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心婚姻課程 傳授關愛技巧

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推動系列婚姻課程,圖為中老年伴侶浪漫幸福營學員分享。 伴侶如果缺乏溝通、調適、分享,很容易使得婚姻關係磨損。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結婚是個人生命發展歷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家庭生命週期的建立期,進入婚姻在幸福浪漫的同時,也意味著責任及承擔。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所提供將婚、新婚、已婚等一系列學習資訊及活動,可讓婚姻路上各階段伴侶,習得尋求支持經營婚姻生活的資源及方法。  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於一0九年推動一系列婚姻教育課程,包括在大專校院、高中職及國中推動婚前教育,加強青少年情感溝通及建立正確婚前教育觀念。結合軍方、海巡署、民政局、人事處等單位提供適婚者學習分享個人婚姻價值觀,了解彼此差異,為營造健康婚姻做準備;也針對將婚、新婚、新手父母、中老年等伴侶辦理一系列講座、成長團體等,以家人關係、衝突處理、家庭經營及婚姻正向溝通技巧為議題,繼續拓展彼此愛情地圖並時常將愛說出口,將關心化為五種愛之語行動,孕育簡單的幸福。  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張冰嫈表示,一一0年將與臺南地方法院、心理諮商所合作協助正處於訴請離婚伴侶理性面對,並妥善處理婚姻中面臨的各種困擾,也持續規畫多樣的婚姻教育方案,兼顧未婚、將婚、新婚、新手父母及中老年伴侶等不同階段,及針對核心家庭、單親家庭、雙薪家庭、新住民家庭、身心障礙等不同群體的民眾,提供認識婚姻經營的智慧與幸福婚姻的真諦。  歡迎市民朋友關注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官方、FB或LINE,隨時掌握第一手課程資訊,踴躍報名參加,一起實現「因為愛,我們學習;學習讓我們更相愛」,攜手共創幸福樂章。(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廣告)

Read More

機器人工程師初階證照考 崑大21人全過關

崑大建置機器人工程師iPAS證照術科考場,並輔導學生機台實作參加第一波機器人工程師初階術科證照考試,二十一名學生全數通過。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今年獲得教育部補助,建置機聯網與應用、感知系統整合應用及機器人工程師三個iPAS證照術科考場,並輔導二十一名學生參加第一波機器人工程師初階術科證照考試,全數通過。  技職校院學生必須培養為完成特定職業或職類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能力組合,包括知識、技能及態度,而術科證照正是引導訓練與核驗此能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iPAS證照是經濟部工業局為改善企業尋才不易與青年就業困難問題,同時配合政府產業政策所需專業人才,所辦理的產業人才能力鑑定。  iPAS證照強調「證能合一」,崑大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補助下,積極輔導學生考取證照,智慧機器人工程系充分應用考場設置的優勢,安排一個月時間舉辦密集訓練的輔導課,參加輔導課的學生共四十二名,其中由副教授陳國泰輔導配合課及機台實作的二十一名學生,在該校考場參加全國第一波機器人工程師初階術科證照考試全數通過,其中十三人為大一新生,相當不容易。  智慧機器人工程系主任吳崇民表示,工業型機器手臂專業證照,是智慧製造自動化技術人員重要的能力鑑定證照,未來將持續開辦證照輔導班,讓學生畢業便可立即與業界接軌。

Read More

主任兼教練 山上國中練獅戰鼓奪優等

山上國中台灣獅和戰鼓雙雙獲優等,表現優異。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山上報導  山上國中學生只有五十四名,今年傳統藝術比賽台灣獅和鼓術都贏得優等,其中鼓術在沒有教練情況下,只由學校主任江宇倫指導,竟由甲等進階至優等,學生們的認真和老師們的辛苦陪伴,可說是致勝關鍵。  山中的鼓隊打的是戰鼓,目前有許多學校都成立鼓隊,讓孩子在鼓聲中更有自信,不論是大鼓、太鼓、十鼓,均納入今年傳藝的鼓術中比賽,而山中的戰鼓,需要更嚴謹的訓練,只是山中缺乏鼓術教練,主任江宇倫在帶領台灣獅之餘,還得兼任鼓術的教練,帶領山中的學生練獅打鼓,果然勤練總是有收穫的,雙雙贏得今年傳藝比賽的優等。 山上國中台灣獅和戰鼓雙雙獲優等,表現優異。 (記者張淑娟攝) 黃建凱表示,對位處偏鄉學生數又不多的情況下,山中的學生仍能不斷進步,由甲等進步到優等,實屬不易更值得鼓勵,尤其自己才接任山中校長不久,看到學生們天天不斷的精進自己,不斷的學習,表現出最好的自己,他都被感動了,所以將擇期舉辦慶功宴,為這群優等的學生們加油打氣,也期望與家長們一起分享學生們成長的喜悅。  江宇倫則指出,藝陣團隊講求傳承,平常練習都是九年級學長姐教導,學生除學會技藝外,更能訓練體魄與團體合作,而學生表現也獲得家長與社區肯定,如今山上國中傳統藝陣像一個大家庭,讓每位山上國中學生都以加入藝陣團隊為榮。

Read More

第一次見蚯蚓 德高國小學生驚呼連連

德高國小師生體驗用「蚓菜共生植栽器」來種菜。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德高國小十七日邀請高雄旗山思原生態農場的主人羅條原,到校為小朋友上「友善環境農作課程」,並教導小朋友用他研發的「蚓菜共生植栽器」來種菜,不少小朋友都是第一次看到蚯蚓,一開始都驚呼害怕,後來還是鼓起勇氣把蚯蚓抓到植栽器中,配合培養土完成一盆盆的都會陽台活動菜園。  德高校長劉裕承開場就對現場小朋友調查了一下,結果有超過五成的小朋友其實沒有看過活生生的蚯蚓。  思原生態農場主人羅條原與林桂年夫妻研發了一套組合式「蚓菜共生植栽器」,利用蚯蚓消化廚餘再轉為有機肥滋養植栽,植栽器採立體式栽種。此項發明不僅抱回二0一九年第三十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的環境能源類金牌獎,同時獲泰國國際最佳發明獎。  在榮譽家長會長盧俊達的贊助下,為各班級準備一組「蚓菜共生植栽器」,現瑒進行蚯蚓生態教學,並讓師生們親手將土壤放入載栽器,並親自種下大陸妹、奶油妹、紅葉萵苣等小菜苗。小朋友們在課程結束後踴躍地提問有關蚯蚓的知識和「蚓菜共生植栽器」的照顧方式。

Read More

拍攝潔牙微電影 北勢學童刷好刷滿

麻豆北勢國小五年級七名學童參加潔牙微電影比賽,獲市賽及全國賽佳績,最大收穫就是將牙齒刷好、刷滿。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麻豆區北勢國小參加二0二0年潔牙微電影競賽,先獲南市乙組金牌獎,再奪全國創意優異獎,短短的三分十五秒影片,師生花費一個多星期拍攝完成,學生說,得獎最大收穫就是將牙刷好、刷滿。 微電影指導老師戴煜德指出,這次參與創作的是五年級七名學生,不論是劇本撰寫、角色挑選,到演出過程,全由學生自行創作。 電影片長三分十五秒,主要是將學童忽略潔牙重要,進而吃零食沒刷牙,最後終被蛀牙所苦,經校護謝蕙如的衛教下,學會正確的貝氏刷牙,減輕蛀牙的機率。 電影拍攝時間長達一個多星期,演出內容更是不斷求變,一個刷牙鏡頭就能拍上七、八次,學生堅持全程以台語發音,除更貼近生活,也能展現不一樣的自己。 學生邱筠苹表示,拍攝微電影可以將所學的知識真實運用;尤涵誼說,平時吃完午餐後就要潔牙,這次拍電影更是刷好、刷滿。 連續在市賽及全國賽傳出捷報,北勢國小校長林義順給予參賽師生鼓勵,感謝推廣潔牙重要性。

Read More

南應大樂齡爺爺章振才 百歲慶生

南應大樂齡學員章振才歡慶百歲生日,校長黃宗成(左一)與台南榮家主任王風勝(右二)一起切蛋榚慶生,讚賞他活到老、學到老精神。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參加樂齡學習邁入第十年的台南應大樂齡大學學員章振才,十六日歡慶百歲生日,全體樂齡師生齊聚一堂為全國最高齡「樂齡爺爺」賀壽,校長黃宗成與台南榮家主任王風勝也一起切蛋榚慶生,讚賞他活到老、學到老精神,是樂齡學習的最佳典範。  章振才民國十年出生於廣東省南澳縣,二十七年入伍,服務軍旅三十載,五十七年以陸軍行政上士退伍,曾在木材工場、製藥廠、食品工廠工作。章振才說在軍中時少報兩歲,實際年齡應該是一0二歲。  章振才七十六年於台南妙禪寺歸依佛門,信奉觀音菩薩,茹素已三十餘年;一0一年三月入住台南榮家自費安養,個性樂觀、隨和、親切、有禮貌,見人都會微笑雙掌合十打招呼,章振才在台南榮家與人相處融洽,平日踴躍參與榮家活動。  章振才說,能上學他很開心,也很快樂,同學、老師都對他很好,十年樂齡學習他學習很多課程。問他學習的成果如何?他說還要多學習。人生在世,可以學就儘量學,如果身體可以,他會永續讀樂齡大學「活到老、學到老」快樂學習、忘記年齡。  樂齡大學導師戴淑貞說,章振才上課認真,將老師所教的完全吸收,這是相當好的學習態度。他是全國樂齡大學最年長的學生,相當好學,有一次牙痛請假看牙醫,完後又搭計程車趕回學校上課,學習精神可嘉。

Read More

2千餘萬補助 充實中小學實驗室

南市爭取國教署提升國民中小學自然科學領域教學設備計畫經費,獲兩千兩百餘萬元補助,將用來改善學校的自然教學設備。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自然科學教學設備充足的國中高達八、九成,但國小卻不到一成。教育局指出,南市今年獲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國中小自然科學領域教學設備經費兩千兩百餘萬元,將用來添購實驗桌、顯微鏡等,完備各校實驗室及自然專科教室的基礎設備、教材,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與實作能力。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局透過專家諮詢,協助學校積極爭取國教署「提升國民中小學自然科學領域教學設備計畫」經費,今年獲得兩千兩百餘萬元補助,金額居南台之冠,希望能改善學校的自然教學設備及環境安全。 獲國教署補助的鹽水國中校長方崑合指出,該校於暑假期間辦理自然科學實驗活動,規劃自然科學主題式課程,採活動體驗及生活化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學習科學的動機和興趣。

Read More

成大海外週高教論壇 台馬泰越連線談疫情

成大十六日起舉辦成大海外週線上高教論壇,配合防疫政策,與會者均配戴成大海外基地設計的口罩,意外成為活動亮點。 (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大十六日起一連五天舉辦成大海外週線上高教論壇,與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海外基地同步連線,探討後疫情時代對高等教育的影響。配合防疫政策,與會者均配戴成大海外基地設計的口罩,意外成為活動亮點。 線上高教論壇同時邀請基地駐點學校越南胡志明醫藥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President Dr. Tran Diep Tuan、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校長Vice Chancellor Mohd Hamdi Bin Abd Shukor、泰國馬希竇大學國際長A. P. Nopraenue Sajjarax Dhirathithi及資訊長Asst. Prof. Thatchavee Leelawat,與成大副校長賴明德、國際長王筱雯,針對全球高等教育因應疫情變化的危機挑戰、不可預知風險的應對等主題,進行國際高教交流。 成大海外基地於十六、十七日兩天在成大未來館進行海外週線上論壇。十八至二十日則由成大在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的海外基地接力舉辦。十八日將邀台灣疾管署醫師吳佩圜與成大馬來西亞基地主任Prof. Noor Hayaty Abu Kasim分享台灣防疫經驗。十九日成大越南基地討論產學合作目前遇到的挑戰與契機。二十日馬來西亞基地針對水資源保護措施進行線上交流。 成大近年在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設立海外科研基地,強化與當地的鏈結。今年成大海外基地有八件跨國研究計畫,四個國家共五十五名教研人員投入,其中海外成員約占五成。研究領域涵蓋疾病防治、健康照護、創新工業、永續科技、奈米科技及生物資訊等。

Read More

學生音樂賽登場 1.3萬人6地競技

南市學生音樂比賽十六日起登場,團體賽及個人賽參賽人數合計約一萬三千人。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學生音樂比賽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十六日起登場。其中學生音樂比賽賽程長達二十八天,團體賽有三百七十一支隊伍,超過一萬兩千人參與。國小至大專院校的個人賽則有七百二十八人參賽。 為了讓南市優秀的音樂團隊及學子展現學習成果,選拔參加全國賽的學校及個人代表,市府教育局十六日起至十二月十一日辦理一0九學年度學生音樂比賽。比賽分為團體及個人兩大項目,團體賽共十二類、九十八個類組,個人賽共十八類、一0九個類組。分別在台南應用科技大學乃建堂、台南夢想田音樂館、新化國小、虹韻文創中心、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台江文化中心舉行。

Read More

崑大師生秀廚藝 楠西梅子低碳料理上桌

崑大環工系USR團隊串連餐飲系和樂大銀髮學員,共同將楠西梅子烹煮成低碳梅子料理。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環境工程系執行USR計畫,串連餐飲系師生和樂齡大學銀髮學員們,化身環保大廚,利用餐飲系專業教室,共同將楠西梅子烹煮成低碳梅子料理,每道食譜都是適合樂齡養生的健康料理,青銀共伴為楠西梅農創造新價值。  崑大環工系邀請餐飲系師生現場傳授梅子健康料理的做法,梅子含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高含量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鉀,以及豐富的抗老有機酸,具有消除疲勞與強力的殺菌功效,是能增加抵抗力的健康食品。餐飲系師生特別規劃活動菜單,包括綠金香梅核桃貝、陳皮梅三杯雞、祛風保健酸梅湯等,每道菜都是容易上手的家常菜,不只料理容易,口感更是清爽酸甜,讓人食指大動。  樂齡大學學員們分組下廚,體驗烹飪梅子料理的樂趣,並品嘗熱騰騰的料理。學員們表示,透過活動學到很多低碳健康飲食,原來梅子入菜美味又健康。廚藝教室不但有完備的烹飪廚具,環境寬廣明亮,在五星級的專業教室裡跟著老師學習特色佳餚,輕鬆又舒適。  崑大行政副校長兼主任秘書鐘俊顏也參與活動,與樂齡學員們共享梅子大餐,並傳達在地食材低碳飲食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銀髮族學員們了解不必出遠門,也能輕鬆料理出健康好菜,運用在地食材吃出免疫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