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經費 北家扶義賣蘭花 每株50元

北家扶蘭花義賣,喜愛蘭花者不要錯過。(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北家扶蘭花義賣又來了!北家扶最近接獲南部蘭商捐贈一千六百多株的美麗蝴蝶蘭,深桃紅、粉紅、桃紅斑點,讓人驚艷,北家扶中心表示,蘭花高貴不貴,以每株五十元義賣,所得用做家扶兒的助學經費,歡迎喜愛蘭花的民眾,可前往北家扶、民治市政中心家扶小棧等地選購。  北家扶中心社工督導吳宜菁說,這次捐贈蘭花的是高雄美濃藝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透過長年捐蘭花給家扶的愛心蘭花業者,住將軍區的蘭花育種業者吳福順、郭姮娥牽線,前年就曾捐贈近三千六百株蝴蝶蘭給該中心,今年五月和七月中旬再捐贈一千六百多株蝴蝶蘭,提供家扶義賣。  這次獲贈的蘭花,花梗長,花梗上長出圓滿的蘭花,不管是深桃紅色、粉紅色、桃紅斑點,色彩繽紛,可用來居家布置,或是幾株蘭花一起種成一大盆做為禮物送人,都相當別致討喜,民眾的詢問度高,家扶後續還會繼續載回業者捐贈的蘭花。  北家扶中心主任莊淑惠說,這次蘭花業者捐贈美麗的蘭花,每株以五十元義賣,將物美價廉的蘭花帶回家,賞花療癒心情還能做愛心,何樂不為;近年來,有不少民眾對於家扶蘭花義賣相當捧場,一方面是對美麗的蘭花沒有抵抗力,一方面也提供助學費用給家扶兒,讓他們能順利升學,感謝蘭花業者、民眾的有心,共同成就美事。

Read More

理財換食材 小當家秀廚藝

北家扶中心在烏山頭水庫舉辦購物理財與烹飪展廚藝夏令營,參與的扶助小朋友相當開心。(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官田報導  北家扶中心「小小冒險理財王」國小夏令營,十九日在烏山頭水庫進行第二天的「理財換食材、小當家秀廚藝」活動,現場只見一百位小朋友為了便宜買到食材,不斷的殺價,宛如菜市場,當買到滿意的食材後,又忙著料理午餐,現場熱鬧非凡,也讓小朋友體認到父母親為了維持家中經濟,相當不容易。  北家扶中心為避免經濟弱勢家庭陷入貧窮世代的惡性循環,將理財觀念向下紮根,今年特別推出為期三天「小小冒險理財王」國小夏令營;昨天進入第二天的活動,進行理財大考驗,教導小朋友如何以最少的代幣,取得最豐富的食材,並進行小小總舖師的烹飪午餐大賽;過程中小朋友也發揮想像力,如加值購、合購或甚至以「我很會作菜,你算我便宜,中午可以來我小隊用餐」等,逗得志工大笑。  成長於單親家庭的許同學說,因媽媽常生病,很少會帶他和弟弟外出,最期待家扶暑假舉辦的夏令營及課業輔導營,因為第一天的理財大富翁課程中安排的闖關中有要看醫生、要搭車、要買便當等關卡,都要支出代幣,特別能感受到原來生活中要花這麼多的錢,才知道媽媽的煩惱有很多,回家後想跟媽媽說「不會再亂吵要買東西了」。  北家扶社工督導吳宜菁表示,家扶辦理夏令營活動已有超過四十年的歷史,除於暑假中提供弱勢兒少正當休閒活動外,每年也都會結合時事或從服務中看到的弱勢家庭的需求去設計主題,特別感謝「湯姆熊歡樂世界」以大型玩偶前來與孩子同樂,也感謝台灣應材公司在疫情中贊助經費,讓弱勢小朋友也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假期。

Read More

大甲中央扶輪社關心暑期學生 捐贈大安圖書館書冊義舉

大甲中央扶輪社社長王宗仁率領幹部到大甲、大安兩圖書館,進行贈書、閱讀小背包,義舉活動,獲得地方各界好評。 (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 大甲中央扶輪社為提倡地方暑期間的讀書風氣,防範青少年在暑假中參加一些群聚集會而誤入歧途,昨日下午由社長王宗仁率領幹部,到大甲、大安圖書館進行贈書、閱讀小背包,讓休假的學生們有更多的書籍可閱讀,該社的義舉,獲得地方各界肯定。 中央扶輪社社長王宗仁,有鑑於暑期的數十天假日,對孩子們的行經,關係到他們的身心健康安全及前途,認為到圖書館閱讀,不但可提升智識、也能培養氣質,到大甲圖書館認捐雜誌(財訊、講義、親子天下、國文天地、建築師、Motor)。大安圖書館贈BOOKSTART閱讀起步走活動親子閱 讀小背包,以鼓勵學生們踴躍圖書館閱讀。 王宗仁率領秘書蔣德勇、服務計劃主委陳力平、社區服務主委賴永賀、前社長蔡明憲、鄭明彰、出席主委卓詠宸等,分別到大甲、大安兩座圖書館,執行捐贈義行。

Read More

嘉家扶12少年登百岳 2天征服合歡群峰

嘉義家扶中心辦理「少年展力終極挑戰營」十二名展力少年攀登合歡群峰,完成攀登人生第一次百岳的挑戰。 (嘉義家扶中心提供)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家扶中心辦理「少年展力終極挑戰營」,帶領十二名展力少年攀登合歡群峰,展現團隊合作精神,相互鼓勵,以永不放棄的態度完成攀登人生第一次百岳的挑戰。  嘉義家扶中心指出,辦理少年展力方案已六年,成員從去年開始,展開攀登高山的訓練,從跑操場、負重爬樓梯等體能訓練,到郊山及小百岳進行實地的登山練習,一年來的練習,就是期盼自己能夠完成終極挑戰,登上人生第一座百岳。  十五日展力少年們前往攀登合歡主峰、合歡東峰,及石門山,十六日成功挑戰合歡北峰登頂,用兩天完成登頂四座台灣百岳的任務。  因為海拔關係空氣稀薄、加上天候不佳,使得成員們在攀登過程中上氣不接下氣、體能消耗快,也有部分成員幾度想要放棄,但是在成員「加油、快到了」「沒關係我們等你」等相互打氣激勵下,都能一起完成挑戰的目標。

Read More

領振興券幫創世苗栗院

苗栗郵局請領振興券幫創世苗栗院。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新冠疫情對社福團體造成巨大衝擊,適逢政府推出振興三倍券活絡市場消費,創世基金會苗栗院與郵局合作,在苗栗縣中苗郵局放置愛心回郵信封,民眾領完實體振興券後,可利用回郵信封,直接將振興券郵寄至創世苗栗院,為清寒植物人家庭「振心」。  苗栗中苗郵局吳宏泰局長表示,「取之於鄉里,用之於鄉里,郵局希望以具體的行動傳遞『郵』愛,並將這份愛給予在地的清寒植物人家庭,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創世苗栗院陳綠蓉院長表示,創世始終秉持著『救一個植物人,等於救一個家庭』的理念,希望能幫助每個弱勢植物人家庭;但安養所需人力、物力龐大,受疫情影響,今年度募集又難上加難,這次政府發放振興三倍券,民眾只要花一千元,植物人家庭卻能得到三倍的幫助,小小愛心化作大大的祝福,也讓植物人照護服務在苗栗地區持續不中斷。  創世基金會指出,除了領取紙本券後,直接掛號寄至「苗栗市站前一號四樓」的創世苗栗院外,也可選擇刷卡捐,民眾在各家銀行綁定信用卡時,只要回饋欄位選擇「捐款碼捐款」,填入創世捐贈碼「九一九」,當刷卡消費滿三千元時,銀行就會將回饋的二千元撥給創世,捐贈都可以開立收據並全額抵稅,詳情可洽愛心專線:(0三七)二七五八四八。

Read More

北家扶25名青少年 鐵馬壯遊中台灣

北台南家扶青少年出遊中台灣前夕,由家扶主任莊淑惠陪同前往新營真武殿祈福。(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北台南家扶廿五名青少年歷經一年鍛鍊與籌畫,將「壯遊中台灣」一週。七月十五日出發前夕,特地由北台南家扶主任莊淑惠陪同前往新營真武殿祈福,由上帝廟主任委員陳國安致贈玄天上帝加持的單車手套,祈求讓他們有足夠的勇氣智慧,平安完成夢想。  領隊社工蔡淙凱表示,家扶少年展力方案自一0四年起每一年辦理壯遊計畫,透過壯遊的籌劃,讓青少年學習自我規劃、溝通及實踐的能力。旅行中所有的細節,包含行程交通規劃、住宿飲食安排、行政資料的彙整,都是由青少年自主完成。本次壯遊結合單車漫遊行動展現公益關懷概念,這些青少年四月曾到義竹社區體驗及幫忙採桑,頗獲居民認同。  已連續參與二屆方案現就讀國二的劉姓青少年說,去年第一次參加澎湖壯遊,當時只是參與者,這次壯遊的任務被編在行程組,才知道要協助安排各定點的行程考量及瑣碎事物多如牛毛。感謝社工的陪伴及隊友的合作,面對酷暑高溫感謝真武殿致贈單車手套,也希望一路平安完成公益行。  這次「壯遊中台灣」主要目標為減碳環保,除以自行車代步外,亦安排沿途至嘉義公園、水師寮公園淨園及高美濕地淨灘。此外也安排了烘培實作及科博館前舞蹈快閃等活動,以身體力行方式進行環境保護宣導,展現對社區環境的關懷。

Read More

南家扶暑期課輔開班 60名學童受惠

南台南家扶中心開辦「小綠芽」暑假課輔班。(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南台南家扶中心自七月十五日至八月廿八日,分別於親子幸福學園及安南區梅花里活動中心辦理暑期課輔班,服務約六十名就讀國小的家扶學童及部分社區兒童,排定課業輔導、才藝教學及團康活動,提供不一樣的暑假生活體驗。  南家扶社工在服務過程中常聽聞家長一到暑假便開始擔心孩子托育的問題,需忙於外出工作,無暇照顧孩子,坊間安親班、夏令營等費用相對較高,對於家扶家庭而言根本無力負擔。  有鑑於此,南家扶規劃為期七週的暑期課輔班,除有受助中的大專生協助輔導暑期作業,另安排讀寫、科學、體能、手作及桌遊,並為孩子們量身訂做以「環境保護」議題的一系列課程,了解環境汙染對地球的影響,透過小組討論思考該如何愛護地球,做起保衛地球的公民責任。  南家扶主任李保良表示,暑假是每個小孩最期待的快樂時光,也是學習的良好時機,透過課輔班啟發學習興趣,同時減輕扶助家庭照顧負擔和托育費用支出,讓家扶陪伴莘莘學子們走過成長的每一哩路。

Read More

南市關廟新光社區 彩繪村讓夢想發光

新光社區的彩繪街屋讓老舊社區亮了起來,也成功吸引不少民眾來參觀。 (記者林偉民攝) 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林偉民 從沉寂中重生 居民感觸深  關廟區新光地區早年曾是關廟人口第二多的地方,編織竹籐產品更是家戶共同的生活方式,曾幾何時新光一度沒落到連一家雜貨店都沒,連公共電話、郵筒都跟著消失,居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幸好在新光社區發展協會及地方人士近十年的努力,讓新光再以彩繪村及豐富的自然生態華麗轉身,再度成為關廟的亮點之一,期間的轉變讓在地居民頗多感觸。 竹籐產品沒落 年輕人外出打拚  十六歲就到外面讀書、工作,四十二歲返鄉的新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宗寶,見證新光由盛而衰,再重新站起的過程,他表示,在六零年代,新光居民有兩千兩百多人,是關廟第二大村落,也是關廟竹子最大產地,居民以農業為主,竹編產品是家戶從事的行業,很多小學生放學回家就會坐下來幫忙編織竹產品,但到了七零年代,竹籐產品被塑膠製品取代,地方開始沒落,他四十二歲回鄉時,新光居民剩下五百人,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拚,留下老人和小孩在老家,最後一間雜貨店關店,最後一頭牛也在他眼下被買走,沒落的情形難以想像。 新光社區的打工換宿,連外籍生都覺得新鮮。 (記者林偉民攝)無農藥柳丁價差 引吳宗寶返鄉  吳宗寶說,在民國九十七年時發現父親辛苦種植的無農藥柳丁,竟然因賣相較差而淪落到每斤只有三元,看著父親的愁容,讓他省思是否農產品的產銷過程出了問題,促使他決心返鄉為地方發展盡心力。  他結合一群志同道合居民開始做田調,接觸農村再生、社區營造等政策,九十八年就籌組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雖然沒什麼外來客,仍利用老房子開設第一家咖啡廳,九十九年開闢西州花園,逐步改善環境。 黃真福從自家開始 創生彩繪村  彩繪屋也是一種嘗試,當時擔任協會常務監事的黃真福喜歡繪畫,但都畫在畫冊上,大家商議建議請他「畫更大的」,美化環境,擔心居民無法接受,黃真福民國九十九年先畫自家牆壁,讓單調的房屋變得繽紛,居民觀念逐漸改變,黃真福就此展開彩繪街屋人生,利用下班時間帶著油彩和畫筆,坐在街屋旁構想作畫,從北寮部落畫起,逐漸有人贊助油彩,作品也擴展到南寮部落,共畫了三百多幅,因作品貼近鄉土,快速打開「彩繪村」知名度。 大學生動手搭傳統竹管屋,體驗先人生活情況。 (記者林偉民攝)遊覽車帶來商機 居民美化環境  「彩繪村」之名讓新光重新發光,經常有來自各地民眾搭遊覽車前來參觀,也有不少社區來取經,極盛時遊覽車一輛接一輛,原本沉靜的社區變熱鬧了,有居民開始在屋前賣冷飲、關廟麵、紀念品,大家都好奇這麼多彩繪街屋是怎麼造成的。  吳宗寶發現,經過彩繪村的激盪後,居民的環保意識提升,會自動整理居家環境,撿拾遊客丟棄的垃圾,也同意社區借用空地闢建小型公園,綠美化環境,協會人員以實做改變居民的想法,居民的凝聚力也加強,全里五百多人,有五十人是志工。 學生打工換宿 外地人買地建屋  培養學生志工是另一種嘗試,多年來藉由打工換宿吸引大學生進來新光體驗農村生活,學習傳統竹編技術,讓年輕人接近大自然,也開始重視生態,不只是國內大學加入,四年前開始,每年寒暑假還有大陸大學生透過國際志工旅行到新光來打工換宿,體驗台灣農村生活,大家事後對新光念念不忘,還會透過網路聯絡,也有關廟大學生留下來當志工,成為社區生力軍。  十二年來社區發展協會透過各項活動,推動環境改善、在地農特產業發展兼顧生態,以社區產業加工方式協助行銷,鼓勵小農從事無毒農業,並透過實做過程吸引遊子返鄉,這些年來新光的生態變好了,已多年不見的綠繡眼、大冠鷲等都出現了,也有外地人來買地建屋,這些改變都令人振奮。  吳宗寶指出,當初成立協會就訂出十年願景,並逐步朝此目標前進,於今達成率百分之九十,目前將訂定第二個十年目標,希望讓新光社區重返榮景。

Read More

讓愛輪轉安平國際同濟會 捐7團體40台輪椅

台南市安平國際同濟會十五日舉行「讓愛輪轉」輪椅捐贈儀式,共有七個民間團體受贈。(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了協助弱勢解決輪椅需求,台南市安平國際同濟會十五日在台南市障礙之家轉角咖啡坊舉行「讓愛輪轉」四十台輪椅捐贈儀式,共有七個民間團體受贈,嘉惠有需求的民眾使用。  受贈七個單位是,新港東教會/真簡單全人關懷中心、台南市慈光身障協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南輔具中心、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林澄輝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日照中心、安南醫院、麻豆普門仁愛之家。  發起輪椅捐贈行動的台南市安平國際同濟會楊智勝會長表示,平常每月需帶父親到安南醫院回診,向院方借用輪椅,讓父親不會增加勞累度,也獲得舒適的看診時光,一直感念在心。前陣子在社福機構網站,得知有輪椅需求之訊息,加上媒體報導部分弱勢受照顧者若不需使用輪椅代步,就會送回單位造福下個需要的人,因此發起募集輪椅舉辦「讓愛輪轉」念頭。  經過楊智勝提議募資並主動拋磚引玉,獲得安平國際同濟會成員們熱烈響應,共募捐四十台輪椅。楊智勝希望這些社服單位提供輪椅給需要的民眾使用,待其恢復健康,將輪椅再回到單位上,讓同濟會的愛心輪椅不斷輪轉給有需要的人。

Read More

財團法人亞德客慈善基金會捐贈花縣府6輛復康巴士

亞德客有美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贈花蓮縣政府六輛復康巴士,提供身障者更優質且安全的交通服務。 (花蓮縣府社會處提供)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財團法人亞德客有美公益慈善基金會副會長鄧凱麗今年初拜會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陳加富,得知花蓮縣預備汰換六輛服務逾九年的復康巴士的迫切需求後,為照顧花蓮縣身心障礙者,熱心捐贈六輛市價約一千二百萬元的全新復康巴士,近日已順利點交,提供身障者更優質且安全的交通服務。  縣府社會處表示,亞德客有美公益慈善基金會以「陽光行動、藍色助學工程」兩大主軸,長期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為瞭解花蓮縣的需求,亞德客基金會特於年初拜會縣政府社會處,得知縣政府今年預備汰換六輛服務逾九年的復康巴士,立刻規劃購車捐贈事宜,此外也扶助經社會處社工評估經濟困難的弱勢家庭,秉持不僅捐錢更要關懷的理念,每季實地親訪關心扶助家庭。  社會處指出,花蓮縣身心障礙者復康巴士交通服務長年以標案委託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辦理,今年共提供二十五輛復康巴士服務,屬縣政府車輛有十七輛,另由門諾基金會自備八輛,為增加服務量能,花蓮縣政府持續廣募復康巴士,期望至民國一百二十年可有五十輛復康巴士接載,以達花蓮縣復康巴士供給率之目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