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左手的大拇指

 文/陳慧文 繪圖/陳鴻文  左手的大拇指近日疼得厲害,擦了家中常備的痠痛凝膠,雖一時稍有舒緩,隔日仍痛得有如針刺蟲嚙。如此反覆發作了一個禮拜,才忍不住看了骨科醫生。  醫生說是退化性關節炎──隨著年齡漸增,關節囊內的滑液逐漸減少,軟骨在缺乏潤滑及緩衝的情況下逐漸磨損,加上工作或生活中過度使用某關節,就造成關節發炎疼痛了。醫生開了口服止痛藥和外擦藥膏,並且,為了防止我再「過度使用左手大拇指」,還用彈性膠帶把這根負傷告假的指頭纏了起來。  我心中不免疑惑:一般說教師的手指關節容易受損,是因為經常要寫板書、批改作業,那麼對右撇子的我來說,應該是右手最勞苦功高才對。就以左手來說,大拇指之外的四根手指也顯得靈活得多,看似呆拙的大拇指,原以為他「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沒想到卻率先病倒。因此,醫生將他纏繞起來、強制休假的時候,我一方面慶幸:「幸好是這根指頭,即使不用應該也沒什麼影響」,一方面也納悶:「我到底是何時何處何事過度使用這根手指了呢?」  左手大拇指成了傷兵之後,我才漸漸發現:生活中還真有不少吃力的事,平日都仰仗著這根默默付出的大拇哥。  比如:洗滌厚重的鍋子、瓷盤時,靠著左手大拇哥死命地撐住,右手才能毫無顧忌、痛痛快快地將之刷洗得一乾二淨、清潔溜溜。  拖地的時候,是左手大拇哥不畏重壓地抵住把手,再加上左手另外四根手指的抓握,才能抬起盛滿的水桶。澆花的時候也是,在右手控制澆水的方向時,是左手──尤其是大拇哥──在撐著盛滿了水的沉重澆花器。  購物回家時、倒垃圾時,我也總是用右手開關門,而讓左手──尤其是大拇哥──提著沉甸甸的袋子。  左手大拇哥不能上班,他昔日的重擔不免落到了其他的指頭上。首先叫苦的是左手食指和中指──由他們用不習慣的姿勢抵住重物,簡直快抽筋。不久右手也開始喊累──他平日的工作量已然不輕,近日又代勞了不少左手的工作。我不禁要想:左手大拇哥再不能上工,其他手指大概要抗議、罷工了!  即便減少家事量,生活中原本輕而易舉的小事,也因少了左手大拇哥極其不便。如:拿漱口杯、擠牙膏、穿鞋子、端咖啡杯等,甚至戴隱形眼鏡時,由於左手纏著個繃帶,不得已而用右手戴左眼的隱形眼鏡,重戴了兩三次都覺得沒戴正、不舒服,最後只好戴一般眼鏡上班。  幸好第三天回診時,醫生說左手大拇哥復原良好,可以拆掉繃帶了,但仍須注意避免過勞。看來在工作崗位上,無論是舉足輕重的先鋒,還是幕後耕耘的推手,都是重要的一分子,在盡力做好分內工作的同時,也要愛護自己,量力而為,否則一旦累垮,不但苦了自己,也於工作無益,划不來啊!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的小船

 詩、攝影/方宜    等    在我的小船上    把自己坐成一張帆    就要接近了,我知道的風    帶我回到那座河水環繞的沙堡    河彎彎,像個故事的開端    浪人拾起蘆笛望著遠方    向晚,蘆葦花    別過暮光    側身    擺盪  河彎彎,像一首動人的歌輕輕把夢環繞    我曾於暗夜徒手挖鑿反覆度測     適當的河床坡度集水面積      守望著,以某種距離        月光下搖曳         我的船

Read More

鏡子森林首映 楊謹華侯怡君拚氣場

民視、公視社會寫實劇「鏡子森林」26日舉行首映會,演員齊聚一堂。民視、公視社會寫實劇「鏡子森林」26日舉行首映會,演員齊聚一堂。民視、公視社會寫實劇「鏡子森林」26日舉行首映會,演員齊聚一堂。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民視、公視社會寫實劇「鏡子森林」26日舉行首映會,飾演記者的楊謹華、侯怡君拚氣場。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描繪電視新聞台嗜血,「鏡子森林」則由從記者轉為編劇的鄭心媚,真實剖析台灣傳統報社媒體的現況。總導演鄭文堂表示,記者這個行業太特別,其實是衝鋒陷陣的行業,但又關係到很多人的人生,感謝劇組團隊合力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楊謹華在劇中飾演政治記者高明,直呼遇到好的角色還有好的團隊,真的是夢寐以求。鄭文堂卻說,楊謹華太美了,對他反而是挑戰。連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在戲裡飾演刑警,也坦承「每次碰到楊謹華就軟掉」,還說拍了9個月都下不了戲,讓老婆笑說:「你以為你還是刑警?」  演出調查組長的侯怡君,對角色感受非常深,尤其在劇中看到地震倒塌的那一幕,讓身為921震災戶的侯怡君非常激動,回想當時她就在南投的家,穿著內衣褲逃難的往事,迄今仍餘悸猶存。  挑大梁演出的姚淳耀則表示,很感謝資深媒體記者戴志陽給他很多專業的指導,還帶著他去做田野調查,收穫非常多。  「鏡子森林」耗時2年完成,共分為三季,12月1日起將在民視首播,12月7日起也將於公視及龍華偶像台播出。

Read More

米可白返鄉做公益 義賣葡萄助植物人

 藝人米可白(戴紅帽者)擔任愛心公益大使,義賣葡萄幫助植物人。 (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彰化縣大村鄉是葡萄的故鄉,以「葡萄姊姊」出道的藝人米可白25日特地回到彰化故鄉,到大村鄉一處葡萄園擔任愛心公益大使,義賣葡萄幫助植物人,呼籲各界發揮愛心響應義賣活動,一起來關心植物人及家庭。  米可白在大村鄉長游盛及葡萄產銷班長賴坤豪、佳詮葡萄園主賴偉派等人陪同下,與17位打扮成葡萄仙子的快樂寶貝幼兒園小朋友一起體驗採葡萄,小朋友看到深紫色葡萄都相當高興,他們也跳起輕快舞蹈,然後大小朋友齊聲呼籲葡萄義賣,幫助創世彰化分會到植物人住宅服務。 藝人米可白呼籲響應葡萄義賣活動。(記者吳東興攝) 米可白表示,照顧植物人如同種植葡萄般,須細心呵護、堅持到底、盼望著苦盡甘來。希望各界愛心響應,享用香甜美味的葡萄,還能支持在地果農及弱勢植物人家庭,真是一舉三得。  創世基金會彰化分會表示,目前該分會到宅服務85位植物人及失能臥床長輩,為使服務永續,盼各界伸出愛心之手,響應愛心葡萄義賣,或長期小額捐助,共同守護彰化在地弱勢植物人及其家庭。義賣專線(04)8380138。

Read More

李心潔封后失利 張艾嘉送暖

 張艾嘉以王俠軍的白瓷觀音像相贈,讓李心潔當場感動盈淚。(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張艾嘉與李心潔師徒情深,不但首度在電影《夕霧花園》飾演同一個角色,並且大方獻出裸露尺度,儘管愛徒以高呼聲險敗落馬,恩師張艾嘉及時送上的白瓷觀音,也讓李心潔瞬間熱淚盈眶。  李心潔以電影《夕霧花園》角逐本屆金馬影后,但卻在一片看好聲中在最後階段以些微比數落敗,成為最大遺珠,她的恩師張艾嘉特別送上王俠軍作品白瓷觀音,讓李心潔霎時熱淚盈眶,背過身子忍住淚水才緊緊擁抱張艾嘉。  原來,禪修多年的李心潔,曾經偶爾看到一尊聖母像,並為其慈祥面樣感動,雖懊惱不是觀音,但想到張艾嘉是天主教徒,便買下相贈,讓張艾嘉備感窩心。  這回愛徒金馬封后失利,張艾嘉特地找來一尊白瓷觀音回禮,「因為最愛心潔的單純和靈性」,感動盈淚的李心潔才透露,自從那尊聖母像後,再也沒找到中意的觀音像,看到張艾嘉送來愛的禮物,讓她直呼,出道以來就把恩師當媽一樣,現在更是見觀音如見師了。  有趣的是,李心潔與張艾嘉在《夕霧花園》首度挑戰飾演同一個角色,還獻出大尺度裸露戲。李心潔說,當時對裸露戲很沒自信,逼到沒辦法就打電話給張艾嘉,一句「演員就是要把戲演好」,加上劇本合理、導演可靠,就放膽演出。沒想到,因為兩人的身高差一點點,背部的刺青貼紙,竟讓張艾嘉直露出股溝才作罷。

Read More

<中華副刊>骷髏蝴蝶結襟花

 文、攝影/陳皮梅  幾年前,我將自己手作的幾支骷髏蝴蝶結襟花給北京朋友,朋友把它們放在網上銷售。後來有一天,這朋友告訴我,有位女士買了一支,送給她的男友,但她卻在她男友的圈子裡,見到有位女士也配戴了同樣的骷髏蝴蝶結襟花。她的懷疑是:那女人衣服上的骷髏蝴蝶結襟花是男友轉送的,但又不便求證。  我給這位朋友發了一封郵件,請他轉給那女士,我信上是這樣寫的:請您再購買一支襟花送給自己。  最後,朋友又轉來那女士的消息:謝謝,現在我知道了,原來我們三人的骷髏蝴蝶結襟花上的骷髏造型和內心都各有不同表情,我誤會他們了。  魔鬼藏在細節裡(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這句話是20世紀世界最著名建築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總結他成功經驗時的高度概括。他認為,不管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為一件傑出的作品,而細節的精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的大氣,細節的疏忽卻會毀壞一個宏偉的建築作品規劃。而我手作的骷髏蝴蝶結襟花每個骷髏造型,因為是經由手工雕刻的,所以眼或鼻或嘴的刻紋大小和位置,皆不盡相同,需經過細緻觀察才能察覺。這樣的魔鬼細節,讓每件骷髏造型各自具有自己的趣味精彩特色。  不過,魔鬼也可能以另一種潛意識的方式藏在人的內心裡,讓人產生疑慮,誤解,這也許就不是單單一件骷髏蝴蝶結襟花能輕易化解的了。  但是,幸好那女士看出我的用意,與魔鬼所在細節了。

Read More

關懷花東長輩 黃韻玲送餐集愛

 黃韻玲與美崙日照長輩帶動唱。(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甫獲得第十屆金音獎特別貢獻獎的公益大使黃韻玲,一直惦念花東弱勢長輩的需求,特地前來花蓮跟隨門諾基金會送餐車,服務弱勢族群。  門諾基金會新城、秀林送餐路線,大約每天要用特製的熱循環餐車送出約近200個餐盒,服務許多身心障礙朋友。黃韻玲跟隨送餐員拿飲料、配餐和湯,長輩一看到黃老師馬上笑得合不攏嘴、非常開心。 黃韻玲送餐給長輩。(記者林有清攝) 黃韻玲說,知道這兩年門諾基金會在花東偏鄉做多層級送餐服務,在壽豐、和平、豐濱等都與在地製餐點搭配,也對在奇美部落服務的行動自助餐車很感興趣,她說,未來有機會希望能多來花蓮,送餐給長輩們。  昨日下午黃韻玲到美崙日照中心跟長輩一起活動筋骨、做暖身操,由照服員帶領瑜伽球伸展課程。長輩特別準備了四季謠和甜蜜蜜的帶動唱,手舞足蹈地唱歌,感謝黃韻玲一直這麼關心他們。  今年9月中旬,由楊力州導演執導、公益大使黃韻玲和門諾基金會送餐同仁演出的短片「送愛偏鄉,好好吃飯」在網路首播,由於短片劇情描述黃韻玲在日照中心幫長輩舀菜共餐時下起大雨,送餐員趕路給獨居長輩的劇情溫暖感人,獲得社會大眾廣大回響,目前播映次數已經超過60萬,按讚次數超過10萬,幫門諾基金會「109年度東部弱勢老人及身障者照顧計畫」募得約一半以上的善款。

Read More

<中華副刊>控訴…

 詩、攝影/陳新民  說好的照顧,早晚  都拋在,腦後  忘了澆水  忘了施肥  忘了一眼的看  卻,活生生開出幾朵  啞口無言的花。  驚的人,開始思索  來去的生命,沒有你  不也能,逕自精采

Read More

周旋2男間 任容萱理想型是任爸

 「王子」邱勝翊、任容萱及吳岳擎首度合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王子」邱勝翊、任容萱及吳岳擎首度合作「覆活」,竟是靠玩「狼人殺」遊戲的朝夕相處產生革命情感,耶誕節還沒到,就已經預約聚會了。  八大電視2020年上檔的自製戲劇「覆活」,由邱勝翊、任容萱及吳岳擎首度合作演出,由於戲裡任容萱在王子、吳岳擎兩男之間產生愛恨情仇,被問及哪一類型適合自己?任容萱覺得王子很溫暖、吳岳擎工作認真,她想了一下給答案:「嗯,理想型……還是任爸好!」王子聽了直點頭,笑著回應稱任爸很棒,「感恩!感恩!」。  談起「覆活」輕科幻類型愛情劇,王子表示,這劇情類型是從未嘗試,但劇組非常用心,開拍前先安排上了一個月的表演課,讓他和其他演員很快融入劇情。他說,因為角色關係會常失眠又夢到死的情境,「但我是一個很好睡的人,所以我會故意在半夜看一些恐佈片,去感受作惡夢的感覺。」是很特別的做功課方式。  任容萱則說,與王子合作下來,感覺他就是很暖心、專業又很專注力的演員,但也忍不住開玩笑說:「我們平常都會互相吹捧。」提到吻戲,任容萱也笑說,其實更多的是巴掌戲,「吻完就會賞他巴掌」,讓王子也答腔笑稱,「因為愛恨交織」。  其實3人都是首度同台合作,進劇組後的前半期,彼此都很相敬如賓,直到劇組拉至宜蘭拍戲,每天朝夕相處,空檔時一起玩「狼人殺」遊戲,感情急速增溫。前幾天才相約為任容萱慶生,就已經預約耶誕節要一起度過慶祝。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萬潤創新創意賽 南台抱3獎項

南台科大學生團隊在二0一九萬潤創新創意競賽中,勇奪不分類金牌、最佳潛力、應用獎共三個獎項。(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工學院機械系與電子系教學理論與實務並重發展,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參加二0一九萬潤創新創意競賽,在兩百五十餘組隊伍競爭中,晉級決賽,勇奪不分類金牌獎、最佳潛力獎、最佳應用獎等三大獎項,優異表現受到學界與業界肯定。  南台獲得不分類金牌獎之「應用於小型三次元儀之高精度量測探頭」,是由工學院長朱志良教授指導博士生陳泓錡與碩士生葉承政所開發,此作品是整合創新之探棒與探棒前端感測光路所研發而成的高精度量測探頭,可針對微小化之精密製造產品進行三維形貌量測,此量測探頭從結構設計、感測系統、電路製作等皆自行研製,所需成本低,且皆可客製化,極具市場競爭力。  同是由朱志良指導碩士生陳友維及饒坤書所開發,獲得最佳潛力獎之「具誤差補償系統之定位平台」作品,是整合創新之五自由度奈米定位平台與五自由度量測系統所研發而成的高精度定位平台,此平台可大幅提高平台的定位精度,研發團隊並已完全掌握此平台自主性關鍵技術,該技術可應用於國內工具機及自動化光學檢測等產業之定位設備上。  另榮獲最佳應用獎之「智慧置竿架」,是由電子系副教授楊榮林指導大學部專題生張華峰、張凱欣、謝民彥所開發,此作品結合3D列印與無線感測技術所研發的休閒釣魚輔助工具。智慧置竿架除能夠即時以手機發出魚訊通知,同時可依釣場風浪調校敏感度以降低誤判機率,使得釣友可以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享受搏魚的樂趣。  校長盧燈茂表示,學校除致力於創新產品研發、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對培育未來科技發展所需優秀人力更不遺餘力,此次獲獎學生透過團隊合作研究,將創意想法具體落實成創新技術作品,學生所習得各項專業與產業應用技術,畢業後可直接投入職場與產業界無縫接軌,更能促成學生創業的發展機會。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