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蔡明亮 本尊現身分享

「閱讀蔡明亮的影像與咖啡」新書導讀講座6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行,導演蔡明亮出席。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6日電 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與書林出版今天舉辦導演蔡明亮書籍聯合導讀講座,不只蔡明亮親自現身,現場也準備蔡明亮投資的蔡李陸咖啡招待近40名讀者,讓讀者沉浸在咖啡香多元探討。 今天導讀講座由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孫松榮談主編的《蔡明亮的十三張臉》;《影像即是臉》則由作者、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陳莘主講。 蔡明亮回憶,大學時期就把國影中心稱為資料館,這也是自己消耗最多青春的地方。他笑說:「我的電影變成現在這樣,這個館要負責,變成不賣座的導演,這個館也要負責。」 他也開心能在講座上見到老朋友與新朋友,「雖然這麼厚的書跟我的電影一樣不太好看得懂,但內容很好看,希望國內外圖書館都有一本」。 孫松榮表示,《蔡明亮的十三張臉》書名意義取自蔡明亮作品《你的臉》中特寫拍攝的13張臉。他認為,書中呈現蔡明亮30年創作的藝術脈絡,還有走出影展進入藝術界的過程,以及商業創作的敘事轉變,不同時期作品反映台灣當下社會的寫實狀態。 陳莘則在《影像即是臉》中選擇從觀影者角度出發,並對蔡明亮電影提出疑問。她也將與蔡明亮合作多次的演員李康生另外提出研究,並從早期電影開始談到後期影像作品、舞台劇、裝置展等,以綜觀的方式結合藝術史、文學、影像理論、精神分析等面向作為切入角度。

Read More

小愛的迫降 不倫疑雲毀形象

日媒週刊「女性Seven」最新一期以「福原愛將丈夫孩子留在台灣自己返國偷情」為題報導,消息震撼台日社會。 (中央社) 中央社∕東京4日專電 台日桌球夫妻檔江宏傑和福原愛(小愛)被日媒爆出婚變,成為台日熱門新聞。有日媒報導,「國民女兒」小愛的形象可能全毀,「不倫(偷情)疑雲」震撼桌球界。 福原愛在日本被暱稱為小愛(愛醬),昨天下午日本「週刊文春」電子版報導她將離婚的真相,內容指小愛因不堪夫家長期言語霸凌,已提出離婚要求。 消息一出,震驚日本社會,因為3歲開始打桌球的小愛是很多日本國民看著長大的,被視為國民女兒,嫁到台灣4年多被欺凌,很多人紛紛責罵江家。未料,另一週刊「女性Seven」電子版立刻爆料拍攝到小愛與一高帥男在橫濱約會、「開房間」度過一晚,甚至帶至東京住家共度一晚。 女性Seven還仿人氣韓劇「愛的迫降」諷刺地以標題寫著「小愛的迫降」,搭配小愛滿臉笑容與一名男子(臉部打馬賽克)走在一起的幸福模樣。 中央社日文版昨天報導這對夫妻所屬經紀公司華研國際發出的江宏傑3點聲明,這則新聞昨天登上日本雅虎熱門新聞,很多日本網友留言指責是小愛的錯,因為即使江家對小愛言語暴力,但小愛偷情就是一發OUT(一球出局)。 有網友說,把兩個孩子交給夫家照顧那就算了,把自己母親也託夫家照顧,實在太離譜。還有網友說,小愛強調與該名男性友人住橫濱飯店或在她家,並未同宿一室,這種說詞,沒人能苟同,光從照片來看,小愛就OUT(出局)了。 日媒「日刊現代」今天報導,小愛2月18日在知名節目「徹子的部屋」接受主持人黑柳徹子專訪時的內容,讓大家猜到她可能會離婚。對於她被爆料偷情一事,不少記者心想「果然」,有人想「小愛豈會把2個小孩丟下返國」、「該不會是日本有想見的男人」。 JCAST新聞電子版以「福原愛形象恐崩壞」、「不倫疑雲震撼桌球界」報導,有日本體育報記者說,小愛深受國民喜愛的形象可能全毀,對她今後活動帶來的影響難以計量。 有網友懷疑,小愛可能已知被「女性Seven」偷拍且將被爆料,趕緊找「高人」指點,避免變成離婚時不利於自己的情況,因此才有「週刊文春」那篇指責夫家言語暴力的報導。由於內容詳細,很多網友懷疑是小愛透露的,以利於危機處理。

Read More

陳昇術後復工 自曝舌頭還是麻

陳昇5日復工開唱,在台北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舉辦「陳昇&新寶島康樂隊2021新樂園開春春酒演唱會」。陳昇收到工作人員致贈的蘋果,將蘋果分發給現場媒體。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 歌手陳昇去年11月中因檢查出口腔有腫瘤,決定取消跨年演唱會。他今晚在西門舉辦春酒演唱會,開唱前證實罹口腔癌初期,經治療暫無擴散,不過部分舌頭仍感麻木,每月都須回診。 陳昇今天在演唱會前受訪表示,去年底檢查出原發性口腔癌初期。他回憶得知診斷結果走出醫院時,站在醫院外的十字路口發呆許久,不知該如何打電話向結縭超過35年的妻子說。 陳昇表示,「我真的覺得很Sorry,用英文是因為那個感覺不只抱歉跟遺憾,還有更多情緒,覺得好像不能陪妳到最後了。」陳昇鼓起勇氣跟妻子說後,對方只要他趕快回家,全家一起討論治療方式,希望能順利度過難關。 陳昇表示,治療過程盡量保持輕鬆態度還能和家人開玩笑。他透露住院時看著窗外的陽明山,想著之前和弟弟曾騎車經過附近的公墓,他還跟弟弟說:「我(過世)之後要丟到海裡,丟到綠島附近,不要放進土裡,這樣就好了。」弟弟則回:「我們才差2歲,不一定是誰先丟咧!」 陳昇表示,雖然已經開刀治療一段時間,仍有5分之1的舌頭是麻的,講話還有點大舌頭。陳昇也以個人經驗呼籲大家要注意身體狀況,除了要定期健康檢查,平時也要注意別吃太多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Read More

詩人陳明台病逝 享壽73歲

長年受糖尿病所苦的詩人陳明台3日逝世,享壽73歲,陳明台多年好友、詩人鄭炯明證實死訊,透過個人臉書發文哀弔。 (鄭炯明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 詩人陳明台在3日因病過世,享壽73歲,他多年的好友、詩人鄭炯明證實死訊,表示陳明台已經受到糖尿病影響10多年,視力也退化,可能是因長期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過世。 陳明台生於1948年,是台中豐原人,是戰後出生的詩人,與父親陳千武同為笠詩社成員。 鄭炯明接受電訪時說,他大約在2005年與陳明台的見面時,就知道他受到糖尿病所苦,視網膜也因此病變,眼睛不好,「他都拿放大鏡看書,去年也有點小中風,但對健康應該影響不大。」 鄭炯明說,在去年10月他曾經因為到台中參加研討會,當時有去拜訪、探望陳明台,「他的精神當時還不錯。」 鄭炯明與陳明台相識超過50年,自20歲左右開始創作就是筆友,也會互相切磋、交流詩作,之後2人加入笠詩社之後,與李敏勇、拾虹也相當熟捻;陳明台、鄭炯明、李敏勇、拾虹4人亦被合稱為四季「春夏秋冬」,詩作的特色分別代表一個季節。 陳明台辭世,鄭炯明也在個人臉書發文哀弔,「做為一個與他相識超過50年,情如兄弟的我,內心沉重而感傷。」

Read More

易智言接任北影主席

導演易智言接任台北電影節新任主席。 (台北電影節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 邁入第23屆的台北電影節今天宣布,導演易智言接任資深攝影師李屏賓成為新任主席。易智言表示,接下重任既榮幸又緊張,期待專注於培育幕前幕後的新人,帶動另一波電影新浪潮。 易智言為台灣知名導演,除電視劇「危險心靈」曾獲金鐘獎肯定,電影「寂寞芳心俱樂部」、「藍色大門」、「行動代號:孫中山」等片也在國內外影展獲獎,他也發掘桂綸鎂、陳柏霖、張孝全、黃河、張書豪等演員。易智言與台北電影節淵源深厚,去年曾擔任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主席。 易智言接下重任除了感覺榮幸又緊張,也有著興奮心情。他說未來將維持台北電影節已建立起的大膽創新風格,並將特別專注在幕前幕後的新人培育,「期待影展能在蒼茫的電影大海中,發揮最大的新浪潮騷動」。 2021台北電影節將於6月24日至7月10日舉辦。

Read More

說中國充滿謊言 趙婷新片中國版海報被撤

趙婷甫獲金球獎最佳導演,她的新電影「游牧人生」中國版海報被撤,引發外界揣測。圖為游牧人生劇照,片中女主角由奧斯卡影后法蘭西絲.麥朵曼(左)擔任。  (中央社檔案照) 中央社/台北5日電 甫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獎的趙婷,其國籍和過往言論在中國引發爭議後,最新電影「游牧人生」(中國大陸譯「無依之地」)的中國定檔海報在「豆瓣」網站被撤下,引發外界揣測。 中國藝文資訊社群平台豆瓣原本已經放上「無依之地」的中文海報以及上檔日期4月23日,但是今天在豆瓣已經看不到中文海報與上檔日期,不少微博網友轉發此消息,認為影片能否如期上映成疑。 「游牧人生」去年9月在威尼斯影展勇奪最高獎項的最佳影片金獅獎,趙婷是10年來首位、也是影展88年歷史以來第5位獲頒這項榮譽的女性導演。 今年2月底,趙婷再以此片獲頒第78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成為歷來第2位贏得這項殊榮的女性導演、有色人種女性第1人,也是繼李安之後首位贏得金球獎的亞裔導演。 伴隨殊榮而來的是爭議。綜合海峽時報、明報等媒體報導,趙婷2013年在美國電影雜誌「電影製作人」上接受採訪時曾說:「在我成長的年代,中國是個充斥謊言的國家,有很多我在小時候吸收的資訊,最後發覺都是假的,從此養成叛逆的性格。」 2020年,她接受澳洲媒體採訪時說「現在我的國家是美國」。這些訪問中的爭議內容如今已遭刪除,但仍被一些中國網友翻出,從而在中國大陸激起民族主義情緒。 中國官媒央視、新華社等在報導中稱趙婷為「中國女導演」,許多網友糾正應該是「華裔」。趙婷的國籍身分這幾天成為中國網友爭論的話題。 在傳出這部電影的上映可能會有變數後,有中國網友戲謔表示「國籍搞不明白不許上映」;有人留言「賣國女導演,支持封殺」;也有人說「電影就應該是個人的,而不是國家的」;還有人直言「別上了,中國不配」。 根據公開資料,趙婷1982年在北京出生,高中時在倫敦就讀,後來在美國取得政治學學士和紐約大學電影學士學位。 趙婷的繼母是中國著名演員宋丹丹,在得知她獲獎後,宋丹丹在微博發文祝賀,稱趙婷是「我們家的傳奇」。

Read More

江宏傑防疫海報被撤

江宏傑去年6月曾受邀擔任「防疫新生活運動」的防疫大使,並拍攝廣告及海報。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桌球選手江宏傑與福原愛鬧婚變,去年江宏傑以「防疫新生活」宣傳大使拍攝的海報,也被發現撤換,對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是依活動定期更換,若有必要就會再合作。 江宏傑去年6月10日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以「防疫新生活」宣傳大使之姿,宣導民眾一起身體力行,將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共同守護社區防疫安全。 不過,近來因「桌球CP」江宏傑與福原愛爆出婚變,指揮中心記者會場外原本牆面貼滿江宏傑的海報,也被發現遭撤換,改換上疾病擬人化海報。 對此,莊人祥表示,本來就是樂活防疫,有不同時期的防疫大使,海報應該是定期更換掉。對於未來是否可能再與江宏傑合作?莊人祥說明,之前就是一個合作案,有必要時就會再合作,沒有什麼定見。

Read More

翹課、偷帶男友回家 蘇晏霈自爆年少叛逆

蘇晏霈自爆學生時期是不良少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蘇晏霈日前上「鳳凰直播」節目《大手牽小手》分享童年成長過程心中的缺憾,大方爆料自嘲是「不良少女」,因為爸媽管很嚴,讓她從小愛玩又不好好讀書,還曾經翹課過一次,但長大之後超級後悔,因為會玩又會念書的人才是王道。所以蘇晏霈現在才開始惡補K書,每週買一本新書來看。 家中排行老三,蘇晏霈說,自己的哥哥跟姊姊都很會念書,沒有補習就可以考很好的成績,所以她從小就被大人拿來比較,自然就比較叛逆一點。老師會打電話告狀,或者被寫聯絡簿說在學校很不乖,要父母在家好好管教,是老師眼中的頭痛學生。 不僅如此,蘇晏霈說,有一次偷偷談戀愛帶男朋友回家,還跟爸媽謊稱是一般同學,後來才被爸媽抓包是男朋友,讓她不得不跟對方斷絕聯絡,回想起這段感情,蘇晏霈說:「真的是年少輕狂」,每天都有新鮮事讓家長擔心。

Read More

華燈初上還原1988條通文化

↑林心如製作「華燈初上」殺青。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林心如身兼總製人與女主角的旗艦原創影集《華燈初上》拍攝殺青,首支60秒片花4日公開,刑偵燒腦60秒劇情,高度還原1988年「條通文化」。 《華燈初上》全劇分3季共24集,劇情以「懸疑推理」包裝「酒場人性」,總製作人林心如再度攜手金鐘製作人戴天易、金鐘編劇杜政哲,耗時4年籌備劇本,斥資2.5億打造還原1988年林森北路特有的「條通」歡場榮景。 全劇描述在1988年由林心如、楊謹華這對情同姐妹的好友,合力頂下「光」日式酒店當起媽媽桑,兩人與旗下小姐在歡場上相互扶持,然而檯面下的情愛糾葛卻宛如宮鬥劇般心懷鬼胎。 林心如製作「華燈初上」殺青。 在劇中,林心如再次挑戰自我極限,不僅僅是風情萬種的日式酒店媽媽桑,周旋在警探楊祐寧、作家情人鳳小岳、前夫鄭元暢、酒店對手吳慷仁之間,更與媽媽桑楊謹華上演雙面閨蜜情。連奕琦導演讚嘆「對心如的表演能量相當驚訝,因為她哭了13次給我,每一次都有細膩的不同。」 楊祐寧所飾演的刑事組組長「潘文成」,因為一樁無名女屍命案,來到「光」明查暗訪。楊祐寧表示,這個角色不是既定印象裡「非黑即白」的警察,經常遊走在灰色地帶邊緣,「可能大家對他都有點敬而遠之,卻又需要他的幫助,在詮釋的過程中,我怎麼跟小姐、線人們對話,是很需要去激起即興表演的狀態」 楊祐寧坦言,這個角色演起來「滿爽的」,「就是好像可以欺負別人,又不是那麼正經八百的演戲,但文成是個滿有肩膀的男人,我很喜歡他某部分的陰暗面,勾起人性中最原始的慾望。」

Read More

桌球CP婚變 小禎嘆婆媳問題難解

小禎大聊婆媽話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近日「桌球CP」婚變,由小禎主持的《聽媽媽的話》節目4日開錄大聊婆媽話題,小禎感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更打趣表示自己都顧不好了,不願多做評論;倒是控告王瞳侵害配偶權的馬俊麟老婆梁敏婷則強調,提告偵查不公開。 《聽媽媽的話》全新一季呈現新面貌,小禎率「聽媽團」,以人妻、媳婦、媽媽等多元角度,和來賓深入探討五花八門。 近日江宏傑與福原愛「桌球CP」婚變,小禎表示,婆媳問題千古難解,「我們每一集都在講婆媽,講到婆媽來賓都超激動的,每一家真的都有自己的困難點。」 至於梁敏婷則強調,控告王瞳一事屬於偵查不公開,也坦言夫妻感情需要靠時間修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