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黑森林幸福華爾滋>賺到快樂

Luminita認真工作,賺到快樂的財富。 文、攝影/李燕瓊  女兒女婿又來歐洲過年,全家遊瑞士,途中經過加油站小店舖,下車伸展紓筋一下(順便尿尿,冬天真麻煩),先生跟老闆聊起今年暖冬的天候,老闆感慨因為沒下雪,幾乎沒有滑雪的遊客上門;我們買了一些零嘴聊表謝意(其實車上不少零嘴),後來覺得應該再多買一些的,或許我們是他當天唯幾的顧客之一。(有人只借用廁所並無消費)  這是氣候變遷立即的民生影響,尤其靠天賞飯吃的滑雪場影響更甚,可怎麼辦好呢?「環保救地球」已是當務之急了,一波橫掃全球的凶猛病毒和流感攪亂得人心惶惶,這庚子年一開春就多災多難,人類是否該內省:這是大自然的反撲嗎?本該大地回春欣欣向榮之際,卻驚擾得全球彷彿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了。(要學會與逆境共生)  一陣口罩之亂,詩人朋友也不免自嘲:封了鼻,即使只仰自己鼻息,也不痛快…。遠在萬里外的我卻深深體會:能自由自在戴口罩真幸福。要知道在接近零下度數的冰冷空氣裡,光裸著一張臉,那根本是虐心的酷刑啊!(我只求保暖啊!)  陸續聽到不少種族歧視的新聞,我很自愛自主地盡量不出門,不得已出門,雖然冷也決定不戴布口罩,以免增添他人不必要的恐慌,走在路上,啊!大家都主動對我笑呢!  經過河畔咖啡,每天晨運會相遇的羅馬尼亞俏阿嬤Luminita,遠遠看到我便開出一朵她燦爛的招牌微笑,然後張開雙臂過來擁抱我,啊!融化了…。  之前我們在「鴨子聽雷」(她講義大利文我飆英文)加上比手畫腳下互相了解,Luminita離開工作了11年的義大利來到德國陪伴女兒,也在Cafe Decker工作3年了,已經是2個孫子的歐嬤,實在看不出來已年過半百,問她在工作中得到甚麼比較特別的?她說工作環境很重要,老闆對待員工很好,她也不多求甚麼,最可貴的是她「賺到了快樂」。  Luminita有著東歐人的樂觀,和基層樸實的認真,我能感受到她的知足常樂。做任何事,能「賺到快樂」,就值得了,若再能「過得輕鬆自在,活得問心無愧」就更棒了。  快樂是甚麼?網路流傳一張照片,幾位印度小孩開心假裝玩自拍,但他們用的不是手機,而是一隻夾腳拖,旁白寫著:You are only as happy as you choose to be.(只有當你選擇要快樂時,你才會感到快樂。)果然,快樂自己給,不需他求,你認為快樂就是快樂了。  這句話簡單易瞭:小時候快樂很簡單,長大後簡單就快樂。(簡單其實不簡單呢)  非常懷念初到德國那幾年的冬天,雪花飄飄漫天飛舞,一腳踩下,半條腿直接埋入深厚的積雪裡(好啦!我腿短),我簡直玩雪玩瘋了,這幾年暖冬,雪不飄了,也不再有「潑灑而下何茫茫」的景象了(又是氣候變遷惹的禍),但我還是享受著無雪的清明風景。  每天看著疫情數字不斷攀升,尤其發生當下,生離死別不過幾天,甚至不過一瞬,看著揪心,越看越明白:世事無完美,凡事不再多求,更不苛求了,盡力了就好。  陳文茜說得好:所謂快樂,不過就是心安理得地咀嚼、品嚐著日子。是的,因為「問心無愧」,所以,可以心安理得地生活著,我是這樣自我要求的,更享受著簡單的快樂。  所以,即使滄桑了,依舊萬般還有愛,不需理由,說愛(謝謝)要及時,此刻,想(要)說很多謝謝,謝謝行路上所有的幫助和友誼,與成就我的所有因緣。

Read More

入戲需醞釀 楊貴媚自爆短劇太難

楊貴媚自爆:「短劇對我來說,太難!」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影后楊貴媚、黃品源現身「樂來越好聽」錄影,與主持人澎恰恰敘舊,憶及28年前一起合作電影「無言的山丘」,楊貴媚笑虧黃品源以前比較沉默,現在越來越活潑,還自爆:「短劇對我來說,太難!」  八大歌唱綜藝節目「樂來越好聽」開播後備受好評,其中「好聽音樂劇」單元,因由澎恰恰親自執導,透過他細膩的引導,讓節目來賓戲魂爆發,最受到觀眾青睞。  楊貴媚這次與黃品源演母子,她表示演戲需要醞釀情緒,但短劇的爆發力卻要在一瞬間爆發,這點非常不容易,還透露:「因為一個綜藝節目的時間就這麼長,不容許醞釀太久,所以會緊張!」  聊起好友澎恰恰積極投入幕後編導工作,楊貴媚笑說:「他拍戲不會賺錢啦!因為他就是太要求周邊環境的寫實,那個都是要用很多錢堆出來的。」澎恰恰見狀順勢接話:「妳借我啊!」楊貴媚妙回老友:「你可以不用拍那麼貴的電影啦!」  楊貴媚曾拿下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影后」身分令觀眾印象深刻,但其實她當初是參加歌唱比賽出道,唱功一流,此次受邀到「樂來越好聽」,除了展演技,更大展歌藝,謙虛自嘲怕找不到進歌的時間點,澎恰恰則笑說:「妳下不了歌,我們罵樂隊!」逗樂楊貴媚,讓她害羞笑稱會好好努力!

Read More

時空迷離

時光的流逝反而帶來艷麗明亮。 (取景自瑞士楚格湖畔黃昏)  文、攝影/張至璋  影響人類近代文明最偉大的兩人是,17世紀的牛頓,20世紀的愛因斯坦。今天的故事不是要談科學,卻要從他們身上開始。  英國人牛頓的慣性定律,開啟了人們認識物體的質和量之間的關係,運用在生活上有了舟車之便。猶太人愛因斯坦(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相對論,開啟了人們對時間和空間的神祕性,運用在實體上出現可怕的原子彈,醫學上核磁共振等。當人們坐進火車廂,發現月台上的人全在向後倒退,剎那間驚醒,原來是自己向前行進。當太空人重返地球,發現他的手錶比所有人慢了四秒,才知道太空運行改變了時間。從「動者恆動,靜者恆靜」,到初始瞭解宇宙的空間和時間,牛頓和愛因斯坦兩人之間的300年距離,非常短暫,在浩瀚的天穹時空裡,不過滄海一粟,儘管二人帶來的影響如此巨大。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1905年愛因斯坦最初醞釀相對論時,僅是瑞士專利局一名26歲的小職員。麻省理工學院現年71歲的教授艾倫萊特曼Alan Lightman,驚訝如此的年齡竟能夠在20世紀初葉的環境,發表舉世震驚的三大論文,電磁學,量子論,統計物理?是什麼樣的神奇力量驅動這個平凡的青年,思考出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的神秘相互作用?百年來科學家仍在探討相對論的底細在哪兒?他們不解愛因斯坦窩居瑞士,觀察河水,如何能有如此巨大發現?萊特曼教物理但喜歡文學,30年前他找出了一絲端倪,當年愛因斯坦天天日有所思,必定夜有所夢,當潛意識從夢裡破繭而出,造成舉世震驚的相對論,夢就就是他偉大動力的來源。於是萊特曼依據相對論原理,設身處地替愛因斯坦創造30個,印證相對論的夢。萊特曼以他的物理研究和文學素養來詳夢,來詳「他創造的愛因斯坦的夢」,於是這些日常生活的夢,在萊特曼的文學筆下,饒富自然天理,合於愛因斯坦追求的相對論。因為是夢,無所謂合不合凡俗常理,然而神秘的篇章就此開展。 26歲的愛因斯坦常走上橋,望著流水沉思時間和空間。 (取景自瑞士蘇黎世河橋頭清晨) 一個夢裡,有個青年猶豫不決,該不該在遠行前去會一名熟識但任性的女郎。第一個場景是他毅然離去,後來另交女友,過著平靜的日子。第二個世界裡,他去看她了,一陣纏綿後留下來,甘願與她共度往後傷心的日子。第三個世界裡,他無法克服不去看她,談了一小時後,藉辭逃脫,奔赴遠處,懷著一生的掛念。在夢中,這三個不同的場景同時發生,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產生迥然不同的結局。  另一個夢裡,浪花衝向沙灘,撫平凌亂腳印。一群歡樂的人離開餐館,桌椅杯盤很快收拾整潔。微風吹過,塵土送到邊緣,馬路一掃乾淨。所以,「過往的」時間總是散漫和凌亂,時光的流逝卻能帶來「未來的」規律和秩序,而且更加艷麗明亮。  有個夢裡,人們喪失了記憶,大家隨身帶著記事本,隨時不斷記載所有資訊(註:萊特曼寫書當時沒有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男人要靠記事本找到回家的路,要靠記事本知道等在家門口的女人和兒童與他有什麼關係,晚飯時大家靠記事本才能談天,夫妻上床永遠像是初夜。沒有記憶的世界裡,存在的只是當下,人人不斷靠自己的生命簿來尋找自己。這個夢告訴我們,歷史價值和經驗法則有多珍貴,不知道把握現在,不尊重經驗如同行屍走肉。換句話,時間對於空間的價值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一個夢裡,時間有中心點,中心點裡的時間凝固不動,雨點停在空中,鐘擺停在半途,狗張著嘴,吠聲凍結了。有個人接近這中心,心跳減速,體溫降低,思想遲滯。他進入中心,心跳體溫和思想都停止不動。中心裡的人緊摟著子女,子女笑顏永駐,擁抱永不鬆手,兩代的愛永遠凝固。中心的附近,時間沒有凝固,只是慢些,笑顏總會終止,兩代的愛總會結束。這人回到外面世界,發現早已過去多年,情人朋友親人早已過世,笑顏,擁抱和愛都沒有蹤影了。生命會結束固然悲傷,但是還曾有過燦爛,有過尊嚴。然而一旦進入中心,時間,生命和永恆都凍結了,人人像是標本蝴蝶,無從享受絢爛。  萊特曼這本《愛因斯坦的夢》Einstein’s Dreams是1992年在美國初版,非常暢銷,台灣的「純文學出版社」1995年結束之前引進中文版,由童元方女士翻譯。陳之藩在序中認為,「萊特曼是以藝術解說科學中最捉摸難定的概念,時間。」而在萊特曼寫給純文學社長林海音女士信中,則十分讚美中譯本。純文學結束後,這本書由爾雅接續發行。林海音陳之藩都已過世,他們走完自己時間,返歸歷史空間。  以前我初讀這本書時雖然覺得有趣,思想性很重,卻處於半懂半不懂的情況,可是越讀越開朗。去年又翻開來讀,然後飛到瑞士住了半個月,天天奔波大城小鎮,在湖邊,河畔,山林間倘佯之餘,腦裡常常映出來相對論,腳下的石板路總覺得愛因斯坦曾經踏過,於是手隨心轉,頻按快門,一一存檔。然而,現在寫這篇文章,又已過了一段時間,文章與我相對而論,覺得相對論還是滿陌生的,人們都迷惑於時空,在時空裡游離。

Read More

為戲開車險撞 連俞涵笑說練出膽量

演員連俞涵(左)與黃騰浩(右)19日出席公視奇幻劇「妖怪人間」媒體茶敘,分享拍攝趣事。 (公視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9日電  公視奇幻劇「妖怪人間」4月初將播映,演員黃騰浩和連俞涵今天分享拍攝趣事,身高156公分的連俞涵站在182公分高的黃騰浩一旁顯得嬌小,兩人這次二度合作,也展現絕佳默契。  「妖怪人間」今天舉行媒體茶敘,身穿米色格子西裝外套的連俞涵,站在個頭高的黃騰浩旁邊更顯嬌小,這是繼戲劇「我的極品男友」後兩人二度合作。  黃騰浩在劇裡飾演「特殊住民協調處」外勤偵查員,平時不苟言笑,但明白連俞涵對他有好感,卻因相關因素,只能默默守護連俞涵。連俞涵則飾演妖怪醫生,除傷口上的治療外,還肩負妖怪與人類溝通的使命。  劇中有多場開車橋段,儘管連俞涵早有駕照,但並未實際上路,因此一場開車的戲,她怎麼煞車都煞不成功,差一點要撞到架燈的高台,連俞涵說:「我以為我煞車已經踩到底了,結果沒踩到底。」  談到現在開車技術有沒有進步,連俞涵笑說已練出開車的膽量,目前車禍撞車的戲都親自上陣,「像碰碰車的感覺。」導演問她狀態如何,她回應:「我反應比較慢,可能明天才知道。」  「妖怪人間」主要演員僅連俞涵為女性,因此她說拍攝過程像在當兵,「演藝生涯以來,從來不知道自己可以這麼自在地跟男生聊天。」她透露,戲裡因角色個性,黃騰浩、石知田等人與她相處沒把她當女生看待,「若太呵護了,我很難與他們相處。」  演員石知田、連俞涵、黃騰浩、陳以文等人演出的「妖怪人間」4月4日起每週六晚間於公視播出。

Read More

張郁婕拍本土劇 大秀小提琴

「J女郎」張郁婕加入民視八點檔《多情城市》,在劇中大秀小提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J女郎」張郁婕曾在周杰倫「牛仔很忙」MV中演女提琴手,加入民視八點檔《多情城市》,在劇中大秀小提琴,吸引眾人圍觀。  張郁婕在《多情城市》飾演傅子純的妹妹「羅正怡」,是個傻白甜的留學音樂家,讓音樂班主修鋼琴跟小提琴出身的張郁婕直說,太感謝編劇在角色上的安排,讓她可以把樂器帶到戲裡,找回拉琴的手感。  第一次拍八點檔的張郁婕,坦言壓力非常大,而且對戲的演員都是實力派的演員,深怕自己拖累團隊,沒想到從幕後工作人員到演員群都給她非常大的鼓勵,甚至分享背台詞的小撇步,讓她非常感動。  不過張郁婕也笑說,很開心哥哥是傅子純,自己是看著他的戲長大,是「熟悉的陌生人」,而第一次拍八點檔的她表示,剛進劇組就跟王凱在酒吧玩射飛鏢,這場戲也讓她吃足苦頭,連射兩把都在標靶外,反而一幕要看著旁人射飛鏢,竟然讓她命中紅心,讓她直呼超不可思議,只是在酒吧的戲,除了要射飛鏢以外,還有武打戲,讓她笑說自己簡直是「弱雞」,跟旁人有拉扯動作竟然讓她耳環當場斷裂,高跟鞋也當眾開口笑,讓她直說真的超級糗的。

Read More

黃仲崑、姚以緹演父女 大爆首場戲起衝突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4月13日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音樂會「復活節神劇」,除規劃開放少量現場座位外,也將採線上直播,盼透過演出傳遞表演藝術工作者的音樂正能量。(台北愛樂合唱團提供/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黃仲崑、姚以緹二度同台合作,一改之前走溫馨、大叔暖男路線,這次黃仲崑在「覆活」以霸氣總裁身分亮相,和姚以緹父女間也充斥情緒對立,兩人大爆拍戲第一天起衝突。  台視、八大原創戲劇「覆活」將於28日晚間10點於台視首播,劇中飾演父女檔的黃仲崑、姚以緹19日合體為戲宣傳。姚以緹回想兩人首場戲就起口角、關係緊張,一離開鏡頭她趕緊向黃仲崑道歉。但比起與姚以緹的衝突對戲,黃仲崑抖出男主角邱勝翊更是激動派,彷彿「馬景濤」、「林瑞陽」再現!  久未接演電視戲劇演出的黃仲崑,這次和姚以緹分飾大集團的董事長、執行長。黃仲崑說,他外表看似霸氣,其實私下他本人還蠻兩光的,發現「兇起來,好像也沒幾個人怕我。」姚以緹則自虧自己有金魚腦,很多情節隨戲殺青,每次要花些時間回想,「為了讓自己抽離角色,這或許是自我一種調節方式吧。」  黃仲崑形容姚以緹是個沒有心機的女演員,對角色演出認真投入,同時在片場,為了釐清角色關係、劇情發展,她常常會利用中午放飯時間,追著導演猛問!  黃仲崑也聊起與邱勝翊的對手戲,黃仲崑笑說,邱勝翊入戲的程度,完全不輸當年的「馬景濤」、「林瑞陽」,一開始與邱勝翊對戲時,的確被他的手勁力道嚇到,黃仲崑說,很擔心一旦肢體來真的,一反擊反而彼此會受傷。

Read More

防疫 台北愛樂合唱團改直播演出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4月13日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音樂會「復活節神劇」,除規劃開放少量現場座位外,也將採線上直播,盼透過演出傳遞表演藝術工作者的音樂正能量。 (台北愛樂合唱團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9日電  武漢肺炎疫情緊張,不利藝文觀賞民眾群聚,台北愛樂合唱團決定不取消原定4月13日的「復活節神劇」音樂會,但改為線上直播,希望傳遞藝文工作者的正能量給大眾。  台北愛樂合唱團音樂總監古育仲表示,這的確是一個衝動之下的決定,但在獲得參演團員首肯後決定執行,「我們身為藝文工作者,更應該主動做一點事,不要被外在環境打倒。」  這場音樂會將由俄羅斯莫斯科特福林國際指揮大賽銀獎得主謝斯韻擔任指揮,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以及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共50名音樂家演出,曲目除了巴赫的「復活節神劇」之外,也有當代作曲家創作的詩歌,除了有宗教意涵之外,也有音樂上的價值。  古育仲表示,原本是打算就取消,但覺得很遺憾,於是希望可以轉換成線上直播,讓愛樂的朋友不用群聚到音樂廳,也有音樂會可以聽。  古育仲說,目前粗估製作、演出與直播費用大概是新台幣75萬元,但不僅僅是沒有票房收入的預算缺口,現場直播演出需要的是專業的拍攝運鏡,前置作業和導播技術非常重要;再者也要克服直播時的同步即時字幕技術問題,「還在努力中,相信一定可以克服。」  古育仲也說,台北國家音樂廳現場也會重新調整觀眾席安排,僅保留200個現場位置,以拉大座距、指定席位、入場實名登記的方式,開放給想要現場參與音樂會的樂迷觀眾。

Read More

白嘉莉做公益 捐畫助殘障體總

白嘉莉(左4)捐畫助殘障體總做公益。 (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長期做公益的「最美麗的主持人」白嘉莉,18日獲頒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公益親善大使名銜,她呼籲大家都能獻出愛心,以行動鼓舞選手在2020東京帕運舞台上展現佳績;白嘉莉並將個人畫作「花團錦簇」捐贈予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捐贈典禮昨日在體育署舉行,由殘總會長穆閩珠頒授「公益親善大使」榮譽名銜給白嘉莉,包括立委林奕華、李德維,以及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中華體總會長張朝國及多位企業界負責人及運動協會理事長、身障選手等共襄盛舉。  白嘉莉個人畫作「花團錦簇」由香港商鈦澤集團台北分公司創辦人李文生以50萬元認購,認購金額將全數做為殘總推行會務暨照護身心障礙運動選手之用。  白嘉莉說,「很感謝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派給我這一份工作,由於回台期間了解到2020東京帕運即將揭幕,身心障礙的運動國手們刻正加緊賽前集訓,積極努力,期能創出好成績;感動之餘,決定情義相挺,除共同守護身障同胞和運動選手,更捐贈心愛畫作義賣,期望拋磚引玉,提升國人對身心障礙者的關注。  白嘉莉畫展「白嘉莉另一個春天」在台北社教館將展出至22日,她說,之後都會留在台灣,把握機會到高雄、日月潭、阿里山等地走走。雖然原本的出國計劃取消,但白嘉莉相信台灣政府防疫做得非常好,呼籲大家多洗手、戴口罩、勤運動,安心待在台灣。

Read More

周杰倫蕭敬騰 巴黎街頭尬籃球

天王周杰倫華語實境節目《周遊記》,首集邀蕭敬騰巴黎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天王周杰倫為Netflix獻出珍貴處女秀,首次挑戰主持華語實境節目《周遊記》,首集曝天王世紀合體,邀來雨神蕭敬騰巴黎初體驗,竟意外萬里無雲,兩人即興街頭對決籃球,直呼打球也可以很時尚。  《周遊記》釋出的前導預告中,周杰倫深入Netflix位於新加坡的亞太總部、大秀辦公室魔術的橋段,就引爆全球粉絲熱烈討論。18日發布的預告,曝光周杰倫與明星好友展開一段驚人魔術的瘋狂旅程,也大方分享他創作音樂的故事,藉旅途飽覽全球知名美景,讓觀眾在家也能周遊世界。  《周遊記》首集找來多年好友蕭敬騰助陣,過去出外景總遇雨的蕭敬騰,這次現身時尚之都巴黎卻一掃雨神形象,天氣好到讓這兩位籃球迷玩興大開,臨時起意就在巴黎的街頭球場開打鬥牛賽,周董表示,法國這個籃球場非常符合巴黎時尚藝術文化,原來打球也可以很時尚。  此外,兩人鬥球技以外也不忘變魔術,周董帶著蕭敬騰進入法國現代藝術重鎮的巴黎龐畢度中心,將骨董藝術品當作魔術道具,輕鬆表演出驚人魔術,讓周圍的外國觀眾看得嘖嘖稱奇,超特別經驗也讓首次到訪法國的蕭敬騰直呼:「法國籃球場非常漂亮!從來都沒有為了錄製節目長途飛行,沒想到這次短短一週,做了那麼多有趣的事情,非常充實。」  《周遊記》耗時兩年拍攝,途中跑遍全球三大洲,周董一點也不喊累,直言「每一個國家都是挑戰,節目沒有腳本說走就走,沿途有感覺就下車拍攝,跟嘉賓真實玩樂很有趣」。  不同於一般經過情節設計的實境節目,《周遊記》每集皆以一首經典歌曲搭配一個知名城市景點,隨著熟悉旋律巡迴黃金海岸、因斯布魯克、東京、維也納、台北、新加坡、深圳、巴黎,將於全球190個國家全球首播,共有26種語言字幕可供觀眾選擇。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花鳥畫的現代新境

‧本文作者/劉蓉鶯 ‧當代兩岸著名水墨藝術家 ‧現任中華消費者協會台灣藝術文創中心會長 ‧曾任日本國際書畫交流會台灣會長/吉林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台南師美學會會長/新象畫會會長/台南市政府美術品典藏審議委員 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畫類, 常蘊含著特定含義, 也是民族文化和情感的體現。 鳴春  個人主張東方藝術的思維,永遠是擁懷生命的宇宙觀。從水墨暈染的墨韻生動變化與縱橫軸線空間感的自由方向擴散性,營造成充滿生命力與可無限延伸的空間感,混沌中理出純淨的恬靜靈界,締造出傳統花鳥畫的現代新境。  「在混沌中理出純淨的恬靜靈界」箇中蘊含著無窮浩大的生命動能,那是一種蝴蝶效應能量,處於似靜似動的太極之境。在觀賞劉蓉鶯畫作時,常讓人落於靜默的禪思,順勢作了一場心靈環保,激發出體內正向原力活化的契機,洗滌凡塵喧囂的負擔之餘,也隨之感受到如沐春風的喜悅感。  「混沌」代表現實生活與人世紛擾的面向,「純淨」象徵人性渴求寧靜、祥和的情境。利用水與墨的融合與衝擊,營造出混沌的面貌;又在其間參悟到「不動」與「無常」的真理。體察、頓悟之後,找到了「撥雲見日」→「明心見性」的「道」與「法」。 春暉  作品1.「春暉」呈現白頭黑頭皆是愛,紅花、粉黛逢春必開。大地無私,人間有愛;天理周彰,光明頂上論英雄好漢?窮盡庸碌一生,莫如知詩達理,遍走天涯,耳聰目明,明辨是非。永安保康,家庭和樂,國泰民安是福也。  作品2.「鳴春」是春暉乍現,鳥鳴花醒。繡球和氣,山氤裊繞。呈現大地回春,瑞氣南來景象;似幻似真,讓人精神一派療癒湧上腦門心頭。  綜合而論 ①.從傳統而具象的精緻描繪找到了「真、善」,也滿足了「懷古」的民族性; ②.從簡約的用色與造形表現感受到「極簡」、「恆常」美感的傳遞與情緒獲得舒解放鬆; ③.從水墨暈染的墨韻生動變化與縱橫軸線空間感的自由方向擴散性,營造成充滿生命力與可無限延伸的空間感,造成一種「美麗憧憬的理想美」。  三者共構締造出傳統花鳥畫的現代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