此週全,比當地人還要在地,對我來說,愜意人生不過如此。  火車穿過了河南經湖北、湖南後,進入了廣西省全州縣。時間對我們來說仿佛停滯了,車廂中的小天地是我們暫時的家;作息盥洗、閱讀聊天,下車舒緩、拍景留念,漫長旅途也沒有了壓力,今晚再經一夜,加上耽誤的七小時,原本清晨六點多應到站的我們,直到下午三點才到南寧。帶來的食物早已吃乾抹淨,中午特地到餐車上補上一頓正餐,順便抄下了菜單,引起服務員詢問,我回答說作旅遊筆記。  這趟意外的42小時旅程,共走了2369公里,換算是近五千里路程,以時間來說我像是虧了,但以路程、心情、際遇來說,我以為我是賺了,畢竟42小時的長途火車旅程,今後不會再遇上。

Read More

善化洋香瓜歉收 量減三成

善化洋香瓜陸續收成,但受天候影響,產量減少三成以上。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善化報導  受到先前多日下雨及近來天氣變冷的影響,洋香瓜的產期與產量受到影響,除產期延後外,產量也減少三成以上。在善化區承租四公頃農地種植洋香瓜的黃翊修說,以往都是農曆年前採收,今年則延到年後採收,且產量大減,甜度也降低,導致今年洋香瓜的收成不是很好。  擁有碩士學歷,早年在科技公司上班的黃翊修,本身是七股人,父親在七股區種植洋香瓜,因年歲已大,當地雇工不易,黃翊修因而辭掉工作,返鄉承接父親的農事,但因七股區水源少,農工難請,因而轉到善化區承租四公頃的農地,專業種植洋香瓜多年,因品質穩定,價格合理,有不少固定的客戶,而他採收時也都會在台一省道邊現採現賣,同樣也吸引不少路過的民眾選購。  原本往年在農曆年前完成採收的洋香瓜,今年受到天氣寒冷加上連續冬雨的影響,遲至這幾天才採收,且洋香瓜植株也陸續敗株,黃翊修說,這樣的情況往年少見,但也造成產量大減,洋香瓜的甜度略微下降,整體收成較往年下滑。  黃翊修說,昨天雇工開始收成,但數量較往年少了至少三成,直說天候的影響,導致洋香瓜歉收,他也說,也因產量減少,今年優質的洋香瓜市場價格也較往年好,可惜品質優等的洋香瓜數量少,變成看得到、吃不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