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鎮化石園區 限定慶典來襲

左鎮化石園區迎接六週年館慶,週六、日將推出最強化石慶典。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化石園區迎接六週年館慶,五月三、四日將推出「Classic Rock」館慶活動,將台灣的地質精彩內容重新詮釋,活動包含「恐龍快閃表演」、「化石探險家闖關試煉」、「化石清修DIY」、「館慶市集」、「吉祥物KOKO見面會」與「大師講座」等多元內容,打造兩日限定慶典,邀請大家共襄盛舉! Rock同時具有岩石和搖滾等多重意義,左鎮化石園區以Classic Rock作為雙關主軸,將地球上的古老又經典的化石們視為經典搖滾樂曲,記錄著地球每一個精采時刻。 六週年館慶即是將地底下數百萬年來的精采時刻濃縮,不僅連續兩天都有小朋友最愛的恐龍和吉祥物KOKO隨機出沒;化石探險家闖關試煉活動中也推出「化石拼圖」、「化石尋寶」、「時光膠囊琥珀觀察」、「化石修復」等多項挑戰,讓小朋友突破關卡一路蒐集古生物印章,並成功獲得化石探險家認證! 除了現場互動與挑戰活動外,也推出限量名額的「化石清修DIY課程」,報名費每人只要三百元,就可透過清修海膽化石感受來自遠古的生命印記,活動並提供特展導覽,使參與者深入了解台灣哺乳動物的奧秘。 室外的館慶市集則邀請到多種美食攤位,讓前來參與的遊客不只能解知識的渴,更能解生理上的餓。在補充能量之餘,於市集消費滿額還有機會抽中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雙人住宿券、大板根森林遊樂區入園門票等多項好禮! 大師講座特別邀請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楊子睿、張鈞翔博士,連續兩天和大家共同探討台灣這片土地蘊藏的豐富生物遺跡,並帶大家認識台灣遠古時代的生命演化,發現台灣古生物的神奇奧妙! 台南市立博物館表示,左鎮化石園區一直以來皆以推廣化石和古生物知識為己任,今年不只延續固有精神,更打造創新教育體驗,讓來館的每個人無論年齡大小皆能樂在其中。 館慶也邀請到南瀛天文館、南科考古館、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樹谷生活科學館一同共襄盛舉,於市集中舉辦行動博物館列車,讓民眾享受豐富多元的博物館內容並獲得多重體驗。

Read More

木球交流賽3代出席 最小選手3歲

台南市木球交流賽在大橋國中登場,其中親子組許多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陪著孩子一起出賽,增進彼此間的情感交流。(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市體育總會主辦,台南市木球委員會承辦,一一四年木球交流賽在永康區大橋國中熱鬧展開,分為長青、社會及親子組等組別,其中親子組約有廿組家庭報名參加,許多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陪著孩子一起出賽,現場充滿溫馨與笑聲。 台南市木球委員會長期致力於推動木球運動,積極向下扎根,普及於校園與社區,為台南市木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響應「運動i台灣2‧0」計畫,促進全民健康,承辦此次交流賽正是延續推廣木球精神的重要活動之一。 木球交流賽吸引許多市民熱情參與,其中親子組最受矚目,共有十七組家庭參加,最小的選手僅三歲。 許多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陪著孩子一起出賽,許多小小孩是第一次接觸木球,興奮地追著打出去的球奔跑,畫面生動又可愛,為活動增添了許多趣味與感動。 台南市木球委員會副主委陳榮鋒表示,這次親子活動不僅成功推廣了木球運動,更增進親子間的互動與感情。未來也將持續配合學校與社區,積極辦理更多親子運動活動,讓木球運動向下扎根,推廣到更多家庭與孩子心中。交流賽過程氣氛熱烈,選手們互相切磋球技,展現運動家精神,並頒發獎盃與獎品,獎勵各組獲獎團隊。 大橋國中校長謝連陽表示,未來學校的相關活動規劃,可參照此次木球交流賽模式進行類似親子交流活動,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與理解,並且進一步推動校園內外的運動與健康理念。學校將繼續努力為師生與社區居民創造更多元的運動平台。

Read More

安平慈暉媽媽洪月里 績優志工

安平區公所廿八日至安平區慈暉媽媽代表洪月里(披彩帶者)家中致贈匾額,表達祝賀與敬意。 (公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母親節轉眼到來,安平區公所廿八日下午前往安平區慈暉媽媽代表洪月里家中,致贈匾額,表達最誠摯的祝賀與敬意。 洪月里現年七十五歲,出生於高雄市內門區,自小家境清寒,父母務農,勤奮持家。民國五十三年自西門國小畢業後即投入理髮技藝學習,學成後進入國防部兵工廠擔任理髮師與女工,持續服務至五十多歲退休後,在自家一樓開設理髮廳服務鄰里,從未中斷。 洪月里於民國五十八年與連文祥結褵,育有二男二女,丈夫於廿年前辭世後,她獨力承擔家庭重擔,撫育子女成人,三代同堂,家庭關係融洽,展現堅毅母愛。除家庭貢獻外,洪月里也熱心公共事務,投入社區事務,曾多次榮獲績優志工獎項。 市長黃偉哲表示,慈暉媽媽是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感謝她們對家庭與社會的無私奉獻。 區長蕭泰華表示,洪月里無論在家庭或是社區,皆表現卓越,堪為楷模,也祝福所有母親佳節愉快。

Read More

西港公所替代役 協助修繕萬善祠

西港區公所替代役男協助修繕萬善祠,深獲好評。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西港區公所三名替代役男參與「八禾驛|役氣風發」社區景觀綠美化計畫,除將港東里地標八份姑媽宮牌樓轉角處空地變身成小公園,還將萬善祠修繕、清潔,讓人耳目一新。 西港區長李鴻裕指出,這三名替代役男分別是潘家安、郭景嶸及莊閎棋,三人擁有建築景觀、室內設計工程的專長,去年十月底來到西港區服役,就投身「八禾驛|役氣風發」社區景觀綠美化計畫,將文化路和港東里地標八份姑媽宮牌樓轉角處空地,變身成美麗小公園,提供民眾休憩、散步。 三名替代役男還參與八份姑媽宮大牌樓前的萬善祠修繕與清理。據文史工作者許献平所著《台南市西港區有應公廟採訪錄》提及,供奉的萬善公俗姓徐名歹,有「鬼王」稱號,昔日萬善祠是魚塭,為徐歹的家產,但後代將魚塭轉賣讓徐歹魂靈不甘,經常作祟讓塭主養殖的魚缺氧浮頭,後恭請海尾寮朝皇宮導生大帝來踏祠址,興建小祠供奉,一切歸於平靜。 早期社區民眾經過萬善祠總是快速通過,不敢逗留,雖然地方流傳故事,但三人還是竭盡所能協助修繕與清潔,鋪設壓花地坪,除可提升宗教風貌,讓整體景觀更為融入,有利社區民眾祭祀拜拜,來萬善祠點香祈福。另也增設機車與腳踏車停車格,方便民眾觀賞小憩。

Read More

28孩童戶外活動 虎頭埤趣探索

向陽關懷協會帶領孩童在虎頭埤風景區進行攀爬網體驗。(觀旅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社團法人向陽關懷協會日前帶領二十八名孩童前往虎頭埤風景區進行戶外活動體驗,上杉夏海本然教育團隊表示,虎頭埤腹地廣大,景色優美,對於引導大家遠離3C產品,親近自然,吸收芬多精有益健康,是非常棒的戶外體驗場域。 這次營隊活動特別運用虎頭埤風景區探索區特有的資源,設計三大主題活動:一、創意攀樹與繩索鞦韆體驗─由團隊自行研發繩索鞦韆設施,結合現地素材與繩索技術,讓孩子在安全的引導下,運用自己肢體的力量與技術,登高望遠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學習擴大人生視野。 二、夜間五感探索體驗─由雨林教練與團隊夥伴引導孩子們在無光的自然環境中練習「靜下來」,用耳朵聆聽夜晚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提升五感覺察力。這樣的體驗有利於參與者更加認識瞭解大自然真實的聲音,同時練習進一步傾聽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學習掌握內外環境,做出正確的判斷。 三、清晨探索體適能任務─清晨六點半不到,孩子們便進入探索區展開新的一天。運用場域中的攀爬網設施,設計結合體能與團隊合作的遊戲任務,讓孩子們透過抓握、吊掛、平衡等活動技巧,提升身體素質、領導能力與團隊默契,是訓練團體成員協同合作的絕佳活動。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林國華表示,觀旅局全力支持弱勢公益活動,希望孩童可以輕鬆地在大自然中放鬆身心,從事豐富有趣的體驗活動,也可以從大自然中學習到從容、正向、勇敢面對挑戰的勇氣與自信。

Read More

因應汛期到來 學甲區公所巡檢抽水站等設施

  因應汛期到來,學甲區長張明寶(右)巡檢抽水站、砂包準備等相關設施。(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因應汛期到來,學甲區公所巡檢轄內的抽水機、抽水站運作,並備有防水擋板及砂包,提供緊急防災使用。 學甲區轄內屬平原地形,但靠近沿海地帶,且有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三條河流流貫,加上位處嘉南大圳下游,以往有水患發生,尤其是汛期颱風豪雨時,無法順利以重力排水方式宣洩,造成局部地區淹水。 學甲區長張明寶指出,現已布設四十台移動式抽水機、二十六台沈水式抽水機及華宗、下溪洲、羊稠厝、宅港、平和、秀昌抽水站,並備有一百五十片防水擋板供緊急防災使用。近期將完成「學甲區M幹線抽水站及調節池工程」,後續搭配「學甲區豐和里營後抽水站治理工程」及「學甲區鹽原排水治理工程(寶發橋上游段)」,將可提升防洪能量,改善長期淹水情事。 學甲區公所防汛倉庫備有一千包砂包供民眾索取,欲領取的民眾可電洽學甲區公所農業及建設課,提醒民眾領用的砂包須配合汛期結束後回收作業,以免阻塞排水汙染環境。

Read More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 勞工局召開「勞資集體協商研習會」

因應美國關稅對產業和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勞工局召開「勞資集體協商研習會」,工會成為勞資溝通橋梁,透過勞資雙方集體協商和友善對話,找出最佳的因應方案。(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因應美國關稅對產業和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南市勞工局二十八日召開一場「勞資集體協商研習會」,安排學者來授課,在事業單位面臨衝擊下,工會成為勞資溝通橋梁,基於維護勞工權益與公司營運考量,透過勞資雙方集體協商和友善對話,找出最佳的因應方案。 勞工局說,為強化勞資雙方建立自治協商的夥伴關係,達到穩定勞資關係及保障勞工權益,舉辦這場勞資集體協商研習會,邀請員工人數卅人以上之事業單位及企業工會參加。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因應美國對台課徵關稅可能對我國產業及就業市場造成衝擊,行政院已核定「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為避免企業用人大幅波動、勞工失業風險上升及青年初次就業困難等問題,勞動部規劃支持受影響企業辦訓、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維持僱用安定、整合型就業服務、鼓勵青年參加政策性產業訓練課程、初次尋職青年就業促進等六大工作項目,全方位協助勞工穩定就業。 他說,在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嚴峻衝擊下,更需要工會做為溝通橋梁及黏著劑,站在維護勞工權益與公司營運立場考量,勞資雙方集體協商,找出最佳的因應方案,與公司攜手合作共度難關,創造企業永續經營。 勞工局邀請高雄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李怡慧,講授「集體協商及爭議協處技巧」,她說,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衝擊,勞資雙方要先理解對方的立場,透過友善的對話讓雙方可靜下心溝通協調,進而化解爭議、突破困境,運用協商技巧避免勞資雙方於協商過程中遭遇僵局,並找出雙方協商之契機,進而簽訂團體協約,達到穩定和諧的勞資關係。

Read More

428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 南市勞工局舉辦職安危害體感宣導會

  「428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 南市勞工局創新辦理職安危害體感宣導會,模擬鋼筋刺穿與鋼筋倒塌場景,讓與會者感受到營造工地潛在危險的真實性。(職安健康處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四月二十八日是「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南市勞工局職安健康處二十八日舉辦「職安危害體感宣導會」,創新設計營造工地危害模擬,讓與會者透過身臨其境的體驗,了解施工現場潛藏的危險,必須做好事前防範,以避免災害發生。 職安健康處說,這場職安危害體感宣導會,在奇景光電新建幼兒園廠房新建工程,與華豐營造、統榮鋼鐵企業合辦。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勞工局透過主動入廠輔導、針對高風險事業單位加強勞動檢查等手段督促事業單位落實法令規定,預防災害發生;或以各種創新作法,協助事業單位強化職場安全健康,以守護勞工生命安全。 響應「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為促使事業主及勞工重視營造作業安全,借重華豐營造及統榮鋼鐵企業的營造工程的實務經驗,創新現場模擬鋼筋刺穿與鋼筋倒塌場景,讓與會者感受到營造工地潛在危險的真實性,並說明如何正確使用安全設備及必要的防護措施,透過體驗式的學習,提高工作者警覺性,也喚起事業主對職業安全的重視。 職安健康處長李炫昌表示,營造作業風險高,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去年營造業三大災害分別為墜落、倒崩塌及火災等,將針對相關危害預防加強輔導、宣導及檢查,並要求業主加強督促廠商落實施工風險管理,提升職安意識,期有效降低施工現場危害,確保工作者施工安全。

Read More

養蚵達人回娘家 鎮海國小校本課程精彩登場

  鎮海國小邀請養蚵達人吳逢躍校友,親自指導學童認識蚵業技術。(鎮海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安南區鎮海國小將地方養蚵產業融入校本課程,特別邀請曾獲全國十大傑出漁民的傑出校友吳逢躍回到母校,親自指導學弟妹們認識蚵業技術與文化,讓孩子們透過實作深入了解這項傳統產業。 校長凃榮祥表示,鎮海國小積極推動在地特色教育,發展結合養蚵文化的校本課程,這次特別邀請傑出校友吳逢躍,回母校分享他養蚵多年的經驗,親自示範從蚵苗培育、鑽孔到綁蚵條、鋟蚵等流程。孩子們對於蚵業繁複的工序充滿好奇,儘管操作不易,仍樂此不疲,踴躍嘗試。 鎮海國小邀請養蚵達人吳逢躍校友,親自指導學童認識蚵業技術。(鎮海國小提供) 校方並安排蚵料理品嘗活動,讓學童們一邊享用酥脆香口的蚵仔酥與鮮美溫潤的蚵仔湯,一邊交流所學。學生邱子芮說,看達人在挖蚵仔好像很簡單,實際動手體驗才發現很難;吳奇軒則說,綁蚵殼串需要技巧,他怎麼綁都綁不緊;吳雨荷說,這是她第一次體驗挖蚵仔,成功把蚵仔挖出來很開心。 鎮海國小邀請養蚵達人吳逢躍校友,親自指導學童認識蚵業技術。(鎮海國小提供) 凃榮祥表示,透過這樣的課程,不僅讓學童「食在地、學在地」,可以認識在地產業,也增進對家鄉的認同,未來學校將持續與社區連結,設計更多結合生活與地方特色的學習內容。

Read More

黃宜甄舉重三破公開女生組四十五公斤級 目標下屆亞運

一一四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台北市立大學的黃宜甄,談到三破全國紀錄,更是喜極而泣。(記者陳銀全)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台北市立大學的黃宜甄,在舉重公開女生組四十五公斤級比賽中,不僅三破全國紀錄,也拿下該級冠軍,黃宜甄賽後更是喜極而泣,至於未來目標則是下屆亞運。 黃宜甄表示,因為她是大一新生,也是第一次參加全大運,在訓練時,當然就是把目標設在三破全國紀錄,但因為上一場比賽槓掉,所以這一場比賽就會特別焦慮,但是在抓舉的時候,因為背部靈活度不適合,會特別的緊張,但教練也提醒她不用想太多,好好去享受比賽,不要太在乎自己預期目標,沒想到竟能三破全國紀錄,對於達到這樣的目標,有點興奮,說到三破全國紀錄,黃宜甄更是喜極而泣。 黃宜甄說,自己原本參加四十九公斤級,去年開始降為四十五公斤級,為了減重,可說「食之無味」啊,早餐也只能去醬,麵類也不能,且奶茶只能喝無糖的,實在很痛苦,不過能拿到金牌,覺得這些犧牲是很值得的。 黃宜甄教練陳瑞蓮也指出,黃宜甄因為受傷關係,只能邊忍痛邊練,未來因為量級區分改變,黃宜甄體重也將由現行四十五公斤,調至四十八公斤,且以一邊療傷一邊比賽為重點,至於未來目標,希望邁向下一屆亞運。

Read More