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10/10135055/781767588.030040-Compressed-with-FlexClip-Compressed-with-FlexClip.mp4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台灣是竹子的王國,左鎮區率先以農村好藝扎根左鎮,讓傳統竹構術現風華,十日舉辦成果展,一張張傳統的竹管椅子搶盡風頭,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肯定台南市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與在地常在文創空間,主辦「114年農村好藝計畫-左鎮西雅竹管家具製作工作坊」,開啟竹構工藝保持的第一步。
此次的農村好藝─竹管家具製作工作坊,由八十五歲的竹藝老師李天生,帶領十多名的學員由左鎮竹林取材、製作竹凳為主軸,傳授最具代表性的「鑿孔穿刺工法」,這種工法是早期漢人帶來的一種傳統竹構做法,透過在竹管上鑿洞、穿插固定,讓結構更穩固、也更耐用。
之後鑿孔穿刺工法技術逐漸傳入西拉雅族的生活中,成為族群常見的竹家具製作方式。此次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與推動竹藝不遺餘力的左鎮老街常在文創空間合作,透過農村好藝計畫,系統化的教學與實作,讓學員不僅理解竹子的特質,也重新感受到竹工藝與生活的緊密連結。如今課程告一段落,十日特別在左鎮常在文創空間舉行成果展,每件竹椅子都受到青睞,農水署人員還要將竹椅子帶到台北展出。
學員們歡喜拿到結業證書。(記者張淑娟攝)
農水署人員強調,常民文化比較少獲保存,讓其文化一直在消失,其中竹構工藝一直未被記錄下來,而台灣是竹子的王國,竹子的發展非常重要,感謝左鎮執行如此難的計畫。區長李燿州也感動學員們願意學此功夫,更感謝常在老師林昭慶用心推動竹工藝,讓竹藝成為連結地方文化與外部學習者的重要橋梁,也讓更多人透過實作認識左鎮的風土與工藝精神。
十日成果展現場,學員也將習得的竹藝的過程分享大家,同時也有學員在現場教導「童心合憶小學堂失智症據點」長輩,一起手作竹杯墊編織活動,長輩們看到童年常見的竹椅子特別開心,又歡喜可以自己手作竹杯墊,成就感滿滿,讓整場活動多了一份溫度與跨世代交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