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漫談清代玉器

清 福祿壽玉山子 唐茂福 清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玉器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空前發展,是我國古代玉器史上的一個高峰。 清代玉器善於借鑑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清代玉器中有不少大型的觀賞性「玉山子」,以山水畫為藍本,就地取材,加以設計製作。其做工嚴謹,一絲不苟。 清 玉爐 清代玉器品種和數量繁多,以陳設品和玉佩飾最為發達。陳設品有按青銅器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種仁獸,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種有山水、花鳥玉山,浮雕圖畫式的玉屏等。玉佩的品種更為豐富,成為各階層民俗事項和服飾廣泛佩戴使用的裝飾品和吉祥物。此外兼有實用功能的各種玉器皿,文房用品數量和品種也較歷代多有增加。 清代玉器在製作上以乾隆時代為分界線,前期治玉重視選料,由於開採條件改善,採集到的優質白玉、羊脂玉數量之多,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材質的精美,為這一時期能產生許多珍寶性藝術品,提供了物質基礎。在工藝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細膩。乾隆時代的玉器皿的輪廓線都極規則,橫平豎直外緣及子口轉折嚴整挺拔。稜角多呈勁挺鋒銳狀。起凸的浮雕圖案邊緣,也處理成鋒利邊線,觀之剔透,觸之扎手。在拋光工藝上也很講究,一般細光處看不見琢鏃的痕跡,細光能達到玻璃光亮度。 清 玉雙童 清代中期以後,玉器生產漸入衰落,不但規模減退,工藝製作上取巧偷工造成規格越益粗糙。如所琢樹木花草枝梗,不再精到的琢出圓潤的,符合生態的形象,僅以兩面削琢的角形凸起代替。花卉圖案也不再細緻地琢出枝葉穿插、花葉翻卷的形態,太多取平面的淺浮雕處理。尤其是器皿輪廓線大多拖泥帶水,轉折含混。許多該作圓雕處理的玉陳設品、玉人、玉山,甚至小件玉佩、玉附的背面,也採取用工極少的粗處理方式。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5年,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漫談雕瓷 

清 黃釉雕瓷印泥盒 唐茂福 雕瓷與瓷塑同源,是陶瓷裝飾技法之一。通過鏤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在瓷器上刻出紋飾來凸現立體圖案。 雕瓷工藝興於乾隆,盛於道光同治年間,清代雕瓷產品已廣銷國內外,景德鎮是我國重要的雕瓷產區之一。從存世的雕瓷分析,清中晚期的陳國治,王炳榮,李裕成是公認的名家。由於此類藏品具有歷史和文人氣息,近些年來陪受藏家青睞。 雕瓷製作有捏塑、範模、印坯等多種製法,並有素胎和色釉加彩之不同。燒成後瓷質晶瑩光潔,易於清洗,為人們所喜愛,是最能深入人們生活之中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 清代晚期,由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制瓷業失去了往日輝煌,瓷器在造型、胎質、釉料上都顯出代有不如的現象。然而,此時出現的王炳榮、陳國治、李裕成等幾位陶瓷名家卻另闢蹊徑,將景德鎮瓷業中的雕刻技法與中國繪畫和明清竹刻藝術結合,同時吸收西方雕塑手法,形成獨具特色的雕瓷。 近年來,在古董古玩市場裏,做工精美的雕瓷作品價格日漸攀升,漲幅也遠高於其他瓷器。主要是由於瓷雕精緻美觀的觀賞價值歷來備受古董收藏家青睞,但是由於製作較難,成品率低,存世量也比較少,收藏價格相對而言也比較高。雕瓷工藝興於中國瓷器史上最後一個高潮——清代乾隆時期,盛於道光。雕瓷又稱瓷雕,是在末燒制的瓷土胚胎上施浮雕山水、花鳥等圖案。由於雕瓷作品多為民間藝人所作,不同於官窯瓷器,不能大規模生產,要求技藝也很高潮,流傳後世的珍品比較少,其藝術收藏價值較高,特別是名家作品,更值得珍藏。 清 景德鎮 白瓷羅漢像 二十幾年前,從跑英國路線台灣骨董商,購入一隻綠地海水紋珊瑚紅雕瓷龍天球瓶,整隻滿工雕瓷立體感十足,放在店裡一段很長時間,幾年前大陸有位古董商來店把它買走了,我以為這東西放那麼久了而瓶中間有修補,那時就賣他20萬元,過一段時間在美國佳士得2011年拍賣會上出現,當時預估價為美金15000~20000最後成交價含傭金為470500美元(詳細資料如附件一),真是嚇一跳怎麼拍那麼高,也恭喜那位買家,收藏古董就是要有四大要件,第一要有財力,第二要有胆力,第三要有眼力,第四要有運氣,一輩子能碰到一件也就無憾了。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遇見明清銅瓶之美

明清銅瓶 正陽廬 主人 古代或者說是明清時期的文房用具種類繁多,通常指的是水注、水盂、筆洗、筆筒、筆擱、硯屏、墨床、臂擱等等文房珍玩,甚至於號稱文房首器的宣德爐。 在此特別分享一下明清時期的銅瓶,瓶對中華文化而言,有著「平安」的吉祥意涵,而且銅爐、銅瓶、銅盒並稱「爐瓶盒」,同屬文人雅士文房書案必備珍玩之一。 明清時期瓶的製作工藝,常見「歲寒三友」松、竹、梅;象徵「太平有象」的大象;具有吉祥意涵的五爪龍、雲龍紋、海龍紋、螭龍、祥鶴、蝙蝠等;饕餮紋、蟬紋、寶相紋、如意紋也不少;大部分素瓶則以形取勝,取天圓地方、葫蘆形、蒜頭口等,大小不一,線條簡潔柔美。 竹報平安瓶 《竹報平安瓶》賞析 竹子以其清高有節,一直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司馬遷說:「竹外有節禮,中直虛空」;蘇軾愛竹亦畫竹, 他「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清代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表達了文人清高脫俗的雅趣。 這個竹瓶以竹幹為瓶身,象徵「節節高升」竹節刻畫細膩,竹之枝芽與葉脈攀沿其間,表現清新脱俗,置之書案倍增其雅。 饕餮紋與蟬紋瓶 明代宣德年製款《饕餮紋與蟬紋瓶》 此瓶以雙弦紋勾勒出圓形瓶口,下接雕鏤細緻的饕餮紋,再分别在雙、單弦紋間標記宣德年號,下承四個錦地蟬紋。整體美術工藝臻於至善之美,應是明代官宦之家的書案珍品。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朱泥壺

朱泥扁燈壺  曾進忠 紫砂器是一種觀賞與實用兼具的藝術品,而其中的朱泥小品,更是把壺與致用的理念,呈現到了極緻。 茶書中曾說:茶注宜小,不宜甚大;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於于散漫。朱泥小品正應了此話,細啜慢飲,茶香也就愈發濃郁。 朱泥扁燈壺刻款:醉倒孤山處士家 留珮製 近年來,朱泥小品的熱度日益增長,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其一;朱泥小品還處於價格低谷。其二;飲茶風尚,和品飲心境開始變化。從多人共飲往一人獨飲發展,眾樂樂不如獨樂樂。朱泥小品,更多的是,與己對飲,與心對飲。

Read More

嘉義市書藝協會參加書藝大展 獲金牌獎

黃敏惠市長(右)頒獎給陳姿妃理事長。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市書藝協會陳姿妃理事長、張家豪老師及呂金平老師等三人獲得第八十一次大日本書藝院展金牌獎,五日到市府拜會並送書法作品給市長,嘉義市長黃敏惠回贈獲獎紀念獎牌,感謝他們提升了嘉義市的文藝氣息,且對他們的付出與貢獻感到肯定,並期許嘉義市成為處處有文化氣息的文化綠洲之地。 市府社會處表示,公益社團法人大日本書藝院,創立於一九五二年,每年在東京都美術館展覽,分為學生及一般人組,至今已舉辦八十一次展覽,是一個有著歷史性的書道團體,也會和中國、台灣舉辦國際文化交流展;該團體入門並無特別門檻限制,創設者阿部翠竹之志願「只要心正,書道也能正。院生遍佈海內外。 嘉義有「畫都」之稱,歷年來嘉義出現許多傑出藝術家,尤其以陳澄波等享譽國際,而創造出美的環境,才能有更多人文故事的藝術創作。此次嘉義市書藝協會的作品將會在今年三月在市文化局展覽。

Read More

東方大學陳冠華台南美展創佳績

東方設計大學流設所碩士生陳冠華榮獲二0二0台南美展佳績。(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湖內報導 東方設計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碩士生陳冠華在「二0二0台南美展」中初試啼聲,以兩件不同類別參賽,立體造型類作品「怪咖」獲得佳作,另一件作品西方媒材作品「夢境」獲得入選的殊榮。 「二0二0台南美展」共計六大類,分別為西方媒材類、東方媒材類、書法類、攝影影像類、傳統工藝類與立體造型類,今年總收件數達三百一十九件,東方設計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碩士生陳冠華初試啼聲,以兩件不同類別參賽,立體造型類作品「怪咖」獲得佳作,另一件作品西方媒材作品「夢境」獲得入選的殊榮,由台南市文化局葉局長澤山及資深藝術大師等多位評審頒贈得獎證書。 陳冠華從事藝術教育長達二十幾年,專長立體形塑多媒材的應用與西畫,她表示很榮幸能獲得比賽佳績,以此表達對學校及教授們的感激之情外,亦感謝評審委員的肯定,藝術創作的道路往往孤獨而寂寞,卻是抒發情感及展現想像力的最佳機會。

Read More

朱俐靜出新輯 訴罹乳癌心境

歌手朱俐靜5日在新專輯「來日方長」發片記者會上,落淚談及罹患乳癌的心路歷程。她表示,目前積極治療中,工作上也先和同事們溝通,做好時間分配。 (福韻工作室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 歌手朱俐靜推出新專輯「來日方長」,談及去年被診斷出罹患乳癌,讓她激動落淚。她表示目前持續治療中,專輯名稱是對自己的期許,希望不要在時間壓力下,驚慌失措地生活。 今天記者會特別選在充滿居家設計的空間舉辦,朱俐靜將家裡的香氛產品帶到現場使用,希望營造出回家的自在感,打造像是邀請朋友到家裡聊音樂的氣氛。 朱俐靜現場演唱新歌「不完美的完美」、「來日方長」,她同時分享,去年因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竟發現自己罹患乳癌。朱俐靜說:「以前工作量也都差不多,睡覺就好了,但去年不管怎樣都很累,不舒服時間也變長。」 朱俐靜表示,一開始只敢告知兄弟姐妺,直到身體狀況穩定後才告訴爸爸。朱俐靜坦言,確診後的確感到很震驚,「沒有辦法,只能接受。」她也以過來人經驗分享,自己並沒有家族病史,加上搜集資料後發現現代人罹患乳癌的年紀越來越輕,「這種跟身體腺體相關的異常狀況,環境、壓力都會造成,有狀況要及早就醫。」 朱俐靜提到,目前都遵照醫生囑咐並治療中,平日定期做瑜伽及冥想,盡量讓身心處於良好狀態。朱俐靜表示,新專輯「來日方長」是她生病後的體悟也是期許,希望自己不要受到時間限制,「人都有那麼一天會離開地球,心態上不要限制自己。」

Read More

趨勢捐贈 國圖演講廳升級

國家圖書館多功能展演廳揭幕,教育部次長林騰蛟(中)、國家圖書館長曾淑賢(右)、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左)共同揭幕。 (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家圖書館多功能展演廳於5日揭幕,在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國家圖書館長曾淑賢共同揭幕後,即於全新舞台演出精彩傳統戲曲,由京劇國寶朱陸豪指導,京劇青年演員徐挺芳及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群擔綱。 國圖演講廳經2個月改善工程提升為多功能展演廳,此改善工程由趨勢教育基金會捐贈,花費新台幣5百萬元並邀請劇場專業人員擔任顧問,突破原場地限制,將此原僅設定為演講功能的場地,變身為適合演講、誦詩、戲劇、音樂會、甚至傳統戲曲演出的最佳場地。 趨勢教育基金會與國家圖書館始自2005年合作「向大師致敬」系列 (白先勇、陳映真、黃春明、楊牧、葉嘉瑩、林文月),並首開先例,在演講廳演出趨勢經典文學劇場《東坡在路上》(2012年),詩劇場《讓風朗誦》(2014)、《紅玉米之歌》(2015),及趨勢文學兒童劇等活動,廣獲好評。 陳怡蓁表示感謝曾館長的開明、果決,我們很快達成協議並迅速動工,擴大舞台尺寸、增進燈光控制、提升音響效果、更換台毯、布幕等,很高興能在趨勢教育基金會20週年的今天完成,度過疫情關鍵期,迎接新的一年,以新面貌展開各種藝文活動。 館長曾淑賢表示趨勢教育基金會捐贈硬體設備的同時,也已安排豐富展演節目,包括京劇、現代詩劇、兒童劇、音樂劇等,當然還將力邀白先勇、蔣勳等重量級作家,繼續在這裡舉辦演講。

Read More

在台跨年拒邀約 黃秋生獨處自省

港星黃秋生在台跨年,婉拒不少好友的邀約,一個人靜坐沉思,好好回顧反省。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港星黃秋生憑近40年的紮實演技功力,拿獎拿到手軟,卻坦言演壞人更辛苦。在台LONG STAY的他,今年在台灣跨年,卻婉拒不少好友的邀約,一個人靜坐沉思,好好回顧反省。 在香港早已是視帝與影帝,在台灣則是金馬獎拿過最多男配角獎的紀錄保持人,黃秋生日前接受LiTV線上影視專訪,表示這陣子在台灣LONG STAY,不免在路上被粉絲認出要求合影,「在路上經常被認出,就是覺得很窩心,粉絲們也會給你打氣問候,也會希望合影,全部我都很感謝,沒問題的!」 問到拍攝「淪落人」這部戲印象最深為何?黃秋生說:「印象深倒不是劇情橋段,而是工作的環境,或是拍攝當時身邊的人事物,像與攝影師或導演的互動過程,當然也有環境的惡劣,我指的不是髒…而是惡劣,因為那是個許久沒人住的地方,很多都需要克服。」 黃秋生在台靜坐跨年,坦言演壞人更辛苦。 幾乎什麼角色都演過,對黃秋生來說,詮釋壞人比「淪落人」裡身障人士更為辛苦,「我認為演員是這樣,到了某個年紀有些角色便漸漸不適任,我覺得演壞人更辛苦!」 至於哪種壞人最壞?黃秋生說:「不知道自己壞的人!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的人,這種壞人是最壞的!」 提及經典作品「人肉叉燒包」,曾讓不少人被嚇到,甚至產生陰影,黃秋生回應:「不要再看電影了…,以後不要看電影,免得你看了『無間道』就不喜歡警察,看了鬼片就不敢出來,晚上睡不著!」黃秋生認為,不光是演員要懂得現實的拿捏,品戲的觀眾也是,「電影第一著重娛樂性豐富,第二就是裡面有話講,有話講的意思是,不是從頭到的講道理,而是讓你有思維產生,例如『淪落人』就具備娛樂性,觀眾不是感動落淚了嗎?感動落淚就是娛樂性,不是笑才表示娛樂性,你看戲是看作品想讓你知道什麼,不是陷進去了。」

Read More

周華健、劉若英 紅白初登場

台視《2021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周華健及劉若英首度應邀擔任表演嘉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視《2021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於110年1月23日在台北小巨蛋隆重登場,國民歌王周華健及全能天后劉若英首度應邀擔任表演嘉賓,均將全力以赴。 首次來到「紅白」盛會,周華健興奮表示,心情當然很期待,不管加入紅隊或白隊,都希望可以獲勝,但觀眾才會是最大的贏家,因為可以看到兩組藝人最賣力的演出;劉若英則透露:「今年不容易,很珍惜這次參加『紅白』的機會,希望可以透過這個盛會,分享新的音樂,並將溫暖與祝福送給大家。」 唱紅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在這次表演曲目中,周華健透露的確有點困難,想找一些有過年氣氛曲風,但是有些歌唱過太多次,所以這次會演唱新專輯中的「少年」加上改編曲風的老歌,「畢竟老歌也要穿新衣嘛!希望帶給大家新鮮又懷舊的感覺。」 由於目前正值疫情,周華健表示會和家人在家過年,但是最重要的是,會請同事提醒自己要在除夕夜的時候看「紅白」。 台視《2021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周華健及劉若英首度應邀擔任表演嘉賓。 演藝事業跨足影歌視和舞台劇的劉若英表示:「這次的曲目編排是具有溫度的陪伴,希望大家能在耳熟能詳的歌曲中聽到新意,也盼望在特別準備的新歌裡,得到相愛與被愛的祝福。」 劉若英也想透過這次的舞台唱出內心的感謝,謝謝大家一路以來的鼓勵與陪伴,而近期除了發表的兩首新作品外,新專輯也正醞釀中,期待盡快與大家見面,劉若英也以歌曲「不營業的日常」中的一段歌詞:「不營業的日常,想到就微笑,沒多特別,卻很重要,忙或不忙、都好。」,來表達新年的計畫與安排。 台視《2021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將於1月23日在台北小巨蛋隆重登場,並於農曆除夕(2月11日)在台視主頻播出,觀眾下載「台視」APP,即可進行「紅白Lucky霸」、「是日秒答王」、「詞神大挑戰」3項遊戲,就有機會獲得入場券,和巨星們一起嗨翻小巨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