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吾碩士生人美心更美 扶輪社頒13萬5千獎學金

五股金鐘扶輪社社長鐘志強(前左),親自頒發醒吾碩士生陳彥妃十三萬五千元獎學金。(醒吾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醒吾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生陳彥妃,鑽研品牌行銷成績優異,甜美的她事親至孝,家境雖不富裕得打工求學,經常小額捐款扶助弱勢貧童,人美心更美,勤學善行獲五股金鐘扶輪社頒贈十三萬五千元獎學金,未來將把所學回饋社會,發揚扶輪社「超我服務」精神。 國際扶輪三四九0地區新北市第六分區五股金鐘扶輪社社長鐘志強,十二日偕同前社長蕭旭志親至醒吾科大頒發陳彥妃中華扶輪獎學金。鐘志強是成功企業家,現為建丞空調工程公司總經理,他強調扶輪宗旨著重鼓勵並培養,目在做公益,這個獎學金要幫助家境清寒、孝順且成績優越的學生,陳彥妃就是符合這些條件才獲獎的傑出學生。 醒吾科大校長陳義文感謝五股金鐘扶輪社頒發獎學金,讓有心向上的學生都能有機會得到幫助,學校最重要的成就是培育出傑出的學生。他期勉研究行銷的陳彥妃要學好英語,以台灣為根基、放眼世界,未來在社會上有好的成就,不忘回饋社會初衷。 陳彥妃表示,父母忙碌的時候,她跟著哥哥一起照顧弟弟妹妹,更讓她學會照顧、體恤且包容,且近年母親為了照顧身體不便的奶奶,她更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即使生活橫逆挫折,點點滴滴都懷著感恩的心,曾擔任志工至養老院探視孤老長輩,也常小額捐款協助弱勢貧困幼童,真正體驗助人為樂。

Read More

婦聯寒冬扶老助弱列車抵北門

婦聯會北門區支會送愛心物資與紅包,關懷北門區的弱勢家庭。(記者林相如翻攝) 記者林相如∕北門報導 寒流不斷來襲,婦聯會台南市分會結合各界推動的「寒冬扶老助弱」愛心慈善活動也正式啟動,十日婦聯會北門區支會的姊妹,帶著關懷物資與紅包,送給北門區的弱勢家庭,獻上滿滿的關懷,協助度過寒冬。 婦聯會台南市分會主委洪沈美珠表示,感謝歡喜希望社會福利基金會、得力教育基金會、玉山寶光聖堂、康那香企業、郡豐建設開發公司、小兵立大功公司及中華日報社等單位,贊助這次的愛心慈善活動,大家一起發揮愛心,幫助弱勢民眾度過寒冬,讓他們感受到社會暖暖的愛心,也希望透過這次的關懷活動,發揮拋磚引玉的功效,吸引更多人願意投入關懷弱勢的行列。 婦聯會台南市分會眼見寒流不斷地來襲,透過婦聯會姊妹,向外界募集物資與資金,日前順利募集到相關的物資與資金,昨天開始透過各區支會,展開關懷送暖的行動。 北門區支會的姊妹,一早就帶著相關的物資與紅包,展開關懷之旅,帶著愛心物品與紅包,送給北門區的弱勢民眾,這些愛心物品中,包含口罩、白米、毛巾、棉襪、圍巾、雞絲麵等,特別困苦的民眾,還送上外套及羽絨衣與紅包,收到這些愛心物品的弱勢民眾,相當開心,也感謝婦聯會的關懷。 洪沈美珠說,今年寒冬的關懷送暖活動,由各區的婦聯支會姊妹親手送上,預計全部的物資將於二十五日前送到關懷戶的手中,讓他們能抵禦寒流的侵襲,透過各界暖暖的愛心與關懷,度過寒冬。

Read More

歸仁獅子會寒冬捐熱血

台南市歸仁獅子會辦捐血在新豐高中登場,冷風中,獅子們和群眾排隊挽袖捐熱血。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台南市歸仁獅子會二0二一年愛心捐血嘉年華活動十日在新豐高中登場,冷風中,獅子們和群眾仍挽袖捐熱血,圓滿達到一千三百袋血。現場還有眾多舒筋活骨、命理諮詢等攤位,並有義剪,台南市救難協會在現場也傳授緊急逃生高空垂降技術,捐血人更獲贈伴手禮。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快樂公益你我同行」是今年歸仁獅子會捐血嘉年華主題,會長長邱明財、捐血主席薛俊忠及獅兄、獅姊們在場感謝每一位捐血人,更感謝大家響應「捐熱血一袋、救活人一命」。邱明財表示,歸仁獅子會已連續十七年在歲末年初,結合企業界及機關團體,並配合台南捐血中心「捐血月」,舉辦愛心捐血活動,如今農曆年將屆,寒流一波波,捐血意願降低,使得缺血情況嚴重,所以期盼農曆年前的愛心捐血活動,可以為血荒注入熱血。 昨天現場有五輛捐血車提供民眾捐血,目標數為一千三百袋,過午已達五成,因天氣轉溫暖,許多民眾陸續到現場,順利達標。昨天現場還有免費命理諮詢、紫微斗數、姓名學、數字現象學、人相學、開運修眉、舒筋活骨、奇門遁甲、四柱八卦、卜卦、姓名陽宅等攤位,並邀請米蘭時尚髮型專業團隊義剪,另「台南市救難協會」在現場傳授緊急逃生高空垂降等技術,民眾也當場體驗。 此外,薛俊忠表示,為紓解捐血人潮自即日起到十六日止,每天上午八時至下午五時,有意捐血民眾可前往台南市小東路四百廿三巷一號的「小東捐血站」捐血,目標為七百袋,捐血二百五十CC就贈送伴手禮一份、捐血五百CC贈送伴手禮兩份,歡迎大家共襄盛舉捐血救人。

Read More

邱戴冊里贈酵母協會物資車

邱戴冊里捐贈物資車予酵母協會,由創辦人李若望代表感謝。(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國際扶輪3470地區台南中區扶輪社已故社友邱政雄,其遺孀邱戴冊里九日上午捐贈物資車予酵母協會,圓滿先生助弱勢的遺願。協會創辦人李若望主教表示,將發揮物資車最大功能,將愛傳到各角落。 捐車儀式在永康區大灣天主堂舉辦,邱戴冊里含淚說著先生的遺願,希望物資車可以幫助需要幫助弱勢;協會總幹事鄭景文表示,這輛物資車將給予協會最大的幫助。 一輛充滿愛的物資車,在眾人祝福下啟用。(記者張淑娟攝) 主教李若望表示,當初在玉井區創辦酵母協會,就是想讓山區的孩子有處安心學習的地方,如今,酵母協會遷到了永康,因地制宜,對象以老人為主,讓長輩們有一處獲關懷的據點,現在還設了實物銀行,希望幫助更多的人。 李若望為車輛做祝聖儀式,為車掛上祝福的十字架,並帶著大家祝禱,希望這輛物資車車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將愛傳到各角落。 一輛充滿愛的物資車,在眾人祝福下啟用。(記者張淑娟攝) 台南中區扶輪社社長張碩麟、台南市府社會局長陳榮枝都參與了贈車儀式,陳榮枝代表市長頒發感謝狀予中區扶輪社和邱戴冊里。

Read More

吳月琴當選榮觀協進會理事長

台南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理事長吳月琴(第二排左三)與理、監事合影。(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第二十四屆理、監事進行改選,由吳月琴當選理事長,並從卸任理事長李瑞煌手上接過印信,順利完成新、卸任理事長及理監事交接儀式。 新任理、監事名單如下:理事長吳月琴,副理事長黃進發;常務理事李秀英、蔡進添、段澎湃三人;理事呂春梅、許裕銘、洪榮利、黃聰貴、黃麗如、林茂坤、周至奕、張詠峻、曾國聚、陳婉華十人。常務監事張運山;監事許正秋、楊鑾櫻、胡秀倩、鐘玉珍。候補理事洪金和、劉海慶、謝天智、郭德曜、楊榮全五人。候補監事宋預桃。會務團隊秘書長林正發,副秘書長謝天智。 吳月琴表示,台南榮觀協會未來要做的,對外除了例行與觀護人室配合保護管束業務,三大節日入監溫馨關懷活動外,也會計畫結合個人專業,在不同場域宣導並辨識不同的犯罪類型,避免誤觸法網,有效預防再犯。對內將積極培訓新血輪,強化整體榮譽觀護人心理素質,規劃辦理多場次的教育訓練,讓志工專業化;此外,利用假日辦登山健行,鍛鍊榮觀老師們的體力,為身心健康充電,以利社會參與。

Read More

廣慈博愛基金會 關懷弱勢贈慰問金及白米

深耕新北36年 廣慈博愛基金會濟貧上萬件 赴烏來偏區冬令關懷 弱勢戶贈500及白米 (新北市廣慈博愛基金會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天寒喜逢愛心來溫暖!財團法人新北市廣慈博愛基金會每年受理新北各區急難救助、貧困濟助申請,36年來累計受益家庭及個人超過萬件。基金會董事長林新欽八日更率隊到烏來地區,致贈中低收、低收入戶每戶關懷金500元、白米兩包4公斤,希望造福偏區弱勢家庭。 (新北市廣慈博愛基金會提供) 廣慈博愛基金會成立於民國74年,緣於民國73年間台北縣土城海山煤礦爆發礦坑災變,接連瑞芳煤山煤礦、三峽海山一坑煤礦兩處災變,一連串事故,造成重大傷亡,震驚當年社會,許多家庭因此破碎,亟需社會伸出援手。在時任台北縣長林豐正與台北縣民眾服務社理事長林榮彬等人奔走下,邀集社會賢達陳兩傳、連勝彥等人成立基金會,藉以照顧受災戶就醫、就養及子女就學等。   (新北市廣慈博愛基金會提供) 此後廣慈博愛基金會持續協助政府推行各項社會福利政策,辦理急難救助,資助清寒優秀學生等,迄今邁入三十六年。現任董事長林新欽,於去年8月當選第12任董事長,林新欽世居三峽,他回憶指出,礦災發生時,他正在台北縣政府服務,隨即投入救災工作。 (新北市廣慈博愛基金會提供) 林新欽歷任縣議員、台北縣農業局長,於新北市議會秘書長退休,隨即全心投入社會公益活動。此次他帶領基金會董事林溪水、林長寅、呂金財、李武彥等發起冬令關懷活動,以烏來偏區為起點,在烏來區民眾服務社理事長王文炳協助下,一起關懷弱勢家庭,並拜訪烏來區長周守訓,未來希望持續關心偏鄉,擴大服務能量,以造福社會。

Read More

國際獅子會寒冬送暖三百多位獨老保暖衣物

國際獅子會等單位,寒冬送暖雲縣三百多位獨老保暖衣物。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國際獅子會300-D1區攜手西螺大同醬油股份有限公司、雲邑百二庄老大媽會等善心人士,七日下午舉辦「衣心衣意,寒冬送暖」,捐贈三百多位獨居長輩保暖衣物及口罩,讓長輩們在寒冷的冬天裡感受社會的溫暖。 縣長張麗善感謝國際獅子會等單位對雲林鄉親的用心及關懷,捐贈外套、圍巾、毛襪等給華山基金會及縣內獨居長輩,雲林縣資源比較不足,善舉讓長輩們在寒冷冬天倍感社會的溫暖。 華山基金會也回贈感謝狀,雲林區站長楊舒婷說,目前基金會服務一千四百多位長輩,歡迎大家一起加入「愛老人  愛團圓」行列,幫長輩安心迎新年。 社會處長林文志說,雲林就業機會少,很多青壯人口都往都市就業發展,加上少子化;雲林縣人口邁入高齡化,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佔本縣人口百分之十九,縣府為照顧縣內老人,持續佈建長青食堂與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並推動各項老人照顧服務如長照服務、獨居老人救援系統服務、公費安置等,希望全面照顧縣內所有長輩,落實在地老化目標,讓雲林縣成為適合長輩居住的高齡幸福家園、樂活縣市。

Read More

屏家扶六戶新進寄養家庭授證成為生力軍

屏東家扶六戶新進寄養家庭授證成為生力軍。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處長劉美淑七日授證給屏東家扶六戶新進寄養家庭,今年起正式成為屏東家扶寄養家庭生力軍。 家扶扶幼主委范安煌表示,今年度新進寄養家庭的家庭型態多元,有五戶為雙親家庭、一戶為單親家庭;族群上,原住民與客家人各一戶;有三十七歲年輕夫婦,有五十幾歲已退休的爺爺奶奶,雖是新手上路,但已都接手照顧寄養童。 新進寄養媽媽陳卜慈擔任過幼兒園園長多年,看過被家暴或疏忽的孩子,經與家人討論,決定擔任寄養家庭,以更近距離的方式照顧受虐童。 寄養爸爸高峻峰工作之餘就當志工,結婚後,每月一次帶著全家大小一起到安養機構當志工,他喜歡唱歌,三個女兒都會樂器,全家一起唱歌,以音樂帶給長者歡樂,至今多年仍保有熱情服務的心,決定全家投入寄養家庭行列。 授證典禮並邀請十九年的資深寄養媽媽陳錦平分享當寄養媽媽錦囊妙計,將正向、積極、包容、彈性、善解、毅力給六戶的新進寄養家庭,鼓勵他們成為受虐及疏忽孩子的避風港。 劉美淑表示,目前屏東縣寄養安置兒少一百三十名,特殊需要及嬰幼兒佔三成多,寄養家庭趨於高齡化,需要更多的寄養家庭加入照顧寄養童。  

Read More

台北中興扶輪社捐贈新北市復康巴士

新北市復康巴士一年服務63萬多人次 台北中興扶輪社特來新北捐贈第4輛 台北市中興扶輪社特地到新北市來捐車,前排中為出資者李國興,右2為社長 許兆慶。(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復康巴士多來在社會善心企業團體、宮廟或個人慷慨捐贈下,逐年成長,經社會局統計,一年可服務身障朋友和失能長輩超過63萬人次,如此扎實的服務成果讓更多的團體、企業及個人認同,因此連在鄰近縣市的社團都樂於捐給新北市;台北市中興扶輪社7日就專程跨河來到新北市捐贈第4輛復康巴士,社長許兆慶說,該社經過專業評估,無論從需求人口、服務績效,新北市都名列前茅,因此該社才會持續捐贈給新北市。 台北市中興扶輪社前社長李國興夫婦(左)捐贈復康巴士 ,由謝政達(右1)代表受贈 ,右2為現任社長 許兆慶。(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許兆慶表示,他幼年家裡開米行,父親常告誡他說:「呷人一口、還人一斗」,中興扶輪社雖是在台北市,但有一半社友住在新北市,或是事業工作跟新北市有關,經過調查考量,新北市使用復康巴士的需求量和營運績效都非常高,因此社友一致決定捐贈給新北市。 台北市中興扶輪社特地到新北市來捐車,並在復康巴士前合影。(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許兆慶進一步說明,該社成員包含律師、建築師、會計師、醫師、證券投顧經理人等,17年來已累積捐助超過900萬元的慈愛獎助學金,連續9年愛心捐款普門仁愛之家達410萬元,除捐給新北市復康巴士,也曾捐贈過基隆礦工醫院1輛復康巴士。累計捐贈4輛給新北市,其中3輛是由前社長興美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興夫婦出資,但以扶輪社名義捐贈。 謝政達回贈復康巴士模型給台北市中興扶輪社長許兆慶,右為捐贈者李國興夫婦。(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代表受贈的副市長謝政達表示,新北市有身障人口17萬多人,每個月老年人口成長3千人,高齡失能的長輩也會用到復康巴士,新北市目前共有595輛(含此次捐贈),去年一年服務超過63萬人次,非常感謝台北市中興扶輪社來新北市捐贈,市府定會善加運用,以回報捐贈者的初衷。

Read More

西區扶輪社助學 頒57學童獎學金

西區扶輪社在議員洪玉鳳協助下,捐贈協進、立人國小學童獎助學金。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時值歲末寒冬之際,台南市西區扶輪社與議員洪玉鳳延續近二十年來捐助中西區及北區兩所國小學童獎助學金善舉傳統,六日於議會舉辦捐助活動,共有包括協進、立人國小共五十七名學童受惠,每人三千元獎學金,總計頒發十七萬一千元;洪玉鳳期許這些學童努力向學,日後有能力回饋社會時,讓這項種愛傳揚善的善行傳遞下去。 洪玉鳳表示,西區扶輪社社員都是社會上有成就的成功人士,他們在事業有成後想要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協助的弱勢族群,她獲悉後,建議將善根種植在國小學童身上,爾後會再開花結果。一開始捐助協進和新南國小,新南遷至安平區後,因西區扶輪社部分社員為北區立人國小畢業,增列立人國小學童,她則扮演橋梁工作,希望起拋磚引玉之效,在全台各地傳揚。 西區扶輪社社長汪聰明指出,去年全球各地受疫情影響,台灣因各界真情守護不受波及,他勉勵小朋友不要看輕自己,都是台灣未來棟梁,在成長過程中,將社會溫暖銘記於心,日後有能力也能回報社會。 此次共有協進國小三十三人、立人國小二十四名學童受惠,每人三千元獎學金。與會者包括西區扶輪社新當選社長禤耀斌、協進校長王念騏、立人校長王富美及多名西區扶輪社社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