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科技創意賽 南光奪銀牌

思源科技創意大賽,南光高中所組成的團隊獲銀牌獎。 (南光高中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二0一九年思源科技創意大賽PLUS,日前在竹北高中舉行全國決賽,共有十六隊參與,南光高中由五名學生所組成的「NEVER SAY DIE」隊,經過初賽、複賽及決賽,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榮獲銀牌獎。 南光高中表示,思源科技創意大賽每年吸引近千位高中學子組隊參加初賽,競賽目的在使年輕學子體驗動手操作科學之樂趣。參賽隊伍必須設計四個關卡,每個關卡展示物理、化學原理,關與關之間運用骨牌連接,而關卡內容設計並將扣連當年度競賽主題,本屆主題「我們的歌」,展演物件之活動中考驗智力、耐心、細心及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創意的發揮。今年共五十七隊進入複賽,十六隊晉級全國總決賽,以科學原理各展身手。 南光高中由高二和高三學生翁坤澤、張茹欣、王柏詠、李佳綺、蔡欣叡等五位學生組成「NEVER SAY DIE」隊,以「向前走」這首歌為背景,以火車為概念發想,設計電控感應裝置觸發廷得爾效應,也運用電流磁效應、過錳酸鉀加上甘油的氧化還原反應等,表現出主題想傳達的意念,最後運用酸鹼中和反應呈現彩虹的效果,為整個關卡畫下完美的句點。運用科學所學與創意,讓課本中死硬的物理化學反應有了新的展現,勇奪銀牌獎。 南光高中說,學校辦學鼓勵學子與校際間相互觀摩,期望在參賽過程中,動手實作,以孕育創意與靈感,並透過參賽的臨場感及團隊分工合作,能從容面對任何挑戰。

Read More

電子博士劉博文 大秀藝彩人生

劉博文「藝彩人生~水墨書畫展」,在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登場。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擁有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在大學擔任副教授退休的水墨書畫家劉博文,小學時參加書法比賽得獎,從此和書法結緣。市府秘書處二日起至卅日,在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推出劉博文「藝彩人生~水墨書畫展」,展出他的工筆佛像、經文書法和山水國畫作品,歡迎民眾前往欣賞。 秘書處指出,現年五十六歲的劉博文住柳營區,在就讀小學時曾參加書法賽得獎,校長致贈毛筆鼓勵,從此與書法結緣;大學時期更是校內書法比賽常勝軍;就讀交大電子所博士班時,因母親篤信佛教,隨順因緣書寫佛經如心經、金剛經與大悲咒,筆墨文字莊嚴,廣獲好評。博士畢業後進入吳鳳科大任教,向擅長畫松的洪靈、山水畫的周博尚、工筆佛畫的黃怡蓁等人學習,讓書畫相融精進,三年前退休後,在新營、六甲等社區教國畫。 劉博文表示,這次展出有三類作品,書法部份,是以虔誠恭敬的心書寫金剛經、地藏經與藥師經,並以經文書繪成舍利寶塔及觀世音菩薩聖像,也跟著老師學工筆佛像包括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工筆聖像;山水國畫展出以荷、松、與梅、蘭、墨竹、菊四君子為主,其中巨松展現四季不同畫境,竹則描繪出雨、晴、風、雪等的不同風情。

Read More

職涯初體驗 大學生:收穫滿行囊

市長黃偉哲與大專院校實習生歡喜合影。(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首度與各大專院校合作推動大專青年參與市府暑期實習計畫,二日上午一0八名來自三十間大專院校實習生們齊聚一堂分享實習成果,大學生們指出,職涯初體驗學到真多,過了一個充實又特殊的暑假,且完成一份進入職場最亮眼的履歷。 市府今年暑期實習計畫,涵蓋交通、教育、文化、社福、勞工、都發、衛生、新聞、資訊及動保等十個機關單位,進行兩個月。昨天實習結束同時呈現成果,市長黃偉哲與實習生們共享。 黃偉哲指出,今年三月才有了實習計畫的構想,明年舉辦實習計畫時程一定會提前,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參與。黃偉哲也表示,美國前副總統錢尼曾是白宮國會實習生,當時他的老闆是倫斯斐,後來倫斯斐成為他的國防部長,因此勉勵在場實習生,千萬不能小看自己的潛力,說不定台灣未來的總統,就在實習生之中。 嘉南藥理大學社工系多位學生都在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擔任實習生,藍琨羽坦承加入實習計畫是意料之外,但實習機關指導員耐心引導他,而他陪伴被諮商個案,更獲真心回應而感動,確實體會到社工的價值並重新認識自我。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播系的郭昱如和陳佩雯在新營文化中心實習,更以自己的專長製作溫馨影片分享心得,實習期間協助藝文團體布展、參與繪本活動,還學習繪製市立圖書館新營分館的平面導覽圖。 研考會主委趙卿惠表示,此次合作讓學生能夠充分實作及學習,從中探索個人興趣與優勢;過程中也透過現場訪視、電話洽談,了解學生們的想法,適時協助調整實習內容,實習生們也由陌生、有距離到最後積極參與,並從中獲得成就感,是此次實習計畫最大成果。

Read More

學童玩中學 走探神農街文化

南台USR計畫團隊在吳郭魚藝術教室神農街寫生活動中,利用提示卡引導學童找到關卡,認識神農街重要的港道文化。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通識中心USR計畫團隊為推廣台南市五條港郊商文化,接受吳郭魚藝術教室神農街寫生活動中街區遊戲預約,並為小朋友選擇較富童趣的「尋找小枸與靈芝」遊戲,並將遊戲作調整改款,讓僅六歲小朋友也能玩,並在遊戲中輕易的認識神農街的文化底蘊。 尋找小枸與靈芝的設計團隊來自南台創新產品設計系,以在「老街文創與再生」創意課程中,以清代郊商總部水仙宮為起點,街底藥材郊商信仰的藥王廟為終點的遊戲為基礎。再透過「神農街的街區遊戲設計」自主專題課程,開發成人文藝術與廟宇文化兩條路線。參與吳郭魚藝術教室的小朋友分成兩個戰隊,透過說故事、提示卡與尋找關卡提示,回答每一關所給予的神農街文化知識,始算闖關成功。 陪著小朋友闖關的家長自己也認識了神農街,了解港道位置及以往船運與房子空間的關係。吳郭魚藝術教室主任吳佩蓉認為此次活動給了小朋友非常不一樣的體驗,認識在地文化,尤其是走進老屋與妝佛藝術家西佛國蔡天民師傅、永川大轎王永川師傅近距離的接觸,更是難能可貴。 南台校長盧燈茂表示,該校USR計畫神農街團隊與台南市文化協會合作,用心耕耘文化底蘊交出漂亮成績單,才能促成吳郭魚藝術教室來辦神農街寫生活動。透過挖寶與體驗了解不一樣的神農街,認識曾經繁盛一世的郊商特殊之港道文化。

Read More

永康區營養午餐 採在地食材

永康區永信國小新生班級學童午餐輪流為班上同學服務打菜,學習獨立。(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十一所國小新學年度開學後均正常供應午餐,除西勢國小由大灣國小供應午餐,餘各校均由營養師進行分析設計營養均衡菜單,選購價格平穩在地食材烹調,希望能讓學童們吃得營養又健康。另亦有學校新生自己打菜,為班上同學服務學習獨立。 永康區各國小營養師、午餐執行秘書、午餐廚工,在開學前即著手午餐各項事宜,進行均衡營養分析,每週設計一次,選購價格平穩的在地食材進行烹調,每天供應三菜一湯,菜色每天均不同,還有每週也供應兩天水果、兩天飲品。 另外,大灣國小也供應西勢國小包括幼兒園一班共計十五個班級的學童午餐,每天由該校專車至灣小載運午餐。藉由午餐的設計希望能讓學童們吃得有營養又健康,並能改善學童的偏食習慣。 永康區各國小午餐多採取由低、中、高年級學童輪流為班上同學打菜服務,並注重衛生戴口罩。同時,國小多因學生茹素之需要也開辦素食營養午餐,解決家長每天為子女準備便當問題。亦有學校高年級為小一新生打菜服務。 各校也均非常重視用餐的清潔衛生,例如永信國小一年級老師教導學童用餐前把手洗乾淨,餐後並以紙巾擦拭餐具油漬,保持清潔乾淨,並由學童輪流為班上同學打菜服務,學童們在老師引導下盛飯菜後回自己座位用餐,秩序井然。

Read More

許恕藍小提琴獨奏會索票欣賞

▲「燦曜星吟」許恕藍小提琴獨奏會將於十五日於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即日起開放索票,歡迎愛樂者前來欣賞。許恕藍和夫婿台南市榮譽市民德岡直樹,近年來推廣音樂,並成立台灣玉山交響樂團。 此次音樂會和鋼琴家黃楚涵、德岡直樹將聯演,將演出包括德國著名的貝多芬《克羅釆》奏鳴曲、義大利《羅馬之泉、羅馬之松、羅馬之祭》三部曲的名作曲家雷斯比基的小提琴奏鳴曲集,波蘭作曲家席曼諾夫斯基的著名小提琴獨奏曲及指揮家德岡直樹最新的創作曲,索票請洽二六九二八六四。 (林雪娟)

Read More

許又仁服務處法律諮詢週五晚

▲台南市議員許又仁的歸仁服務處自八月五日起,免費法律諮詢將更改為每週五晚上六時至八時,有需要的朋友可多利用,且為避免人多久候,可先來電預約,服務處電話三三00一一五。 (張淑娟)

Read More

救國團崇德中心週六教急救術

▲台南市救國團崇德中心將於九月七日(星期六)上午十點至十一點三十分舉辦「必學急救術CPR」免費講座,由專業的消防人員教導CPR急救技巧與AED的正確使用方法,當遇到狀況時第一時間應該如何正確處置,如何自救救人,讓傷害降到最低,洽詢專線:二六七八○三九。 (陳治交)

Read More

南瀛書法學會會員美學館聯展

▲「書法藝術大觀」台南南瀛書法學會會員聯展即日起至二十九日於台南生活美學館第三展室展出,作品涵括楷、草、隸、篆、行等各體之美,將書法文化藝術呈現大家面前,歡迎各界踴躍參觀。 (林雪娟)

Read More

<中華副刊>螢幕裡的女兒

■晴萱 老友C約我在咖啡廳碰面,告訴我她的大女兒上星期高中畢業了,我有點驚訝,這個女兒是跟前夫所生,自孩子三個月大之後C就沒再看過她。她面露微笑說:「有一天,我突然想到用FB輸入她的名字搜尋,居然真的找到了。」 C的第一段婚姻只維持短短一兩年就結束。她向來自尊心強甚麼也沒多要求,痛快簽了字簡單收拾行李,抱著孩子就瀟灑離開家門。分手不到一個月,前夫預先搬離舊家,趁她上班時跑到保母家中把孩子抱走,自此不見蹤影。男方社經能力各方面都比才剛出社會的她好太多,官司打來辛苦而且勝算不大。 直到C的母親哀求她:「放手吧!妳還年輕還有機會再婚有小孩,就不要讓我跟爸爸擔心了。」她抱著母親痛哭,因為她知道當初傻傻簽下沒有任何保障自己權益的離婚協議書,讓她以後很難跟自己女兒見面。誰知這一放手,便相隔十多年。 C剛離婚那段期間我與她碰面時,雖然關心這件事後續發展,又怕觸及她的傷心處,最終還是把話吞了下去。只記得一兩次她主動提及,曾透過與前夫共同認識的友人,確認女兒一切安好。C後來離開台北到台中工作開始新的生活,她與前夫各自婚嫁,過去種種似乎早已煙消雲散。 C再婚後數年又生了個女兒,她開心的給我們一群老朋友看照片,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說:「她跟她姊姊小時候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原來她心中始終惦記著與前夫所生的女兒。照片裡的小女嬰清秀可愛,一夥人鬧著說也想看看她大女兒現在的模樣,C收起笑容淡淡回答:「我已經好久沒有見過她了,也沒有她現在的照片。」 歲月匆匆過去,如今透過冰冷的電腦螢幕,終於見到女兒的模樣。襁褓中稚嫩的小女嬰已成長為青春美少女。C默默看著,所有遺憾所有思念只能說給自己聽。「幸好後母對她很好,他們家後來又多個弟弟,從她的PO文看得出來一家人感情很親密。」她的聲音漸漸變得哽咽:「但他們沒讓她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她並不知道還有我這一個親生媽媽。」她轉頭假裝看窗外,眼角泛著淚光。我心底一陣抽痛,說不出任何安慰的話。 C轉回頭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沉默一會兒之後開始聊起生活現況。我們的對話稀稀落落,像點心盤裡吃剩的檸檬派皮。我試著談些其他話題,但她始終心神不寧。感覺得到她內心掙扎,我終於忍不住開口問:「你有想過要告訴她嗎?」 「有,從發現我女兒臉書的第一天,我就想透過訊息告訴她。但是當我越仔細看PO文的內容越明白,過去這些年她其實過得很幸福,如果知道我的存在,知道我跟她爸爸這一段,這樣對現在的她真的好嗎?」身為母親如何忍心搓破謊言,晃動女兒眼前和樂的家庭生活。如果是我,也會做出像C一樣的決定。 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很勉強的想了一句:「也好,如果你太快就告訴她,她說不定馬上把你封鎖,到時你就連從網路要追蹤她的近況也難了。」 她點頭苦笑,喝下殘留杯底已經冷掉的咖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