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壽落實多元共融精神 獲《The Asset》ESG大獎肯定

中壽以「多元共融的公平待客」榮獲《The_Asset》頒發「ESG企業大獎-最佳多元共融倡議獎」,成為亞洲唯一獲獎的壽險公司。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國人壽再傳捷報! 繼連續五年榮獲金管會評選為「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績優,為台灣極少數每年獲績優的壽險業者;今年度更以「多元共融的公平待客」站上國際舞台,勇奪國際指標性財經媒體《The Asset財資雜誌》頒發「ESG企業大獎-最佳多元共融倡議獎(Best Initiative in Diversity and Inclusion)」,不僅是台灣金融業唯一上榜的壽險公司,更為亞洲企業唯一獲獎的壽險業者。 《The Asset》長年所舉辦的ESG企業大獎為亞洲地區企業永續發展標竿獎項。中國人壽秉持「愛與關懷」的初心,透過「公平同理,待客如己」的理念與作為,致力於消弭因年齡或語言弱勢導致的金融知識落差、完善身心障礙友善服務,以及讓經濟弱勢者能夠得到保障等行動,從企業內部推展到普羅大眾,落實多樣性、公平性及包容性(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等多元共融核心精神,獲得評審團一致青睞,顯示中國人壽在公平待客上的努力,已與國際倡議接軌。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中壽前瞻部署高齡對策,於保單全服務環節提升高齡金融友善服務品質,使高齡者享有「差異化包容性」服務,並建置保險業第一套「保險業高齡客戶友善服務指南」作為前線人員依循的服務標準,也從線上線下推動高齡及年輕族群的金融知識與防詐教育,迄今已於全台舉辦數十場客製講座。台灣新住民及其子女人數已破百萬大關,中壽是首家導入多語真人口譯服務的金融業者,製作多語保險知識動畫影片及九國語言白話版「保戶重要權益提醒」等,為新住民消弭資訊落差,平等取得適切金融服務。 為了讓身心障礙族群在使用金融商品服務時,也能順暢無礙,中壽保戶APP通過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無障礙認證,企網無障礙網頁專區則取得國家最高「無障礙網頁AAA標章」,為業界唯一雙平台獲無障礙認證;建置手語翻譯服務及推出手語保險知識動畫影片,以提升聽障者金融保險知識。中壽年年擴大微型保險保護傘,2022年保費、保額、保障人數排名業界前三;此外,進一步關懷社會底層的無家者,首創為無家者服務機構提供社工團體保險,讓社工能無後顧之憂的服務無家者,共同建構更完整的社會安全網。 中壽的多元共融實際行動獲得國際肯定,未來將持續精進並攜手相關機構,協力促進多元族群金融友善,期許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健康與福祉」以及「消除不平等」的共好願景,致力成為台灣最受推薦和信賴的壽險公司、亞洲地區公平待客的企業典範。

Read More

上海商銀前三季獲利亮眼 22日舉行下半年法說會

上海商銀22日舉行下半年法說會,前三季獲利亮眼。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5876)11月22日受華南永昌證券邀請舉辦線上法人說明會,由上海商銀總經理郭進一主持,向投資人說明今年前三季營運發展概況與財務表現,以及2024年的營運展望。 郭進一總經理表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情勢開低走緩,復甦動能依然脆弱,加上通膨壓力持續存在,雖然主要國家央行升息週期已接近尾聲,但歐、美等經濟體高利率或仍將維持一段時間,而先前全球利率上升對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的影響日益明顯,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將成為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風險之一。 儘管外部環境充滿挑戰,上海商銀仍持續秉持穩健經營,主要業務維持良好的成長動能,今年前三季合併利息淨收益較去年同期成長23.1%,前三季合併稅後淨利達182.15億元,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146.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03%,稅後每股盈餘3.0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2.91元。此外,上海商銀個體9月底逾放比0.20%,備抵呆帳覆蓋率715.22%,普通股權益比率CET1為11.42%,資本適足率14.88%,充分顯示前三季的營運表現獲利良好、資產品質穩固且資本適足率充足。 上海商銀今年10月取得金管會同意高資產財管業務續辦資格,同時也榮獲今周刊舉辦第十七屆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劵評鑑「最佳理專團隊獎」第一名,延續百年老店穩健踏實的經營風格,財富管理業務朝向「高資產客戶經營」及「數位化理財」兩大主軸持續發展。透過專業團隊對整體環境的即時掌握、對投資產品篩選把關,在波動劇烈的市場環境下,提供客戶精準的投資策略,為強化客群差異化經營,對於高資產客群也將以客製化方式深度經營,鞏固核心客戶。 上海商銀明年的策略主軸為「智能永續,創新多元」,其意涵為:「發展人工智能,加速數位轉型,推動永續發展,創造永續價值;創新產品服務,發展多元核心,提高非息收益,提升資本效益」。隨著智能科技發展,人工智慧(AI)應用漸受關注,如何將金融業務與人工智能結合,持續推廣數位轉型為明年重點策略之一,上海商銀將依循金管會2023年10月發布之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六大核心原則,及預定今(2023)年底擬定之「金融業運用AI指引」,以風險為基礎進行有效管理,創新數位金融與智能服務,提高數位金融交易比重,本月份兩岸三地上海銀行在香港共同舉辦「2023年滬港台三地上銀-創新未來金融科技競賽」活動,該活動以當今炙手可熱的金融科技(Fintech)為核心,廣泛涵蓋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區塊鏈、元宇宙等多個領域,廣邀各路創新者、創業家和夢想家參與比賽,獲選者有機會與企業進行策略合作,攜手創造更多商機。 此外,也將掌握後疫情時代數位金融與永續金融的市場新商機,虛實整合,創新產品服務,發展多元核心,提高非息收益,提升資本效益,加強推動永續金融商品,持續秉持穩健經營,兼顧業務發展與風險控管,創造更卓越的經營績效。同時也希望透過發揮金融業影響力,促進地球永續發展績效。本行亦持續評估增設國內外新分行,期開拓新市場與新客戶,建構更完整的金融服務網絡,提高金融服務普及性。

Read More

Britannia P&I Club 亞洲年會論壇東京舉辦 我多家航商與會

Britannia P&I協會代表與台灣與會代表合影,前排左一Damgaard船長、左二保達公司總經理羅百合、左四CUO Williams、左五Director Hagell、右四CFO Heppell、右五 CEO Cutler ,後排左五Director Wai。(保達管理顧問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Britannia P&I Club主辦的亞洲區P&I年會論壇 (Asian Forum), 昨(21)日於日本東京舉辦。Britannia P&I Club高層代表Mr. Andrew Cutler (CEO), Mr. Richard Heppell (CFO), Mr. Simon Williams (CUO), Ms. Ella Hagell( Director) 以及 Judy Binnendijk(Divisional Director)等人由倫敦專程前往東京主持此次論壇。 其他與會人員包括Britannia P&I Club香港分公司Ms. Wing Wai (Divisional Director) ,亞洲地區之各地聯絡員(local…

Read More

SCFI指數回落航商下月歐美線再度推漲有期待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週報顯示,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在連漲四週後.上週呈現連續兩週指數回落且自千點跌落,貨櫃船運市場對下(十二)月起歐美線再度推動漲價計畫有期待。 消息指出,前述漲價計劃目標是維持運價在小賺不賠區間,同時期待年前傳統旺季到來有利推漲。 上海航交所截至本(十一)月17日發佈的SCFI指數以999.92點較前週再跌30.32點,週跌幅2.94%呈現連續兩週下跌及再次跌破千點,四大遠洋航線運價走低並以美西線跌幅最深。 數據分析指出,上週遠東至美西線每FEU運價1696元下跌147美元,跌幅7.9%;遠東至美東線每FEU運價2351美元下跌三美元,跌幅0.12%。遠東至歐洲線每TEU運價707美元下跌15美元,跌幅2%;遠東至地中海線每TEU運價1147美元下跌37美元,跌幅3.1%。 市場消息稱,年終節慶採購拉貨期進入淡季貨量後繼無力,且又難擋新船大量投入,貨櫃船公司為衝高船舶裝載率進行搶貨運價戰開打,歐美線運價再度回落。

Read More

超捷集團旗下三公司獲文化部文馨獎殊榮

(超捷集團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鼓勵民間企業及個人對文化藝術的贊助與投入,創造藝企合作典範,文化部於11月16日在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第16屆文馨獎頒獎典禮」,超捷集團旗下三家企業:超捷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東方超捷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與曜捷運通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榮獲第16屆文馨獎。 文馨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旨在肯定及表揚在文化藝術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企業、團體或個人。超捷對臺灣藝術文化的持續支持,連續兩屆獲得文馨獎,顯示了其對文化藝術的長期支持與承諾。 超捷集團旗下三家公司同獲此獎項,期許集團成為社會的發電機,持續「藝」起散播溫暖、散播愛,營造優質文化藝術環境。

Read More

海大與夏威夷大學簽署MOU 展開全面合作

(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 UH)昨(21)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及學碩士學程協議書(MOA),由海大許泰文校長與夏威夷大學校長Prof. David Lassner代表簽約,雙方將攜手展開全面合作的新篇章,為師生提供更多國際化的學習機會,學術交流與交換,共同推動兩校在多項領域的卓越發展。 夏威夷大學創校於1907年,具有116年的悠久歷史,主校區位於馬諾阿,擁有19個學院,涵蓋建築、地球科學、海洋科學、工程等多項領域。並在2024 QS世界大學排行中位列第386名,自2012年以來一直穩定保持在世界前400名。 本次合作基於雙方在建築、地球科學、海洋科學、工程領域的共同學術基礎,焦點即放在與馬諾阿主校區(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UHM)的深入合作,將進一步推動雙方的國際交流與學術研究,於學碩士學程協議書(MOA)中更是寫明符合資格的學生可以3+2計畫的方式提前申請就讀該校海洋與地球科學技術學院碩士學程,畢業後將可獲得雙碩士學位,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國際視野。

Read More

廣船國際承接比亞迪7000車雙燃料PCTC開工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由大陸「中國船舶集團」(CSSC)旗下廣船國際承接的比亞迪7000車雙燃料汽車運輸船(PCTC)一號船在廣州南沙開工。(見圖) 比亞迪7000車雙燃料PCTC船是廣船國際在建的PCTC系列船"綠色低碳升級版2.0",該船總長199.9米,型寬38米,設計吃水9米,設計航速18.5節,採用天然氣(LNG)/燃油雙燃料推進系統,滿足智慧船舶要求,並首次配備電池系統、軸帶發電機,同時採用節能裝置、減阻防汙漆等各類節能措施,是一艘綠色智慧、環保高效的汽車運輸船。 據稱,該專案共計畫建造兩艘船,以比亞迪為最終貨主。此次合作是中國大陸汽車製造龍頭和主要船舶製造企業的良好合作開端,也是雙方充分依託在各自領域的實力優勢,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協同發展的又一典範,體現助力"國船國造、國車國運"的使命。

Read More

促參界年度盛事 金擘獎頒獎12月1日榮耀登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訂於12月1日下午2時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21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頒獎典禮」,歡迎各界蒞臨共襄盛舉,為本屆得獎團隊喝采! 財政部表示,本屆共有34個機(關)構、28件促參案件報名參獎,經過嚴謹的審查及現勘作業,有14個機(關)構、10件促參案件脫穎而出獲得獎項,其中包括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及高雄市政府等4個地方政府及8家民間機構獲此殊榮。 本屆金擘獎唯一特優獎由高雄市政府水利局以高雄市臨海污水廠暨放流水回收再利用BTO案奪得,該案為國內首座將污水處理廠與再生水廠委由民間投資同時興建及營運,採用膜濾法MBR處理技術大幅提升污水回收再利用的量與質,有效落實循環經濟、舒緩南部缺水的問題,獲得評選委員高度讚賞。 本屆得獎者除了依促參法辦理的案件外,有2件是依政府採購法辦理,因為標案契約設計具有民間投資興建營運的機制,符合金擘獎鼓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目的,得以報名參獎,分別是臺北市中山區道路巡查維護修繕成效式契約案及臺中市草悟廣場暨附屬設施委託經營管理案,不但脫穎而出且皆同時榮獲政府團隊獎及民間團隊獎,十分難得。其中,將成效式契約運用於道路修繕及維護工作為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首創,該案鼓勵民間機構善用專業提出創新工法,降低政府人力負擔及繁瑣的行政作業,運用智慧科技優化道路巡查成效,還獲得評審委員給予附加獎創新獎的鼓勵,評選委員並期勉這種由民間發揮創意及效率提升公共服務品質的做法,未來可以優先考慮採促參法方式推動。 財政部指出,金擘獎是為了獎勵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政府團隊及民間團隊而設立,透過公平評選及公開表揚,以激勵更多政府機關、民間企業參與公共建設,迄今已辦理第21屆,經統計共141個政府團隊及189個民間團隊獲獎,本屆14個得獎團隊將於頒獎典禮接受公開表揚(得獎名單詳附表1至附表3),典禮進行並安排唯一特優獎得主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分享臨海污水廠暨放流水回收再利用BTO案辦理過程,將得獎經驗傳承分享,歡迎各界踴躍參加!最新訊息可至財政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系統(https://ppp.mof.gov.tw/WWW/gta/news.aspx)金擘獎專區查閱。

Read More

產業溫室氣體減量成果發表會 產官學研齊力共創低碳智慧科技未來

產業發展署署長連錦漳(前排中)、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前排右4),微軟總經理蔡琮裕(前排左4)、正隆總經理張清標(前排右3)和獲獎廠商。(產業發展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為與各界分享製造業溫室氣體減量成果與實務交流,昨(21)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2023產業溫室氣體減量與綠色技術輔導成果暨實務研討會」,由產業發展署署長連錦漳致歡迎詞揭開序幕,並邀請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致詞鼓勵,本次活動亦針對18家產業溫室氣體減量績優廠商及8家資源再生綠色產品廠商頒發證書,並公開表揚3家綠色採購績優廠商,產官學研各界超過300人共襄盛舉,凝聚各界減碳共識,一起打造低碳科技未來。 產業發展署表示,為協助廠商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工作,每年皆邀請專家組成遴選小組,遴選出各行業在溫室氣體減量上有卓越貢獻者,如減量績效突出或實施創新減量措施,成為年度減量績優廠商,今年度共計遴選出華新麗華、中國鋼鐵、台化芳香烴二廠、台化芳香烴三廠、台塑化烴烯三廠、台泥蘇澳廠、亞泥花蓮廠、中華紙漿花蓮廠、南亞工三廠、南亞嘉義廠、南亞錦興廠、佳和實業、福懋興業、大統新創、台灣必成、台積電十五廠、日月光K5廠、友達台中分公司等共18家績優廠商,於112年度締造出累積節電量2.1億度,總減碳量減少51.6萬公噸CO2的佳績,相關績優廠商亦於現場分享推動經驗,共同促進產業自我持續改善。 此外,為推動國內產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產業發展署對於生產階段中符合省能資源、少污染,具增加社會利益或減少社會成本,同時在使用一定比例以上的回收料作為原料的業者,授予資源再生綠色產品證書,本次共計有威翰環保、中國炭素、巨鑫化學、淨寶化工、易增、綠森林環保、羅德應用材料、為愷共8家產業出席獲證;另一併針對資源再生綠色產品採購總金額前三名之績優業者友達、華夏玻璃、日月光公開頒獎表揚。 面對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加劇,政府已宣布將2050淨零轉型作為目標,而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3月亦公布了淨零排放路徑圖及臺灣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作為各部會推動淨零排放的依據,製造業依此行動路徑,從減碳、低碳、逐步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 考量國內產業多為中小企業,若以單一個案型式減碳較不易落實,故產業發展署透過與標竿企業合作推動減碳工作,藉由「以大帶小」的模式,以低碳化、智慧化的方式,由產業鏈中心廠的能量及經驗來輔助供應鏈,帶動整體供應鏈減碳的腳步及效益,加速業者邁向綠色永續營運模式。 產業發展署早自2005年起即超前部署推動產業溫室氣體減量、導入節能減碳技術、建置能源管理系統、應用綠色技術與設備,以及揭露產品環境資訊等多項措施,並結合全國工業總會、產業公協會及相關業者成立工作小組,產業已持續朝低碳轉型,迄今製造業已累計減少超過1,929萬噸的碳排放。 為更進一步加速製造業邁向國家淨零排放目標,產業發展署在今年4月已依經濟部「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公告包含「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提供1+4智慧化最高2,000萬元補助及1+10低碳化最高3,000萬元補助、「中小型製造業(經常僱用員工數10人以上)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個案補助」提供每家最高500萬元補助、「中小型製造業(經常僱用員工數9人以下)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提供每家最高300萬元補助等,多管齊下推動製造業淨零轉型行動,後續也將持續辦理,歡迎產業多加利用。 除溫室氣體減量議題外,當日亦有其他綠色技術研討活動,相關紀錄影片將上傳「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活動專區(https://ghg.tgpf.org.tw/),歡迎各界踴躍觀看,掌握淨零轉型發展趨勢與做法。

Read More

烏克蘭已有151艘船使用黑海航運走廊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外電消息指出,俄羅斯退出黑海協議,烏克蘭方面稱已有151艘船使用黑海航運走廊。 烏克蘭方面表示,自今年八月建立新的黑海航運走廊以來,約有151艘船使用了這條走廊,總共有440萬噸貨物,包括320萬噸糧食,已經通過該走廊運送。聯合國支援的一項協議允許烏克蘭通過黑海安全出口糧食,在俄羅斯退出後,該協議於七月破裂,烏克蘭宣佈在靠近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黑海西岸建立一條“人道主義走廊”。 烏克蘭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保持糧食出口暢通是該國經濟的關鍵,該國經濟去年萎縮了約三分之一。預計今年將增長5%左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