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黑豹」主角 查維克博斯曼病逝 享年43歲

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主角查維克博斯曼今天因癌症病逝,享年43歲。(路透) 中央社/洛杉磯28日綜合外電報導  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主角查維克博斯曼今天因癌症病逝,享年43歲。消息一出震驚全球粉絲。  查維克博斯曼的公關菲奧拉凡特告訴美聯社,查維克博斯曼在洛杉磯地區的家中與世長辭,妻子和家人隨侍在側。  家屬在聲明中表示,查維克博斯曼4年前經診斷罹患結腸癌。  聲明說:「查維克是真正的鬥士,一路努力不懈,帶給大家許多非常喜愛的電影。」  「從『黑白正義』到『誓血五人組』、奧古斯特威爾森的『雷尼大媽的黑臀』及其他多部作品,都是在無數的手術和化療期間拍攝。演活『黑豹』中的國王帝查拉,是他演藝生涯的一大榮幸。」  查維克博斯曼從未公開談論他的病情。  消息一出引發網友不捨,許多人表示難以置信,並以流淚圖案表達心痛,祝願安息。喜劇演員出身的導演喬登皮爾和女演員兼作家伊莎蕾等人紛紛在社群媒體留言致哀。  查維克博斯曼在南卡羅來納州出生,之後畢業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霍華大學。他起初在電視圈演小角色,到了2013年首度主演電影。  他在「傳奇42號」飾演堅忍不拔的棒球明星傑基羅賓遜,與男星哈里遜福特有精采對手戲,也因此引發好萊塢關注,從此踏上星途。  傑基羅賓遜是美國職棒MLB史上第一位非裔球員,而查維克博斯曼辭世,恰逢MLB今天舉行傑基羅賓遜日紀念活動。  查維克博斯曼飾演帝查拉一角,最先出現在2016年電影「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他在胸前擺出雙手交叉的「瓦甘達萬歲」致敬手勢紅遍全球。  查維克博斯曼2年後再演出「黑豹」與「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以及去年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Read More

粽邪2邀3千人5神尊看首映

台灣本土恐怖片「馗降:粽邪2」28日晚間在台北西門町舉辦首映會,創作電影主題曲「跳鍾馗」的歌手李英宏也現場獻唱。(華影國際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9日電  台灣本土恐怖片「馗降:粽邪2」昨晚在西門町各大戲院連開7廳,號召3000人,並請來5尊神明一起在電影院欣賞首映,成為台灣首次神明與觀眾同廳觀賞電影的奇景。  2018年「粽邪」曾創下暑假華語片票房冠軍,2020年續作「馗降:粽邪2」融入「送肉粽」、「椅仔姑」等台灣民間習俗及都市傳說,並邀金馬影帝李康生飾演為民除煞的鍾馗法師,勇敢迎戰泰國最凶邪靈鬼師父。  昨晚首映會現場,監製鄒介中率領導演廖士涵、夏于喬、鄒承恩、陳雪甄、陳博正、許安植等人出席。  導演廖士涵表示,為「粽邪2」花了一年時間田野調查,希望能以更多元角度滿足觀眾,「如果你想看恐怖片,不能錯過本片,如果你想看感人的故事線,更不能錯過本片」,並透露已有構思「粽邪3」雛形,如果這回票房亮眼,有考慮再拍第3部。  創作電影主題曲「跳鍾馗」的歌手李英宏也現場獻唱,直呼在神明面前唱歌「有點緊張」,李英宏表示,為了創作歌曲,花了半年研究鍾馗。  在「粽邪2」展現怪物級演技、飾演受家暴婦女的陳雪甄表示,接演電影時,先去看濟公師父,獲得很多鼓勵,「沒想到拍了這部電影,改看物理治療師,因為要吊鋼絲、拍攝許多誇張的肢體動作戲,拍到骨盆歪掉,幸好已無大礙」。  此外,孫安佐在電影中也有軋一角飾演網紅直播主,不過因為日前被起訴缺席首映。監製鄒介中透露有關心孫安佐,對方也都有回應。

Read More

逃出立法院入選多倫多影展

「逃出立法院」藉黑色幽默描述立法院會期中爆發致命病毒,大部分立委和政府官員都遭感染。(瀚草影視Greener Grass Production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多倫多28日專電  台灣新銳導演王逸帆首部劇情長片「逃出立法院」,入選第45屆多倫多國際影展50部片單,也是今年唯一入選多倫多影展的台灣電影。  多倫多國際影展介紹「逃出立法院」導演王逸帆以快節奏,精心編排的混亂場面及血腥鬧劇,帶有90年代中期港星周星馳無厘頭喜劇風格。  「逃出立法院」藉黑色幽默描述立法院會期中爆發活屍病毒,大部分立委和政府官員都遭感染,倖存者想盡辦法逃出立法院。多倫多國際影展官網介紹該片「噱頭十足、充滿武打場面的恐怖喜劇」,王逸帆透過想像及嘲諷塑造出的這部電影,荒誕但娛樂性十足。  多倫多國際影展成立於1976年,每年9月舉行,為北美重要影展之一,並有「奧斯卡前哨站」稱號。今年因應疫情,大幅縮減星光及片單,去年影展共選映245部電影,今年的片單僅選映50部。  獲知此片入選多倫多國際影展「午夜瘋狂」單元,王逸帆表示,這正是他非常期待入選的影展單元,尤其在影展官網看到「逃出立法院」的海報和「超殺女」克羅伊摩蕾茲主演的動作恐怖片「雲端陰影」並列,覺得非常榮幸與感動。

Read More

<中華副刊>河葬

 詩/攝影 簡玲 早就不再談論重生 水岸的燕子花 一年一度人間修行 繁華從未盛極 早就不再爭辯死亡 初夏水生筆直 再無需棲地 捧持柔軟身段 流過蜿蜒生命之河 把一生葬在這兒 這應該是海誓 至於山盟 還諸孤獨沉默的谷地 逝水似水,是水 一瞬光影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不說再見

我用妳想看的雪人照懷念妳。 ■李燕瓊  德國黑森林微涼、夏夜長,很適合想一些事、思念某些人。  2020年實在太難了,全世界都在苦難中努力奮鬥,共同目標是:健康並快樂著。  卻聽聞妳放棄治療,提前走向另一段人生,果然是妳瀟灑爽俐的作風,堅強面對現實,勇敢選擇所願,百感交陳,朋友安慰我:於妳,是重獲自由。是的,身心自由何其珍貴。  我們都是從時尚雜誌轉戰報紙,很慶幸我們走過媒體的黃金時代。和妳其實不算深交,確切說只是在記者會上碰面,也沒太多機會交談,卻有一二事值得我書上一筆,除了想念,更多的是學習自妳的真性情的言謝。  妳有天生的記者魂,下筆精準犀利又公正,所待又都是主流媒體,自是被品牌捧在手上,難得妳並不恃寵而驕、努力經營自己;我曾有段時間從媒體轉職企業公關,深知公關的重要和運作的眉角;新品牌尤難在百家爭鳴中掙出頭角,妳爽快答應採訪,並說:好朋友當然要捧場,新品牌更需要被認識、被使用。那次採訪妳做足了功課,有備而來。  在妳眼裡品牌無大小,只有產品好不好、CP值高不高,妳身體力行發掘好產品,報導呈現兼顧產品特色、品牌行銷和消費者知的權利,是我學習的大方向。  千禧年,某大集團在對岸舉辦兩岸三地新品發表會,我們都是愛「提問」的好奇寶寶,我從雜誌面向請教產品成分與肌膚的關係,妳則以報紙的市場行銷切入,我們的連番提問,讓集團和港、陸媒體對台灣媒體另眼相看,走出會場,「輸人不輸陣」的默契讓妳我相視會心一笑。是晚,對岸三位年輕記者敲我門說要「交流取經」,也沒忘記讚賞妳。  之後,我移居了德國,妳轉戰對岸新媒體,帶領團隊如魚得水,還不忘來我臉書讚美我,這就是妳,懂得欣賞更不吝惜讚美他人的好(雖然我沒那麼好),還記得妳要我拍個雪人給妳瞧瞧的,我拍到了……。  很遺憾缺席了妳的告別式,就用這樣的方式想念妳的善良、謙虛;人生一趟,需要捨離的太多,妳勇敢地捨離了紅塵,反讓我們難以捨離已經遠行的妳,就,不說再見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新娘姨

我畫這幅「並蒂蓮」,也懷想我們社會的許多「新娘姨」。 文/圖 石紫  我愛看黑白老照片,彷彿它的故事更多。半世紀前的照片雖多已泛黃,在我看來更溫暖有味,因為它讓童年更文學,反映更多生活原貌。世間生活,人人不都追求幸福?  我們有個阿姨從小便被喚叫「新娘姨」,如今姨已年逾八十大家仍不改口。母親與新娘姨都擅裁剪,倆人至今仍愛聊做衫服女紅美學,姐妹情深。  小時候常隨媽媽到北埔外婆家,那是帶有雕樑畫棟的江夏堂三合院。記得大人說不多久將有新郎新娘可看,我們便始終盼望了……  大人開始拿著老年曆聊「庚帖」、「八字」、「過定」等民間婚俗之事,他們用日曆不用月曆,讓人感覺那樣「日子」更大把好用,不像月曆空洞遙遠;民國五十年代的新娘,聽說也有鳳冠霞帔坐花轎的,但我們的「新娘姨」將穿白紗,走出父母的「家」去竹東經營自己的「巢」。世間生活,人人不都追求幸福?  上午,記得禮車還沒來,小鬼頭們總偷偷靠近新娘去討喜;坐在東廂房的她始終垂低著頭,小心翼翼,與她做衫時的表情很像,既安份也富足,多了份孤注一擲的美麗,黑白照片多張猶見眾人圍攏「新娘姨」。  新郎來了,與新娘同在主廳中堂拜別祖上與父母。鑼鼓、嗩吶都昂揚,更多人圍護著輕手躡腳的「新娘姨」,她每一步都婷婷裊裊,每一屨都步步蓮花,小孩們時遠時近,時鬧時靜,「新娘姨」在簇擁中始終默默無語,自我深情。牽新娘的人協助穿高跟鞋的她走出三合院,小心走下坡路,小心坐上禮車。禮車走了,新娘沒了,我們還在院子裡玩,鬧了一陣,盡了興,也隨媽媽回家了。  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環境,我們社會有無數「新娘姨」,做了新娘後認真,但也認命地過了自己的一生。人生,就是邊走邊悟;千山萬水,且行且惜。舊社會的老故事迷人,許多只是假相但比真象更真實,我們也就這樣那樣慢慢長大了。  外公外婆北埔的三合院早就破敗無存,多少次夢裡看見婚禮,有「新娘姨」的,有客家老鄉的,也有自己的;這一明一滅之間,往事逐漸模糊了,遺忘了,我已近花甲;三思兩想,還是愛聽老人講。  「新娘姨」已是耆耄老人,仍愛拿針線做衣裳。其實人生很多不一定會重來機會的,像做新娘子,像荒煙漫漫的三合院,早在三十年前中影就收購拉走老宅許多有價物了。  今天調色佈畫,並構圖完成一幅「並蒂蓮」,呼應童年的「新娘姨」還有那一場婚禮。下次回娘家,還想陪母親去看我們的「新娘姨」。世間生活,人人追求的,不都是一份有所歸屬的幸福?

Read More

雄影國際短片入圍名單出爐

短片「幽魂之境」改編自緬甸童兵史實,曾拿下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今年在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中入圍。 (高雄電影節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2020高雄電影節今天公布影展招牌單元「國際短片競賽」入圍名單,在「國際組」、「台灣組」和「VR組」報名作品中,選出87部電影進入決審,角逐超過新台幣130萬元的總獎金。  高雄電影節耕耘短片多年,不但是國內最大,更是亞洲規模前3大的短片國際競賽。十年來發掘眾多國內外新銳導演,更有多部華語作品在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國內大型競賽獲獎,是台灣影迷每年飽覽全球精彩短片的短片殿堂。 2020高雄電影節28日公布影展招牌單元「國際短片競賽」入圍名單,主要入圍的華語作品包括短片「主管再見」,男主角李曆融今年已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新演員肯定。 (高雄電影節提供,中央社) 今年競賽共吸引來自111個國家、2447件作品報名,最終共選出來自30個國家的87件作品入圍。多部入圍作品先前已在坎城、柏林、威尼斯、多倫多、日舞等世界知名影展角逐大獎,可說是集結近一年來重要的短片創作。  影展期間將由決選評審選出包括3組首獎、「亞洲新浪潮獎」、「美麗島人權獎」和「滿滿額亞洲新星獎」在內的14個獎項,除此之外另有由兒童評審選出的「兒童評審團獎」。 入圍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台灣獎的「紅棗薏米花生」,108年曾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描繪祖孫三代情誼。 (高雄電影節提供,中央社) 國際短片初選評審表示,國際組入圍作品展現出當代社會紛亂下,無畏爭議、大膽前衛的影像風格,其中半數入圍作品更來自亞洲,不但點綴國際視野,更讓今年的名單更具宏觀眼界及議題批判性。  而VR短片的初選評審則表示,今年作品製作技術大幅提升,結合遊戲引擎、即時運算、動態捕捉等技術,不僅大幅拓展VR影像創作的豐富樣貌,也期待觀眾透過VR沉浸在不同時空與文化中。  今年的國際競賽主要入圍華語作品,包括在金馬獎獲得最佳劇情短片,描繪祖孫三代情誼的「紅棗薏米花生」;改編自緬甸童兵史實拿下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的「幽魂之境」;在台北電影獎打敗眾多演員,拿下最佳新演員獎的「主管再見」;獲得金穗獎最佳劇本,以漁船上移工生活為背景的「第一鮪」,及「當一個人」金馬獎得主黃勻弦和廖珮妤合導的新片「山川壯麗」等。  所有入圍作品將在影展期間由專業評審進行評選後,在10月24日公布得獎名單。今年雄影影展和台北電影節影展一樣,受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取消邀請海外影人及評審出席,並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進行調整。  2020高雄電影節將於10月16日至11月1日舉行。

Read More

郎朗挑戰古樂 彈出巴赫小宇宙

鋼琴家郎朗將發行巴赫「郭德堡變奏曲」,他表示,「郭德堡變奏曲」可說是鍵盤樂器曲目裡最出色、最有創造力,也是面向最多的一首,「它能讓演出者盡情發揮,也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環球唱片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鋼琴家郎朗下週將發行巴赫「郭德堡變奏曲」,挑戰古樂。郎朗表示,這首作品充滿純粹的美,多年來始終放在心裡不敢碰,但徹底理解之後,「我可以說我開竅了」。  郎朗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他一向勇於接受挑戰,「郭德堡變奏曲」可以說是鍵盤樂器曲目裡最出色、最有創造力,也是面向最多的一首,「它能讓演出者盡情發揮,也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郎朗選擇錄製巴赫「郭德堡變奏曲」錄音,也的確讓樂迷眼睛一亮,看見郎朗挑戰古樂的企圖心。郎朗說,他早就想錄音,但怕不正統,「這不像浪漫派作品可以憑感覺,我一直在醞釀。」  郎朗過去找鋼琴家來討論這首作品,但總不到位,「這兩年我與德國古鋼琴與大鍵琴演奏名家史戴爾(Andreas Staier)學習,感受到古樂的奧妙,每次到他家,我好像到了另一個時空。」  郎朗回憶,史戴爾家裡全是古鋼琴、大鍵琴,「這首樂曲中有當時的背景,也受宗教影響,樂曲充滿敬畏之心與極度的孤獨之心。」郎朗說,想像巴赫的小孩將近20名,家裡就像一所學校,「特別吵的氣氛裡,巴赫卻可以寫出與當時環境反差這樣大的作品,可見功力。」  郎朗說,巴赫這首樂曲中有許多變奏,展現他的作曲技巧,「但樂曲中除了音符,什麼都沒有標註,沒有註明大小聲,沒有速度標示,越是這樣的作品,越考驗演奏家腦袋的知識儲備量。」郎朗說,巴赫像是無所不能,曲中讓音符千變萬化,「這作品可以說是巴赫的小宇宙。」  相傳巴赫「郭德堡變奏曲」是為了一名俄羅斯失眠外交家所寫的樂曲,希望可以在他失眠時有音樂可以聽,於是巴赫為他最愛的學生也是大鍵琴家郭德堡寫了這首樂曲,甚至被後輩用來治療失眠。  對於古樂曲是否一定要有古樂器演奏的大哉問,郎朗認為用現代鋼琴演奏沒有問題,「曲中像第6個,第15個變奏的確要用古鋼琴的演奏法,展現輕、薄、乾的聲音,現代鋼琴音色相當豐富,已經可以駕馭。」

Read More

惡靈古堡真人影集 恐怖破表

人氣電玩名作「惡靈古堡」繼改編系列電影後,Netflix宣布將推出真人影集,預計共有8集。圖為影集劇本。 (Netflix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人氣電玩名作「惡靈古堡」的粉絲有福了,「惡靈古堡」繼改編成系列電影後,Netflix宣布將推出真人影集,由「超自然檔案」製作人安德魯達布擔任節目統籌、監製及編劇。  身為「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鐵粉的安德魯達布(Andrew Dabb)表示:「非常興奮能為這個精彩故事開啟全新篇章,並為全球Netflix會員獻上『惡靈古堡』首部影集作品。」  安德魯達布表示,無論你是哪一種『惡靈古堡』粉絲,就算是首度接觸,都將在這部影集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包括許多熟悉的角色,以及前所未見的嗜血瘋狂劇情。」  Netflix真人影集「惡靈古堡」講述交錯於2條時間線上的全新故事,目前選角尚未公布,但已確定共有8集,每集片長1小時,並由「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導演布朗溫休斯(Bronwen Hughes)執導並監製第1、2集。  「惡靈古堡」是遊戲公司卡普空(Capcom)1996年推出的電玩,一上市即成為此類遊戲的典範以及史上最暢銷的電玩系列之一,全球銷售量超過1億套。  近25年時間,「惡靈古堡」拓展到電玩以外的其他市場,不僅改編成電影,並且成為主題樂園設施。由美國女星蜜拉喬娃維琪(Milla Jovovich)主演的「惡靈古堡」6部系列電影,全球開出超過12億美元的總票房,成為最成功的電玩改編電影系列。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世間行踏〉大砲小砲砲打砲

共軍打到金門的砲彈成了打造菜刀的絕佳材料。 文/攝影 王源錕  金門模範街一家商店的對聯「金門廈門門對門,大砲小砲砲打砲」,橫批「單打雙不打」,看來煞是有趣。金門因「八二三砲戰」舉世聞名,如今早已聽不到砲聲,許多人更不知「單打雙不打」為何物。  1958年8月23日中共發動大規模砲戰,四十四天內對大、小金門發射近五十萬發砲彈,無論落彈數量與密度,在人類戰爭史上堪稱空前。國軍拚命死守,又獲得美方八吋榴彈砲支援,對共軍展開猛烈反擊。共軍沒能討到便宜,改為「單打雙停」(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給自己找臺階下。  雙方你打我、我打你彼此有默契,不打開花彈只打文宣彈,砲擊的時間固定,讓對方能夠按時躲砲彈不影響作息,而且彈著點盡量挑空曠處,避免真的造成死傷,就這樣「單打雙不打」維持了二十一年。  我大學畢業考上預官,到步兵學校受完訓,下部隊的地方是桃園公西,正慶幸沒抽到「金馬獎」,哪知不到半年咱一二七師就移防到金門。從踏上料羅灣沙灘起,我在金門足足待了十一個月,回台休假?沒門!  那時的金門還算前線戰地,我們駐紮的據點共有五座碉堡(兼寢室),其中一座被磚塊封起來,聽說以前整個班被摸掉了,大家心裡都毛毛的。每座碉堡都供奉著神像,香燭跟煤油燈的煙把牆壁薰得黑黑的,更增添內心忐忑。 獅山砲陣地的八吋巨砲在「八二三砲戰」立下赫赫戰功。 其他據點都有電燈,不知為何我們的就是沒有?為了讓大家心安,我從營部倉庫找了好幾條廢電線,叫阿兵哥拼拼湊湊,把電線從營部沿著線溝拉到我們排據點,每個碉堡都裝上一盞小燈泡。這條偷接的電線很不「給力」,通電沒兩下子就燒掉了,營部還派人過來查,後來不了了之。  我少尉排長一個月薪餉一千七百元,拿出來買了新電線,趁著月黑風高再度偷偷拉上,當每個碉堡的小燈泡亮起,阿兵哥眼睛閃爍著安心喜悅的光芒,就著微弱燈光讀家書,或喝高粱配花生米「練肖話」,花這筆錢真值得!後來我們移防去守反空降堡時,接防的排長要我把電線「現況交接」,我說電線是「私產」,不給錢就拆掉,那位排長還跟小兵們收錢平均分攤,不像我這麼「阿莎力」。  我在金門經歷過兩次砲擊,一次是自己人打的,一次是老共的砲彈。  自己打自己?沒錯!那是要測試我方碉堡的堅固程度,同時讓軍官幹部實際體驗砲擊的震撼,有一天我們被集合到一座大型據點,所有的門跟射口都堆滿砂包,然後用大砲猛轟。待在據點裡只聽到連串悶響,地板牆壁都為之震動。砲擊結束後走出據點,外面的樹木被轟得東倒西歪,可見砲彈威力有多大!  被老共打的那回可好笑了,通常老共砲擊時間是單號晚上七點過後,有一天收操比較晚,我正集合全排講話,只見對岸閃了兩點火光,我心知對方又打文宣彈了,面對著我的阿兵哥突然聽到砲響,全嚇得趴在地上,只有排長我還站著。其實不是我最勇敢,只是先看見火光,有心理準備罷了。  這發砲彈的彈頭就打在我們據點土牆外,只要再偏兩三公尺,可能就有人要被裝在「忠靈袋」運回家鄉了,幸好我們都有老天保佑。隔天一早叫弟兄們把彈頭挖出來,摸一摸還有點燙,彈頭賣給鎮上打鐵舖打金門菜刀,我再貼些錢給大家加菜順便壓驚。  在金門前線服役的日子,就在你來我往的「單打雙不打」中度過。1979年元旦,對岸透過擴音器宣布與美國建交,並自即日起停止砲擊,「單打雙不打」成了過去式,國共軍事衝突也暫時畫下句點。沒有兩天一次象徵性的砲擊,真的少了置身戰地的感覺。退伍的饅頭越數越少,待退期間還經歷過一場「雷霆演習」,當搭船回到台灣,彷彿仍有隱隱砲聲盈耳。  前些年攜妻子重訪金門,總聽我說當兵的時候如何如何,讓她對戰地充滿好奇,想要眼見為憑。可是尋尋覓覓,我曾駐守過的據點、反空降堡都已拆個精光,讓我不知從何吹噓起。  我們去獅山砲陣地參觀八吋巨砲,獅山砲陣地又名「震東坑道」,取「威震金東」的意涵。「八二三砲戰」初期,國軍最大火力僅155公厘口徑六吋砲,因此處於挨打局面,後來八吋巨砲運抵金門,一發砲就把共軍嚇住了,對方還一度控訴我軍發射原子彈。也因為八吋巨砲加入戰鬥,台澎金馬才轉危為安。  獅山砲陣地2011年移交金門縣政府轉為觀光使用,當年立下戰功的八吋巨砲仍在,但穿草綠服跳砲操、模擬發射砲彈的都換成「活老百姓」。假阿兵哥砲操跳得有模有樣,砲長帥氣的拉火繩擊發,轟隆一聲發射了,遊客報以熱烈掌聲。我們服役期間,想到這種軍事重地參觀,想都別想!  廣義的「八二三砲戰」,一直到1979年元月一日中共宣布停止對金門砲擊才正式結束,在此之前兩岸都處於交戰狀態,我也算親身見證過這段歷史。  「金門廈門門對門,大砲小砲砲打砲」的對聯,還有其他版本。近二十年前小三通開通典禮掛著對聯「金門廈門門對門,族同情同同安同」(金門與廈門過去同屬泉州府同安縣),讓我們祝 禱「兩門同安」,兩岸和平砲聲永不再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