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青商會攜手文賢國小 傳愛南智

仁德青商會、親自行善會攜手文賢國小到南智做公益,為南智學子帶來精彩的演出。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仁德青商會會長林奎佑及文賢國小校長蔡玉仙,二十八日帶著會員及學生一行約八十人到南智參訪,並帶來舞藝陣的十二婆姐表演,及二胡、笛子演奏,載歌載舞,為南智帶來歡樂的氣氛。  青商會前會長也是文賢國小家長會吳豐吉表示,他經常在報章媒體看到南智的新聞,對學校為這群慢飛天使的愛心付出深受感動,另外也知悉校長辦學認真,於是主動號召仁德青商會及親自行善會一起捐贈物資,讓南智學子能安心在學校學習。  蔡玉仙指出,文賢國小結合新課綱精神申請教育部偏鄉活化課程專案計畫,將學校特色傳統藝陣及絲竹樂分為婆姐、二胡、中國笛及中阮四組,規劃中高年級彈性課程社團選修;低年級則在早自修規劃四種才藝社團基礎內容簡介。活化課程專案除了課程教學之外,更重視學習成效的外溢效果,此次經由青商會的邀請,特別為南智學生表演,為這群小天使帶來歡樂,同時也是很棒的生命教育交流活動。  表演小手拉大手的吳怡萱也說,她是第一次到特教學校,也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的身障同學,很震撼,而且也能諒解他們身心的不便,經由這次的接觸交流,未來會更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

Read More

屏東區扶輪社捐贈貨櫃採檢站

 屏東東區扶輪社捐贈屏東醫院貨櫃採檢站,28日剪綵啟用。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東區扶輪社28日捐贈「扶輪號」貨櫃採檢站,盼降低醫院內的武肺感染風險,由屏東縣衛生局長施丞貴與部立屏東醫院院長周世華代表受贈。  這座貨櫃採檢站設立在屏東縣傳染病應變醫院的屏醫,為戶外獨立密封式採檢空間,採檢區與被採檢區完全密封式隔離,共有3間隔離空間。  採檢作業以分流方式1間採檢1人,同時可採檢3人,不僅採檢效能提升,也避免疑似個案集中在醫院急診室造成壅塞,同時也減輕前線醫護人員負擔、避免民眾就醫久候並改善戶外採檢環境。   現場由屏醫醫師示範採檢,採檢人員雙手伸進採檢洞口之作業手套中進行採檢,採檢後立即以紫外線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Read More

風箏計畫7.0-青藝盟X民和慈輝畢業公演

風箏計畫7.0-青藝盟X民和慈輝畢業公演,帶領畢業班學員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舉行首演。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一群來因家庭重大變故或有中輟之虞的國中生,在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的戲劇課程陪伴下,二十七日晚上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出「神的孩子」畢業首場公演,全程觀賞並與學員分享戲劇心得的 縣長翁章梁,看到國中生不輸職業演員的專業演出,除了當場捐出二萬元,還大大的比了個讚。他說,「叛逆」其實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判逆可能激發出許多無限的可能和未來,但要注意的是,判逆也有危險的一面。  青藝盟二0一四年開始進行「風箏計畫」,以戲劇作為媒介,進入全國輔育院、少年觀護所、安置機構、高關懷班等青少年機構,用藝術陪伴、引領特殊境遇青少年,從帶領安置機構的孩子們百日環島到參加戲劇比賽的演出,過去七年來陪伴了二千位以上的特殊境遇青少年,透過藝術找回信心與尊嚴。  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是教育部多元型態中介教育機構計畫之一,就讀對象是國一至國三因家庭重大變故,或者功能不彰的中輟及有中輟之虞的學生,採轉介入學方式就讀。  二0一七年,風箏計畫進入教育部系統的中介教育學校,開始與民和國中慈輝分校合作,陪伴校內三十多位學員進行一系列的戲劇陪伴課程,引導青少年用戲劇創作,轉化自己的生命故事,並實際演出,藉此療癒心靈並找到生命的價值,這群孩子曾連續三年參加戲劇競賽,拿下兩屆冠軍、一屆亞軍。  青藝盟二十周年推出「神的孩子」風箏計畫7.0-青藝盟X民和慈輝畢業公演,帶領畢業班學員二十七日晚上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舉行首演,五月三十日台北還有二場演出。這是一場藝術陪伴歷程的成果分享,透過劇場的表演感動少年們,讓他們有繼續前進的動力,也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孩子接觸表演藝術後的蛻變與成長。  不同於其他的演出,慈輝分校的這群孩子,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點,便因畢業而各奔東西,要齊聚演出不再是可能,這群孩子們現在透過戲劇,將那些無法言說的傷痛,轉化成療癒的力量,勇敢面對人生的旅程。  特別的是這次演出採募款代替售票,募得的經費將作為演出製作費用,以及畢業班演出同學的高中職升學獎學金,鼓勵他們透過興趣找尋人生方向,並給予繼續升學的強力支持。  翁章梁指出,這是一場很難得的演出,很難想像這群孩子才短短多久的訓練時間,就有如此專業的戲劇演出水準,這個故事也被國際大藥廠普拿疼做為廣告主題,拍攝地點就是在表演藝術中心他現在站的場地,這是一得很令人感動的事。  翁章梁說,慈輝分校的學員把年青人的叛逆、對父母親的想念和質疑,以及對社會的反思,完整強烈的表達出他們的想法,透過戲劇與社會對話,找回自信,對日後的人生旅程有很大的幫助,他要感謝青藝盟帶給這群人生多了一點波折的同學們,如此莫大的鼓舞及演出機會。

Read More

環球科技大學與晁陽農產科技公司創造就業機會

後疫情時代環球科技大學與晁陽農產科技公司創造就業機會。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晁陽農產科技公司錄取五位環球科技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系學生,提供「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及就業環境;觀光學院院長丁一倫表示,雖然是假日工讀生,但是相信經由「做中學,學中做」的實務操練,將更扎實學校所教的技能,並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對於未來的就業發展,具有絕對的助益。  晁陽農產科技董事長邱信富日前參訪環球科技大學,對觀光與餐飲旅館系學生多所讚賞,所以提供該系學生到園區發揮所學的機會,共同打造優質的服務品質,依據園區的特性與未來服務項目徵求人才,經過詳細面試後,決議錄取五名觀光與餐飲旅館系學生,提供學習及就業環境;未來的每個週末,只要前往晁陽綠能園區遊賞,都能夠看到這五名學生的笑容並接受其專業服務。  晁陽綠能園區由邱信富董事長率領的團隊,於麥寮鄉打造並順暢營運,是亞洲首座結合綠能、農業、健康飲食、生態復育的太陽能教育休閒農場。  丁一倫院長表示,該校觀光與餐飲旅館系以培育觀光、餐旅業的服務管理與廚藝技術人才為目標,畢業生遍及台灣觀光、餐飲和旅館產業,為台灣休閒旅遊產業增添優秀服務人才,深受業界肯定。

Read More

向陽獅子會舉辦紅酒品酒活動

向陽獅子會結合北市涵濃國際有限公司等,在民生路硬派手作餐飲店,舉辦葡萄酒文化交流,讓市民認識紅酒文化。 (記者陳銀全翻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趨緩,南市向陽獅子會結合北市涵濃國際有限公司等,在民生路硬派手作餐飲店,舉辦葡萄酒文化交流,讓市民認識紅酒文化、知識、及品酒活動。  向陽獅子會長王伯群表示,由於武漢肺炎疫情趨緩,為促進經濟,並讓更多民眾了解紅酒文化,因此舉辦該活動,並由市議員許至椿協助尋覓場地,希望讓更多民眾品嘗等,進行紅酒經驗交流。  活動中,更介紹紅酒文化、紅酒知識、品酒活動,王伯群表示,有不少店家對該活動表示興趣參加,場面熱絡,對於紅酒製做等,有更深一層認識。(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Read More

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 發揮所長疫起罩亮弱勢

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發起「愛的延續公益活動」,號召工會人員及志工發揮自己專業所長製作布口罩套,市長黃偉哲前往致謝。 (記者吳孟珉攝) 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吳孟珉 會員近1300人 防疫「罩」得住  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成立於民國七十八年,目前會員人數將近一千三百人。現任理事長李仁耀因應社會型態轉變,除提升在職勞工專業職能及第二專長培養外,在武漢肺炎防疫期間,更發動志工及會員趕製布口罩套,讓弱勢民眾「罩」得住,發揮公益精神。  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為台南服裝相關工會之標竿辦訓單位,其辦理勞工在職訓練多次榮獲TTQS訓練機構版評核獎項。而且該工會於去年首次參與「二0一九年國家人才發展獎」進入實地審查階段,表示單位的辦訓品質及經驗優良,並高度重視人才發展。  另在李仁耀擔任理事長期間,該工會參與在職訓練時數已累積達六百六十七小時以上,推動人才培育。更藉由工會辦理教育訓練課程,為服裝產業留下脈絡軌跡文化與技藝傳承的責任。 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仁耀在武漢肺炎防疫期間,發動志工及會員趕製布口罩套。 (記者吳孟珉攝)落實技藝傳承 開辦服裝訓練課程  該工會還落實技藝傳承辦理服飾專業訓練、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相關課程,自一0四年起著手籌劃相關縫紉機與人台設備設施,設備新穎且現代化,更是大台南地區服裝相關職業工會中唯一辦理服裝訓練課程的工會。同時積極推動幹部參與「勞工領袖大學」階梯式學習系統相關課程,提升領導及管理能力。 設FB粉專及LINE 即時回覆獲好評  工會還與時俱進,設置facebook粉絲專頁與LINE@官方帳號頁,提供多元化管道,積極揭露與傳遞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開辦教育訓練課程、辦理勞工安全衛生教育宣導、活動消息、公告事項、徵才活動、舉辦各項活動訊息、成果展等資訊,工會業務上也可利用多元管道,即時網路線上回覆,深獲會員及學員好評。 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志工及會員趕製布口罩套,送給弱勢民眾。 (記者吳孟珉攝)趕製布口罩套 包含聽障人士專用  武漢肺炎防疫初期,口罩供應嚴重不足,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還由理事長李仁耀發起「愛的延續公益活動」,號召工會人員及志工發揮自己專業所長,製作布口罩套,於一天內趕工縫製出四百多個成品以解燃眉之急,公私攜手防疫抗病,「罩」顧弱勢。  這些充滿愛心的手工自製實用口罩布套,甚至還包含有專為聽障人士開發的專用口罩,專用口罩中間是採透明塑膠材質,戴上後聽障者依舊能以唇語和對方「說話」,溝通零距離,可說是設想周到。 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備新穎現代化,會員及志工更有一雙巧手。 (記者吳孟珉攝)協助弱勢勞工防疫 市長頒感謝狀  上述產品完成後,就由勞工局的職災個管員,把用愛縫製的布口罩套,以及企業捐贈的不織布口罩內層替換片親送到發送給職災弱勢勞工家庭手中,協助行動不便的他們,解決難以外出購買口罩的不便之處。  工會大愛精神感動無數人,市長黃偉哲為此四月份還親至工會頒發感謝狀,表示防疫期間,見證了許多溫暖人心的畫面,從個人到企業、宮廟和宗教團體,全民同心協力防疫抗病,展現台灣是個有愛的社會。勞工局長王鑫基也感謝台南市服飾設計職業工會會員及學員,將所學發揮,幫助他人,「罩」亮了許多職災弱勢勞工家庭的希望。

Read More

傳愛偏鄉 錦湖學童開心做餅乾

 台南郵局偏鄉學童傳愛列車開進北門區錦湖國小,教學生製作手工餅乾。(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北門報導  台南郵局關懷偏鄉學童傳愛列車,二十七日上午開到北門區錦湖國小,與育德工家餐飲科一起指導學生製作手工餅乾,烘焙教室內可見小朋友在大人指導下,開心的攪拌相關食材,型塑餅乾的形狀,最後送入烤箱,大家一起品嘗,香味四溢,相當開心。  錦湖國小這幾年積極發展校訂烘焙課程,讓學童有機會提早接觸職訓探索,發掘自己興趣。台南郵局秉持社會責任的承擔,協助錦湖國小推動烘焙課程,希望學生能培養出生活技能。  昨天上午台南郵局局長黃良江以實際行動支持偏鄉學童,和錦湖國小校長周志強、育德工業家事職業學校餐飲科主任李旭娥,在烘焙教室與學生一起動手做餅乾,大家開心的處理相關食材,將麵粉、奶油、糖粉及巧克力等混在一起攪拌,接著將調製好的材料,型塑出餅乾的形狀,最後放入烤箱。  烤一段時間後餅乾烤熟,大家聚在一起品嘗美味的現做餅乾,吃的津津有味,也相當開心。

Read More

添淑公司贈警25000份口罩調整條

 添淑公司董事長方添進(右)捐贈口罩調整條給台南市警局,由局長周幼偉(左)代表接受。(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安定報導  武漢肺炎催生全民戴口罩,但戴久了耳朵會疼痛、不舒服,為了改善,安定區添淑公司今年初研發出口罩調整條,可解決長期戴口罩不舒服的問題,目前已外銷美國、日本,也已接到加拿大的訂單。董事長方添進二十七日更贈送兩萬兩千五百個口罩調整條給台南市警局,由局長周幼偉代表接受,方添進說,口罩調整條在台灣「只送不賣」。  擔任善化警友辦事處副主任的方添進,在安定區經營添淑公司,主要從事塑膠產品的生產與研發,由於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員警值勤時必須經常戴口罩,但戴久了耳朵會疼痛,相當不舒服,為了減輕台南市員警戴口罩的不舒服感,方添進特別捐贈四千五百份,共兩萬兩千五百個自家生產的口罩調整條,送給台南市警局,藉以減輕員警執勤的壓力。  捐贈儀式於昨天下午兩點在添淑公司舉行,周幼偉在善化警分局長方國璽、市警局公關室主任陳嘉得等人陪同下,到添淑公司受贈,周幼偉從方添進手中接下口罩調整條,並回贈一個警察公仔做為贈品,感謝方添進對警察同仁的照顧。  方添進表示,會研發生產口罩調整條,主要是女兒在網路中看見國外有小朋友戴口罩不斷調整束帶,相當不舒服,認為可以解決,請研發人員開發出口罩調整條,並請成大的醫護人員試戴,結果反應良好,成大並當場下單說要購買,方添進則直接送給成大醫護人員。  後來口碑傳出去,日本、美國先後下單購買口罩調整條,已經賣到國外去,近來加拿大也前來下訂單,讓此一新興產品相當火紅。

Read More

獅會捐川崎美心專車 六龜偏鄉服務

國際獅子會區與高雄長庚醫院以專業醫療級專車,到六龜區為學童進行川崎症篩檢服務。(記者陳其傑攝) 記者陳其傑/高雄報導  國際獅子會300E二區捐贈川崎美心專車,由亞洲川崎症專家郭和昌醫師率團,日前首次南下到六龜區,為可能罹患過川崎症的偏鄉國小學童進行心臟超音波及心電圖的檢查。  300E二區總監葉俊生表示,本次服務方案,動員各分會配合,針對台灣南部地區兒童,利用行動醫療車配合當地衛生所和學校,對學童進行「美心」服務「保健」的教育。巡迴服務車每月出動,預定5年內以服務9000人為目標。  國際獅子會區在去年與高雄長庚醫院川崎症中心合作,購置川崎美心專車,配置專業醫療級兒童用心臟彩色都普勒超音波、心電圖機及氫氧機,總經費超過400萬元。由川崎症專家郭和昌擬定計劃,進行巡迴服務,嘉惠南部地區兒童。  川崎症是一種侵犯嬰兒和兒童的急性發熱性疾病,因會引起皮膚黏膜、淋巴結和全身性血管病變,又稱黏膜與皮膚淋巴結症候群,是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好發於兒童的罕見疾病,是兒童的重大疾傷病,台灣好發率高居全球第3。  此次六龜巡迴服務,除郭和昌外,還有台北醫學大學教授謝凱生、國際獅子會葉俊生一行60餘位,太田水素工坊生技董事長林文章、六龜區長楊孝治、六龜警分局長林志駿等人。

Read More

扶輪社贈娃娃 幫爺奶找回幸福

國際扶輪三四九0地區基隆永昌扶輪社募集「娃娃療法」的陪伴娃娃與周邊物資捐贈給基隆恆安養護中心。 (基隆永昌扶輪社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恆安養護中心就有一群認知障礙的爺爺奶奶們,一看到娃娃,馬上就忘記了自己的病痛,國際扶輪三四九0地區基隆永昌扶輪社募集「娃娃療法」的陪伴娃娃與周邊物資,號召更多的善心人將家中原有的嬰兒車、衣物、奶瓶、尿布等用品割愛提供給爺奶使用,一起為這一場充滿愛的家家酒,找回最初的幸福。  國際服輪三四九0地區永昌扶輪社社長呂國寶表示,認知功能障礙的爺奶在照顧娃娃時會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是有用的,他們雖然思考邏輯與情緒與一般人不同,但並沒有失去愛人的記憶和能力,透過照顧娃娃的過程中可以反映爺奶們的情緒與感受,轉移或安撫他們的不安情緒狀態,進而滿足爺奶們某種程度上依附親密關係的需求,所以這次才會發起這項「憶」起找回心中那份最初的幸福記憶活動。  市議員陳宜表示,「娃娃療法」在國外常使用在失智長者上,尤其在日本非常盛行,效果顯著,對於失智或認知障礙的長者照顧方式,除了藥物及飲食照顧外,另類的「娃娃療法」會是不錯的方法之一,永昌扶輪社特別委託有心理協談專長的李昌萬社友,為長者們規劃娃娃陪伴計畫。  李昌萬表示,在研究中許多失智或認知障礙的長者,尤其是女性長者,當他們接觸可愛的娃娃時,早期珍貴育兒的記憶便會慢慢浮現在腦海中,透過娃娃陪伴互動來穩定長者的情緒,很容易讓長者感染著歡樂氣氛,這是對失智或認知障礙的長者身心有幫助的方法,而且經由照顧娃娃的過程中,可以降低激動、激躁行為和減少長者使用鎮靜藥物,有效穩定失智長者的情緒及延緩惡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