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好藝左鎮展竹管家具風華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10/10135055/781767588.030040-Compressed-with-FlexClip-Compressed-with-FlexClip.mp4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台灣是竹子的王國,左鎮區率先以農村好藝扎根左鎮,讓傳統竹構術現風華,十日舉辦成果展,一張張傳統的竹管椅子搶盡風頭,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肯定台南市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與在地常在文創空間,主辦「114年農村好藝計畫-左鎮西雅竹管家具製作工作坊」,開啟竹構工藝保持的第一步。 此次的農村好藝─竹管家具製作工作坊,由八十五歲的竹藝老師李天生,帶領十多名的學員由左鎮竹林取材、製作竹凳為主軸,傳授最具代表性的「鑿孔穿刺工法」,這種工法是早期漢人帶來的一種傳統竹構做法,透過在竹管上鑿洞、穿插固定,讓結構更穩固、也更耐用。 之後鑿孔穿刺工法技術逐漸傳入西拉雅族的生活中,成為族群常見的竹家具製作方式。此次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與推動竹藝不遺餘力的左鎮老街常在文創空間合作,透過農村好藝計畫,系統化的教學與實作,讓學員不僅理解竹子的特質,也重新感受到竹工藝與生活的緊密連結。如今課程告一段落,十日特別在左鎮常在文創空間舉行成果展,每件竹椅子都受到青睞,農水署人員還要將竹椅子帶到台北展出。 學員們歡喜拿到結業證書。(記者張淑娟攝) 農水署人員強調,常民文化比較少獲保存,讓其文化一直在消失,其中竹構工藝一直未被記錄下來,而台灣是竹子的王國,竹子的發展非常重要,感謝左鎮執行如此難的計畫。區長李燿州也感動學員們願意學此功夫,更感謝常在老師林昭慶用心推動竹工藝,讓竹藝成為連結地方文化與外部學習者的重要橋梁,也讓更多人透過實作認識左鎮的風土與工藝精神。 十日成果展現場,學員也將習得的竹藝的過程分享大家,同時也有學員在現場教導「童心合憶小學堂失智症據點」長輩,一起手作竹杯墊編織活動,長輩們看到童年常見的竹椅子特別開心,又歡喜可以自己手作竹杯墊,成就感滿滿,讓整場活動多了一份溫度與跨世代交流的意義。

Read More

雙十國慶 各界齊聚升旗歡慶

市府上午在西拉雅廣場舉辦一一四年國慶升旗典禮,所有人歡慶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雙十國慶,市府10日上午於市府西拉雅廣場舉辦114年國慶升旗典禮,市長黃偉哲率市府團隊出席,許多民代和民眾自動自發前來參與,許多人手上拿著小國旗,有的身穿國旗裝,甚至為寵物穿上國旗衣,一起歡慶中華民國,扔生日快樂。 黃偉哲表示,每年的雙十國慶升旗,今年對台南而言,更具意義,台南歷經年初楠西震災跟年中丹娜絲風災,但市民展現頑強意志力和團結力,對災害應變迅速且有力,不分彼此,攜手同心努力,讓台南度過難關。 日前花蓮發生堰塞湖溢流,黃偉哲說,台南在度過難關、行有餘力之餘,還能去幫助其他縣市,當鏟子超人、執行救援任務,展現台南人熱情友善一面,藉著雙十國慶之際,特別感謝所有市民、公務人力,也感謝議員的指教,共同珍愛台南,日後他也將繼續傾聽各方聲音,再接再厲,不忘初心,與市民一起努力,讓台南變得更加美好與進步,共創更幸福、更有溫度的台南。 市府表示,台南去年迎來400年歷史重要里程碑後,今年將持續推動一系列文化與城市發展活動,展現台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多元風貌,市府在各項施政評比上屢獲佳績,是市民支持市府與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全體台南市民的榮耀。 市府上午在西拉雅廣場舉辦一一四年國慶升旗典禮,所有人歡慶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記者林雪娟攝) 升旗典禮開場由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國小部)熱舞社帶來活力四射的勁歌熱舞表演,舞者以充滿朝氣舞步,展現年輕世代的創意與自信,現場洋溢熱情與活力,為典禮注入活力與新意;隨後,升旗手進行莊嚴升旗儀式,伴隨悠揚國歌聲,國旗冉冉升起,象徵對國家的祝福與敬意。民眾出席踴躍,數百人在朝陽中向國旗致敬,感受國家生日的榮耀。

Read More

台南市特種搜救隊10日前往花蓮災區投入第一線任務

台南市特種搜救隊十日拂曉前往花蓮災區,投入第一線任務。(消防局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特種搜救隊因應中央編排,共調派七輛救災車輛、十七名特搜人員、一隻搜救犬(NINA)及無人機、沙灘越野車、怪手,十日拂曉前往花蓮災區,投入第一線任務。 總統賴清德近日指示各縣市特搜隊伍,不可放棄任何一線希望,接續投入搜救任務,並要求特搜隊以確保自身安全為前提,加強災區的失聯民眾搜尋,並編排輪次,期發揮最有效的戰力。 市長黃偉哲表示,「同島一命」,台灣上的人民命運與共、生死相連,台南市特搜隊不能置身事外,並以最堅定的信念、最專業的技術,全力協助花蓮失聯民眾搜尋,無論多困難的環境,都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失聯民眾。 本次出勤台南市特種搜救隊領犬員游韋翰及NINA(拉不拉多)。(消防局提供) 消防局長李明峯指出,這次出勤隊員皆受過消防署高強度專業重型搜救隊認證人員,裝備包含高解析無人機,並搭配經驗豐富的搜救犬(NINA),以提高搜尋效率與準確度,期待完成救援任務,讓民眾安心。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10/10090904/%E5%8F%B0%E5%8D%97%E5%B8%82%E7%89%B9%E7%A8%AE%E6%90%9C%E6%95%91%E9%9A%8A10%E6%97%A5%E5%89%8D%E5%BE%80%E8%8A%B1%E8%93%AE%E7%81%BD%E5%8D%80%E6%8A%95%E5%85%A5%E7%AC%AC%E4%B8%80%E7%B7%9A%E4%BB%BB%E5%8B%99.mp4

Read More

台南民管新氣象 陳柏元接任團長

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新任團長由陳柏元(右)接任,左為文化局長黃雅玲。(文化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以歸仁文化中心為據點的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成立迄今二十五年,今年樂團迎來新氣象,由長期於團內任職的笛樂演奏家陳柏元接任團長一職。市府文化局長黃雅玲期許民管在新任團長帶領下,推動公眾參與並深化跨域合作,讓民族音樂走入市民生活。 陳柏元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並取得碩士學位,主修笛子演奏與研究,具備深厚學養與創作能量。他除曾擔任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管樂聲部長、演奏組組長外,亦於國內多所大學授課,長年投入民族音樂教育與推廣,累積豐富的舞台與行政經驗。其演奏足跡遍及全台,擅於結合傳統與現代語彙,展現當代國樂多樣風貌。 身為民管第一位由團員升任團長的陳柏元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樂團創新能量並與國內專業樂團的合作交流,來提升強化內部專業訓練,同時也建立青年培育機制,並將延伸演出據點至社區、校園及偏鄉,讓更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民族音樂之美。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承載著推廣民族音樂與厚植在地文化量能的任務。鼓勵民管透過開放排練、音樂講座與社區巡演,讓更多民眾能近距離接觸國樂。期勉團隊以音樂作為連結城市的語言,在新團長帶領下開創更具多元與共融的舞台,使民管成為台南文化的聲音名片。

Read More

東區2處特色公園遊具啟用

  東區區長黃炳元(右)與關聖里里長周楹婍的女兒杜儀淳(左)於關聖公園實地視察特色遊具設施,展現活潑安全的親子共融空間。(東區區公所提供)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東區區公所九日正式啟用「關聖公園」及「裕平公園」兩座特色遊具設施。全新遊具以「安全、共融、創意」為設計理念,結合教育與娛樂功能,打造適合親子共玩的優質遊憩空間。 東區區長黃炳元指出,此次開放的關聖與裕平公園,皆導入地形特色及自然材質,設有多樣化攀爬、滑行及平衡設施,讓不同年齡層的兒童都能安全探索、開心放電。 黃炳元昨天會同文聖里里長鄭林勝時、以及代表關聖里里長周楹婍的女兒杜儀淳一同實地勘查,聽取民眾回饋與建議,期望持續優化設施細節。他強調,「打造孩子歡笑、家長安心的遊戲環境,是我們推動特色公園的初心。」 目前東區已有關聖、裕平、竹篙厝、崇成、東智陽光及後甲精忠軍事等六座特色遊具公園,各具主題風格與功能設計,充分展現「一區一特色」的城市願景,滿足不同家庭與年齡層的需求,邀請市民朋友把握雙十連假前往東區各特色公園走走看看,享受城市綠地之美與親子共遊的樂趣。

Read More

感受嘉南平原聚落風情 週六到拔林聽歌奉茶

  文資處十一日在官田拔林工作站舉辦聽歌奉茶。(文資處提供)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於十一日,攜手「恁的演唱會」與「Mattauw大地藝術季」團隊,在官田區「拔林工作站」辦理聽歌奉茶,讓民眾感受嘉南平原的聚落風情和人文美景。 文資處表示,有百年歷史的「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不僅是台南市定文化景觀,也是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支流密集的水圳串連周邊聚落、田野、廟宇與市街,形成今日獨特的文化景觀。 活動在十一日晚間六時到八時舉行,活動有《與水同行》烏山頭世遺影片試映、小事報「東嗆樂團」音樂表演、拔林工作站藝術家駐站成果分享、曾文溪流域小事報編輯工作營紀錄片、謝銘佑與麵包車樂團演出。

Read More

一中花蓮救災 嘉藥餐旅國際賽發光

  台南一中九位學生投入花蓮災後重建,返校後獲校長表揚並贈送卡其熊紀念,肯定他們以行動展現助人精神與公民責任。 (台南一中提供) 記者林怡孜、黃文記、汪惠松、陳佳伶∕綜合報導 台南一中九位高一學生子投身花蓮災區,九日返校接受表揚。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管理系參加兩項國際級廚藝盛會表現亮眼。台南應用科大漫畫系與多媒體動畫系「學海築夢」赴日實習拓展國際產學合作。柳營奇美醫院、高雄市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九日正式簽約,合作結合資源培育人才。崑山科大創意媒體學院邀請郭恩愷建築師,分享其在英國與台灣的自然建築實踐經驗。 台南一中九位高一學生許吉吉偉、蕭酉丞、魏志融、林永紘、王翔蔚、蘇仲彥、李柏陞、楊睿宸、許淳恩,主動響應台南市議會的救援行動,自願前往災區協助重建。校長廖財固九日在校內公開表揚,並頒贈象徵關懷與勇氣的「卡其熊」紀念品,感謝他們為社會付出的善行義舉。 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管理系今年在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及FHM馬來西亞吉隆坡廚藝大賽兩項國際級廚藝盛會中表現亮眼,共獲得一銀、十一銅、十三佳作,可謂滿載而歸。 台南應用科大漫畫系與多媒體動畫系攜手推動「學海築夢」計畫,一一四學年度第一學期共計四位學生赴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知名遊戲公司-Hautecouture株式會社(HC公司)進行跨國實習。 因應高齡化社會下照護人力短缺挑戰,柳營奇美醫院、高雄市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九日正式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MOU)」,雙方將結合教育與醫療資源,共同培育具專業照護與人文關懷能力的新世代健康產業人才。 崑山科大創意媒體學院USR「開江.破竹」計畫團隊舉辦專題演講,邀請森林木人建築工作室負責人暨曲墨建築事務所木構總監郭恩愷建築師,以「用雙手思考建築」為核心,分享其在英國與台灣的自然建築實踐經驗,讓師生獲益良多。

Read More

爭取輝達總部 台南準備好了

  搶輝達落腳,市府盤點各處適合土地,強調台南準備好了,任君選擇。(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輝達台灣總部在台北土地卡關,各縣市紛紛盤點適合地點供輝達選擇,市長黃偉哲下午召開緊急記者會,強調南科發展成熟,沙崙更是中央規劃的科技區,極具戰略價值,強烈爭取輝達落腳台南意願。 市府表示,除原先經濟部盤點的台南市平實重劃區和天馬電台,經發局和地政局也盤點出沙崙、南科等地,另外還有柳科、麻豆工業區,連議員們也忙著找土地,包括安平和中西區交接的產學專區,大力向輝達招手,強調台南準備好了,直喊「選我!選我!」。 黃偉哲表示,相信各縣市都在爭取,最好落腳台灣、落腳南部,最好即是落腳台南。南科發展成熟,沙崙更是中央規劃的科技區,台南街頭美食多,符合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喜愛美食特性,台南土地任選、美食任吃,歡迎黃仁輝回台南設點。 除先前報給經濟部,屬於國產署的東區平實營區和安南區天馬電台,市府還釋出南科FG區及沙崙AI基地、麻豆工業區。黃偉哲表示,平實和安南,這兩塊土地靠近市區,交通便利,南科近年來產業聚落發展已經相當完備,而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靠近高鐵,這兩處更是首選。 為積極爭取,經發局甚至製作相關模擬影片,包括86連結高速公路,高鐵站步行只要七分鐘,相當吸引人,黃偉哲也發表一封給黃仁勳的公開信,展現台南準備好了的最大誠意與行動力。 黃偉哲指出,台南是全台最適合半導體與AI產業發展的城市之一,台南提供的土地位置都極具戰略價值,甚至將發展機器人產業的柳科都可以,土地權管單純,市府自行招商,和其他民間單位更沒有產權產權合約問題,是全球企業設立研發與總部的理想選擇,歡迎黃仁勳前來視察,市府將以最高效率與最大誠意全力協助。

Read More

治水防洪 水利局多管齊下

如何防洪、避免缺水,在水利局工作報告時,引起議員多方關注。 (蔡育輝提供) 記者林雪娟、陳佳伶∕台南報導 台南易淹水面積占全國十分之三,日前的丹娜絲颱風和花蓮的堰塞湖事件,發人省思,擔心事件重演,市府水利局九日在議會工作報告時,引起議員熱烈討論。水利局表示,投入經費進行排水治理、水利設施檢查維護、改善整體淹水面積,讓市民免受水患之苦。 蔡淑惠、郭鴻儀、李啟維、陳昆和、蔡筱薇、楊中成、黃肇輝、蔡育輝、尤榮智、林冠維、林燕祝、曾培雅、陳碧玉、蔡宗豪、陳秋萍、陳皇宇、余柷青、黃麗招、李偉智等人除關心地方排水、防水等各項設施建設進度,避免部分地區逢雨必淹,也希望市府跨局處整合和合作,治水防洪絕非水利局可處理。議員們關心各地排水、滯洪池、汙水管、抽水機布設、抽水站等。 水利局回應,建置汙水下水道主幹線和分支管線,提升用戶接管,除提升生活品質並可改善區排水質。面對缺水問題,多元開發和利用水資源,擴建現有再生水廠處量,讓「一滴水可以使用三次」,減輕民生和工業用水的供水壓力。 水利局說,受全球極端氣候影響,導入逕流分擔、初流管制等海綿城市新思維,將原由河道承受洪水,改由土地共同分擔,提升土地韌性承洪。近期接連的水災,和花蓮光復事件將運用智慧防災措施,成立自主防災社區,強化防災預警及應變能力。 藍營針對烏山頭水庫內設置光電板,要求水利局向中央反映,以民生健康為重,而台南市海岸線長達六十九公里,部分為中央管轄,議員指許多地區防洪進入最後一哩路,應向中央積極爭取預算。水利局說,爭取四十七點三億。蔡淑惠指安平、永康再生水廠耗資七十四億,然至今十億收入進市庫,建議應設置基金,作為日後改善之用。

Read More

無障礙環境 全民共有共享

  高齡化社會,無障礙環境不應被視為特定族群專用,工務局開會改善。圖為身障團體。(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無障礙是身障者專屬嗎?南市無障礙協會理事長林昭坤強調,無障礙環境不應被視為特定族群專用,而是公共安全環境全民共有共享。市府透過專業講習與現場輔導,協助機關與設計單位正確理解並落實法規,期能打造出「安全、可用、可及」的共融城市空間。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及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不僅是法令要求,更是城市平權與人權實踐的具體展現。在說明會中,林昭坤從實際案例剖析建築物通路、坡道、廁所及停車空間常見缺失與改善重點。 他指出,許多公共建築仍存在門檻高低差、坡度過陡或動線不良等問題,應從源頭設計端就融入無障礙理念,無障礙環境不應被視為特定族群專用,而是所有民眾都能安全使用的公共資源,這是降低後續改善成本、優化全齡化環境品質的關鍵。 知名網路社群創作者馬兄建築師,也從實務工地觀察出發分享,如何何在放樣、灌模與裝修階段確保設施合乎規範,同時介紹國內外具代表性的友善建築與商業空間設計案例。 工務局表示,現行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與替代改善程序,包括現況勘檢、改善計畫提報、施工與複勘等流程,協助各單位正確掌握執行步驟,並提醒業者應優先排除通行障礙、改善出入口高低差及設置無障礙設施等項目,提升公共空間整體通用化與安全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