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殷澤演活新兵 嶄露頭角

紀殷澤大銀幕處女作,令人驚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嫩版池昌旭」紀殷澤臨演出頭天,大銀幕處女作「媽!我阿榮啦」驚艷,被看好奪新人獎,他坦承,因特異體質,拍片期間,經常感到寒冷、顫抖、頭痛,相當的煎熬,但為把握唯一的機會,只能全力以赴。  紀殷澤演出國片「媽!我阿榮啦」,演活有著多重性格的菜鳥新兵小林,被粉絲關注,他感恩說,當初應徵這個角色有數百人,最後得知被錄取,當下猶如作夢般的不真實。 紀殷澤特異體質入戲 臨演出頭天。 也因為紀殷澤的入戲表現,獲導演肯定,由原本小林只是除草的新兵,到最後卻成為劇中的關鍵人物之一,對此紀殷澤直呼很感謝,也坦承,因擁有特異體質,高中曾參加過陣頭,紀殷澤坦言很容易感受到環境的變化,此次新片在廢棄的軍獄中拍攝,身體忍受著寒冷顫抖與頭痛演出。  提到演藝之路,紀殷澤不諱言,過往為了一圓星夢,吃過不少苦頭,除了誤入演員訓練班陷阱,被騙一萬元,就連還有當臨演時,被導演賞識加戲,遭資深臨演不爽,在鞋中放置玻璃碎片,讓他腳底鮮血直流,還是忍痛演完,也體驗到演藝界的激烈競爭,只能朝著目標努力,期許能演出不同的角色。

Read More

拚國片起飛 電影聯盟成立

台灣電影圈成立「台灣電影起飛大聯盟」,14日推出「國片起飛一起拚」活動,至少有22部國片響應,劇組演員出席與會,盼齊心協力扶持國片。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台灣電影起飛大聯盟」今天辦理「國片起飛一起拚」記者會,文化部長李永得、威秀影城董事長吳明憲等22部國片劇組到場響應,期待能找回電影院人流,讓國片被更多人看見。  台灣電影起飛大聯盟在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簡稱:文化部影視局)指導下成立,當時戲院公會正在商討下一步,導演瞿友寧也提出構想,雙方討論過後認為方向一致,在文化部影視局開會後決定以委員會方式執行。  李永得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疫情衝擊電影產業,但台灣電影界並沒有放棄,持續到年底平均每個月有4至5部國片將上映。他並說,文化部加碼推出的「藝FUN券」將於18日早上9時開放註冊,而目前全台灣98%電影院都能使用,期待影迷能夠「報復性」攻占電影院。  瞿友寧坦言,當時看到戲院空蕩蕩特別難過,「想讓大家知道台灣電影從沒放棄,一直持續用各種題材或是優秀演員來吸引觀眾。如果一個人發聲,大家沒聽到,那大家聚在一起,會不會更好」,便促成了跨年度的電影界合作。  威秀影城董事長吳明憲表示,此次主辦業者為台北市戲院公會,由戲院主導,希望讓人流回到電影院,「以前沒有這樣做過,因為疫情促使大家更團結這件事,做了總是有機會,不做就是沒機會」,且為響應推廣,影城方也是義務指派人力,將資源全數用於電影推廣。  對於執行方向,吳明憲表示,將會成立臉書粉絲專業及Line官方帳號,也會聯合所有國片臉書小編,共同發布國片相關消息,之後也將推出看國片拿贈品等抽獎優惠活動,希望吸引更多觀眾。他也期待疫情完全退散之後,聯盟依舊能每年持續推動,共同為國片努力。

Read More

<中華副刊>彩虹

■久彌 紅橙黃綠藍靛紫 彩虹說: 孩子們啊! 這世界少了你們任何一個 都會黯然失色的 但別忘了 要放出最燦爛的光 你們就要 熱情的 擁抱在一起

Read More

<中華副刊>浮光掠影

仲夏之夢 蔡莉莉 油畫 70x70公分 2017 繡球花是夏季最美的註腳。在演繹花朵的色彩變化中,彷彿留住了整個夏日的幸福。 文/繪圖 蔡莉莉  一家書店。  書店在舊昔時代的打鐵街,有一種歲月壓印成的褐色調版畫印象。這間在二樓的書店,一樓是汽車材料行,門口堆滿鏽跡和機油味的零件。我從陡窄的樓梯走進書店,恆常地坐在後門口的窗邊位子。  一個外國男子走進書店,點了咖啡。隨著磨豆聲,咖啡香細細漫開,滲入書頁,令人忍不住伸起鼻子聞揉合咖啡香和書香的空氣。  「是海明威呢。」座位間一陣騷動,我瞄了一眼才看清他的臉。他看起來極餓,正大口嚼著司康,應該跟我一樣,剛結束整個上午的創作,處於又累又餓的虛脫狀態。那種餓,是勞心勞力的加總。  我錯幻的想,這不會是置身巴黎的咖啡館吧?不敢相信大文豪就坐在我旁邊,我拿著正讀著的《流動的饗宴》請他簽名,這可能是一生僅有的一次機會啊!  想起海明威在此書中所寫:「我就是在餓肚子的時候,更懂得深刻理解塞尚的作品,也真正弄明白他如何描繪自然與風景的方法。我時常猜想,他作畫時是否也餓著肚子;但我又想,也許他不過是忘記吃飯罷了......」  「塞尚的飢餓,是另一種飢餓。」我一邊請海明威簽名,一邊對他說。  「是嗎?」他疑惑的問。  塞尚太窮了,他望著桌上的蘋果一筆一筆堆疊油彩,蘋果於他是靜物,再餓也還不能當成食物。他的腦中有幅憧憬的幻象,直到畫出能震撼巴黎的蘋果才行啊。  推開書店後門,站在天井,紅磚牆的老氣味迎面而來,一株大樹挨著陽台伸展枝葉,幾盆茉莉沿著陽台栽種,花盆後躲著一隻貓,像靜物一般。我彷彿跌入隱密空間,有一種莫名的安靜,安靜到幾乎可以聽見茉莉伸懶腰的細微聲響。  復推門走進書店,竟發現書店成了我的畫室,牆上掛著一幅油畫,另一邊牆上掛著桃花心木調色板。英式風格的櫥櫃上擺著紅色陶盤,圖案和壁紙的蝕刻版畫同一樣式。角落的畫架前坐了一個人,啊,是塞尚!我驚愕地在內心輕呼:怎麼會有這種事?窗光一格一格地移步在我尚未完成的畫布上,塞尚手握著筆,瞇著眼,一臉印象派的表情,朦朧的,無限孤寂的,凝視著連自身也無法說明的內心風景。  我開始回想起走在藝術這條路的自己:從小學背著畫架寫生;大學時眾人追隨莫內色彩,獨我一人翻著塞尚的畫冊,翻到畫裡那一顆顆歪斜變形的蘋果幾乎要從書頁中滾出來;畢業後懷抱畫家夢到美國;回台灣後一個又一個體力耗盡的畫展,是那樣奮力地堅持自己的想法的悠遠時光啊。於我,創作是自我意識的表達,就像有一道門,門那邊的世界,外人無從理解,只能抽扯畫裡隱藏的訊息加以推敲臆測。  坐在書店那個臨窗的位子,跌回現實,架上一本本的書像無數作家的目光和我對望,腦海浮現海明威寫的:「從塞尚的畫中,我得到一些啟示,即光靠簡單、真實的句子仍然不能夠使我的小說達到該有的深度和廣度。」  這一刻,我從顏料海中浮出水面,坐在書店角落靜靜的換氣,哪怕是一段文字、一行詩,都讓我覺得被撫慰,被療癒。文學與藝術即使在不同象限,於我,皆有它在座標上的意義,像是蒼茫天地中,無法言說的,美的所在。

Read More

<中華副刊>〈林邊手記〉洛卡岬之歌

十字架紀念碑的基座,有個石碑刻著「陸止於此、海始於斯」(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ca) ■翁少非  M來時,我剛巧在回顧幾年前的葡萄牙之旅。  她瞄了一眼平板電腦上的照片,漫不經心的問:「你喜歡葡萄牙的什麼?」  「恩里克王子、埃爾瓦什和洛卡岬(Cabo da Roca)。」我不假思索的說。  「哦,反應好快!我喜歡葡萄牙的葡式蛋塔、萊羅書店與花渡秀。」  「哈哈,沒有一項交集。」我打趣說:「大學雖系出同門,在這個題項上的差異卻很大呢!」  「跟性別、特質和境遇有關吧!有交集固然有好處,但我們把這些沒交集的,聯集起來好處就更多了,可增廣自己的見聞,不是嗎?」  她跟我要了一張A4紙,在上面畫九宮格,而後把眼睛笑成彎月,說:「輕鬆一下,做個小活動,將喜歡這三項的原因寫在格子裡。」  我應了一聲「行」提筆就寫:〔恩里克王子〕創立全世界第一所航海學校、建造天文台、造船廠,帶領葡萄牙實現征服大海的夢想。〔埃爾瓦什〕葡萄牙邊境要塞,阿莫雷拉水道橋、格拉薩護城堡,防禦構築的典範。〔洛卡岬〕大西洋海岬,歐亞大陸的最西端…  寫到這兒時,她插口說:「我也去過洛卡岬,這地方距里斯本不遠,山丘設有一座紅白色燈塔,懸崖邊矗立撫慰人心的十字架紀念碑,基座有個石碑刻著『陸止於此、海始於斯』(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ca)。」 「這張就是,那天冷颼颼,遊客們還是耐心等著,輪流和石碑照相留念呢!」 我秀出照片給M看。  「十字架石碑、紅白色燈塔、浩瀚無垠的海洋之外,其他並沒有什麼了。我和同伴們拍拍照就離開了。」  「旅客服務中心簽發『歐亞大陸最西端到達證明書』,一張五歐元,妳們去申請沒?」  「呵呵,這證明書只證明到此一遊,又不是證明妳擁有什麼能力。若是打卡用途,還不如我們拍完照上傳到Google地圖分享大眾,也可增加『在地嚮導』的級分。」她攏攏秀髮噘噘嘴說。  「可是,那兒是歐亞大陸的最西端…」我皺著眉。  「那又怎樣。」她轉頭看我,捉狹的問:「不然,這兒對你的意義為何?」  「千里迢迢終於來到古代傳說中的『世界的盡頭』,我興奮得迎著咻咻叫的海風繞著景區走時,彷彿聽到海風說它們越過無邊無際的海面,走了很久很久才看到陸地,這裡算是『世界的開頭』。於是,我和海風為此爭辯起來。」  「有詩意,也很哲味,但不管是世界盡頭或開頭,都是以當地人的觀點陳述的。然而,地球早就被證明是圓的,不是嗎?」  她眼眸裡漾起異樣的光彩,讓我意識到:大學畢業幾十後再相聚,M已非當年讓我牽著手走進迎新晚會會場,那個臉紅低語的直系學妹了。現在她顯得能言善道,又善於創造議題。  「五百多年前就都得到證明了,哥倫布向西航行尋找東方、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成功。學妹為何明知還問?」  「哈,我不是來鬥嘴的,是帶自種的蔬果來分享的。」她從提袋裡拿出兩條絲瓜遞給我,啜了一口我端來的咖啡後,說:「因為對這個話題有感,才請教心儀已久的學長。」  「說請教,豈敢!許多事情由於個人的觀點不同,所獲得的知識和感受就有別。如果能彼此分享所得,無形中也擴充了自己的視野,歡迎呀!」  「談到觀點,Age of Discovery被譯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是歐洲人自我為中心來看的,事實上他們所稱新發現的島嶼和島民,早就存在地球好幾萬年。這種態度衍生了把發現的東西視為財產般的強取豪奪。」  「的確,哥倫布發現美洲後,教廷為了避免葡萄牙和西班牙間的利益衝突,介入簽訂協議,還將世界劃分為二,給予雙方保教權。所以,我喜歡把Age of Discovery稱『探索時代』,而且這也符合我的心性。」  「嗯,不錯耶。我覺得也比譯為『發現時代』好。發現,指陳那時代的成果;探索,是動詞,是對未知的求知,對我們更具激勵。」  M捧起咖啡杯聞,眼睛笑成彎月的模樣,讓我彷彿聽到心花綻放的聲音。好久,沒跟人聊得這麼起勁了。  「瞧,這張照片。這位黑髮女郎坐在石階上凝望大西洋,應該有一段時間了,那天我繞了洛卡岬景區一圈,回到氣象觀測站這邊,她還是這樣的挺直腰桿凝望大海,不動如山的坐著。」我po出照片指著女郎。  「嗯,有許多人在那兒拍照,只有她面向大海坐著,除了凝望,她還閉著眼。」M放大照片端詳,說:「是在聽濤聲,還是在沉思什麼?」  「她凝望大海和沉思的神態,吸引我拍下這一幕。回台灣後常凝視照片臆測:是在感傷物換星移、白雲蒼狗,還是要喚醒內心沉睡的什麼?由於心靈有了悸動,我寫了一首〈洛卡岬之歌〉。」  「呀,唸來聽聽,讓我欣賞吧!」  「大西洋的狂風吹襲∕浩瀚大海沒有盡頭∕岸邊的燈塔亮著∕鼓舞怒濤中的船兒∕沒有勇敢沒有勇氣沒有夢想∕生活與生命就會消瘦成枯骨∕動身吧,陸地走到盡頭還有海∕前進吧,海走到盡頭還有陸地」  「沒有勇敢沒有勇氣沒有夢想、生活與生命就會消瘦成枯骨,很勵志。難怪你會喜歡富有冒險犯難精神的恩里克王子。出社會後,在現實中歷經打滾,年輕時代的熱情和理想,幾乎消磨殆盡,我藉種菜、彈琴來滋養,不知哪天會消瘦成枯骨呢!」M來個抱拳禮,連聲說:「佩服,欣羨!」  「學妹,客氣了。也許妳可以…」  「我猜你接續要說的是『把〈洛卡岬之歌〉作成曲』,沒錯吧,『也許妳可以』是大學時你對我常說的用詞。」  我不好意思的摸摸頭,說:「我們兩人把詞曲聯集起來,好處就更多了,不是嗎?」  「哈哈!」M聽了超開心的,又把眼睛笑成彎月了。

Read More

疫情下沒戲接 林予晞拍照寫專欄

林予晞透過黑白攝影表達內心世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趁著防疫期間,戲劇安排被延後或取消,林予晞埋首文字及攝影,透過黑白攝影表達內心世界,轉行當起專欄攝影作家,期望能鼓舞更多人。  身為女演員,也曾是空服員,還同時斜槓影像、文字創作者,多種面向的林予晞讓人印象深刻,這次參與Ciao潮旅七月號封面拍攝她穿著知性典雅的服裝,具備張力的肢體與空靈的神情,幻化出成熟的韻味。  林予晞形容:「攝影對我來說,是一種很自然的存在,可能是寂寞的關係,想證明我來過這個地方。當看到有感覺的景象、場合,我就會利用相機記錄,尤其黑白的呈現,更能看到細膩的紋路、表情,所以我也特別鍾愛黑白的攝影方式。」 林予晞 疫情期間,林予晞投身文字及攝影的工作,尤其,新開的文字專欄,每兩週就要產出一篇文章,對她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刊在報紙上的文章和在網路上寫字抒發心情的文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需要花很多的心思去準備,反反覆覆地瀏覽,也要相對的謹慎。」從她的文字和圖片中,可以輕易地讀到她欲表達的想法。

Read More

合作侯孝賢 拍最好的時光 合作侯孝賢 拍最好的時光

演員張震(左)透露,當初拍導演侯孝賢作品「最好的時光」時,劇本只有一張紙,讓他印象深刻。 (金馬執委會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名導侯孝賢御用團隊收音師杜篤之、演員張震等資深影人,今天齊聚金馬電影大師論壇分享與侯導合作點滴。張震透露,當初拍「最好的時光」時劇本只有一張紙,讓他印象深刻。  金馬執委會與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合作,推出2020金馬電影大師課,邀請侯孝賢馳名國際影壇的御用團隊授課,包含剪接師廖慶松、攝影師李屏賓、收音師杜篤之、藝術指導黃文英、作曲家林強與演員張震等6名資深影人,傳授寶貴經驗。  正式開課前,6名影人今天齊聚金馬電影大師論壇,分享與侯孝賢合作多年方式與挑戰。  與侯孝賢合作超過45年的廖慶松,兩人亦師亦友又像家人,回憶當年在中影遇到侯導的印象:「臉圓圓,笑起來像個小太陽,喜歡模仿、觀察別人,是個樸實可愛的小男孩,沒想到在工作上要求那麼高。」  廖慶松透露,與侯孝賢合作「風櫃來的人」,讓他體悟到不一樣的電影拍攝方式,使他開始走向之後的「情感邏輯」剪接方法。  替侯孝賢打造「千禧曼波」、「最好的時光」電影配樂的林強透露,當兵看了「風櫃來的人」,讓只看好萊塢電影的他有不一樣的啟發,對侯導相當景仰。林強表示,自己原本不善社交,是侯導鼓勵他與劇組交流,開啟他之後與電影界的合作。  李屏賓則透露,侯導對燈光掌控相當厲害,李屏賓笑稱連自己也被控制了,拍攝時的燈光越用越少,燈光藏得越來越隱密。  杜篤之也表示,侯導拍攝時不喜歡人太多,常要求工作人員離開現場,這對收音師來說是個挑戰,不僅要完美收音,還得躲起來不要被侯導看到。他笑說,因為拍攝現場很安靜,他們是藉由觀察侯導手上茶杯放下與否,來確定拍攝的起斷點。  以「刺客聶隱娘」獲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的黃文英,提到印象深刻的合作經驗是在「最好的時光」中,侯導要求「極度寫實」,要求她在第三段「青春夢」打造一間可以真實生活的公寓,最好是可以讓演員張震和舒淇像平常人般自然居住生活。  「最好的時光」也是張震與侯導合作的起點,張震笑說,當時拿到的劇本只有一張紙,令他印象深刻。侯導對文學的重視也對他的表演有很大幫助,除了侯導帶給演員參考的書籍,張震也會搜集閱讀更多資料,希望可以更接近導演的要求。

Read More

無主之子大結局 母子相認收視最高

民視金鐘好戲「無主之子」12日播出大結局,最高收視創2.9,落在「母子相認」的催淚橋段。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民視金鐘好戲「無主之子」12日播出大結局,最高收視創2.9,落在「母子相認」的催淚橋段,飾演狠心媽媽的李又汝直說第一次被罵這麼開心,種種討論都讓她又驚又喜。  「無主之子」改編自真實故事,描述居住在台灣的移工故事,黃鐙輝在劇中飾演越南籍移工,來台與李又汝相識相戀並產子,卻因故潛逃,使未登記身分的兒子「子涵」成了無國籍的新台灣之子,只能躲躲藏藏打黑工,最後更被誤認殺人通緝犯。  該劇以3集呈現寫實又殘酷的事實,每集都是同時段冠軍,大結局也讓收視衝上全國第五名,平均收視1.36,最高收視2.9,其中高點是「母子相認」,讓不少觀眾看到這段就狂哭不已,更有粉絲留言「哭成這樣明天怎麼上班」。  黃鐙輝聽到高收視,直呼激動與感動,也很榮幸參與演出,更期待這部戲讓大家看到歧視的嚴重,很多人根本看不見,甚至把歧視當成日常而不自知。  李又汝則說,「無主之子」這麼寫實沉重的戲,可以有這麼多觀眾收看,真的非常不簡單,儘管在最後一集被許多人罵「媽媽很自私」,還有很多留言說其實她可以怎麼做,種種討論都讓李又汝說又驚又喜,也直說第一次被罵這麼開心。  飾演「無主之子」的林孫煜豪也表示,拍攝跟媽媽相認戲,既要表現出「表面」很無感,但內心很複雜,當下內心真的也很複雜緊張,怕沒能好好傳達角色的心境,但沒想到聽到朋友看播出也覺得衝擊蠻大。他直誇導演在每一個手法都有很多驚喜,這一次演出「黎子涵」這個角色,讓他受益良多。  民視週日好戲,本週將由輕喜劇《三春記》,劇中陳美鳳飾演可愛的「阿嬌」經歷3段感情,最後邂逅忠厚老實的夏靖庭,沒想到夏靖庭竟是個不舉男,陳美鳳於是開始鑽研壯陽補精,鬧出一連串笑話。

Read More

貓王27歲外孫驚傳過世

「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的外孫基奧(右)疑似舉槍輕生過世。 (路透) 中央社/紐約12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搖滾樂傳奇「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女兒麗莎瑪莉普里斯萊經紀人今證實,貓王的外孫基奧過世,得年27歲。  經紀人今天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基奧在加州卡拉巴薩斯過世,還說他沒有關於基奧死因的更多細節,包括確切死亡日期。  娛樂網站TMZ稍早則報導,執法消息人士透露,基奧似乎是今天舉槍輕生。  經紀人在聲明中說,麗莎瑪莉普里斯萊「整個心碎,傷心欲絕,但會試著為她11歲雙胞胎和大女兒萊里堅強起來」。聲明還說:「她很愛兒子,他是她一生的摯愛。」  基奧的父親是音樂家丹尼.基奧。  「今日美國報」報導,麗莎瑪莉普里斯萊2019年在推特上傳家族照片後,網友紛紛驚呼低調的基奧長相根本是外公貓王的翻版。 (珍惜生命,請撥1995)

Read More

宥勝配音北海小英雄 化聲神秘戰士

宥勝為暑假親子卡通《北海小英雄》配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暑假親子卡通《北海小英雄》再現大銀幕,宥勝化「聲」帥氣的神秘戰士,笑說要以王子式的聲音來詮釋,果然表現精采到位,提早收工!  風靡世界40年的《北海小英雄》是許多台灣5、6年級生的兒時的回憶,電影的主人翁小威小小年紀,卻擁有超越成年人的膽量與機智,破解許多海上危難。睽違40年後,推出全新版本,不但小威和所有黑龍海盜船的成員們都變得更加生動和立體化,還有全新角色的加入,讓電影格局更大也更為有趣。  全新角色中有一個神秘又帥氣的戰士里夫,一出現便迷倒了小威所住的布蘭村中的所有少女村民。電影公司特別請到充滿冒險精神的宥勝來配音。  宥勝表示,這個全新的角色帶著神秘色彩,雖然有著帥氣外表和高強的箭術,但內心深處還藏著一個秘密,充滿反轉魅力。  宥勝在配音時,對片中有一幕神秘戰士勸小威的爸爸要給小威動腦筋去解決困難的機會,感到印象深刻,因為自己為人父了,「我覺得就是要鼓勵小孩發揮,給他們機會,不要害怕他們做不到,我很喜歡這幕所傳達的訊息。」他也推薦這部電影很適合家長帶著小孩一起觀賞,「尤是特別保護小孩的媽媽,看完電影後,可以多鼓勵孩子跨出那一步,對小孩的學習和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  《北海小英雄》將於7月31日於全台上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