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科大志工師生與新竹特教生一起路跑

明新科大師生前往新竹特殊教育學校的校內路跑活動,擔任陪跑或當啦啦隊,與特教學生一起完賽。(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明新科技大學注重學生品德培養,長期推動品德教育深耕活動,在「德耀明新-品德愛發光」品德深耕校園計畫支持下,學務處生活輔導組與四十幾位學生到竹北的國立新竹特殊教育學校擔任志工,進行帶動跳、體適能及一起完成路跑活動等,展現活力與熱情。 明新科大學務長高小芳表示,與特教學校結緣,最早在一0八年因為運動事業管理系的學生參與設計「運動與遊戲」課程,到校擔任助教,在與小朋友的互動中建立雙方的互信與友誼,持續六年來都有志工學生到校服務,協助將體適能與運動遊戲帶入教學。 今年運動事業管理系四十位修習「特殊族群運動休閒活動規劃」的大三同學,結合所學將理論化為實際,配合特教學校當天的路跑活動,設計十五分鐘的暖身操,在路跑進行過程,志工同學們分散路線中,形成保護網,陪跑或當啦啦隊,也協助隨時留意孩子們的安全。 運管系大三的盧品晴同學本次負責帶動跳動作設計及教學,品晴同學是全國舞蹈冠軍,也曾是國家隊代表參加世界盃競賽。她表示,設計安全適合的動作,看著這些特殊的孩子充滿笑容跟著他們一起隨音樂起舞,純真的快樂也感染所有同學。 參與的志工同學說,系上很多實務學習活動與機會,但特教學校的服務學習是覺得最感動的。跑跑跳跳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對特殊的孩子而言卻是困難的挑戰。這次的服務機會,讓志工學生未來接觸不同族群時可以有不同的思維及方式去做更有效的運動指導,讓所有人都能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及好處。

Read More

東華大學前進豐田社區體驗教學 為地方培育方案計畫人才

東華學生提供美感協助二手,讓鞋子重新上架。(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地方感-社區創意行動方案」課程,協助豐田五味屋改造娃娃屋與瘋衣舍空間,師生們以實地行動投入協助社區所需,也藉此更瞭解社區居民與在地需求。在體驗之後,學生們將為社區規劃多項小型社區方案,進行提案為社區爭取經費完成社區需要的照顧與活化。 東華大學通識課程「地方感-社區創意行動方案」長期為社區撰寫計畫、爭取經費並執行方案。為使協助提案之同學深入解社區實況,日前辦理實地體驗學習,體驗教學活動從物資整理的效能、效率為著眼點,引導同學理解如何從人力短缺問題進而發想提出「負責任的捐贈」方案,從源頭降低運輸成本的浪費,到協助社區減少整理物資的人力,同時也協助二手商店能取得可供販售的物資,讓方案發揮最佳功效。 東華學生種植洛神花。(東華大學提供) 花蓮的社區居民多以務農為生,在地生產的農作物是最能讓人與土地產生聯繫的管道,本次體驗訓練包含洛神花定植學習,期望秋天時能再次回到五味屋與社區一同採收洛神花果實,共同製作好喝的花茶及美味的蜜餞。洛神花定植及洛神田養護計畫讓大家親身體驗到農作的辛苦,也刺激同學們提出在地農產品創意銷售促銷的方案及想法。 體驗教學的重頭戲是協助營運空間的改造,同學們與社區夥伴及社區孩子們協力進行,將二手衣物、娃娃屋及誠什商店作了全面性的大改造,從物資搬動、對調,櫃子等重物移動,空間規劃重新配置,環境清掃,排列再上架等,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在短短的兩天中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Read More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跨校聯手 永續成果展引環保風潮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攜手健行科大,推動永續設計環保成果展。(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隨著全球對環境議題日益關注,中原大學積極參與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致力與在地社區攜手打造永續發展的未來。由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執行的「永續社區環保公益博物館串聯計劃」,以社區公益二手店為基地,結合「教學促進」和「社區永續」理念,透過再生節能、環境永續及健康生活等課程,開展跨校系的合作交流,推動地方再造。 由中原大學室設系在職專班組成的設計師團隊,發揮專業引領學生學習。(中原大學提供) 該計劃提出三大目標:串連在地組織、推動共學共好、發掘環境議題。具體內容包括以實境教學融入社區,建立負責任的消費生產態度推動循環利用;同時以社區環保與公益推廣等方式,促進居民改變觀念,為健康、環境和生活品質帶來積極影響。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中)表示,設計學院致力於將永續意識融入教學。(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主任陳歷渝與健行科技大學室內設計與管理系主任蕭良豪攜手合作,以「見室」成果展作為實踐的機會。兩位主任邀請到就讀中原大學室設系在職專班二年級的蔡馨文老師,以及六位在設計界享有盛名的專業設計師,包括張顥瀚、符致康、曾騰胥、徐敏慧、莊(交力)澄和李潘龍,共同策劃並執行此次展覽。 中原室設在職碩專二符致康設計師專業教導學生,如何手繪空間與丈量。(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永續社區環保公益博物館串聯計畫」計劃主持人陳歷渝教授表示,中原大學設計學院一向致力於將環保意識融入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和責任感。長期與周邊商圈及夥伴學校緊密聯繫,共同探索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環保理念。此次與健行科技大學的合作,不僅發揮中原設計學院師生的專業能力,更展現了他們對於推動永續生活的熱忱。

Read More

崑山高中攜手北區中樓里辦「崑樓傳藝」作品聯展

崑山國際學校攜手北區中樓里舉辦聯展,左起為董事長吳政翰賢伉儷、中樓里里長楊政衡、校長林央央、執行董事王華勇。(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崑山高中攜手北區中樓里、中樓里社區發展協會,三日至五日在崑山高中圖書館一樓舉辦「崑樓傳藝」作品聯展,展出中樓里里長楊政衡、社區藝術家及崑中師生的創作,邀請民眾入校參觀,為社區長者們的多元創作點讚。 崑山高中校長林央央表示,崑山國際學校不僅積極轉型,也加強與社區互動,此次為了慶祝母親節,特別結合北區中樓里合辦了這次的展出,展覽作品包含楊政衡里長與社區藝術家的油畫作品、木作鳥居、木作小工藝、陳鴻任老師木作-閒物逸盒、多款陶藝工藝、莊崑謨校長書法墨寶、時尚美妝造型配件,幼兒保育科製作小教具,展現了學校和社區藝術家們的創造力和才華。 中樓里里長楊政衡解說以開元路人文歷史創作的九宮格畫作。(記者施春瑛攝) 楊政衡里長在中樓里開辦多年「長青油畫班」,有三十多名長者學員,楊政衡將藝術專長融入社區,透過臨摹、抽象、寫生、拍照等寫意的方式,自由創作發揮,讓長者在藝術領域中豐富他們人生的色彩。此次展出的主要畫作〈印地安酋長〉、〈戰神〉就是出自楊政衡之手。 此外中樓里社區發展協會與文化局合作製作的九宮格畫作,也首度在崑山高中展出,創作者將構圖畫在麻布上,藉以描述開元路上舊建築物消失後留下的微弱痕跡,像是舊時代的鳳梨會社、製麻會社、天仁樂園、元寶兒童樂園、打靶山、開元戲院及因為鐵路電氣化被分開的夫妻樹等等,楊政衡在開幕活動上也一一講解,介紹開元路上的人文、歷史、古蹟、趣事。

Read More

靜宜台文系畢展5/7登場 全方位展現學生4年精彩創作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第十八屆畢業成果展「艸.生」,將於七日至九日於校內主顧樓一樓盛大登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第十八屆畢業成果展「艸.生」,將於七日至九日於校內主顧樓一樓盛大登場;展出由學生提案發想、腦力激盪、獨立創新研發的三十五件多元作品。藉由論文研究、文創商品、影像記錄等創作,全方位呈現學生從文學閱讀到文學實踐,並將創意發想轉化為具體成果的創作歷程,深獲各界高度肯定,邀請大家蒞校共襄盛舉! 靜宜大學台文系畢業成果展主題「艸.生」,代表小草堅忍不拔的精神及凝聚改變的力量!主任申惠豐表示,該系每年畢業成果展是一大特色,歷年來深獲各界好評;學生從台灣文學與文化中汲取養分,轉化為各式極富巧思的作品;不僅兼具文化內涵與創新思維,亦充分展現台灣的人文特色與在地精神。 靜宜台文系畢業成果展全方位呈現學生從文學閱讀到文學實踐,並將創意發想轉化為具體成果的創作歷程!(記者陳金龍攝) 台文系學生林芮妤、洪懿慈、黃致瑋等三人以「一一七五記憶的溫度」為主題,將台灣傳統的瓦片,做成項鍊、耳環及胸針等飾品,並透過訪談九位製作瓦片的師傅,書寫整理成專書,透過視覺傳達設計結合地方創生,呈現多元的文學轉譯。 台文系學生以「捕獲」小吃的概念,將各地特有種生物與特色小吃轉化為「小吃生物」,並以公仔形象呈現「盒玩」;讓大家在繁忙生活中獲得小樂趣,也能認識台灣小吃及瞭解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靜宜台文系第十八屆畢業成果展將展出由學生提案發想、腦力激盪、獨立創新研發的三十五件多元作品。(記者陳金龍攝) 值得一提的是成果展中,還有論文研究《眷村異世代記憶的重塑與再現》、創作詩集<出格的事>、木雕作品<底棲遊牧人>及攝影作品<雕,續>等三十五件豐富多元的作品!學生以務實致用貼近社會與產業所需,畢業就能立即投入職場或創業,邁向璀璨的前程。

Read More

落實技職教育精神 黎明技術學院設智慧製造人才培育中心  

黎明技術學院智慧製造人才培育中心揭牌典禮產官學各界貴賓雲集。(黎明技術學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黎明技術學院接續與國內智慧穿戴裝置龍頭Garmin台灣國際航電股份有限公司持續6年國際產學合作,並在OEM/ODM經驗垂直上下整合的生產製程模範生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大廠鑫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捐贈3套高精密智慧機械手臂的加持下,再與鴻海科技集團鴻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打造AI伺服器PCBA產線,黎明技術學院智慧製造人才培育中心2日揭牌啟用,產官學各界貴賓雲集、熱鬧非凡。 為落實技職教育精神,降低學用落差,黎明技術學院與獲得全球首家AI伺服器燈塔工廠榮譽,也是世界級智慧型雲網服務產品技術領導者的鴻佰科技攜手合作共同打造AI伺服器PCBA產線,直接將產線複製設立在校內,以共同培育智慧製造專業技術人才。AI伺服器PCBA產線設置有表面黏著技術SMT及雙列直插封裝DIP兩條智慧產線,相關設備由鴻佰科技無償提供捐贈黎明技術學院。 鴻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協理陳春輝捐贈AI伺服器PCBA產線設備後與黎明技術學院董事長許耀基、校長林明芳合影。(黎明技術學院提供) 黎明技術學院校長林明芳致詞表示,學校為落實聯合國ESG、SDGs永續發展目標,在AI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唯有跟上產業升級、切合國家發展策略,才能培育出可為業界所用的人才,同時落實董事會永續經營、完全就業辦學理念。黎明技術學院董事長許耀基致詞更感性提到,帶領黎明走向第三波轉型的路上遇到許多貴人,除了今天捐贈AI伺服器PCBA產線設備的鴻佰科技、上週捐贈智慧電動車輛維修設備的台灣森那美起亞、去年捐贈本校機械手臂的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還有從中央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教育部產學各專案辦公室、新北市政府,還有各合作聯盟學校校長的支持與疼惜,讓黎明更沒有理由怠惰。 鴻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協理陳春輝致詞表示:肯定黎明團隊對於智慧製造轉型所展現出來的熱忱、決心與執行力,這也是在五所大專院校同時爭取產線設備黎明脫穎而出的關鍵。未來將樂意提供黎明智慧工程學群電機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學生實習與就業機會,共同開設微學程、師資培訓、業師協同教學,教師研習營及高職生體驗課程,培育AI時代所需的新一代技術人才。 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呂勝男總裁也表示:智慧製造需要更高端、更細膩的技術,去年捐贈黎明機械手臂就是為了讓學生盡早接觸並學習業界所需的設備與技術。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李貴琪所長表示:紡織產業未來重要發展趨勢之一正是結合AI技術的智慧製造,肯定黎明對業界發展趨勢的洞見,並表示學生在如此完善的設備與資源學習,不僅能做到學生完全就業,更是產業界積極爭取的人才。

Read More

全國學生舞蹈賽 南市全壘打

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南市中山國中抱回雙特優。(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舞蹈教育界年度盛事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南市參賽隊伍全數獲獎,其中中山國中、歸仁國中抱回雙特優。歸仁區紅瓦厝國小四支隊伍分別參加民俗舞、古典舞、現代舞、兒童舞蹈項目,拿下兩特優兩優等佳績,表現令人激賞。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分為古典舞、民俗舞、現代舞、兒童舞蹈等四大類別。團體組又分為A、B兩組,A組為舞蹈藝才班、B組以校內社團為主。南市代表隊不負眾望全數獲獎,團體組有十一隊特優、二十隊優等。個人組有三人特優、二十一人優等。獲獎學校中,五校設有舞蹈藝才班,十九校致力於推動校內舞蹈教育及社團活動,值得肯定。 麻豆國小舞蹈隊連續三年勇奪國小B團體甲組民俗舞特優。今年的舞碼「花好月圓元宵樂」,以元宵節為主題。舞者透過廟口嬉戲、搓湯圓等橋段,呈現元宵節歡樂氛圍。承載人們心願的天燈冉冉升空時,氣氛達到最高潮。 麻豆國小校長李貞儀透露,麻豆國小舞蹈隊取得南市代表權後,原先練習場地施工補強無法使用,但親師生仍排除萬難、努力不懈,最終如願摘下全國特優,全校師生與有榮焉。舞蹈隊表現優異,已成校內學子心生嚮往的熱門團隊,成功為學校締造發展特色。 教育局指出,中山國中、歸仁國中、復興國中獲選為全國學生舞蹈比賽特優展演團隊,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古典舞個人組則獲特別推薦。上述隊伍訂於五月五日在台藝大表演廳、七月九日移師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出。

Read More

高市室內設計新人獎 崑大獲4獎

崑大空設系三年級郭泰宏設計「Pavilion」(樓閣)作品,獲得第六屆建築暨室內設計學生設計新人獎特優獎。(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三年級學生參加第六屆建築暨室內設計學生設計新人獎,表現優異,四位參賽者均獲獎,包括郭泰宏特優獎、吳佩維優等獎,及楊閔勛與陳佑瑄兩個佳作獎,顯見崑大空設系專業教學足以銜接業界,並獲得肯定。 由高雄市建築學會主辦的室內設計新人獎,旨在推動高雄產業發展,激勵在地大專院校建築、室內設計、空間設計等相關領域之學子透過獎學金競賽,激勵學生保持專業認真的學習態度,並透過跨校觀摩作品互相切磋,挑戰自我極限,進一步提升自我專業水準。 崑大空設系獲得特優獎的郭泰宏作品「Pavilion」(樓閣),以台南龍崎貓咪階梯為設計基地,透過閱讀空間的營造,提供人群交流、休憩的公共空間,作品延展龍崎安靜、慢活的生活樣態,作者以山巒起伏進行整體設計,延續地方意象,並透過夜間照明作為居民動線指引,成為區域亮點。 吳佩維則以「慢下腳步,細微中生活」獲得優等獎,作品試圖呈現夜行龍崎的感觸,基地位於牛埔水土保持教育園區對面,規劃一系列路徑,將人導入寧靜氛圍,是一個從靜心到沉浸的過程,體驗自我與自然的關係。 楊閔勛與陳佑瑄也分別以「Boundary」(邊界)、「海之鄉韻─序─自然生態橋」作品, 獲得佳作獎。

Read More

南台攜手奇美醫打造健康科技生活圈

南台科大與奇美醫共同簽署MOU,成立高階智慧生醫聯合研究中心,將以專案方式合作推動臨床需求與技術新創媒合。(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南台科大二日與奇美醫共同簽署MOU,在該校正式成立「高階智慧生醫聯合研究中心」,透過臨床場域未被滿足的需求轉換為驅動技術研發,將運動科技、生活型態醫學和急症在宅照護等領域進行技術和臨床端的整合,讓研究成果能轉化為實際的產品落地應用。 南台校長吳誠文特別以榮獲諾貝爾獎的李遠哲為例,說明將研究真正落實到對人類有貢獻的地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說,此次與奇美醫攜手成立聯合研究中心的規劃與執行,是重要的里程碑,希望與外界合作時,利用包含研究型大學、各種可能的研究機構,與業界的研究能量,並結合南台的科技研發能力,將研究成果落實到對人類有貢獻的地步。 響應政府「健康台灣」的願景,未來南台將成立「智慧健康學院」,除高齡福祉服務系、幼兒保育系,還要成立運動科技及護理系,期待將科技和照護人力能結合在一起,能把照護工作做得更好。 奇美醫院長林宏榮表示,與南台共同成立的聯合研究中心將以專案方式合作,透過運動科技與輔助健康照護是目前延緩慢性病或其他共病發生的重要方法,實證研究發現,透過調整生活型態,除可促進病人生活品質,增強身體功能,並能協助醫療專業人員更有效管理病情。

Read More

敏惠醫專與朴子醫院、國中結盟育才

敏惠醫專和朴子醫院及朴子國中結盟,共同推醫護教育十年育才計畫。(敏惠醫專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人口高齡化醫療照護需求大幅增加,敏惠醫專校長葉至誠、朴子醫院院長賴仲亮二日拜訪朴子國中校長曾崇賢,三方將結盟共同推動醫護教育十年育才計畫。 葉至誠說,技職教育肩負培育優質專業技術人才使命,與朴子醫院,朴子國中結盟,合作建立「十年一貫,醫護人才」培育方案。 敏惠醫專推動完全免試入學,前三年因十二年國教實施免學費,專四、五加入教育部展翅計劃,達成五年全公費、銜接優質就業,同時可連接優質大學,以五加二方式取得大學文憑,歡迎學生經完全免試入學方式直接進入敏惠醫專就讀,成為「健康促進,醫療照護」骨幹人才。 賴仲亮表示,少子女化造成醫護人才來源嚴重不足是醫院最大的挑戰,為肩負醫療照護重責,朴子醫院與長庚科大嘉義分部、敏惠醫專、朴子國中、東石國中、布袋國中等,搭配展翅計畫等多元助學方案,學子於朴子醫院實習、就業,落實「五年公費、有酬實習、優質就業、深耕專業」目標。 曾崇賢高度肯定「十年一貫,醫護人才」的培育方案,藉由學校及優質醫療院所的緊密結合,學生在國中階段以「生涯試探」,確認對醫護有興趣,銜接五專「專業學習」,對接大學「專業深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